湾区之王(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63

  “胜利,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胜利!”吉姆握了握拳头,慷慨激昂地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胜利之上。第三周比赛,首发四分卫,你们有什么意见?艾利克斯,还是陆恪?”
  某种角度来说,吉姆是正确的。更衣室问题,其实也就是四分卫问题:艾利克斯·史密斯,还是陆恪?
第202章
似曾相识
  为什么人们总是称呼新秀球员为菜鸟?尤其是四分卫的位置,新秀四分卫总是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和挑战?
  是因为新秀四分卫的能力不足吗?显然不是。经过大学联赛的打磨和训练,不少新秀四分卫的能力其实都已经达到了联盟平均水准,甚至还更胜一筹;但他们进入职业联盟之后,表现依旧不够出色,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经验的短缺,NFL的对抗强度和激烈程度都远远高于NCAA,对于四分卫来说,缺少足够的经验,在危急时刻,往往会慌乱、紧张、不知所措,这也就意味着犯错。对于橄榄球比赛来说,犯错和失误往往都是致命的。
  另一方面则是战术的区别,NFL联盟之中的战术千变万化,仅仅只是一个屏风短传就可以变出一朵花来,一次战术的细节可能牵扯到跑卫、外接手、进攻锋线等多个位置,同时还要解读防守组的线卫、角卫以及进攻锋线,错综复杂,很容易就让人绕晕了。
  远的不说,卡姆·牛顿进入卡罗莱纳黑豹之后,厚厚的战术手册就成为了他的老大难,甚至因为没有能够理解战术手册,而狠狠地被教练组训斥了好几次。战术手册的理解偏差和失误,可能导致诸多不同结果:教练组与四分卫沟通错位,四分卫与进攻锋线沟通不良,四分卫与接球球员沟通失误。
  冯德里克测试,绝对不是走过场而已。
  不过,卡姆也不是联盟之中唯一一个遇到战术手册问题的四分卫。事实上,在联盟之中,不要说新秀四分卫了,就连许多老将四分卫,进入联盟之后两、三个赛季,依旧懵懵懂懂,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更进一步,新秀四分卫因为没有能够吃透战术手册,始终无法理解球队战术安排,短短一个两个赛季之后,就默默地退出联盟,如此案例也不在少数。最著名的就是莱恩·利夫了。
  大名鼎鼎的莱恩·利夫,当年他在NCAA赛场之上,与佩顿·曼宁一时瑜亮,能力、经验、表现、人格魅力以及身体素质等等,两个人都相差无几,就连冯德里克测试成绩,两个人也仅仅只相差一分而已。
  1998年的选秀大会之上,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和圣迭戈闪电分别位列选秀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最没有悬念的选秀之一,一支球队选择了一名四分卫,另外一支球队选择剩下的那名,这就可以了,简单明了。
  新秀训练营之后,小马队更是因为“到底应该选择利夫还是选择曼宁”的难题,而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幸福烦恼之中。一直到选秀大会之前,专家们、资深球探们、球队教练们也争执不下,无法在这两名四分卫之中做出选择,当然,他们也坚信,无论选择谁,这都是不会错误的选择。
  最后,小马队选择了曼宁,闪电队选择了利夫。
  进入球队之后,两位新秀四分卫都成为了各自球队的首发四分卫。但,灾难就从这里开始了。利夫始终无法完全阅读战术手册,球场之上的表现糟糕透顶,跟不上职业联盟的节奏;而他的个人态度更是一场噩梦,完全以大学时代的作风和方式打球,甚至还在球场之上做出了放弃比赛的举动。
  最终,利夫的新秀赛季四分卫评分只有三十九分,几乎创造了新秀球员的历史最低,后来在闪电队停留的三个赛季,他也始终没有能够吃透战术手册,更加没有能够适应职业联赛的节奏,2000赛季结束之后,闪电队裁掉了利夫。
  随后,利夫又分别前往几支球队试训,待在陪练组之中。可即使如此,他的能力依旧无法满足职业联盟的要求,四处碰壁之后,只能无奈退役。再后来,他又因为毒品、酗酒等问题而关进了监狱。
  莱恩·利夫,被普遍公认为,联盟选秀大会历史上水货排行榜的冠军。
  战术手册,联盟强度,比赛节奏……这些都是新秀四分卫的短板,所以,在休赛期之中,球队前后会组织多次训练营,其中就包括了四分卫与接球团队的专项训练营,就是为了彻底吃透战术手册;另外,球队倾向于不在让新秀四分卫跟在老将四分卫身后学习几个赛季,也是同样的用意。
  在足球或者篮球比赛之中,新秀球员往往能够为球队注入全新活力,不少教练甚至青睐于年轻球员;但在橄榄球比赛之中,纷繁错杂的战术却让新秀球员们落于下风。
  一般来说,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大多数球队都会选择老将四分卫。
  陆恪之所以能够成为球队首发四分卫,不是因为他赢得了教练的认可,而是因为常规赛迫在眉睫,教练组没有其他选择;现在,艾利克斯·史密斯回归了球队,教练组重新拥有了选择,那么他们又应该如何决定呢?
  艾利克斯是一名顶级四分卫吗?至少过去这几年时间来,他没有展现出顶尖的潜质,他是一名略高于平均水准的四分卫,短传的精准和失误的稀少,这是他的优点;而长传的缺乏,甚至就连尝试几率都是全联盟最低的,这是他的缺点。所以,旧金山49人始终缺少了啃下硬战的霸气。
  休赛期之中,艾利克斯先离开了球队,但随后吉姆又做主,重新签回了艾利克斯。
  理由很简单,旧金山49人的三分之一队员都是全新加入的,他们需要磨合和整顿,一个失误率低且风格稳重的四分卫,对于球队来说是积极因素;同时,他们还希望艾利克斯可以成为科林·卡佩尼克的导师,帮助新秀四分卫的成长。也许过渡完一个赛季之后,49人的四分卫位置就可以完成传承。
  按道理来说,选择艾利克斯是理所当然的;但经历了两周比赛之后,情况似乎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个人觉得,嗯,还是选择艾利克斯吧。陆恪的表现惊艳了很多人,这是事实,他身上的确有许多优点。但我觉得,他还是太过激进了一些。尤其是第二周比赛里的几次传球,包括‘那个接球’,这些传球都是在钢丝绳索之上跳舞,不可能每次都成功的。一次失误,可能就葬送全局。所以,呃……艾利克斯?”
  “我倒觉得这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陆恪在赛场之上表现出来的比赛阅读能力,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他的能力还有不足,但他可以利用智慧去弥补。两场胜利的过程不同,但其实模式是有些类似的,我觉得,这是我们球队需要的精神。”
  “那么,发挥不稳定的问题怎么解决?新秀四分卫的发挥都是过山车,陆恪也不例外,两场比赛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某一节比赛彻底失去手感,完全被锁定。伴随着比赛的进行,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陆恪,他的短板就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比赛也会越来越困难。”
  “新秀四分卫的缺点在于发挥不稳定,而优点则在于对战术的运用和比赛的解读都不同。我反而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艾利克斯四平八稳的传球,可能不会带来失误,但同样,也可能很难带来胜利。我们现在是一支全新的球队,我们需要一些魄力。”
  “但,陆恪和其他队员的关系怎么办?我不太确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他的新秀身份?因为他们更加支持艾利克斯?因为陆恪的人格魅力不足?还是因为陆恪的华裔身份?拜托,伙计们,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陆恪继续担任首发四分卫的话,更衣室问题就不能忽略。”
  最后发言的是基普,他终究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橄榄球是团队运动,他们需要整支球队都凝聚在一起。
  基普原本以为,这里是旧金山,无疑是北美大陆之上文化融合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同时,亚裔群体乃至华裔群体都是全美前三的城市,整个联盟之中,没有球队比49人更加适合一名华裔四分卫了。
  想象一下,如果是中部的那些保守地区,迎接华裔四分卫的可能就是啤酒瓶、烂番茄和臭垃圾了。
  但现实生活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基普无法确定,陆恪的华裔身份是否引来了争议,又是否是更衣室矛盾的导火索,但他们必须意识到问题,也必须正视问题,否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基普的话语,让更衣室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交换着视线,却没有人开口,而是看向了吉姆。
  如此场景,似曾相识。当初,试训结束之后,教练组聚集在一起,讨论到底应该留下谁;但情况似乎又有所不同了,彼时的反对声浪占据了上风,所有人面红耳赤地据理力争,可是今天却是平分秋色,而且每个人都心平气和地发表言论——
  可以听得出来,即使是他们自己,此时也有些不太确定。无论是选择艾利克斯,还是选择陆恪,都带着些许犹豫,两场胜利无比精彩,可不足以彻底扭转乾坤。
  当初,吉姆·哈勃拍板做出了决定;今天,决定权同样落在吉姆·哈勃手中。不过,现在他们也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更衣室矛盾。吉姆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203章
权衡利弊
  吉姆·哈勃揉了揉太阳穴,隐隐觉得头疼。
  作为一名主教练,战术安排、球场博弈、球员调教,这是他的长项;但,人际关系、为人处世,这却是他的弱项,面对媒体、面对老板、面对球员,都是如此,更衣室问题更是无比棘手,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也完全没有任何接手的想法。
  他不知道更衣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矛盾,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准确来说,他也没有兴趣了解。
  在吉姆的印象中,更衣室问题都是交给球队队长的,由球员和球员自己完成沟通,这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他可以专注于教练的工作;而那些鸡毛蒜皮的工作,则交给专业人士负责,这是一个双赢。
  但现在,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破天荒地,吉姆没有赶走其他教练团队,也没有继续固执己见,而是开口询问到,“如果陆恪继续担任首发四分卫的话,你真的认为,球队的矛盾会进一步恶化?即使我们继续赢得胜利?”
  这是一个有趣的提问方式。
  吉姆的关注焦点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质疑问题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如果可以的话,他势必还是会继续无视问题。就好像受伤了之后,不是认真检查情况、完成包扎,而是随意贴一个创口贴,然后期待着伤口可以自动愈合。
  不过,这至少是一个开始。
  基普张了张嘴,不确定应该如何回答,未来的事情,他也无法预测,“至少,弗农·戴维斯和陆恪的关系就已经得到了改善。”基普只能耸耸肩,以这种迂回的方式解释到,“你的意思是,你还是希望选择陆恪担任首发四分卫?”
  吉姆没有正面回答,转移了话题,“艾利克斯开始传球训练了?”
  “是的。”作为四分卫教练,基普收回心神,认真地说道,“依旧是印象中的那个艾利克斯·史密斯。”基普也是这个赛季过来旧金山49人的,但在这之前,联盟所有人都对艾利克斯有所了解,基普自然也不例外,“短传和中传稳定,技术动作到位,脚步轻盈扎实;但,长传还是没有起色。”
  诚然,艾利克斯的臂力并不出众,长传的稳定性直线下降;不过,更大的问题是,艾利克斯没有信心,甚至是胆小,不敢轻易尝试长传,唯恐被抄截——但事实上,艾利克斯的长传尝试着实太少,他的抄截数始终控制在一个超低的数字,所以,不存在抄截次数过多而影响自信的情况。
  有时候,长传的存在意义,更多是牵制防守组的力量。如果一支进攻组可以跑球、可以短传、也可以长传,那么防守组自然是疲于奔命;可是没有长传打击能力之后,防守组的防守就可以变得稍微集中起来。
  这是艾利克斯的问题;同时也是陆恪的优点。一个稳重,一个激进,两个人都是双刃剑,充满了无数不确定。
  吉姆收收下颌表示明白,“艾利克斯今天会进行对抗训练吗?他的膝盖伤势,恢复如何?”
  这一番话不是询问基普的,而是询问马克·乌叶亚麻(Mark
Uyeyama),球队的体能和力量训练组领头教练。在球员的力量训练之外,恢复训练、复健训练等等也都是由他们负责。
  “队医已经许可了,艾利克斯的伤势已经恢复,接下来可以进行对抗训练。”马克简单明了地说道,“具体情况,还是需要训练之中才能看到。”
  十字韧带,这是运动员最脆弱的身体部位之一。许多球员伤愈归来之后,心魔作祟,往往不敢做动作,这需要一个过程;一小部分球员就永远都无法恢复了,他们可以日常生活,比赛状态却一去不复返。
  吉姆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说话,而是在认真消化着刚才的内容,“基普,克雷格,陆恪的战术手册,全部都阅读完毕了吗?我是说,第二周的比赛,我们的战术安排还是不够丰富,牛仔队的针对安排,我们明显准备不足。”
  “陆恪昨晚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已经观看了常规赛第二周的比赛录像,然后分析了所有战术,同时也分析了自己的战术失误以及牛仔队的战术选择。”基普的话语内容,带来了惊喜和意外,但仔细想想,却又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仅仅几周时间,陆恪始终如一的刻苦和勤奋正在慢慢地变成一种习惯。
  “你也收到了?”克雷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但随即就变成了惊喜,连连点头,“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新秀球员,他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战术的衍生和变化,有的问题很愚蠢,确实是新秀球员;但有的问题很天才,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耶稣基督。”站在旁边的维克也不由感叹了一句,大家的视线都集中了过去,维克摊开双手,摇了摇头,“陆恪也给我发邮件了,询问了我一些防守组的战术安排。原本,我正在和妻子看电影,收到邮件之后,我就到书房浏览比赛录像了。”
  维克是防守组教练,他对防守的解读和理解,自然是与众不同的。陆恪不仅站在了进攻组的视角解读比赛,同时还试图解读防守组的战术安排。
  “你们的意思是,他到底读懂了战术手册吗?我是说,全部!”吉姆打断了三个教练的交流,瞪大了眼睛,强调了自己的问题。
  对于新秀球员来说,选秀大会结束之后,他们有三个月时间,阅读战术手册,融入球队;还有四场季前赛,演练具体战术,适应比赛。但对于落选新秀来说,时间就需要进一步压缩,可能三分之一都没有。
  以落选新秀的身份进入球队,陆恪和球队的磨合时间头尾只有六周,这意味着,陆恪学习战术手册的时间也只有六周。即使是天才,即使是冯德里克测试满分,但NFL的战术手册也绝对不是六周时间之内可以吃透的。
  两周比赛过程中,战术的选择范畴相对局限,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仅是吉姆的战术选择还是有一定局限性,而陆恪的战术变化也有同样的局限性。伴随着赛季的推进,新秀四分卫需要成熟起来,战术安排也需要丰富起来,在其他球队完全解读透彻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与防守组之前,始终领先一步,争取胜利。
  “是,我觉得相差不远了。”
  “他正在努力。”
  “至少,他比我还要更加用功。”
  三个人,三种回答,意思也各不相同,但吉姆还是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那么,我们就将由陆恪继续担任首发四分卫吧。”
  一如既往,吉姆是一名铁腕教练,吸收了意见之后,果敢地做出决定。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也没有多余的瞻前顾后。看起来草率,甚至冲动,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