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163

  2006年的车祸,大本无照驾驶,差一点就躺在医院,永远醒不过来了。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莱赫挑选球员的眼光和要求,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主要看你如何定义疯子。如果全心全意投入训练,竭尽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我承认。”陆恪一脸坦然,丝毫没有被揭短的局促和不安,“但老实说,在训练这方面,真正的疯子是JJ·瓦特,你看过他的训练吗?上帝,和他相比,我简直就是小羔羊。”
  “你和JJ是朋友?”莱赫有些意外。
  虽然JJ·瓦特是今年的新秀,但关于他的讨论数不胜数——首轮秀的讨论都是如此。瓦特是一名一心一意扑在橄榄球上的球员,甚至可以说是“球痴”,在训练之外,瓦特的朋友不多,私生活也十分贫乏,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陆恪和瓦特居然是朋友,莱赫确实不曾听说过。
  “仅仅只是偶尔发发短信,讨论一下训练方案什么的。我猜,我们不是朋友,应该是训练伙伴。”陆恪打趣地说道,“就我想所说的,他才是一个疯子。”
  莱赫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某种程度来说,你也毫不逊色。我是说,今天的比赛。”
  “今天的比赛?”陆恪脑子里浮现出了问号,不明所以。
  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传球选择太过冒险了,但比起前两周来说,其实今天的比赛,他在传球选择方面已经相对保守了许多,主要还是因为基诺·阿特金斯带来的压力太大了,他必须谨慎自己的选择,否则就可能制造抄截——
  最终,今天抄截数为零。
  莱赫没有回答,也没有说话,而是来到了酒店后面花园的长椅旁,微笑地说道,“年纪大了,才走一点路就有点喘了,不如,我们在这里坐一会,然后再到餐厅用餐,你觉得如何?”
  “没有问题。”陆恪在莱赫身边坐了下来,他还是有点摸不清楚莱赫的谈话节奏,一个话题没有说完,往往就直接切入了另外一个话题。如果这是采访,陆恪是记者,那么他会接过主动权;但这不是,所以陆恪也就随波逐流了。
  “你应该保持冷静的。”没头没尾地,莱赫说道,似乎察觉到了陆恪疑惑的目光,“我是说,在球场之上,第二次撞击倒地之后,你应该保持冷静,诚实地告诉队医,自己的身体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给予你最好的治疗。为了一场比赛,堵上自己的未来,这不值得。”
  莱赫注意到了。
  作为旁观者,同时还是一位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陆恪身上的旁观者,他的真正目的不是观看比赛,而是观察陆恪,所以,他注意到了队医的两次上场,注意到了陆恪的手臂问题,也注意到了陆恪下场之后,队医和基普·克莱斯特的异常。
  陆恪张了张嘴,正准备辩解和反驳,莱赫却接着说道,“就当是一个老人家,倚老卖老,给予你一些劝告吧,即使不喜欢,你也听着。”那平静的话语却有一股不容拒绝的气势,这让陆恪沉默了下来。
  “在NFL,我见过无数球员,也带过无数球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也有自己的坚持,可能是梦想,可能是比赛奖金。你知道吗?有人为了五十万美元的奖金,威胁队医隐瞒自己的伤情报告,然后与球队签署了放弃追究责任的声明协议,表示自己知道上场比赛的后果,但还是同意出场比赛。但事实上,他不知道。”
  莱赫转过头,深深地看向了陆恪,“你们不知道。”斩钉截铁,不容置喙。“你们不知道比赛的后果,也不知道伤病的后果,准确来说,没有人知道,即使是队医,即使是专家,他们也只能提供相对专业的意见,却依旧无法控制疾病。因为他们不是上帝。”
  陆恪没有开口,坦然的视线,稍稍有了一些闪躲。在比赛之中,天使和恶魔的较量之中,他听从了恶魔的驱使。因为,他输不起,他也放弃不起。
  “没有什么输不起的。”莱赫似乎阅读出了陆恪的想法,“2009年,震撼了整个联盟的脑震荡新闻事件,余波现在都还在影响着联盟的方方面面,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你是否听说过?不对,让我换一个表达方式,你是否知道这个新闻意味着什么?”
  2009年,“GQ”杂志刊登了一篇叫做“头脑游戏”的新闻,由两名脑神经学病例专家联手撰写,他们揭露了数位橄榄球退役球员选择自杀的真相,事实上,他们都在饱受着脑损伤后遗症的困扰。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联盟对于脑震荡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在橄榄球运动之中,身体撞击是不可避免的,脑袋将会承受巨大的撞击力和震荡力,脑震荡是必然的副作用之一。为了保护球员,联盟出台了诸多法规,确保大家的安全。
  根据医学检测现实,那几名橄榄球运动员都没有脑震荡迹象,所以联盟拒绝承担责任,认为他们只是受困于自己的问题,比如酗酒,比如破产,诸如此类等等。
  但这两名专家经过深入研究调查,却第一次将职业橄榄球远动员的CTE问题带到了公众面前,真相令所有人震惊。
  所诶的CTE,其实就是脑部运动创伤。在橄榄球运动中,每一位球员都需要承受成千上万次脑补直接撞击,可能引发晕眩、颤抖,乃至更加严重的身体不适。但,这些症状都不符合脑震荡的病症,而且简单的医学检查也无法检测出来,必须花费更加昂贵的费用,进行深入检查。
  换而言之,在脑震荡之外,所有职业球员都可能面临脑部创伤的影响。事实上,联盟早就已经察觉了如此真相,但他们却担心,这一事实公布出去之后,影响一发不可收拾:父母拒绝将孩子送上球场,年轻人因为恐惧而放弃橄榄球,忠实球迷也会对球队提出更多要求……
  这对于联盟是致命的打击,甚至可能动摇整个运动的基础。于是,联盟官方压制了报告,并且否决了这些报告的科学性。一直到“GQ”公布之后,联盟依旧表示了否认,甚至导致了诉讼。
  这起新闻事件,成为了2009年最轰动的新闻,美国第一运动面临严峻挑战。这就是莱赫所说的。
第242章
诚挚邀请
  2009年的NFL新闻事件爆发之后,整个联盟震动,整个北美都为之震动,现在两年过去了,两位专业的研究报告被证实了真实性,联盟的信誉和威严遭遇了严峻打击,即使他们动员了联盟代表性的明星球员,呼吁大家不要太过恐慌,事情的影响还是无法制止。
  正如莱赫所说,这一起事件,至今影响着联盟的方方面面,虽然整体而言,联盟依旧在掩饰事情的严重性,但细节方面的政策还是发生了变动。
  比如说,脑震荡的重视程度空前。科林·卡佩尼克就是如此,脑震荡之后,没有通过联盟的官方测试,他是不允许参加比赛的;如果出现瞒报的情况,整支球队都将遭受惩罚,即使是运动员签署了自愿协议都不允许——这就是新出台的政策。
  再比如说,球员出现晕眩、颤抖以及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在球员的要求之下,球队必须提供配套的深入检查。这些检查的费用全部包含在医疗保险之中——以前之所以不愿意做这些检查,就是因为费用太昂贵,而且保险不报销。
  诸如此类等等。在这之外,护具的高科技提升,还有对四分卫位置的进一步保护,相关政策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现状。
  莱赫提起这个新闻,对于新闻系的陆恪来说,意思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只是,正如莱赫所说,在自己真正的面对难题之前,他们不知道所谓的“后果”到底是什么。
  “表面看来,联盟现在正在做出改变,但骨子里,罗杰·古德尔(Roger
Goodell)就是一名商人,整个联盟就是一场金钱的利益游戏。”莱赫的话语是如此简单,轻描淡写之间,却重若千钧。
  罗杰·古德尔,NFL的总裁,2006年接任之后,争议不断,却备受欢迎。原因很简单,在他的带领之下,NFL的市场价值成倍上涨,在达拉斯牛仔之外,其他顶尖球队的市值也纷纷提升,平均水准全面超过了欧洲顶级足球联赛。
  利益。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所以,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健康和前途。”莱赫脸上依旧带着微笑,但话语却阴森森的,那种违和感反而是让陆恪轻笑了起来,“你是一名落选新秀,你是一名华裔球员,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球迷来说,你无法承受球场上的碰撞,那是理所当然的。”
  “我知道,因为亚洲人不适合这项真正男人的运动。”陆恪轻笑了一声,以一种嘲讽而戏谑的语气说出来。
  这是事实,无需否认。刘翔和姚明为了赢得属于自己的认可,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在他们之外,田径赛场和篮球赛场,对于亚洲人的偏见依旧挥之不去。和陆恪一样,现在在NBA打拼的去年落选新秀林书豪,他们的境遇是何其相似。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陆恪脑海里所有的思绪缓缓沉淀下来,慢慢理清了思路,肯定地说道,“我知道了。”
  “有的时候,可以咬牙硬拼,哪怕是血肉翻飞也值得一战;但有的时候,却应该学会放弃。归根结底,保护自己是第一法则,这仅仅只是你的第一个赛季,拥有无限的未来,一切都有可能。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对队医说谎。是否可以上场,坦诚交代了之后,再来讨论。”
  莱赫絮絮叨叨地又说了一大堆,然后他就不由轻笑了起来,“抱歉,老头子现在总是爱啰嗦。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明白原因;现在总算知道了,因为我们看过太多,总是想要把经验传递下去。你听听就好,喜欢就记下,不喜欢就忘记吧。”
  陆恪可以感受到莱赫的真诚。虽然陆恪没有经纪人,但洛根、马库斯、阿尔东他们的经纪人,他都是知道的。
  那些经纪人从来不曾露面过,因为这些新秀球员还不够大牌,也没有取得足够成绩,不足以让他们前来观看训练或者观看比赛,他们手中还有更多资深的优秀球员需要照顾。在平时,与其说是经纪人,不如说是经纪人的助理在打理他们的日常。
  即使阿尔东是首轮秀也不例外。因为旧金山49人现在的防守组阵容相对比较齐整,阿尔东没有赢得首发位置,更多是在比赛之中,以轮换球员的身份上场。
  眼前的莱赫,不仅仅是亲自出现在辛辛那提,而且言谈之中的关切也是如此真实。如果这是演技的话,陆恪只能说:这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你觉得我的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陆恪没有回应莱赫刚才的关切,而是抓住了话语之中的另外一个关键词,面带微笑地说道。
  这一回,轮到莱赫稍稍愣了愣,认真地打量了一下陆恪的表情,笑容大大地勾勒了起来,然后点点头,“是的,我认为你有无限的可能。”
  之前,陆恪提起,“联盟里的每一个人都不确定”,莱赫没有回应,而是转移了话题;但这一次,莱赫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你不是一名天才。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球员,大部分都不是天才。乔·蒙塔纳、丹·马里诺、汤姆·布雷迪、德鲁·布里斯,他们都不是天才,可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辉煌,却是所有人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莱赫认真地看着陆恪,那双浑浊的眼神渐渐变得清亮起来,似乎想要看到陆恪内心的真实想法。陆恪却轻笑了起来,说了一句题外话,“你没有提起本·罗斯里斯伯格。”
  “哈哈。”莱赫爽朗地大笑了起来,“是的,大本也不是天才,但他距离伟大还有一段距离。”莱赫坦然地承认到,“因为,天才拥有得太多了,他们不需要争取,这是上帝给他们的祝福,却也是限制他们更进一步的诅咒。所以,天才仅仅只是天才,却难以称得上伟大。”
  “那么佩顿·曼宁呢?特洛伊·艾克曼(Troy
Aikman)呢?约翰·艾尔维(John
Elway)?OJ·辛普森(OJ
Simpson)?泰瑞·布拉德肖(Terry
Bradshaw)?他们又应该如何讨论?”陆恪依旧没有回答莱赫刚才的“为什么”,而是继续提起了一连串名字。
  这些名字的共同点就是:第一,选秀状元,天之骄子,大学时期就是备受瞩目的天才;第二,名人堂成员,即使是还未退役的曼宁,早早就已经确定了名人堂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都是伟大球员的强力候补,至少足以跻身如此行列。
  莱赫没有懊恼,也没有愤怒,而是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我修正一下话语。天才足以成就伟大,但却只是小部分;真正伟大的球员,需要经历磨砺和苦难,而这个过程着实太过漫长也太过艰辛,往往都是那些不是天才的球员能够坚持到最后。”
  陆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话锋一转,“我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天才着实太少了,所以从比例上来说,跻身伟大的球员,似乎大部分都不是天才。”
  天才,终究还是天才,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天才,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成就伟大的潜力,至少是更大的成功几率;还因为能够被冠以天才的球员,终究还是少数。
  莱赫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意,总算是领教了陆恪的风范,“这也是一种解释。”
  “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愿意成为天才。”陆恪的调侃让莱赫再次放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当然,当然。我没有办法反驳,老实说,我也想要成为天才,好好享受一下属于天才的特权和便利。那应该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笑容过后,莱赫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希望成为你的经纪人,代理你的一切事务。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只要能够帮助我拿到你的经纪代理权,尽管提出来。”
  “为什么?”这是预料之中的邀请,胸口里的喜悦和亢奋一股脑地涌动身上,激动得难以自已,但在脱口而出点头答应之前,陆恪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开口询问到。
  如果眼前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经纪人,他不会询问如此愚蠢的问题。
  因为那些经纪人手下,往往有十几、二十名球员,多一名不多,少一名不少;他们完全可以看在三连胜的份上,将陆恪签约下来,未来的发展势头渐渐走高的话,就给予更多关注,反之,遗忘在某个角落里,他们也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那些经纪人的邀约,只是投资的选项之一而已。陆恪自然不会询问“为什么”这样的傻问题。
  但莱赫却不同。这位经纪人,在漫长的五年乃至十年时间内,可能就仅仅只签约一名橄榄球球员,谨慎,再谨慎,宁缺毋滥;但现在,他却向陆恪发出了邀约,这确实太不正常了。
  陆恪对自己有信心,他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自己可以走出一条不断上升的发展曲线;但对于联盟其他人来说却不是,对于莱赫来说,也不是。那么,为什么呢?
  莱赫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眼底滑过了心满意足的肯定。他喜欢陆恪的反应,即使欣喜若狂,依旧保持了一丝冷静,对照陆恪在球场之上关键时刻的大心脏表现,相互印证,这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如果我说,你是联盟之中唯一的一位华裔四分卫,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商业潜力,你相信吗?”莱赫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一个疑问,然后看向了陆恪。
  陆恪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第243章
炙手可热
  且不说莱赫因为一名球员的商业价值而选择签约,这到底多么荒谬——
  大本显然就不是联盟之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四分卫,即使在新秀时期,大本也不是那种具备商业潜力的球员,他不帅气,甚至还有些笨重,他不善言谈,甚至有些粗暴。但,莱赫还是选择了大本。
  更何况,陆恪的商业价值显然就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推测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