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163

  “我的意思是,他缺乏适应联盟比赛节奏和强度的能力。伴随着比赛的进行,短板会持续暴露出来,很快就掉队。即使不是下周比赛,到第五周比赛也是迟早的事。现在的问题就在于,49人是否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仅仅三周比赛,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赞扬这名四分卫,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华裔,似乎取得如此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这是不公平的,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观察!”
  查尔斯一脸语重心长地说道,似乎真心地担忧着旧金山49人的处境。
  但梅丽莎却根本不买账,顺势插话说道,“那么乔·蒙塔纳呢?”
  “什么?”查尔斯似乎受到了惊吓,呼喊出声。
  “乔·蒙塔纳!”梅丽莎重复说道,“当初蒙塔纳进入联盟时,所有教练和球探都不看好他的身体素质,认为他太过瘦弱了,根本无法完成联盟强度的比赛,也无法完成致命长传,那么现实呢?”
  现实就是,蒙塔纳利用自己的战术意识和比赛嗅觉,为自己构建了有力扎实的口袋保护之后,带领球队持续前进,并且创造了无数辉煌,成为了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之一,甚至不少人都认为,去掉这个“之一”也没有任何问题。
  “荒谬!荒谬至极!”查尔斯重重地拍了拍桌面,“你居然将这两名球员摆放在一起比较,乔·蒙塔纳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复制他的奇迹!陆恪和蒙塔纳比较起来,差的太远,着实太远!”
  看着七窍生烟的查尔斯,梅丽莎无奈地摊开双手,“我的意思是,当初大家都因为体型而不看好蒙塔纳,完全忽略了他在场上的指挥能力,难道现在,你们不是在犯类似的错误吗?”
  这一次,不仅仅是查尔斯和马特了,其他评论员也全部都叽叽喳喳地开始发表意见:将一名新秀球员与一名传奇球员相提并论,很多时候,这确实是“招黑”的举动。
  斯宾塞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到,“那么库尔特·华纳呢?难道现在陆恪的经历,看起来不像是华纳当年进入联盟的轨迹吗?”
  “先是蒙塔纳,然后是华纳。”查尔斯一脸无语的表情,那嘲讽的笑容重新出现在了脸上,眼底流露出一抹不敢置信的鄙夷,“我们现在是在干什么?一一列举世界上最伟大的四分卫,然后随便地将陆恪与他们联系起来,认为他也可以创造奇迹?上帝,你们都疯了吗?我们正在讨论一名新秀,一名仅仅赢得三场比赛的新秀!请冷静一下好吗?”
  查尔斯的话语得到了大部分评论员的认可,“在我们关注常规赛第四周的比赛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吉姆·哈勃到底选择哪位球员成为首发四分卫;如果,我是说如果,陆恪可以成为首发的话,那么,本周比赛我们可以再看看他的表现,一切都将会得出结论。”
  “上一周你就这样说了。”斯宾塞毫不留情地吐槽到,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联盟之内”这档节目备受欢迎的原因。
  常规赛三周结束之后,斯宾塞不再是孤军奋战,“联盟之内”的节目之中,渐渐形成了分庭抗礼,一派认可陆恪的表现,一派则依旧保持着怀疑,争议依旧存在。正如托尼·罗莫所说,落选新秀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背负着“证明自己”的包袱前行。
  但情况确实正在一点一点发生扭转,隐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平衡,这就是竞技体育:胜利往往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不仅仅是“联盟之内”,在节目之外和联盟之外,陆恪的影响力也正在节节攀升。
  无论是以落选新秀的身份担纲首发四分卫,还是以华裔球员的身份豪取三连胜,这都是毋庸置疑的热议焦点;更不要说堪比阿隆·罗杰斯的优异表现了,对于观众和大部分球迷们来说,四分卫评分的优秀确实具有震撼力,这在网络之上引发了无数讨论和关注。
  但,真正的爆发时刻来自于八卦网站TMZ的一条爆料。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各个产业都有了全面的发展,TMZ就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八卦先锋。2005年成立之后,他们的主要报道焦点集中在了好莱坞,TMZ就是“Thirty
Miles
Zone”的缩写,特指洛杉矶地区。
  渐渐地,TMZ闯出了名号,甚至成为了业内领头羊,具备了权威性。现在人们衡量一条八卦的真实程度,就是询问,“TMZ给予确认了吗?”
  于是,TMZ脱离了娱乐产业,报道范围开始渐渐扩大,延伸到各个领域,自然而然,体育产业也包含在内。
  这一次,TMZ发布了头条新闻,“好莱坞现实版本的‘杰瑞·马奎尔’莱赫·斯泰恩伯格,正式宣布签约陆恪,联盟第一位首发华裔四分卫。”
  新闻出来之后,顿时引发了连锁型的地震反应。不仅因为莱赫的业内地位和特殊风格,这意味着陆恪在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还因为陆恪的华裔身份,这也意味着,华裔市场的开拓已经真正搬上台面——
  也许,不久之后,联盟官方将会联手合作。
  虽然现在八字都没有一撇,但“莱赫·斯泰恩伯格”这个名字的威力着实太大,再加上常规赛三连胜的势头,这确确实实地让陆恪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联盟内外都开始正视这名球员的出现。
  一切都是真实的。不管陆恪未来能否持续首发,也不管陆恪未来表现能否持续稳定,但现实就是,这名华裔四分卫对联盟的影响,正在如同涟漪一般轻轻漾了开来。历史,就是这样诞生的!
  这一片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讨论狂潮,在短暂的休息日之中,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史无前例地,旧金山的唐人街也感受到了这股热浪。
第247章
社区影响
  “你你你,你穿的那是什么?你偷偷把这周的早餐零用钱全部花掉,是不是就买了这件衣服?”
  “这是旧金山49人十四号的球衣,看到了吗?这是一名华裔球员,他叫做陆恪,他是联盟历史上第一位首发的华裔四分卫!”
  “什么?你之前不是还穿了金州勇士的球衣,那件球衣怎么了?为什么要买一件新的?你的衣柜里全部都是球衣,不要再乱花钱了!”
  “妈,那是篮球,这是橄榄球,不一样的。哎呀,不和你说了,好不容易,橄榄球赛场上出现了一名首发的华裔球员,难道我们不应该支持一下吗?而且,我告诉你,他已经取得了三连胜,三连胜!你知道吗?现在所有媒体都在报道他了,他真正地为我们华裔争光了!”
  “真的吗?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你说的是什么球来着?足球(Football)?足球不是欧洲更厉害嘛,美国这里哪里有人喜欢足球的。”
  “橄榄球!橄榄球!用手扔的那个,椭圆形的!哎呀,反正我喜欢他,买了一件球衣,以后我都要穿他的球衣。”
  ……
  家长里短的讨论,在小小的杂货铺里响起,江攸宁站在旁边,静静地倾听着,没有着急着打断这两位母子的交谈,但嘴角的笑容却不由自主地轻轻上扬起来,胸口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那个孩子看起来不过是中学生的模样,一脸不耐烦的表情,没有再继续科普下去,转身就直接离开了;杂货铺的老板娘呼唤了两声,终究没有能够呼唤住自己的孩子,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收回视线,对着江攸宁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不喜欢唠叨,一溜烟就跑了,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一瓶酱油,一些花椒和孜然;对了,还要一瓶麻油。”江攸宁微笑地说道。
  老板娘应了一声“嗳”,转身开始在货架之上翻找起来,“你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喜欢上橄榄球了呢?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那是我们不知道。”旁边还有另外一位顾客,中年妇女,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穿着朴素,却十分干净,“橄榄球可是美国这里的第一大运动,我也没有听说过。昨天,我当保姆的那个家里,就集体观看了那场比赛,说是个什么卫,是一个华裔的小子,然后还说他干得不错;回家,我就去问我家老头子,结果我家里的两个小子都知道他。”
  那名中年妇女畅快地笑了起来,“听说,这小子现在可厉害了,取得了很多很多胜利,然后也创造了很多很多记录,那些什么大电视台,都想要采访他,结果他都不愿意,说是要好好打球。这孩子真乖巧,一看就知道家里教育好,难怪人家能够出来。”
  “呦,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儿?”老板娘把酱油和麻油放在了柜台上,动作不由稍稍一顿,“我还以为我家那小子糊弄我呢,乱花钱之后,胡诌的。”
  “不不,我雇主家的那条街,昨天全部都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呢,热闹得不行,还开烧烤派对呢。”中年妇女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此时,隔壁水果摊的老板背着双手,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旧金山的唐人街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生活社区,街道是典型的美国式街区,但街道两侧的店面却全部都是传统市场的摊位,海鲜摊、蔬菜摊、水果摊、杂货铺、杂粮店等等,带着一股浓浓的传统中国风味,而且不是现代化的那一种——
  早在淘金热时代,那些中国移民就已经在这里落脚,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了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前的中国生活景象。
  又现代又复古,反而是让人产生了浓浓的归属感。就连这里的住房也是香港地区那种蜂巢式的密集楼层,再加上视线里无处不在的繁体字,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广东。粤语畅通无阻。
  “老王,你听说了没有?那什么橄榄球里,出了一个华裔球员?”杂货铺老板娘扬声询问到。
  这位水果摊的老王,点点头,“是啊,怎么,你们也听说了?”他溜达进了杂货铺,“那小子现在可厉害了,在球队里当王牌,就是最厉害的那个。你们没有看‘世界日报’吗?‘侨报’好像也报道了,都说这小子现在牛逼得不行,那些老美一个个都在惊叹着,那可精彩了!我今天还在福克斯的新闻频道看到他的电视采访了。”
  “什么?福克斯?”杂货店老板娘啧啧惊叹,对于华裔移民来说,四大公共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绝对非同小可,少数族裔能够出现在四大电视台之中,这都是无比难得的事——CBS电视台、ABC电视台、NBC电视台以及福克斯电视台。
  “我家两个小子昨天还说了,我们应该去购买一下他的球衣,表示支持。整个华裔社区,也就出了这么一个独苗,其他人都不支持,我们必须给予支持,你说呢?”那位职业保姆的中年妇女,好奇地问到。
  老王一副领导指示的模样,连连颌首,“是,是。我今天下午也准备去买一件他的球衣。不管怎么说,这孩子都不容易,反正我以前没有听说过,哪个华裔的孩子进入过橄榄球的联盟,新闻也没有看到过。我准备好好支持支持。昨天我研究了一下比赛,看起来有点复杂,但那孩子表现真不错。不错!”
  “那敢情,我家那小子买这球衣,还买对了?”杂货铺老板娘惊讶地说道,眉宇之间的笑意流淌了出来。
  中年妇女连连附和,“那我今天回去,就告诉我家两个小子,球衣买起来。那个,下一次比赛什么时候?改天,我们也看看?老实说,除了姚明之外,在美国的体育项目里,看到一个华裔脸孔,真是太困难了。”
  “我听说,旧金山这里都不太支持那华裔小子呢。”老王龇牙咧嘴地,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这小子现在是在创造历史,我们可不能让他孤军奋战。改天我和居委会说说,看看我们是不是组织一下,大家一起观看比赛,然后给他加油加油。比赛时间,我还真不知道,以前都没有看过,我回头查一查,到时候告诉你们哪。”
  杂货铺老板娘爽快地拍了拍手,“没问题!”说完之后,她这才注意到了一直默默地站在旁边的江攸宁,“哎呦,抱歉,耽误你的时间了。”老板娘手脚麻利地再次开始翻找起来,“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华裔的小子,闯出一点名堂来,这真的太不容易了。有点高兴,聊开了。”
  快速翻找出了物品,放在了柜台上,老板娘笑呵呵地说道,“你说是吧?”
  江攸宁微笑地点点头,“是。那孩子,不容易。”
  胸口有一股淡淡的暖流在涌动着,以至于鼻头微微发酸。
  江攸宁知道,陆恪从来不是在孤军奋战,她和陆正则始终是陆恪最坚强的后盾,还有纽曼一家也是。
  虽然陆恪从来没有想要创造历史,更加没有想要背负着整个民族的重量前进,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着实太困难了,陆恪不是姚明,也不是刘翔;但现在,历史轨道还是走向了未知的方向,充满了荆棘和陷阱,无法预知前景。不过,至少陆恪拥有了更多的后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离开杂货铺,江攸宁朝着十字路口的方向走去,准备购买一些新鲜的蔬菜。
  站在红绿灯处等待着,旁边两个人年轻人正在翻阅着报纸,视线余光无意间一瞥,江攸宁就看到了“世界日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每一个脚步都在创造历史,陆恪正在书写NFL的奇迹!”头版的图片是陆恪右手紧握着拳头,疯狂咆哮着,充满了力与美的和谐。
  江攸宁猛然抬起头来,快速地在社区周围打量着。刚才没有注意,现在才发现,视线角落居然可以看到不少细节:
  比如说,街角处的中国餐馆,门口张贴着一张大大的海报,赫然是身着十四号球衣的陆恪,上面写着,“周日比赛,欢迎球迷们前来加油”。
  再比如说,一名踩着滑板呼啸而过的少年,穿着旧金山49人的十四号球衣,背后那个“LU”的名字,在视线里如此清晰。
  还比如说,停靠在红绿灯停车线后面的车子里,收音机正在传来中文广播,“……陆恪正在创造着历史,书写着奇迹,本周,他延续了自己的神奇表现……”
  一点一点地,江攸宁可以感受到来自社区的转变和影响。
  虽然现在依旧微弱,仅仅三周时间,终究还是太短,不足以彻底改变橄榄球在华人社区无人问津的窘境;但切切实实地,改变正在发生,江攸宁可以感受到那实实在在的支持和热情,至少,这是一个开始。
  红灯转变成为了绿灯,江攸宁迈开脚步,横穿过斑马线,稍稍挺直了腰杆,脚步越来越坚定。
  事实上,江攸宁所不知道的是,在华裔年轻人之中,移民二代或者移民三代,他们已经渐渐融入了美国社会,对于橄榄球有着更加广泛而深刻的理解,在这些群体之中,陆恪的名声早就已经传播了开来,从网络之上渐渐蔓延到现实生活里,尤其是在那些华人社区的中学里。
  一股由陆恪带领的热潮,正在悄悄升起;首当其中的表现方式,就是球衣销量,这无疑是一名职业球员人气的最直接体现。
第248章
行动支持
  在诸多职业联赛之中,有一点是共通的:球衣销售。
  球衣销售数量,不仅是一名球员的人气体现,同时也是这名球员商业价值的第一条线索。球迷们总是不吝啬自己的荷包,以购买球衣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球员,表现自己的忠诚,主场球衣、客场球衣、纪念版球衣、复刻版球衣、限量版球衣,诸如此类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