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1163

  与“洛杉矶时报”遥遥相望的“纽约时报”,虽然销量比不过“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但权威性却首屈一指,这份报纸对于美国舆论的强大导向能力无人能敌。许多时候,其他地方报纸甚至都将在阅读“纽约时报”的立场观点之后,再撰写相关报道。
  这一次,“纽约时报”显然也站在了陆恪的身后。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的这一篇报道是由一名叫做艾米莉·普沃的新晋记者撰写的。如果有人好奇的话,她也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第505章
全面丰收
  常规赛第二周,旧金山49人与达拉斯牛仔的比赛结束之后,陆恪和托尼·罗莫曾经有过简短的交谈,当时罗莫就表示:以落选新秀的身份加入联盟,这就意味着,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背负着证明自己的重担。
  托尼·罗莫是如此,库尔特·华纳也是如此。
  显然,陆恪也不例外。
  落选新秀和华裔球员的身份,这就是他的标签,势必将追随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每一次场上表现不如预期,出现波动,乃至于糟糕透顶,人们就总是会提出质疑:
  是不是资质终究还是不够?是不是水平终究还是不足?是不是天赋终究还是不抵?落选和华裔,这是不是早就已经预示了结果?
  每一次质疑,陆恪都必须更加努力也更加拼搏地重新证明自己,给予有效还击;而还击质疑的最好方式,永远是赛场之上的表现,以良好的状态、以出色的技艺、以绝对的实力给予还击,还有,以一个又一个的冠军,让那些反对之人全部闭嘴。
  陆恪清楚明白地知道这一点,因为从中学到大学再到职业赛场,一路走来,都是如此;并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这一次菲尼克斯大学球场之上的言语冲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即使联盟给予了官方支持,即使“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也双双加油助威,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比赛之中,陆恪将真正地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每一个种族歧视者的攻击目标。
  赛场内外都是如此。
  这也意味着,陆恪现在需要更加专注更加投入更加拼命更加疯狂才行,不仅需要进一步稳扎稳打地提升自己的实力,而且需要真正地将每一场比赛都严肃对待,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松懈。
  不管他是否愿意,他已经开始背负着历史,在书写着橄榄球赛场之上的全新记录,每一个脚步都重若千钧!
  正是因为如此,联盟之中的新闻沸沸扬扬、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几乎整个联盟乃至于整个互联网之上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而作为万众瞩目焦点的陆恪,反而是远离了所有的关注和视线,专心致志地投入了日常训练之中。
  上一场击败了亚利桑那红雀之后,陆恪迎来了一次任务奖励的全面丰收。
  一个比赛任务,两个特殊任务,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陆恪的肩膀之上,绝对堪称是赛季揭幕以来的最困难挑战;但逆流而上,咬牙地完成了任务之后,收获也是以正比的姿态,迎来了一场奖励暴雨。
  这也恰恰是竞技体育最迷人最美妙的一部分:付出多少,总是能够收获多少,汗水泪水和血水与笑容是成正比的。这绝对是一笔合算的交易。天赋决定了起点,而拼搏和努力则定义了终点。
  首先是比赛任务。
  完成传球达阵,三个达阵,基础点数加三;完成传跑平衡,上半场跑卫持球推进至少五十码,基础点数加一;完成传球码数,上半场传球推进至少一百码;基础点数加一;完成指定阵型传球,第四节比赛在屏风短传或者二乘以二阵型之中至少推进三十码,基础点数加一。
  还有,取得比赛胜利,基础点数加三。
  所有任务清单确认完毕之后,一共收获了九个基础点数。
  其次是特殊任务。
  第一个特殊任务,“来自帕特里克·皮特森的挑衅,来自达内尔·多科特的蔑视”。
  任务要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击败皮特森两次,第二个是击败多科特三次,第三个是控制抄截。最终,所有任务都成功地完成。
  于是,陆恪自然而然地收获了五个特殊点数,以及三个未知特殊技能包。
  同时,陆恪还成功地躲避了本周的惩罚,其中包括了“推特反驳技能冷却一周”。虽然陆恪认为,这一项技能本周并不会使用,因为他需要保持低调,将场外的事情交给莱赫处理,而自己则专注于训练;但避免惩罚总是令人欢喜的。
  更何况,这还是不是全部。
  由于陆恪最终的任务完成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多科特彻底崩溃,最终受伤下场;皮特森全场防守数据糟糕透顶,甚至就连一次传球未完成都没有能够制造,表现低迷,毫不夸张地说,陆恪的表现成功地碾压了两位防守球员。
  系统再次赠送了额外奖励:一个基础点数。
  蚊子腿也是肉。
  第二个特殊任务,“季后赛争夺的关键战役”。
  正如任务说明所述,这一场比赛对于整个赛季乃至后续赛季的走向都具有一部分决定作用,如果旧金山49人输掉了本场比赛,他们依旧能够占据季后赛席位的主动权,但穷追猛打的亚利桑那红雀却能够带来更多压力,也制造更多变数;相反,现在49人取得了胜利之后,季后赛席位就直接到手了。
  两种结果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任务要求同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进攻组取得两百五十码的推进,第二个是防守组至少制造一次球权转换,第三个则是取胜的比分优势至少三分以上。
  其中最困难的部分莫过于防守组的球权转换,不仅在于球权转换可遇而不可求,而且还在于陆恪鞭长莫及、力有不逮,防守组的工作完全无法插手。
  幸运的是,最终全部都顺利完成了,于是,陆恪也收割了相对应的奖励,五个特殊点数,一个未知特殊技能包,一个球队集体训练技能包。
  不仅如此,本项任务的完成指数也远远超出了系统的要求,进攻组全场推进了超过五百码,防守组制造了四次球权转换——包括了三次抄截以及一次掉球,另外还以三十一分的大比分优势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系统也相对应地赠送了额外奖励:一个基础点数。
  聊胜于无。
  全部清点完毕之后,陆恪的收获如下:十一个基础点数,十个特殊点数,四个未知特殊技能包,一个球队集体训练技能包。
  毫无疑问,这就是常规赛开始以来,陆恪收获最大的一场比赛,全方位地迎来了一场丰收,尽管基础点数不是最多的,但其他方面的大幅度提升,却意味着陆恪能够为即将到来的季后赛做好更多准备——
  现在已经不再是理论意义上的可能了,旧金山49人已经百分百确定杀进了季后赛,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开始为季后赛做好准备了,赛季剩余的三场比赛,不仅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慢慢地调整状态,适应季后赛的强度。
  以前陆恪关注过网球比赛,像拉斐尔·纳达尔(Rafel
Nadal)、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这样的顶尖高手,参加大满贯赛事的时候都是拥有一个比赛计划和比赛节奏的,一场比赛一场比赛地慢慢调整状态,并且在重要关键战役时,能够及时提升状态,争取最后的冠军。
  显然,篮球和橄榄球联赛也是如此。常规赛和季后赛的状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但问题就在于,怎么调整?
  对于陆恪来说,就连常规赛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更不要说季后赛了,常规赛最后几周如何调整状态、季后赛又应该如何进入状态,这所有的所有都是一片空白,就连脑海之中试图想象一下,都模拟不出来。
  常规赛最后几周是不是应该保守一些?积蓄更多力量,为季后赛做准备,毕竟,经过了漫长的一整个赛季之后,现在的精力和体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为了迎接强度更高的比赛,他们必须重新蓄力才行。
  但事情却没有如此简单,最后三周稍稍降低状态强度,导致进入季后赛反而是太过松弛,无法紧绷起来,那怎么办?还有,最后三周比赛松懈了之后,可能就直接输掉了比赛,季后赛又找不到赢球的节奏了,那又怎么办?
  季后赛,让人期待,又让人紧张。现在,战胜亚利桑那红雀之后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这才慢慢地变得真实起来,沉甸甸地压在了胸口。
  更哭笑不得的事情就在于,旧金山49人已经长达八年没有进入过季后赛了,从艾利克斯·史密斯,到帕特里克·威利斯,再到主教练吉姆·哈勃,整支球队都没有季后赛经历——本赛季转会过来球队的球员之中,倒是部分拥有季后赛经验,却依旧是杯水车薪。
  换而言之,即使陆恪想要求教,他也找不到求助对象。
  所以,事情还是回到了原点,专注于自身实力的提高,然后每一场比赛都全力以赴,以疯狂冲刺的姿态持续前进,看看最终到底能够走到哪里,不管成败,这都将成为未来最为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以竭尽全力的态度,拒绝留下遗憾。
  再一次地,陆恪收回纷杂的思绪,打开了个人属性面板,准备进行加点。
  在正式加点之前,陆恪再次注意到了,个人身体素质属性再次迎来了提高,此时才反应过来,加持了力量训练之后的日常训练任务,又完成了一个月的周期,距离第一次开始增强力量训练,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这是第三次的提升,从数据之上就可以简单清晰地见证陆恪身体素质完全翻天覆地变化的全过程。
第506章
擦亮锋芒
  体重,九十三公斤,本周期的增重数额仅仅只有一公斤。
  力量,六十五分,比之前提升了一分。
  爆发力,七十三分,增幅同样是一分。
  加速度,六十四分,出人意料地提高了一分。
  以上,这就是第三个周期之中,日常训练之中的力量训练所带来的直接成果了,比起第二周期来说,整体提升幅度又进一步收缩了。但,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不仅因为日常训练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渐渐放缓了步伐,未来只会越来越困难,质变和量变都是如此;还因为两连败之后那一次突破极限的狂奔,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提升,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将削弱日常训练的提升效果。
  综合考虑之后,最终成效还是令人满意的。
  短短三个月时间里,陆恪的基本身体素质水准已经迎来了一个全面的增长。
  不过这仅仅只是针对陆恪自己而言的,如果将陆恪和洛根摆放在一起比较,两个人同时展开了力量训练,而且洛根还不太连贯,整体训练强度稍稍弱于陆恪,但现在洛根的体重和力量都已经无限接近球队的要求了,提升幅度远远高于陆恪。
  果然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确认了力量训练第三周期的收获之后,陆恪的视线重新落在了属性面板之上,开始思考点数的叠加。
  首先,复原速度七十五分,陆恪一口气就叠加了五分,来到了八十分。
  越是进入赛季末的阶段,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就越大,复原速度自然也就越慢,这不仅增加了伤病的可能,而且也势必会影响到比赛状态。
  现在,抵抗受伤指数有九十五分,耐力指数也有八十二分,所以,陆恪也就相对应地将复原速度提升到了八十分,为即将到来的季后赛做准备。
  其次,长传准度八十五分,增加了五分之后,来到了九十分;传球力量八十一分,增加了一分之后,于是变成了八十二分。
  关于今天的基础点数叠加,表面之上看似简单利落,转眼之间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但其实,在内心深处,陆恪却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思考。
  客观来说,陆恪现在急切需要提升的技术分项,依旧不少:假传动作,四十五分;护球能力,五十九分;跑动传球,七十七分;持球跑动,七十一分;左侧感知,四十五分;右侧感知,六十分。
  这些分项,迫切程度都远远超过了长传准度、传球力量等等;而且,它们不是推挡能力、过人能力、虚晃能力之类的辅助技能,这些全部都是比赛过程中,整个四分卫技战术水平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实力水准的综合表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