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163

  亚当走在右前侧,然后就看到一名亚裔面孔的记者冲了过来,他的脚步连忙停顿下来,那名记者扬声询问到,“请问一下,今年的新秀训练营之中,出现了一名华裔新秀,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你是说那名华裔四分卫吧?”比起其他人来说,球探们对于球员的了解就要深刻多了,今年训练营之中一共三百三十二名新秀,他们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一位球员的名字、位置以及基本资料,提起任何一个人,这都是信手拈来的。
  林书远顿时开心了起来,连连点头,“是的,就是他!”
  “华裔球员本来就够艰难了,今年还是一个四分卫大年,估计够呛。”
  “那名华裔球员的资料太少了,根本没有参考价值。这次训练营里的表现不知道怎么样,我昨天和他打了一个照面,身高倒是足够了,但太瘦弱了,肌肉含量也不够,感觉爆发力、平衡力、观察力以及肌肉力量等等都不够。”
  “亚裔球员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太差了,我还是不看好今年NFL能够出现亚裔球员的身影。”
  ……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根本不需要林书远提问,信息就已经汹涌而来,但显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即使林书远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至今为止,橄榄球赛场依旧没有任何一名亚裔首发球员,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但此时此刻亲耳听到,林书远还是感觉有些郁闷。
  “你们难道没有看录像吗?他在场上的判断和出手,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布莱克没有忍住,出声辩护到。一直到今天,玫瑰碗最后两分钟的表现,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布莱克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同僚们,扬声说道,“每一年,四分卫都是最为抢手的,准确来说,应该说哪只球队不缺四分卫,而不是哪只球队需要四分卫。今年佩顿·曼宁受伤,现在小马队也陷入了困境,说不定他们也要选择四分卫,事情就说不准了。”
  “布莱克,你不会那么天真吧?那仅仅只是灵光一闪而已。老实说,这样瞬间爆发的球员,每年都会出现十几、二十个,然后全部都销声匿迹。”反驳的声音一句接着一句,七嘴八舌得汹涌了过来,后面还有其他人的附和,“对啊,身体素质真的太糟糕了。没有球队会愿意冒险的,不要说前六轮了,即使第七轮选择他,我都觉得太冒险了。数据不会说谎,球探报告也不会说谎。”
  “那可不一定。”这次开口的是亚当。作为球探之中的老资格,他说话还是颇有分量的,大家都纷纷看了过来。
  “亚当,你有什么高见?”有人扬声询问到。
  亚当耸了耸肩,“我没有什么意见。我只是觉得,数据什么做不得准,否则,现任精英四分卫也不会是那四位了。”
  说完,亚当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绕过了记者,迈开脚步朝前走去;其他球探们也叽叽喳喳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陆陆续续跟了上前,转眼之间,林书远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站在原地,风中凌乱:
  刚才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听不懂呢?
第068章
训练营开
  联盟三十二支球队,平均每支球队都有三名四分卫,整个联盟的四分卫将近一百之数,但配得上精英四分卫的,却只有四位: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队的佩顿·曼宁,新英格兰爱国者的汤姆·布雷迪,绿湾包装工的阿隆·罗杰斯,新奥尔良圣徒队的德鲁·布里斯(Drew
Brees)。
  在这四位四分卫之中,位列选秀状元的只有曼宁;不仅如此,其他三位四分卫的选秀轮次都十分一般,布雷迪是第六轮一百九十九顺位,罗杰斯是首轮二十四顺位,布里斯是第二轮三十二顺位。
  即使是佩顿·曼宁,当年选秀时也饱受考验。从球探报告到训练营表现,再到大学成绩,另外一名四分卫莱恩·利夫(Ryan
Leaf)都毫不逊色,一时瑜亮。更有甚者,球探们都认为利夫在手臂力量方面更胜一筹,这使得1998年的选秀充满了无数悬念,最后曼宁状元、利夫榜眼。
  在过去的十三年时间里,曼宁位列四大精英四分卫行列,成为了历史最佳的有力候选之一;而当年风光无限的利夫则成为了NFL历史上最大的水货之一,职业生涯惨不忍睹。
  亚当刚才的那两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他并不是为那个十一号辩护,正如其他球探所说,十一号展现出来的实力和内容,终究还是太少了,无从判断,也无从下手;但,作为一名资深球探,他也深深地明白,数据,无比重要;球探报告,无比重要;可是完全相信数据和报告,那也是要不得的。四大精英四分卫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实说,亚当也有些期待十一号在训练营的表现。
  正如布莱克所说,休赛期之中,佩顿·曼宁因为头颈部位的伤病,很有可能无法出席小马队今年的常规赛季。这也意味着,迫切需要四分卫的球队又增加了一支,这也为今年选秀增加了变数。在亚当看来,十一号在比赛之中展现出来的能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训练营之中,十一号的身上势必聚集不少视线,关注着他的表现。
  也许,今年确实是难得一见的选秀大年。不过,亚当的关注焦点,需要增加一个华裔新秀。
  记者们,球探们,球队经理们,球队教练们,球队工作人员们,电视台转播人员,联盟工作人员们,乃至于联盟主席……所有人都朝着卢卡斯石油体育场进发,正式宣告2011年的新秀训练营揭开大幕。
  与此同时,三百三十二名新秀们也坐上了官方安排的大巴,朝着球场进发。大巴之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轻气盛的新秀球员们,怀抱着信心、怀抱着期待、怀抱着梦想,一步一步地踏上了职业球员的道路。
  “怎么样,昨晚休息得如何?你应该不会失眠吧?”马库斯整个人趴在座椅靠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前一排的陆恪和洛根,“我告诉你们,昨晚拉希姆一直在起床上厕所,简直就像脱水一样!”
  拉希姆·摩尔、大卫·卡特,他们这群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队友们,在新秀训练营再次重逢,自然而然地就聚集在了一起。
  拉希姆连忙站了起来,以反驳的方式进行了自我辩护,“你怎么不说,你昨晚打呼噜就好像打战一样,房间几乎都要震塌了。”
  “你们的抱怨都太小儿科了。”洛根仰起头,看了回去,“今天早晨六点,我是说,准时六点,斑比就起来了,然后……你们猜,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训练?”马库斯根本不用猜测,直接说出了答案,然后就看到洛根跳了起来,“对,就是训练!谁会在新秀训练营的时候,还进行训练?这整个训练营,难道训练得还不够多吗?我们接下来四天都要持续不断地训练!”
  “斑比!你刚才已经给出答案了。”马库斯翻了一个白眼,“拜托,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斑比,过去这半年,他一直都是如此,没有理由到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就要改变日常的模式。是吧?斑比。”
  最后一句话是看向陆恪的,其他人的视线也纷纷集中了过来,陆恪不由轻笑了起来,“你们难道没有考虑过,我之所以加练,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信心也不足吗?”
  按照计划,陆恪和瓦特提前约好了,今天训练营结束之后,他们将在健身房汇合,完成今天的日常训练;但考虑到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这是训练营的第一天,他需要做好万全准备,面对各种可能的挑战。
  所以,陆恪还是按照往常的时间,提早起床。不过,今天没有按部就班地完成万米变速跑步,仅仅只是使用了四分卫训练技能包,短传准度、中传准度和长传准度都各自增加了一个基础点数,同时也稍稍调整了传球动作。
  传球训练结束之后,陆恪又进行了三十分钟的瑜伽训练,缓解了肌肉的酸痛之余,调整了呼吸的节奏,整个人渐渐放松下来,紧张的情绪烟消云散,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
  面对陆恪的话语,马库斯、洛根、拉希姆、大卫等人都纷纷露出了笑容,大卫更是故意夸张地干笑了两声,“哈!哈!真是非常好的一个笑话,来自今年玫瑰碗的胜利者。”
  紧接着,马库斯就开始低声呼喊起来,同时握紧了右手拳头,轻轻挥舞着,“斑比!斑比!”重现了玫瑰碗那个晚上的盛况,然后洛根、拉希姆都跟着起哄起来。
  面对如此待遇,陆恪站了起来,朝着小伙伴们做了一个谢幕礼,表示感谢。如此坦然的模样,顿时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车厢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看向了车窗之外的那座球场。这就是NFL职业赛场的正式球场,这就是梦想闪耀的终极舞台!未来,也许他们有机会在这里打比赛,甚至于成为小马队的球员,于是这里就将是他们的主场!
  仅仅只是看着近在咫尺的球场,那种神圣而辉煌的光环就让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没有人可以例外。
  更重要的是,浩浩荡荡的人海将整座球场围堵得水泄不通,漫天漫地的人群根本看不到边际,成千上万的人潮在疯狂涌动着,他们在尖叫着、呐喊着、跳跃着、嘶吼着,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够感受到那种狂热和沸腾。
  视线里,各式各样的应援招牌遍布了每一个角落。虽然仅仅只是新秀训练营,但不少球员都已经获得了巨星待遇,因为,他们可能是自己球队的希望,他们可能是自己球队的未来,他们可能成为自己下一个赛季的战友!
  “卡姆·牛顿!牛顿!”
  “‘超人’牛顿!卡姆,你就是新一代超人!”
  “期待你来到卡罗莱纳!牛顿!”
  ……
  视线之中,呼唤着卡姆·牛顿的标语无疑是最多的,视线随便一瞥,十个标语至少有四个都是关于牛顿的。其中,卡罗莱纳黑豹队的球迷们无疑是最强大的——因为他们今年手握状元签,毋庸置疑,卡姆是状元的热门人选。
  在卡姆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标语,琳琅满目,花样百出。如此场景,对于新秀球员们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那震耳欲聋的呼喊,那遍布视野的应援牌,那汹涌沸腾的人海,整个世界都开始震动起来,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彻底扼杀了所有的反应。
  每个人都迫切而激动地探寻着,视线仿佛根本不够用了,试图在那些标语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有的人找到了,亢奋地嘶吼起来;有的人没有找到,却没有失望,看到自己朋友的名字,他们一样惊奇地呼喊起来。
  这一切都是全新的,仿佛一个崭新的、闪耀的、明亮的康庄大道正在眼前铺陈开来!
  “啊啊啊”,疯狂的尖叫和呐喊渐渐被留在了身后,缓缓地,大巴驶进了球场的车辆通道,空气之中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沸腾而炙热的能量,在肆意窜动着。
  球员们鱼贯地走下车,每一辆大巴的门口都站立着一名工作人员,扬声招呼到,“每一位球员都必须穿着官方球衣,昨天签到时领取的那一套;没有更换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更衣室,完成更换;如果遗忘在酒店的,尽快告知工作人员,我们会进行安排的。注意,每个人都必须更换球衣!每个人!”
  交代完毕之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大家陆陆续续地朝着球员入口处走了过去。入口处站着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重复交代着,“根据自己的球场位置分组,跟随工作人员的指引;每位球员根据自己的球场位置进行分组……”
  陆恪和马库斯、洛根等人鱼贯地进入了更衣室,五位球员的球场位置都各不相同,这也意味着,他们在这里就要进行分组了。每个人互相撞击着拳头,祝愿彼此“好运”,然后就散了开来。
  左右看了看,陆恪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四分卫分组的所在地——因为卡姆·牛顿就像是万众瞩目的明星,笑容满面、亲和十足地朝着周围的工作人员们、新秀朋友们挥手打着招呼,整齐洁白的牙齿展现出他的魅力。
  走了上前,陆恪绕过了“光芒万丈”的卡姆,朝着整齐排列的队伍走了过去,微笑地迎了上前,加入了四分卫的行列。
第069章
冤家路窄
  二十一人。
  粗粗放眼望去,四分卫的队伍之中一共有二十一人,包括陆恪自己在内。对于四分卫位置来说,着实有些臃肿,难怪人人都说今年是一个四分卫大年。
  卡姆·牛顿、安迪·道尔顿、杰克·洛克之类说得上名号的四分卫,就着实不少;除此之外,实力不俗却名声平平,充分可以担纲替补的四分卫,又有一批。七轮选秀,东挑西拣,删删减减,估计最多只有一半能够进入职业联盟,剩下一半都将被淘汰,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
  打量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里的斯科特·托尔辛——獾队四分卫,棕熊队在玫瑰碗的对手,同时也是当晚奇迹的见证者。
  不过,斯科特似乎并不介意那个晚上的失败,他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对着陆恪挥了挥手,主动迎了上来,“嘿,你也今年参加选秀吗?”斯科特的神情似乎有些紧张,见到陆恪时,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我刚才还在想着,今年太平洋十二校联盟怎么可能没有代表呢!”
  “呵呵,这句话在我们之间说就好了,被别人听到,我可是要挨揍的。”陆恪那诙谐幽默的语调,让斯科特欢快地大笑起来。
  太平洋十二校联盟今年最受瞩目的球员无疑是斯坦福大学的四分卫安德鲁·拉克,在海斯曼奖的评选之中,安德鲁遗憾地输给了卡姆·牛顿,位居第二名;不少人都在期待着,安德鲁和卡姆携手参选的话,今年势必又有一番龙争虎斗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大三的安德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继续自己的大四生涯,放弃今年选秀。于是,卡姆的声望持续水涨船高,这才出现了场外应援一枝独秀的场面。
  不过,即使安德鲁没有参选,太平洋十二校联盟还是有种子选手的,华盛顿大学的杰克·洛克被认为具备前两轮的实力,并且首轮被挑选的几率很大。比起陆恪这个无名小卒来说,绝对不是同一档次的关注度。
  这才有了陆恪刚才的这句调侃,说话的同时,陆恪和斯科特的视线都朝着不远处的杰克投了过去。不明所以的杰克,顺着视线看了过来,友善地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结果陆恪和斯科特两个人憋笑憋得更加辛苦了。
  “看来,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旁边的一个声音插了进来,戏谑、调侃、奚落、不屑、鄙夷,还有些幸灾乐祸,不用回头,那聒噪的声音就具有明显的识别性,不是卡姆·牛顿,还能是谁。
  果然,随后,卡姆就踱着方步,走到了陆恪和斯特克的面前,脸上的笑容意味深长,“等等,有人认识这家伙是谁呢?四分卫?耶稣基督,你到底是哪只球队的四分卫,听都没有听说过,难道是组委会出错了,把哪个山沟沟里来的乡巴佬放进来了?亚洲人,你确定你知道怎么打橄榄球吗?”
  二十一名四分卫,几乎所有都是各自大学球队的首发球员。原因很简单,大学三年或者四年的首发比赛,给球探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收集资料,这才成为了他们跻身新秀训练营的资本;即使不是首发球员,那也势必是经常上场的替补球员,又或者是固定的轮换球员。
  在新秀训练营的三百三十二名球员之中,约莫两百八十名球员,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名单的,这也是最为正统、最为规矩的方式;剩余球员,则是联盟根据球探报告、教练推荐、学校举荐等不同的方式,选拔进入。
  此前不显山不露水,进入选秀阶段突然冒头的球员,这的确是存在的,却屈指可数;尤其是四分卫这个特殊的位置,那就更加凤毛麟角了。陆恪显然就是如此,突然之间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加州州内选拔过程中,陆恪的每一项成绩几乎都是擦着及格线通过的,勉勉强强获得了新秀训练营的资格。
  “不敢想象,我们今年居然能够在新秀之中看到精英阶层出身的球员,真是难得。”卡姆刚才使用“乡巴佬”这样的词汇试图羞辱陆恪,而陆恪则选择了“精英阶层”这样的嘲讽进行反驳——大部分橄榄球运动员的家世都十分普通,其中还包括了许多贫民窟出身或者中部农民出身的球员,事实上,卡姆自己就是家境穷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