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1163

  持续不断的高强度训练,体力达到一个极点之后,彻底崩溃,然后重新开始,现在又达到了第二个极点,陆恪只觉得浑身上下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肌肉和动作正在一点一点地失去控制,那种溺水的感觉挥之不去,肺部如同风箱一般呼啦呼啦作响,却还是无济于事。
  但陆恪依旧没有放弃的打算。
  因为他知道,只有熬过这样的极点,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壁垒,身体的极限才能被突破,从量变完成质变。过去这一年多时间,渐渐习惯了系统加点所带来的便利性,他几乎要忘记了,提升身体素质和改变技术动作,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现在,他必须重新找回这样的感觉。没有捷径,只有华山一条路!
  他,不会胆怯,更加不会投降!
  “快!快!快!提速!斑比,提速!一二,一二,一二!节奏!”
  在基普的指引之中,陆恪抬起了沉重的步伐,再次开始提速,即使整个人都已经疲倦到了极致,但注意力依旧保持高度集中,努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与节奏,再次完成传球。
  这一次的脚步是朝着西北方向的斜线突进,就在此时,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左侧斜前方一个虎背熊腰的身影如同和谐号列车一般冲撞了过来,身体还没有靠近,气浪就已经扑面而来,那是……九十九号,JJ·瓦特!
  危险!
  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咆哮着“危险”。
  陆恪知道,自己必须闪避开来,大脑正在疯狂地尖叫着,但身体的节奏却不听指挥,疲惫到了极致的肌肉开始僵硬起来,整个反应速度慢了至少一拍,他不得不死死地咬住了牙关,榨干身体里的最后一点点力量,牙齿几乎就要破碎成为残渣,紧绷到了极致,濒临爆炸边缘!
  千钧一发之际,身体硬生生地朝着右侧偏移了半步,但脚步似乎没有跟上节奏,只有上半身完成了闪避。
  半步偏差,这对于瓦特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脚底下微微一错,双手就如同钳子一般牢牢地擒抱住了陆恪的腰部,强势冲撞的力量就仿佛一列高速列车般迎面砸了过来,陆恪只觉得自己就像是破烂的布娃娃般,重重地被甩在地上。
  一点反抗的可能都没有。
  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都发出了抗议。
  “草!”陆恪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咒骂出声。
  不仅是因为自己遭遇了擒抱,还是因为自己判断太迟了。
  左侧是盲侧,陆恪在全神贯注传球训练之中,视野观察出现了明显的盲区,捕捉到瓦特的身影时已经慢了两拍,错过了闪避的最佳时机。
  这才是最糟糕的!
  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这还意味着,脚步练习过程中,却忽略了视野。
  “草!”陆恪狠狠地将手中的橄榄球砸在了地面上,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瓦特站立了起来,伸出了右手,抓住了陆恪的右手,将好友拉了起来,如同蒲扇一般的大手拍打了拍陆恪的肩膀,“伙计,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你的表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你刚才已经判断出我的擒抱方向,对吧?脚步闪躲也已经做出了相对应的反应,这就说明,对于盲侧的观察以及对于身体的控制,你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瓦特笑容满面地说道。
  陆恪翻了一个白眼,“但还是没有闪开。”
  “哈哈,我是出其不意地偷袭,而且还是防守球员和四分卫一对一,如果这样都被你闪躲开的话,那么我今天结束之后就必须加练了。”瓦特是一个老实人,实话实说,满脸诚恳,不是恶意地鄙夷陆恪,而是展现出顶尖球员的自信。
  “瓦特VS陆恪”,这样的对决已经成为了陆恪训练之中的一部分。
  日常训练之中,陆恪和瓦特是分开训练的,进攻组和防守组的训练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瓦特自然也有自己的训练团队安排相对应的训练任务,但结束一套训练动作之后,在训练的间隙,瓦特就会进行番外“加练”,参与到陆恪的训练之中——
  瓦特以防守锋线的身份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展开突袭,或远或近,或左或右,测试陆恪的视野观察能力,以及极限状况之下的脚步闪避能力。
  本来,防守锋线和四分卫的一对一训练,防守球员就是毋庸置疑的上风球,缺少进攻锋线的遮挡,四分卫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任由防守球员宰割,唯一的区别就是,一秒就倒,还是坚持三秒就倒,亦或者是能够挺过五秒。
  刚才的这一档对决之中,陆恪的体能本来就达到了极限,脚步迟缓、身体笨拙,即使判断出了擒抱的方向,却依旧没有能够闪躲开来,干脆利落地就遭遇了擒杀。但正如瓦特所说,陆恪的判断和脚步都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要知道,休赛期训练还没有过半呢。
  如此成长速度,已经堪称骇人了;但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陆恪日常训练的刻苦程度。
  看着笑容满面的瓦特,陆恪不满地握了握拳头,“不要养成习惯了。之后等待比赛的时候,可能就会不太适应了。”现在陆恪的目标就是,休赛期能够适应瓦特的地狱模式,等新赛季开始之后,打通关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了。
  瓦特却满不在乎地挥挥手,“你提升的同时,我也在提升呢。怎么样,要不要来一次三对三?我今天的训练状态不错,整个对抗的脚步和节奏都令人满意。”
  “行,当然没有问题。”尽管刚刚遭遇了一次擒杀,但陆恪却丝毫没有胆怯,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三对三之前,我的训练还有三组没有完成,慢慢来。”
  “上帝,他们还说我是疯子。”瓦特不由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陆恪的话语。
  虽然瓦特没有详细数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刚才的移动脚步传球训练,每一天陆恪至少训练二十组,每组三十次传球。尽管每一次传球目标不会太过遥远,主要还是以中短传为主,但对于臂力和体力的考验却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这仅仅只是陆恪技术训练的一部分而已。
  另外,技术训练之外,还有体能训练。
  陆恪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瓦特,然后云淡风轻地说道,“你应该听说过一句话,笨鸟先飞。如果不提前飞的话,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天才球员们,休赛期可以好好享受假期;而他这样的球员,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赶他们的步伐。这不公平,却也公平。
  “还有,你的确是疯子。我不能和你比。”陆恪补了一刀,然后就没有理会一脸傻笑的瓦特,走到了旁边,朝着基普抬了抬下巴,“我们再来!”
  从头开始,陆恪丝毫没有不耐烦,一丝不苟地开始准备,仿佛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从陪练生涯延续下来的习惯,陆恪始终没有遗忘。
  也许对于许多新秀球员来说,一年级赛季就杀入了国联决赛,这已经是无比的辉煌和荣耀了,但对于陆恪来说,近在咫尺的擦肩而过,却是加倍努力的源源动力。
  “节奏!节奏!斑比,体能下降的时候,节奏才更加重要,这是节省体力的办法,注意脚步,注意手臂!”
  基普的声音再次响彻整个球场,瓦特站在原地静静地观看了片刻,而后转过身,也再次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训练。
  休赛期训练无疑是枯燥的,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如果想念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退役之后,他们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慢慢享受。
第682章
专业团队
  休赛期的训练正式开始了,陆恪不仅没有烦躁,而且还动力十足。
  升级之后的休赛期综合训练包堪称一个宝库,整个训练框架计划包括了传球训练、力量训练、脚步训练、战术训练、阅读防守训练、录像观看等等多个部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制定出了三个月的完整训练计划。
  不过,陆恪也知道,自己冒然地提出一个完善系统的训练方案,这着实不太科学;所以,当莱赫提出聘请一个专业训练团队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点头答应了。
  一名数据分析师,凯文·福斯特(Kevin
Foster)。
  这是一位业内资深的数据分析师,先后在硅谷和NFL联盟官方工作过,后来凯文选择了出走单干,成立了一个数据分析公司,专门与顶级球员展开合作,主要负责休赛期以及伤停期的恢复数据收集,为球员的训练提供更多客观的参考依据。
  现在,凯文公司的合作对象名单之中包括了正在休养的佩顿·曼宁,还有进入职业生涯后半段的雷·刘易斯。
  一位专业营养师,朱迪·卡特(Jude
Carter)。
  朱迪赋闲在家将近六个月时间,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恰恰相反,邀约工作络绎不绝,但她仅仅只是想要好好放松度假一段时间。
  在这之前,她曾经作为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和蒂姆·邓肯(Tim
Duncan)、网球运动员塞蕾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橄榄球运动员布雷特·法弗等多位顶级巨星的私人营养师,伴随着他们征战赛场。在业内,她可谓是一位顶级巨星。
  如果不是莱赫邀约,朱迪还想要继续放松度假,好好享受五十岁之后的人生。
  一位理疗师,杰拉德·沃克(Gerrad
Walker)。
  他是旧金山49人的官方合作理疗师之一,不过在过去一个赛季,杰拉德离开了球队,选择航海旅行,不久之前刚刚回归旧金山。在球队完成签约协议之前,莱赫就提前截胡,为陆恪签约了杰拉德。
  不过,严格来说,这也不是截胡,因为杰拉德和陆恪只签署了三个月的合作协议,新赛季开始之后,杰拉德还是会回归到旧金山49人,继续展开合作。至于个人之间的私人合作,是否还能够延续下去,到时候再说。
  一位体能训练师,安德烈·理查森(Andrea
Richardson)。
  这是整个团队之中最为年轻也最籍籍无名的一位。
  安德烈曾经是一名NCAA的职业选手,主要是棒球和篮球,始终不曾涉猎过橄榄球。大学毕业之后,他成为了一名职业体能训练师,他今年不过三十三岁而已,相较于其他经验丰富、履历惊人的体能训练师,着实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成绩。
  在前来担任陆恪的体能训练师之前,安德烈是NBA的联盟官方体能训练师,主要负责新秀训练营以及NBA次级联赛NBDL的相关工作。
  安德烈能够进入莱赫的视线,还是乔·蒙塔纳的牵线搭桥。
  蒙塔纳的三儿子内特·约瑟夫·蒙塔纳(Nate
Joseph
Montana)和陆恪同龄,都是1989年出生的,也都是司职四分卫,但是他的橄榄球天赋似乎没有能够遗传父亲,职业生涯也十分坎坷。
  2008年进入了圣母大学之后,过去几年时间里就一直在不同的大学里转学,来来回回地寻找首发上场的机会,同龄的陆恪已经完成了职业生涯首秀,而内特还在就读大四,并且将继续在NCAA赛场之上征战,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然后通过选秀进入联盟。
  不过,以内特目前的战绩来说,估计渺茫。他同时也活跃在篮球赛场。
  蒙塔纳正是因为儿子的关系,意外结识了安德烈。深入聊天之后,蒙塔纳对于安德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有了进一步了解,颇为赏识,大为推荐,多次扼腕,安德烈是大材小用,屈尊留在了次级联盟。
  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自我宣传和商业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不懂吆喝的人才往往就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体能训练师更是如此。
  名气响亮的私人训练师往往都是依靠业内人脉和社交网络平台闯荡出名号的,比起实际业务能力来说,社交能力才是他们的强项,但要价却节节攀升、毫不手软;更糟糕的是,他们的行程还满档,一般预约不到。
  作为旧金山49人的名宿,蒙塔纳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球队能够重新复兴,再次找到自己的领军四分卫。对于陆恪的动向也是始终保持关注。听闻莱赫正在为陆恪组建私人训练团队,蒙塔纳就主动推荐了安德烈。
  不过,蒙塔纳也没有强求,只是推荐而已,具体的业务能力考查还是留给了莱赫。
  最终莱赫决定聘用安德烈。
  一来是因为安德烈的专业知识架构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不是空架子,而是认认真真完成了进修,甚至为了自己的工作,触类旁通地研究了营养学、心理学以及理疗等等相关知识;二来则是因为安德烈的年轻,对于陆恪来说,能够担任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莱赫希望安德烈能够和陆恪长期合作下去,真正地陪伴着陆恪成长起来。对于四分卫来说,一名顶级体能训练师,对于职业生涯的延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也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