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163

  陆恪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我的外接手泰德·吉恩现在也在洛杉矶进行复健训练。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加入他的行列,复健的医院距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不是太远。”
  “噢,泰德。他的脑震荡已经没有关系了吗?”库里立刻就接上了话题,然后看到了陆恪惊讶的表情,他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可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旧金山的比赛。我现在也是一名49人了。”说完,库里还开始炫耀自己的旧金山49人棒球帽,显示自己的忠诚。
  陆恪也是不由莞尔,“他已经通过脑震荡测试了,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的复健。不过那些都不是严重的问题,最多两周时间,他就可以回到场上,开始投入正式训练了。”
  “哇哦,好消息。”库里连连点头,“那么,我也必须加快速度了!”库里重新调整了一下坐姿,“斑比,我们已经观看了一个小时的橄榄球录像,接下来,我们观看一下篮球的比赛录像,一起讨论讨论,你觉得如何?”
  “没有问题!”陆恪豪爽地点头答应了下来,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表情,让库里惊呼“上当”,“为什么你对篮球的比赛录像也如此感兴趣?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洛杉矶的夜晚渐渐深了,库里的哭诉在屋子里悠悠回荡着,却没有人能够拯救他。没有办法,羊入虎口,还是自动送上门的,他也只能认命了。
  ……
  次日清晨,时针刚刚迈过五点,陆恪就已经起床了,还在温暖被窝之中的库里也被强制性地要求起床,睡眼惺忪地如同游魂一般,嘴里嘟囔抱怨着,“现在都还没有天亮。上帝,你不是昨天才刚刚出差回来吗?你难道不需要调整一下时差吗?”
  “等我们抵达训练基地的时候,就已经天亮了。你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到底是什么样的吗?”陆恪的提问让库里愣住了,更何况,现在依旧没有睡醒,脑袋转不过弯来,受伤之后,他的生物钟已经被打乱,现在再重新恢复过来,还是需要时间。
  “我不知道。你知道?”库里条件反射地询问到。
  “不,我也不知道。”陆恪的回答再次出人意料,“但科比·布莱恩特知道。所以,他成为了联盟顶级巨星。”
  “斑比。又是心灵鸡汤!”库里仰天长叹。
  如此反应让陆恪放声大笑起来,推着库里的后背,“走吧,我们今天就需要正式开始训练了。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开始,而休赛期现在已经过去一半,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没有太多了,NBA也是一样的。”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陆恪开车带着库里离开了房子,最后在医院的门口停靠下来,“泰德在四号楼的复健室,他每一天的复健从六点开始,不过五点三十分起床之后,他会开始在游泳池里进行简单的放松。你现在可以过去找他。”
  库里站在了马路旁边,看着驾驶座里的陆恪,三言两语就完成了交代,朝着自己做了一个敬礼的动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无比欢快地说道,“祝愿你有美好的一天!训练愉快!”随后,他就走了,就这样走了!走了!
  库里目瞪口呆地看着扬长而去的车子尾巴,双眸之中流露出了可怜兮兮的表情:他是不是又一次被遗弃了?
第697章
突破瓶颈
  两臂平伸,双手持球,身体半蹲,汗如雨下。
  陆恪呈现出了扎马步的姿态,从小腿到双臂的肌肉全部紧绷起来,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肌肉正在燃烧的灼热感,如同针扎一般,层层叠叠地渗透进去,一阵酥麻一阵瘙痒,身体的平衡似乎随时都可能支离破碎,仅仅凭借着意志力,死死地支撑住。
  “现在开始计时。”保持马步状态足足三分钟之后,陆恪的私人体能训练师安德烈·理查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二,三……”
  同时,陆恪的身体肌肉进一步紧绷起来,注意力达到了高度集中。
  “砰!”
  小腿传来了一阵沉闷的撞击声,排球大小的瑜伽球狠狠地砸中了陆恪的左小腿,整个身体平衡立刻晃动起来,他不得不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左腿屈膝、右腿踮脚,平衡感瞬间如同天平一般左右移动,而后就再次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状态。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四,五,六”,左侧胸口,“七,八”,背部靠近尾椎的位置,“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左腿膝盖和右侧脚踝,“十四,十五”,腹部中央,“十六,”左侧肩头,“十七,十八”,同时出现了四个不同部位的撞击。
  2009年有一部纪录片叫做“走钢丝的人”,真实地回顾和呈现了,1974年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Philippe
Petit)在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塔之间完成了走钢丝的壮举;后来的2015年,相同的故事拍摄成为了电影“云中行走”。
  现在,陆恪就觉得自己像是菲利普·帕特,站在了双子塔之间的高空钢丝绳索之上,猎猎风声呼啸而过,整个身体开始剧烈摇晃起来,就如同晚秋时分的枯黄树叶,死死地抓住了树枝,在萧萧寒风之中顽强地拒绝飘零,但归根结底,坠落和腐烂就是它的命运。
  身体重心正在狂风骤雨之中摇摆不定,但陆恪却不能死死地咬住牙关、集中力量,因为他必须保持呼吸的节奏,只能学习武侠小说里所说的一般,气沉丹田,将整个重心下坠。
  他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寻找到了丹田的正确位置,但可以明显感觉到肌肉核心力量全部都沉淀在了腹部下方,稳稳当当地控制住了身体,在岌岌可危的摇摆之中努力维持着平衡。
  “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就在此时,安德烈出现在了陆恪的正前方,此时陆恪双臂平伸、双手持球,上半身的重量相对得稍稍前倾,然后安德烈双手牢牢地抓住了橄榄球,甚至还慢条斯理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双手受伤,确保抓紧了之后,猛地整个身体开始往后拉,与陆恪开始了抢球游戏。
  “二十三,二十四。”
  刹那间,陆恪就屏住了呼吸,死死地咬住牙关,竭尽全力才避免了被安德烈拉倒的危险,腹部的力量不断下沉,小腿到大腿的紧绷达到了极致,以至于整个人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但安德烈却丝毫没有松手的打算,不断调整着自己的重心,忽左忽右地持续拉扯着、摇摆着。
  这是一项专业的四分卫训练。看似简单,却无比困难。
  名义上,安德烈是“体能”训练师,但实际上,他的工作远远不仅如此。
  每一天,安德烈都会跟随着陆恪一起前往训练基地,然后跟随着基普·克莱斯特、诺姆·周等专业四分卫教练以及橄榄球专职体能教练进行学习,形成一个系统的四分卫训练体系。
  现在的安德烈,正在学习阶段。私底下,他还会自主性地进行技术学习,为陆恪量身打造出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在陆恪成长的道路上,扮演重要的推进角色。
  严格来说,他就是私人训练师。
  现在正在进行的四分卫训练,就是安德烈在基普训练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基普的训练之中,只有最后一步,就是一个人与四分卫互相拉扯橄榄球;而安德烈则更进一步,利用瑜伽球来破坏四分卫的重心。
  这是一个多方位训练。
  一方面训练四分卫的视野观察能力,捕捉左侧以及右侧的随时动态,确保自己能够及时作出判断,在擒杀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即使无法避免擒杀,至少也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另一方面训练四分卫的稳定能力,在惊涛骇浪的冲撞之中,始终保持重心和节奏,避免传球动作变形。
  一方面训练四分卫的注意力,在不断干扰之中,兼具传球观察以及身体闪避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四分卫的耐心和持久,对于传球来说,停顿和犹豫是有区别的,犹豫是无法做出判断,而停顿则是敏锐捕捉,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时间,而在传球出手之前,四分卫绝对不能慌乱。
  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扎马步而已,但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那种疾风骤雨、飘忽不定的慌乱和颠簸。
  “二十七,二十八。”
  毫无预警地,安德烈就松手了,汹涌的反作用力就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
  不可避免地,陆恪上半身的重心就开始猛烈后仰,双脚的前脚掌几乎同时离开了地面,顺应着地心引力和惯性作用,整个身体都无法控制地失去了控制,眼看着就要后仰摔倒了。
  这就是整个训练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但就在此时,胸膛微不可见地往内稍稍一收,然后腹部力量猛地往前用力一挺,并且伴随着力量胸膛也重新挺直起来,那连贯一气的力量瞬间贯彻到了脚掌,如同通电一般,整个重心就再次往前倾了倾,一前一后的力量相抵,身体就不动如山地重新完成了控制。
  “二十九,三十!出手!”
  伴随着安德烈的喊声,陆恪腰杆稍稍发力,身体没有任何阻碍地站直起来,如同在正式比赛中一般,快速后撤步,左右完成观察,然后抬起右手,肱二头肌没有盲目发力,反而是把力量稍稍地往内收了收,小手臂快速挥动,手腕轻轻一带,橄榄球就快速地脱离了控制,如同炮弹一般冲刺了出去。
  “砰!”
  伴随着一声闷响,橄榄球正确地落入了十五码之外的网兜之中,然后撞在了网兜背后的挡板之上,发出了声响。
  整个网口的直径仅仅只是稍稍比橄榄球大了些许,任何控制误差都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仅仅三分之一手掌的偏差就将导致无法进入网兜之中,但这一次,没有任何偏差,准确无误、干脆利落地送进了网口,甚至可以听到那爽快的刷网声音,“唰”!
  不等陆恪做出反应,安德烈第一时间就高高地举起了双手,流露出了亢奋而激动的神情,大声欢呼起来,“嘿,伙计,漂亮!这是一个满分!绝对满分!十分!”
  站在一旁,陆恪却没有加入庆祝的行列,他正在努力调整着呼吸节奏,虽然现在瘫痪在地面之上彻底放松的想法已经占据了大脑,简直一根手指头都不想挪动,但他知道,这是不对的做法,极限运动之后的恢复与调整,甚至比运动本身还更加重要。
  安德烈快步冲了过来,示意了一下自己高高举起的右手手掌,无比兴奋地注视着陆恪,不断明示暗示着,最后无可奈何地,陆恪才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两个人击掌相庆了一下,然后安德烈就欢呼了起来,“哦吼!突破!这是一个突破!”
  安德烈连连鼓掌,为陆恪送上了掌声,“这是第一次,我能够确定,这一组十次传球,成功率是百分之百,这是我们休赛期开始训练以来的第一次。厉害!着实厉害!虽然我不能奖励你一杯咖啡,但我可以为你送上掌声,然后允许你一会儿闻一闻咖啡的味道。”
  陆恪现在却是反驳的力气和心思都没有了,只是竖起了右手中指,表示自己的回应。
  今天休赛期对于陆恪来说,至关重要,他尝试了许多全新的训练方式,来自系统的,来自基普的,也来自安德烈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充斥着他的日常生活,而刚才这一种训练,就是诸多困难之中的一个。
  每一次训练之中,最具挑战性的无疑是最后一个环节,突然松手之后的重心控制。
  有时候,肌肉控制稍稍不太对劲,可能一个屁股蹲就跌坐在地了,这也是最为频繁出现的一种情况;有时候,尽管控制住了身体,但重心却严重偏移,接下来的传球就出现离谱失误。
  有时候,所有动作都已经到位了,但之前的消耗太过严重,导致注意力出现分散,传球出手的瞬间,控制难免就出现偏差,而网口本来就小,哪怕是一点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失误。
  每一组训练是十次传球,但陆恪从来不曾十次传球十字命中过,困难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甚至于在刚刚开始训练的初期,十次传球一次都传不中,命中率为零,那种挫败感着实是难以形容,激发出了陆恪熊熊燃烧的斗志。
  虽然此时已经精疲力竭,陆恪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T恤反反复复地拧干,积累的汗水都已经可以用来洗脸了;但运动的乐趣就在于此,一次又一次地达到极限,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极限。
  就好像刚才,最后一次传球顺利地完成之后,陆恪隐隐地感觉,瓶颈似乎终于打破了。
第698章
本质蜕变
  自常规赛最后一周结束之后,日常训练所能够带来的改变就已经停滞不动了,再一次地,陆恪又面临了天赋瓶颈的束缚之中;于是,打破天花板就成为了休赛期训练的重要任务,甚至可以说是核心任务。
  转眼之间,两个半月就过去了。从二月来到三月,然后五月的第一周也快速滑过,但瓶颈似乎依旧没有松动的迹象。
  这是一个无比煎熬的过程,因为无法预测成果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又是否会到来,这就好像马拉松的长跑一样,知道终点和不知道终点,奔跑起来的体力和精神消耗,二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没有目标的拼搏和奋斗,苦闷而单调,乏味而盲目。
  幸运的是,陆恪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
  因为他不是孤独的。
  JJ·瓦特,洛根·纽曼,马库斯·林奇,斯蒂芬·库里……还有彻底摆脱了伤病束缚之后,顺利加入了休赛期训练行列的泰德·吉恩,他们都在埋头训练着,就如同在梦想的长途跋涉之中,沉默不语却并肩而行的小伙伴一般。
  休赛期的训练无疑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但付出终究还是能够有所回报。
  上周,脚步训练终于取得了突破,从完成时间到完成方式都迎来了突破式的进步;几天前,力量训练也成功地取得了进步,从重量到数量都跻身到了下一个阶段;现在,撞击传球训练也收获了质的飞跃,第一次完成了百分百传球的成功率。
  走到一旁,拿起水壶,大口大口地开始补充水分;同时,脑海之中召唤出了系统,开始确认自己的猜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