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1163

  但现在的心境却截然不同了。
  本场比赛的跌宕起伏让他完全沉浸其中,而中场休息更衣室里的慷慨激昂,更是唤醒了灵魂深处的热情,他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九人,地地道道的九人,与这支球队、与这些队友完整而和谐地融为一体,那股亢奋那股专注那股投入,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争取胜利的执着与癫狂,此时此刻无法控制地爆发了出来。
  他是一名九人。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刚刚完成的达阵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然后,莫斯就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双拳,呈现出一个“大”字躺在了端区之中,疯狂地咆哮起来,但随即又肆意地欢笑起来,那种纯粹的喜悦和幸福,似乎自从进入大学之后就再也不曾感受到了。
  ……
  “达!阵!”
  “旧金山49人再次完成了达阵!兰迪·莫斯,这一次完成达阵的是兰迪·莫斯!”
  “精彩绝伦!绝对是精彩绝伦!面对新英格兰爱国者防守组有意识地战略改变,仅仅只是在一档两档进攻之内,陆恪就连续两次做出了临场改变,连续两次主动跑出口袋,一次选择了自己持球跑动,一次则选择了开球线之前的传球出手!”
  “爱国者队的防守组现在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了,不仅仅是陆恪的连续两次战术变化,而且还是这一波进攻之中的整体对峙情况,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49人的进攻强度提升了不止一个两个台阶那么简单,犹如疾风骤雨一般,劈头盖脸地就完成了碾压式的前进。”
  “可以想象吗?刚刚这一波进攻,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分钟,一共六档进攻,旧金山49人就完成了下半场以来的第二记达阵!”
  “局势正在改变,上帝,这场比赛难道要开始进入旧金山49人的节奏了吗?”
  ……
  目送着莫斯进入了端区,却因为发力过猛而导致膝盖发软,一个顺势滚地就咕噜噜地在端区之中翻滚起来,陆恪忍不住就龇牙咧嘴地替莫斯感到疼痛,随后就忍俊不禁。
  陆恪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一次传球居然能够完成达阵。
  这完全就是在危机状况之下的应急手段,选择莫斯也只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本来,陆恪以为能够完成首攻转换就已经不错了,因为他的传球速度不快、传球弧度也不隐秘,防守球员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判断并且完成回防,但没有想到,莫斯的小宇宙爆发了,居然就这样完成达阵了。
  这样挺好!
  现在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状态正在一步一步地回暖。
  不是因为连续完成达阵,而是因为整个进攻过程中的细节。无论是接球成功率,还是互相跑位拆挡掩护,亦或者是接球完成之后的二次启动,还有进攻节奏的衔接,所有的所有都可以明显地察觉到改善和复苏的迹象,一个一个的细节堆积起来之后,这才铸就了达阵的完成。
  刚刚这一次进攻,其实旧金山49人才刚刚推过半场而已,陆恪完成传球之后,视线就快速开始打量起来,正在思考着随后的进攻应该如何稳扎稳打;但没有想到,莫斯意外地直捣黄龙,完成了这一次进攻的终极目标。
  换而言之,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状态提升之后,重新找回了竞争力,现在旧金山49人正在一点一点地把比赛气势扳回均势。当然,距离扳回比分还很遥远。
  场上比分,“30:14”。
  紧接着,旧金山49人防守组也开始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阿尔东·史密斯的头脑似乎终于清醒了过来,虽然只是一点点,距离巅峰状态肯定还有差距,但他几乎就要完成抄截了——
  汤姆·布雷迪传给外接手布兰登·劳埃德(Brandon
Lloyd)的传球,因为传球弧线偏低,阿尔东抬手就拍掉了橄榄球。
  同时,橄榄球改变的飞行轨迹是朝上而不是朝外,这也使得阿尔东有机会完成抄截,但……他没有能够控制住橄榄球,如同小丑杂耍一般,在手里拍了几下,最终还是掉落在地。
  错过了抄截,不仅是阿尔东,防守组其他球员也都难免有些懊恼和扼腕,情绪波动起伏还是十分明显;但随即,他们就将这种情绪化作了动力,防守锋线的前线施压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制造了三次压力之下的仓促出手,让布雷迪与自己接球球员的连线节奏也出现了迫不得已的起伏。
  连续施压,连续施压,连续施压。
  尽管布雷迪率领的进攻组依旧推过了半场,进入了任意球范围;但威利斯率领的防守组却正在为他们制造更多麻烦,而且整个士气的提升曲线非常明显。
  现在关键时刻来临了,就看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显然,比利切克依旧牢牢地掌控着比赛主动权,但哈勃已经吹响了反击号角。
  格斯特考夫斯基再次完成了一次四十六码的任意球射门之后,比分就变成了“33:14”,新英格兰爱国者依旧拥有十九分的领先优势。
  陆恪随后登场,刚刚完成了一次六码短传,找到了马里奥·曼宁汉;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二档四码的进攻,裁判就吹响了第三节比赛结束的哨声,这也意味着,所有的胜负都将进入最后第四节刺刀见红的阶段。
  第三节比赛之中,旧金山49人取得了“14:6”的比分优势,但上半场挖的坑着实太大,而且新英格兰爱国者依旧老谋深算、稳步前进,这使得客场作战的49人依旧大比分落后。
  更严峻的是,比利切克始终紧紧地控制着比赛时间,进入最后一节比赛之后,新英格兰爱国者甚至可以不需要着急着得分,而是专注于减少失误、消耗时间,基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时间。比分。
  现在两个因素都对旧金山49人万分不利,他们不仅需要达阵,而且需要快速达阵。否则,一节比赛的时间着实不够用了。
  如此情况下,冒险长传似乎才是最好选择,简单粗暴、快速直接,尤其是新秀四分卫或者二年级四分卫,心急火燎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冒进,这就是一把双刃剑,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狱,看这名四分卫的手感了,到底能不能够搏出一片蓝天。
  长传本来就是陆恪的强项,而且现在雨水已经停了,似乎一切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出人意料的是,旧金山49人却选择了跑球。
  这,又到底是什么算盘?
第962章
步步为营
  传球?跑球?
  陆恪的头脑依旧保持了清晰,如果为了赶时间而打乱进攻节奏,这才是得不偿失的;他应该保持冷静,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这才是最为稳妥也最为高效的方案,那么,现在就到了四分卫与防守组博弈的时刻了。
  二档四码。
  通过阅读防守,陆恪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防守组的战术意图。尽管并不明显,但不知道是不是雨水停止的原因,还是状态恢复的原因,整个视野的观察都打开了局面,他可以敏锐地察觉到两名外线卫的站位和重心都稍稍地外移了些许。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还不够。
  另外,二线防守的站位也稍稍往前上位了些许,同时呈现出对位盯防的局面。这也意味着,防守组有很大几率将选择突袭四分卫,并且短传区域的防守将进一步压缩。
  如果是陷阱的话,怎么办?
  陆恪却没有时间再进一步思考了,当机立断地,他就调整了战术,相信自己的直觉。
  开球之后,进攻锋线如同一个“八”字般,撇开内收,中间打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然后这就成为了突破口。
  陆恪选择了假传真跑,做出了传球动作之后,再将橄榄球横抛给马库斯;马库斯没有错过机会,敏锐而轻盈地开始前冲,因为对方突袭四分卫的战术是从两翼切入,于是中间防守就变得薄弱起来,马库斯错开了中线卫马约的冲撞,不仅成功地拿下了首攻,而且还持续推进了三码。
  前后一共推进了七码。
  正如分析评论员所说,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状态开始复苏,持续提速持续施压的进攻战术,在陆恪的随机应变之下变得防不胜防。
  如果说布雷迪的短传出手以及防守判断是联盟独步的,那么陆恪的防守阅读和战术组合则堪称顶尖。这也使得新英格兰爱国者的防守组有些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正当防守组教练正在场边修改战术的时候,陆恪却在比赛过程中抓住一闪而逝的机会再次完成调整,轻易就能够让防守组陷入被动之中。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佩顿·曼宁在场上的时候,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等于有两名进攻组教练在联手打比赛。现在,同样的玩笑似乎也可以适用于陆恪身上。
  这名二年级四分卫的战术储备和防守阅读,着实太令人惊叹了!难以想象,日常训练之中,他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阅读和理解战术手册,才能达到如此高度!”
  随后的进攻,依旧如此。
  见缝插针地,陆恪就选择跑球,要么是假传真跑,要么是散弹枪阵型的跑球,要么是“I”阵型之中的跑球选择,整体攻势开始朝着地面进攻倾斜,七次进攻之中,五次选择了跑球,两次选择了传球,同样也收获了出色的效果。
  五次跑球全部完成了推进,一共收获了三十三码,马库斯和高尔的跑球效率明显回暖——主要还是得益于进攻锋线的开路,以及今天新英格兰爱国者具有针对性的防守战术。
  现在防守组着实有些吃力。
  他们依旧延续了上半场的战术,没有掐断跑球通道,即使对方选择了跑球也不会第一时间上前围堵,而是以瓮中捉鳖式的包围,完成拦截。如此战术其实依旧是奏效的,刚刚这几波进攻之中,49人平均每次跑球的推进码数6.6码。
  如果按照平时的比赛数据来看,如此跑球效率是十分出众的;但按照比利切克赛前布置的战术来看,如此跑球防守却可以算是成功的,依旧将跑球效率控制在了七码之内。
  但问题就在于,马库斯和高尔的轮番跑球之后,整个气势和节奏开始渐渐攀升起来,每一次跑球都能够取得码数的推进,这使得进攻节奏开始加速,而防守压力也开始增加;更何况,猝不及防之间的传球依旧是一个大问题。
  两次传球也全部完成了连线,一次是十八码的中传,洛根完成接球之后还持续推进了七码;一次是八码短传,弗农完成接球之后也再次推进了五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现在陆恪减少了出手次数,却始终将匕首抵住了防守组的后背,当对方稍稍不注意一点,快准狠的出手就顿时让新英格兰爱国者大出血,两次传球都成功推进了十码以上,轻轻松松就完成了首攻,整个进攻就变得虎虎生威起来。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攻,旧金山49人打得一点都不像旧金山49人,却正在慢慢地找回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有节奏,这对于任何一个防守组来说,情况都有些不妙。
  转眼之间,他们就已经来到了爱国者半场的十九码线之上,距离红区和端区似乎都已经不远了,虽然消耗的时间稍稍超出了预期,但比赛气质却正在一点一点复苏。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放在此时就非常恰当。
  这样的旧金山49人,有点奇怪,也有点吓人。
  站在球场边上的比利切克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危机,立刻对防守组的战术做出了进一步的针对调整。
  但,似乎有些太迟了。
  一档十码。
  陆恪开球之后,可以明显地察觉到新英格兰爱国者的防守站位改变了,现在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多线防守的常规套路上来,也就是中线卫马约的战术位置回归原样了。
  马约的站位在防守锋线身后约莫三码、四码左右的位置,但他始终在前后左右的移动着,根本无法摸清楚他到底是要防守跑球、突袭四分卫、还是防守短传。
  两侧的外线卫双双上步,与四名防守锋线站在相似的一个水平线上,联手之后,形成“六对五”的一个对位优势,摆出了一副突袭四分卫的姿态。
  两名角卫则站在两侧靠近边线的位置,水平线与马约基本平行,但他们的对应位置是进攻组的两名外接手;而两名安全卫则落后五码左右的位置,分别对应进攻组站在内侧的两名近端锋。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就是常规防守套路:第一条线是防守锋线,用来对峙进攻锋线;第二条线是线卫,可进可退;第三条线是角卫和安全卫,负责传球防守。不过,具体战术执行的时候,他们的站位都会发生变化,打乱秩序,以此来迷惑四分卫的判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