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1163

  现在看来,节奏明显没有跟上。
  如果不是克雷不顾身体地进行飞身冲撞,克拉布特里就要完成传球了,一切都仅仅只是在好礼之间,那么比赛就……
  那种劫后余生的心有余悸,在胸膛里肆意乱窜着。2012赛季的陆恪变得运筹帷幄起来,他们几乎就要忘记2011赛季那个全场覆盖全场冒险的陆恪了,现在站在超级碗舞台之上,陆恪依旧如此胆大妄为,到底是莽撞愚蠢?还是初生牛犊?
  但波拉德和瑞德都已经不是菜鸟了,连续深呼吸,将情绪镇定了下来,然后就快速回到了防守组的位置上,准备下一档防守——如果无法将上一次的失误和错误暂时放在脑后,上半场的旧金山49人防守组就是最佳范例,注意力的溃散势必将带来无穷恶果。
  更何况……刚刚这一次的攻防是停电之后陆恪第二次传球未完成,这意味着什么呢?
  波拉德和瑞德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都心知肚明,超级巨蛋之中的球迷应援已经形成了奇妙平衡的对峙局面,而球场之上攻防双方的强度与节奏也正在进入一种互相掣肘的阶段。
  二档十码。
  对峙双方都重新恢复了正常阵型,陆恪站在手枪阵型之中宣布了开球。
  脚步站在原地小碎步完成调整,转过身就朝着左手边正在前冲的弗农·戴维斯做出了一个传球动作。
  弗农采用了短传区域最为经典也最为简单的一个先前冲后回跑,以肩膀撞开了对位防守的角卫克雷,随后就做好了接球准备。
  但陆恪却在即将出手的瞬间,转过身将橄榄球交给了快速冲跑上来的马库斯,这是典型的假传真跑战术。
  马库斯持球之后,五名进攻锋线与五名防守前线的对峙已经撕开了一条缝隙,他的脚步从中央区域快速蹿了出去,却没有想到两名内线卫雷·刘易斯和布雷登·阿扬巴德乔却保持了注意力的绝对集中,脚步只是稍稍后撤,紧接着就快速上步封堵住了马库斯持续推进的空间。
  尽管马库斯不依不饶地持续推进,但终究还是双拳难敌四手,陷入了人墙堆叠的阻拦中,遗憾地只推进了三码,被迫倒地。
  可以隐隐感觉到,防守前线的强度又稍稍回来了,进攻锋线的卡位都没有能够完全卡住,除了两名内线卫,另外还有两名球员挣脱了对位,以人数优势向马库斯施加了足够压力,完成了这一次的地面防守。
  三档七码。
  全场都已经沸腾起来了,巴尔的摩为防守组加油,旧金山为进攻组加油。
  站在观众席之中的安东尼·蒂诺佐几乎就要窒息了。虽然每一周的每一场比赛,他都定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老练也足够稳重,能够应付所有一切场面,但亲临现场的感受终究还是不同的。
  三档长码数转换,这无疑是全场比赛最至关重要的一档转换。
  安东尼双手紧握成拳,忍不住一声接着一声地呼喊起来,试图用这样的动作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迫切,但心脏几乎就要炸裂开来,层层叠叠的重压似乎就要将自己压垮,然后双手双脚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不要说球迷们了,就连站在场边的雷·莱斯都开始祈祷了,默默地向上帝祈祷着:自己刚刚的掉球失误不要酿造出最可怕的结局,他只希望自己的队友们能够防守成功,否则……否则他可能就将成为千古罪人了。
  旧金山49人祭出了双近端锋战术,洛根和弗农同时在场,辅佐莫斯和克拉布特里的搭档,因为吉恩的离场轮换,似乎已经预示了,陆恪即将选择短传,而不是长传,那么,这又到底是什么阴谋诡计?
  巴尔的摩乌鸦丝毫没有理会对手的布局,仅仅留下了三名防守锋线进行冲传,其他所有球员都呈现出阶梯状地往后排列,一层一层地从二十码线一路延续到了十码线,将短传、中传和长传全部都照顾周全。
  “攻击!”
  陆恪宣布开球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停顿,手起刀落地就将橄榄球朝着左翼外侧的克拉布特里传送了过去!
  快速开球!快速出手!
  面对三档七码的超长码数局面,陆恪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短传!这又一次推翻了所有人的提前预判。
  这是一记约莫三码左右的子弹传球,出手的同时就已经来到了克拉布特里的面前,他在后撤步之中一个抄手就完成了接球,脚步往后一蹬,重新朝着来时的方向折返,快速甩开了对位盯防的角卫克雷,绕出了一条小弧线,朝着正前方的首攻转换线冲刺了过去。
  克雷正在回防,但脚步却明显赶不上了。
  刘易斯正在回防,脚步没有停顿地就朝着克拉布特里的跑动方向正面冲撞,因为距离着实太短太近,刘易斯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完成擒抱,却利用自己的身材优势破坏了克拉布特里的重心,迫使克拉布特里的脚步稍稍停顿片刻。
  紧接着,刘易斯就爆发出了自己巅峰时期的能量,在身体已经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强行二次发力,抬起双手就将正准备离开的克拉布特里紧紧抱在了怀里,完成擒抱!
  克拉布特里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强硬的防守——巅峰时期的刘易斯绝对是任何一名跑卫和四分卫的噩梦,而作为外接手,克拉布特里的破防冲撞能力显然不如跑卫,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地朝着首攻转换线挪动了过去。
  蹬腿!
  蹬腿!
  克拉布特里将自己的力量推向了极致,硬生生地拖拽着刘易斯朝前挪动了过去,脚步在草地之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然后克雷就已经拍马赶到,从后方完成擒抱,狠狠地将克拉布特里摁到在地。
  三个人就在首攻线之前轰然倒地。
  完成了吗?
  首攻完成了吗?
  全场所有视线都投射了过去,进攻组集体欢呼起来,认为这是一次首攻;防守组集体摇头摆手示意,这绝对不是一次首攻……裁判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判决,耳边就已经充斥了无数噪音声响。
第1140章
强攻四档
  克拉布特里的脚步在首攻线之前停了下来,刘易斯和克雷的联手擒抱将他的脚步死死地留在了原地,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再次爆发出分区赛势如破竹的壮举——主要还是助跑空间太短了,力量都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但现在,到底是否完成首攻,成为了全场关注焦点。
  如此关键的比赛,如此关键的进攻,裁判组也不敢轻易怠慢,专门搬出了丈量工具,现场进行测量,以此来确定首攻是否完成。
  事实上,任何一项涉及到裁判判罚的竞技体育,错判和误判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终究不是机器,而在NFL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错误所带来的遗憾,联盟官方规定,季后赛上下半场两分钟报时暂停之后,主教练不允许红旗挑战,但每一次达阵,裁判都必须观看录像回放确认,才能够宣布有效。
  现在也是如此。
  裁判组以丈量工具进行了现场测试,而后宣布了结果:四档数英寸。
  这也意味着,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及时提升了状态,成功地完成了三档防守的艰巨任务,将雷·莱斯意外掉球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虽然说,四档数英寸依旧存在着强打的可能,但是,在乌鸦队防守组球员们看来,着实没有如此必要——
  现在场上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选择任意球,49人选择已经稳稳当当,罚进任意球之后,比分差距就可以来到八分,在比赛时间依旧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徐徐图之,没有必要急功近利;而选择强打四档,一旦失败,那么就将拱手交出球员,不仅分差依旧保持在十一分,而且乌鸦队进攻组还将快速登场,进一步消耗比赛时间。
  权衡利弊、得失之间,这不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于是,巴尔的摩乌鸦的上上下下全部都开始庆祝起来,防守组、进攻组、教练组乃至于全场球迷,欢呼声如同疾风骤雨般地宣泄而下,瞬间就东风压倒西风,在球迷应援对峙之中牢牢地抢占上风。
  沉寂了许久,巴尔的摩乌鸦终于再次稳住了阵脚,奉献了一次精彩的攻防,停电之后的突然低迷也终于恢复了过来,这对于球迷们来说无疑是喜人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巴尔的摩乌鸦的夺冠希望再次稳固起来。
  “进攻!”
  “进攻!”
  “进攻!”
  这一次,为进攻组加油助威的变成了巴尔的摩乌鸦,雄赳赳气昂昂的强大声势完全压制住了旧金山49人的声援,但仅仅持续了片刻,现场的呼喊就混乱起来,七零八落地没有了章法,有些人在呼喊着“防守”,有些人则在咒骂着“疯子”。
  因为旧金山49人选择了强打四档。
  不经意之间,人们总是忘记吉姆·哈勃到底是什么样的个性,屡屡在关键时刻做出匪夷所思的战术选择;人们也总是忘记陆恪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越是紧要关头越是危险时刻,就越是能够展现出他的大心脏。
  此时此刻,吉姆·哈勃和陆恪就双双选择了逆流而上——仅仅只是保守地选择任意球,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作风,与其等待着下一次机会降临,不如就牢牢把握住手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渐渐地,旧金山49人球迷的加油应援就西风盖过东风,全场轰鸣的声浪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就连安东尼·蒂诺佐这样的老油条,此时都忍不住双眼赤红、青筋暴突地加入了呼喊声之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球队最坚实的后盾。
  “进攻!”
  “进攻!”
  就如同球队的超级碗口号一般:战斗不息!
  刚刚已经离开球场的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不得不快速重新回到场地之内,完成列阵,站在场边的约翰·哈勃不断呼喊着,“十二人!注意十二人!”如果此时因为低级失误的犯规而直接送给了对手首攻,那么输掉超级碗也是自作自受,约翰·哈勃声嘶力竭地呼喊提醒着,那些不相关的球员全部立刻快速离开了球场。
  陆恪注意到了对方防守组的快速移动,微微愣了愣,而后哑然失笑:他还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如果制造十二人犯规,那么首攻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地自动获得;不过,他的思绪和想法还是全部集中在了四档进攻的战术布局上,全然没有想到这一点,看来,比赛经验还是太过不足。
  思绪转瞬即逝,随后陆恪就再次集中精神,投入了四档进攻的准备中。
  站在十五码线附近,四档数英寸。
  巴尔的摩乌鸦的防守阵型明显强压,面对如此档数的防守,四分卫和跑卫的“拱一码”是保险系数最高的进攻战术选择,尽管陆恪持续不断地调兵遣将,似乎摆出了全面传球的架势,但他们依旧不为所动——
  整个防守前线罗列了五名球员,三名防守锋线和两名外线卫;同时,两名内线卫的站位也主动提前,仅仅只是落后防守锋线两码、三码左右,不是为了防守短传,而是为了助跑前冲,将整个人墙进一步推动上前,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直接撕破口袋,将跑卫摁倒在开球线之后。
  不仅仅是防守前线,防守二线也明显上步施压。
  两名角卫和两名安全卫的站位都已经进入了短传区域,尽管各自对位防守四名接球球员,但如果旧金山49人选择地面进攻,他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将人墙进一步累积起来,为自己的防守组增加更多力量。
  陆恪摆出了“I”阵型,这也是“拱一码”最常见的阵型:因为四分卫就站在中锋身后,而跑卫则站在了四分卫身后。
  开球之后,四分卫前冲,跑卫也前冲,跑卫推着四分卫往前冲撞,就如同野猪拱白菜一般,硬碰硬地拱一码推进;有需要的话,两侧的接球球员也可以快速内收,一起推送着四分卫前进,增加推进力。
  战术布局阶段,陆恪持续指挥接球球员,摆出了一个多线路进攻阵型;但真正准备开球,陆恪却摆出了支持强力地面进攻的“I”阵型。虽然说,陆恪的战术布局从来都是变化多端,即使是“I”阵型也可能完成传球,但面对如此重要的四档转换,情况就非比寻常了。
  双方列阵,陆恪沉稳地宣布了开球口号,眼花缭乱的口号在全场的惊涛骇浪中持续颠簸,但陆恪却没有节省麻烦的意思,依旧耐心地不断布置口号,似乎正在等待着对方防守组的早动,可惜的是,防守组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纹丝不动。
  “攻击!”
  陆恪的口号终于落实了,宣布开球,从古德温手中接过橄榄球之后,就可以看到陆恪一个转身快速后撤步。
  因为前线防守球员的距离非常非常近,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陆恪的动作,他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思考和判断,不祥预感就已经拉响了警报——
  不是四分卫拱一码;那么,到底是陆恪故意做出传球姿态,迫使前线防守球员后撤,然后他将橄榄球交给马库斯,由后者来完成拱一码?还是说陆恪就是选择了传球?仅仅只是一呼一吸的时间里,千丝万缕的思绪就已经在脑海中翻滚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