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163

  马肖恩·林奇,2007年首轮第十二顺位,由布法罗比尔选中,能力出众,实力不俗,2008年曾经入选职业碗。但整体而言,他始终没有能够达到人们对首轮秀的预期,一直到去年,皮特·卡罗尔入驻西雅图海鹰,力主引进了结束布法罗比尔新秀合同的马肖恩。
  去年季后赛首轮,面对卫冕冠军新奥尔良圣徒。马肖恩在一档进攻之中,闪避了九次擒抱,其中包含了一次单手将圣徒队的角卫特雷西·波特(Tracy
Porter)摔翻在地,最终跑出了六十七码,并且成功完成达阵。
  这一次跑球,赢得了西雅图当地媒体众口一致的厚爱,继而为马肖恩赢得了“野兽模式”的称号。
  今晚,马肖恩再次开启了野兽模式,第一档进攻就在重重包围之中取得了十三码的推进,以强有力的姿态,进行了还击!比赛开始精彩起来!
  特拉维斯·杰克逊不是一名传统的传球四分卫,他的传球技能大开大合,往往一场比赛下来,可以投出三个达阵,却也可以投出三次抄截,传球成功率也始终难以超过百分之六十;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他可以用自己的双腿跑出口袋,完成推进,乃至完成达阵——当然,比起现在年轻一辈的跑动四分卫来说,他的能力终究还是不太出众。
  先是特拉维斯,再是马肖恩,两名球员都是重型武器,西雅图海鹰的进攻缺少六脉神剑这样灵动的气质,却重剑无锋,石破天惊、力道千钧、声势骇人。
  特拉维斯的四次传球尝试,失败了三次,仅仅成功了一次,推进了四码,根本无法带领着球队前进;但马肖恩的四次跑球,却成功推进了二十七码,再加上特拉维斯自己的一次跑球推进,跌跌撞撞地,西雅图海鹰连续完成了三次首功。
  转眼之间,消耗了三分钟四十七秒,球队迈过了球场中线。
  漫长的进攻时间,陆恪暂时放下了战术手册,开始仔细地观察海鹰队的进攻战术,不由挑了挑眉,调侃地扬声说道,“要不然,你上场和那只野兽打声招呼,让他手下留情?”
  其实西雅图海鹰这一次进攻基本没有战术可言。基本就是,交给马肖恩跑卫;又或者是特拉维斯假装传球,然后将橄榄球交给马肖恩。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我以为,你不需要多余的帮助,更加倾向以绝对实力取得胜利。”坐在旁边的马库斯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毫不留情地吐槽起来。
  陆恪微微抬起了下巴,然后意味深长地感叹到,“你的意思是,你也无能为力。”
  马库斯哑然失笑。
  马库斯,完整的姓名是马库斯·林奇。和马肖恩·林奇是同一个“林奇”,他们是堂兄弟,而且私人关系还不错,不是那种“一表三千里”的陌生亲戚。
  说话间,球场之上又传来了一阵欢呼声,马肖恩抱着橄榄球,再次完成了突破,又一次带领着球队拿下了首攻。
  野兽模式,这就是无解。旧金山49人的地面防守已经十分到位,但即使识破了套路,即使明摆着跑球,即使完成了擒抱,但马肖恩就是可以凭借着身体天赋,强硬地持续推进,这也让人束手无策。
  陆恪撞了撞马库斯的肩膀,再次开起了玩笑,“怎么样,是不是手痒了?有机会上场的话,你也开启自己的模式,比如说,兔子模式之类的。”
  马库斯磨了磨牙齿,然后梗直了脖子,跟着一起吐槽,“你怎么不说斑比模式?我觉得斑比模式挺好的,第一次就传球达阵了。野兽模式太费事,一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能够成功达阵。”
  话音都还没有来得及落下,球场之上就传来了喧闹震天的欢呼声:马肖恩·林奇达阵了!
  拍了拍马库斯的肩膀,陆恪轻轻摇了摇头,却也不说话,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还有意味深长的表情,这就已经足够了,看着目瞪口呆、七窍生烟的马库斯,陆恪站立起来,开始活动四肢,准备再次登场。
  “马肖恩·林奇再次开启了野兽模式,几乎是用自己的肩膀和双腿,独自一人背负着整个进攻组前进,最后顺利完成了达阵,以强硬姿态做出了回应。继旧金山49人之后,西雅图海鹰也拿下达阵,这场国联西区的内战,第一节比赛就精彩绝伦、火药味十足。”
  坐在演播室之中,柯克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做出了总结;而后泰迪也补充了一句,“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即将再次登场,这一次,我们总算可以好好看看进攻组的首发阵容了。”
  柯克和泰迪正在观看刚才最后一次跑球的回放,为观众进行解说,而后西雅图海鹰的特勤组上场,完成了附加分的踢球,将比分追平,现在比分是“7:7”。
  随后,依旧是特勤组的表演时间,海鹰队开球,49人回攻。
  偌大的球场,此时终于有反应了,“啊啊啊!”尖叫声开始稀稀落落地汇聚起来,渐渐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滔天巨浪,在烛台球场之中激荡回旋;呼啸而过的海风穿行其间,呜咽声响为现场的热情平添了一抹萧索和壮烈。
  球迷们充满了困惑:第一档进攻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达阵了,但,到底是怎么达阵的?那名被所有专家吐槽的四分卫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仅仅只是灵光一闪,还是能力使然?他们应该继续抗议示威,还是应该为球队加油助威?
  无数个问号,却得不到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喜欢达阵,他们享受达阵,他们期待着,那名浑身上下充满了问号的四分卫,能够再次达阵。
  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一切都是如此简单:胜利至上,只有胜利,也只要胜利。所以,他们在呼唤着:小子,再露一手看看?
  “首次传球,运气占据了大部分,我不认为,那是十四号的实力体现。”
  “第一档进攻,海鹰的防守组立足未稳,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现在这一次进攻就没有如此简单了。”
  “刚才十四号几乎没有太多表现机会,我觉得,这一次进攻,才是他实力的真正水准。”
  “这一次进攻,十四号将面临巨大的传球压力,对于49人教练组来说,最明智地选择,是相信他们的跑卫安东尼·迪克森。”
  “重新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之上,现在49人的一年生将会承担更多压力,他很难再次保持清醒的头脑。”
  “运气只可能出现一次,这里是NFL,这里是全世界对抗最激烈的职业联赛。我不认为那名亚裔四分卫还能够延续下去。”
  “现在十四号要面对海鹰的疾风骤雨,事情开始困难起来了。”
  ……
  解说员们的推断和揣测,通过电波朝着四面八方散播开来。显而易见,没有人看好陆恪,之前没有看好,现在依旧处于质疑状态,奚落和鄙夷始终挥之不去。
  比起球迷来说,解说员们更加客观,也更加残酷。仅仅一档进攻,一次传球,根本不足以改变解说员们的想法,陆恪依旧是那个陆恪,那个华裔四分卫、那个一年级生、那个无名小卒。
  但是在福克斯电视台的演播室之中,泰迪却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刚才在第一档进攻之中,49人的新秀四分卫,呃……”
  “陆恪。”柯克察觉到了泰迪的停顿,主动接过话头。
  泰迪点点头,“是的,陆恪。他的第一次传球就选择了惊人的长传,展现了臂力和准度之余,更重要的是他的勇气和魄力。这对于一年级新秀四分卫来说,着实太过难得。即使是今年的状元秀卡姆·牛顿,他也不见得能够做得更加出色。”
  “我同意。”柯克积极主动地回应到,“对于联盟来说,陆恪是彻头彻尾的陌生新人,再次在旧金山49人宣布首发四分卫人选之前,根本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
  “喔?你的语气似乎在说,你认识这名新秀四分卫?”泰迪嗅到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插话说道。
  柯克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确认,“不能说认识。但,这名新秀四分卫大学职业生涯仅有的两场比赛,我都在现场进行了解说。”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已经再次上场,柯克加快了语速,“这位一年生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拥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大心脏,两场比赛都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完成了绝地逆转。”
  “哇哦,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我们一会再继续聊。现在先让我们来看看49人进攻组的首发阵容……”泰迪熟练地掌握着节目的推进节奏。
  作为中立转播方,他们在乎的才不是权威,也不是胜利,而是精彩。旧金山49人和西雅图海鹰展开对攻战,你来我往、精彩绝伦,这对于电视台直播来说,无疑是吸引收视率的最佳法宝。所以,泰迪也好,柯克也罢,他们都在期待着。
第130章
再露一手
  解说员们争前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熙熙攘攘地好不热闹,无数电波在北美上空交织回荡。
  与此同时,陆恪带领着队友们再次披挂上阵,那些质疑声、那些讨论声、那些挑衅声,对于陆恪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赛场之上,不容许丝毫的走神。
  战术布置完毕,进攻锋线在二十码的起始进攻线之上完成列阵,跑卫安东尼·迪克森还在向陆恪确认,但他却不能开口,只是瞪大了眼睛,摊开双手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的不解。陆恪和迪克森之间的默契终究还是有所欠缺,无奈之下,陆恪只能扬声喊道,“20,20,20,稳住,20。”
  二十码,这是他们的进攻起始位置。一般来说,用于暗示跑卫,这一档进攻,由你来跑球。但陆恪一边喊着“稳住”,一边用双手往下压了压,这就示意:你准备接球,但我会阅读防守,然后伺机而动,你不要着急着直接接球。可能是假跑真传。
  迪克森终于明白了,连连点头。
  于是,迪克森站在了进攻锋线身后七码的位置,做好了启动冲刺的准备——跑卫在进行跑球推进时,需要的是推土机式的能量,自然需要更多的助跑空间,以及搜索跑球缝隙的空间。
  而后,陆恪站在了乔纳森·古德温的身后,根本无需抬头,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一个挑衅的身影。理查德·谢尔曼,又是理查德·谢尔曼。
  刚才第一档进攻之后,陆恪根本没有注意到理查德的身影,在全场空间之中,洛根跑出了空档,他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地就选择了传球。至于理查德,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没有害怕,也没有挑战。
  但显然,理查德却不这样认为。他瞪圆了眼睛,就好像外凸的两个玻璃珠,然后做着各式各样的鬼脸,嘻嘻哈哈地喊着,“斑比,斑比,小鹿斑比。斑比害怕了,回家找妈妈。妈妈不在家,只有大灰狼,这可怎么办?”说完,他转过身,朝着陆恪扭了扭屁股,然后快速后退,站在了自己的防守位置上,再次进入防守状态。
  挑衅归挑衅,但理查德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视线余光仅仅只是轻轻一扫,陆恪随即就注意到了防守阵型的变化:前五后六。
  严格来说,其实整体防守阵型没有翻天覆地的本质变化,前半场依旧是七名防守球员,但调换了阵型,前四后三,换而言之,四名球员冲击进攻锋线,他们加大了冲击四分卫的力度,三名球员覆盖冲球和短传区域,整个防守重心前倾。
  后半场依旧是四名防守球员,两名角卫,两名安全卫,防守后场的传球。不过,他们的站位却明显前移,两名角卫和一名安全卫站在了二十五码线的位置,留着另外一名安全卫在三十五码的位置游荡。
  于是,整个防守阵型就变成了“4-3-3-1”,但,第二条线的一名球员前移,加入了最前线的四名球员行列,然后,阵型就演变成为“5-2-3-1”。
  海鹰队依旧放开了整个后场,似乎根本不担心陆恪再次偷袭长传,但明显在前线囤积了大量兵力,冲击进攻锋线、施压四分卫的意图十分明显——
  在足够的压力之下,四分卫根本没有时间从容选择长传路线,源头之上就掐断了长传的可能;甚至可能直接完成对四分卫的擒杀,扼杀这一档进攻。
  瞬间,陆恪就决定了进攻战术。
  扬声发出了一系列口令,原本站在两侧的近端锋洛根·纽曼和外接手泰德·吉恩就收缩了回来,位列在进攻锋线的两侧,整个进攻锋线顿时就囤积了七个人,左右两侧分辨站着两名外接手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和凯尔·威廉姆斯。
  克拉布特里和威廉姆斯都是旧金山49人选秀选中的球员,前者是2009年首轮秀,后者是2010年六轮秀。
  不过,两名球员在今年之前都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
  克拉布特里是一个刺头,第一年几乎就在罢训、板凳和替补之中度过,赛季过了三分之一之后,这才签署了新秀合同,正式上场,收获了七个达阵,表现中规中矩;后者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始终没有能够得到信任,更不要说表现机会了。
  从进攻锋线到接球球员,旧金山49人确确实实是一支无比年轻的团队,没有大牌,也没有明星。近端锋弗农·戴维斯几乎就是整个进攻组最著名的球员了,却因为化学反应不够,而被吉姆·哈勃摁在了板凳上。
  某种程度来说,这对陆恪来说是好事,没有传球目标选择的负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
  战术变更之后,不等海鹰队的防守组做出反应,陆恪就宣布开球。
  乔纳森稳稳当当地将橄榄球传到了陆恪手中,后撤步,拉开距离,迪克森冲刺上来,伸手准备交接,但就在交接的刹那,陆恪迅速收回了右手,继续持球。迪克森心领神会,假装抱住了橄榄球,朝前冲刺。
  这是一个假跑真传。
  海鹰队犹如猛虎下闪、大坝开闸一般,汹涌的洪流冲击过来,五名球员冲击前线,两名球员防守短传区域,两名球员防守中传区域,而一名球员迅速后退,加入了另外一名队友,开始防守长传区域。
  他们识破了陆恪的算盘,于是放弃防守跑球,集中精力开始防守传球,并且加大了突袭冲击的力度。
  面对如此攻势,49人的进攻锋线却稳稳当当地抵挡住了洪流,从五个人变成七个人的进攻锋线,这不是一个幌子,洛根和泰德都正在帮忙阻挡球员,然后再加入一个迪克森,他们保证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口袋,给陆恪留下了足够的观察时间。
  陆恪却丝毫不见慌乱,似乎如此场景完完全全在预料之中,一个侧身,一个跨步,抬手就直接将橄榄球以子弹的速度传了出去——不是长传,而是一个精准的短传,恰好十码的传球!
  理查德·谢尔曼正在游弋着,下一秒就发现,陆恪传球的方向居然朝着自己,他卡位防守的对象赫然是迈克尔·克拉布特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