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163

  再次,就是巴尔的摩乌鸦的外接手安匡·博尔丁了。
  博尔丁是一员老将,2003年由亚利桑那红雀以第二轮五十四顺位选中,当年他不是最被看好的外接手,但新秀赛季却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成功击败了当年的选秀状元四分卫卡森·帕尔默和当年的选秀探花外接手安德烈·约翰逊(Andre
Johnson),勇夺当年的年度最佳进攻新秀——
  卡森·帕尔默和安德烈·约翰逊现在都是联盟排得上号的顶尖球员,多次入选职业碗。
  遗憾的是,随后二年级、三年级,博尔丁就断断续续遭遇到了伤病影响,上场时间受到了严重压缩,但只要他能够登场,表现就堪称顶尖,2003年、2006年和2008年,三次成功入选职业碗就是最好证明。
  2010年,博尔丁转会前往巴尔的摩乌鸦。在乌鸦队阵中,他的表现依旧位居前列,却终究还是丢失了新秀赛季的锐利锋芒,始终没有能够再次达到巅峰,也没有能够再次回到职业碗行列,似乎正在渐渐变成蓝领球员。
  2012赛季也是如此,整个常规赛里,博尔丁仅仅收获了四记达阵;但进入季后赛之后,他的表现却全面复苏,四场比赛就收获了四记达阵,成为了乌鸦队闯进超级碗的最大功臣之一,恍惚之间又再次让人看到他的巅峰水准。
  作为三届职业碗球员,博尔丁就是那一类球员:他们拥有能力也曾经辉煌,现在的状态与实力似乎已经不再顶尖,但谁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可能永远就这样沉寂下去,也可能某个瞬间成为扭转的关键。经验与眼界,这是他们的最大财富。
  在博尔丁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两次错过超级碗,2008年在亚利桑那红雀,输给了本·罗斯里斯伯格领军的匹兹堡钢人;2012年在巴尔的摩乌鸦,输给了陆恪领军的旧金山49人。而且,两次都是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
  今年休赛期,巴尔的摩乌鸦也同样面临着硬工资帽的冲击,和旧金山49人比较起来,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简单来说,他们需要续约的球员更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四分卫乔·弗拉科。
  除了陆恪、罗莫和罗杰斯之外,2008年进入联盟的乔·弗拉科和马特·莱恩也都在今年面临着续约的关口。
  巴尔的摩乌鸦和亚特兰大猎鹰都没有理由更换自己的四分卫,虽然他们不能和陆恪、罗杰斯别苗头,那两名四分卫都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们却和达拉斯牛仔相似,低调却专注地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四分卫留下。
  达拉斯为了续约罗莫,开始调整队内合同;巴尔的摩和亚特兰大也同样是如此。
  在巴尔的摩队内,约翰·哈勃最终瞄准了博尔丁,他希望博尔丁能够重组合同,降低自己的年薪收入,配合球队;但博尔丁拒绝妥协,结果约翰·哈勃转手就将博尔丁放到了自由市场里,恰好吉姆·哈勃正在面临着外接手捉襟见肘的窘迫情况,于是博尔丁就从一个哈勃手下来到了另外一个哈勃手下。
  旧金山49人接手了博尔丁每年七百万酬劳的合同,而代价只是一个明年的七轮选秀。
  至于巴尔的摩,有了陆恪和罗杰斯珠玉在前,弗拉科和马特的续约就显得没有低调了许多,甚至还比不上罗莫的讨论热度,但这两名四分卫还是双双赢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合同,弗拉科在六月中旬、马特在七月中旬,先后签署了自己的新合约。
  乔·弗拉科,六年一亿两千零六十万,保证金五千两百万,平均年薪两千零十万。
  马特·莱恩,五年一亿零三百七十五万,保证金五千九百万,平均年薪两千零七十五万。
  两位四分卫相继成为了第四位和第五位年薪超过两千万的球员,将德鲁·布里斯、佩顿·曼宁、汤姆·布雷迪和托尼·罗莫都抛在了身后;但平均工资水平和保证金还是没有能够超越陆恪,依旧落在了陆恪和罗杰斯的身后。
  一方面是硬工资帽年年上涨,伴随着NFL越来越赚钱,工资帽上限的提升速度就越快;另一方面是现在球员的身家在逐步提升,陆恪的崛起是一个重要分水岭,连带着其他四分卫全部都开始取得突破,当然,未来大曼宁、布雷迪、布里斯续约的时候,自然也拥有更多提升的空间。
  即使没有常规赛MVP,即使没有超级碗,但优秀四分卫依旧是非常罕见,于是罗莫、弗拉科和马特等等四分卫的抢手程度依旧居高不下,就连新秀四分卫安德鲁·拉克、罗伯特·格里芬三世也都不例外。
  话题重新回到博尔丁身上。
  现在,博尔丁就从乌鸦队的队员摇身一变成为了49人的队员,不久之前超级碗舞台上,双方还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一转眼就即将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了。职业赛场的际遇确实是妙不可言。
  今天是博尔丁正式在球迷面前亮相的日子,博尔丁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全新队伍之中迎来一个美妙的开端,于是就摆出了郑重其事的架势,精心准备了一番,但……拳击手?这样的设定真的好吗?确定不会攻击性太强吗?
  尤其是他们不久之前还在最重要的赛场之上展开厮杀呢。
  球员视线纷纷落在了博尔丁身上,一时之间,表情都有些奇怪,博尔丁的脚步也稍稍放缓了下来,视线持续地在球员之间打转着。
  对于每一位刚刚转会前来的球员来说,他们都需要一个突破口。
  一般来说,这个突破口就是自己的主管教练进行介绍——外接手教练、近端锋教练、跑卫教练,这就是每个位置的主管教练,将球员融入自己位置的团体中,而后再分别融入进攻组或防守组,一步一个脚印地进入球队。
  但现在,他们还站在训练基地外面,主管教练没有过来,气氛就稍稍停顿了片刻。
  阿肯斯发出了轻笑声,主动迎了上前,“安匡,我是大卫·阿肯斯,踢球手,欢迎加入49人。”
  作为一名在联盟闯荡多年也流浪多次的踢球手,对于自我介绍和快速融入这些环节早就烂熟于心,他知道陆恪不擅长打破僵局,于是他就主动站了出来。既然决定继续再拼搏一年,阿肯斯不介意成为陆恪的帮手,期待着一个良好的更衣室环境。
  博尔丁稍稍停顿了片刻,身体微微往后倒退了半步,流露出了慌张的表情,“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这是家庭日吗?不是说,每一位球员都选择自己放松的服装出席吗?为什么就只有我一个人装扮起来了?我所听到的消息不是这样的。”
  这种漫画式的逗逼既视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和拳击手的画风不太一样!
  陆恪微微愣了愣,而后就扬声说道,“没错没错,你选的是拳击手风格,我选择的是日常训练的休闲风格。不用在意。”
  这明显是睁眼说瞎话。
  博尔丁嘴角的笑容就不由慢慢地、慢慢地上扬起来,然后轻轻颌首,“我知道了,所以,这就是针对新加盟球员的训练日吗?这似乎有点小儿科,这就是你们的下马威吗?”
  陆恪又接着扬声说道,“不,这只是针对你一个人的训练日。”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如此告诉博尔丁的,但他们不介意继续下去,毕竟不久之前他们还是对阵双方的敌人,不是吗?
  博尔丁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前后左右看了看。果然,就连新秀球员都没有奇装异服,这让他一个人看起来像是超级大傻瓜,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日。
  “很好。”博尔丁连连点头,意味深长地说着,“很好!很好!”
  “这是超人风格吗?我觉得你的披风不错。”
  “不不不,这明明就是超能战队!”
  “你们怎么这样,说不定这就是安匡的自我风格呢?为什么总是要朝着超级英雄联想?”
  “也许,安匡白天是职业橄榄球球员,晚上是超级英雄呢?”
  “那就是蝙蝠侠了!”
  七嘴八舌的调侃让博尔丁也是忍不住哑然失笑起来。
第1214章
再次启航
  外接手安匡·博尔丁的转会加盟,对于旧金山49人捉襟见肘的外接手阵容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补充之一,如果博尔丁和吉恩两名外接手能够尽快配合默契,再加上弗农和洛根两名近端锋,那么新赛季开始之前,球队的进攻武器还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正式训练营之中,外接手依旧是重点考核的位置,加上试训球员在内,吉姆·哈勃足足囤积了九名外接手,以不同排列组合进行考验,希望能够在最后的五十三人大名单之中,留下五名到六名球员,为新赛季做好准备。
  对于旧金山49人来说,今年训练营的任务十分严峻。
  整体来说,虽然防守组的替补阵容出现了大面积替换,这对于三档防守和红区防守提出了更多挑战;但首发阵容还是保持了基本稳定,这也意味着,训练营之中,增强轮换球员、替补球员的防守实力,这是当务之急。
  进攻组所面临的问题则稍稍有所不同。
  当然,外接手位置的严重短缺、跑卫位置的实力提升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更重要也更严峻的问题是:
  过去两个赛季里,球队的西海岸进攻体系已经渐渐显露出了全貌,底牌全部都亮了出来,其他三十一支球队都正在反反复复研究着旧金山49人的战术体系;今年作为卫冕冠军,遭遇的挑战势必将更加困难。
  这也意味着,进攻组必须将自己的战术体系打磨得更加扎实也更加多变,既然既有底牌都已经展示出来了,那么就需要制造更多新的底牌。
  传球进攻无疑是旧金山49人整支球队的核心枢纽。休赛期完成了陆恪的续约工作之后,现在所有战术体系都围绕着陆恪为核心来打造,不仅仅是进攻组而已,防守组和特勤组的相关战术也或多或少出现了变动。
  陆恪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在训练营之中的任务开始变得繁重,不仅需要和新球员磨合,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思考——思考更多的战术变化。从球队的训练营备战就可以看得出来了,除了外接手之外,跑卫和四分卫的位置上,哈勃也囤积了大量试训球员:
  跑卫是为了缓解四分卫的传球压力,高尔和马库斯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状态。
  四分卫可不是为了取代陆恪,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进攻战术。特别是陆恪,他本身就是一位充满进攻天赋的球员,过去两个赛季里都经常能够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战机来调整战术,现在他需要不同风格的四分卫来引发更多灵感,确保进攻组的训练和战术能够更加多样。
  对于陆恪来说,这是挑战!令人亢奋的全新挑战!除了以卫冕冠军身份征战之外,三年级和前两个赛季比较起来又充满了更多的新鲜和刺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现在在四分卫组之中,陆恪之外还有四名替补球员:
  三年级生科林·卡佩尼克,2011年的落选球员麦克劳德·贝瑟·汤普森(McLeod
Bethel
Thompson),2010年的第三轮八十五顺位球员柯尔特·麦考伊(Colt
McCoy),以及今年第七轮两百三十七顺位新秀BJ·丹尼尔斯。
  其中,卡佩尼克、麦考伊和丹尼尔斯都是跑动四分卫,卡佩尼克的跑球强于传球、丹尼尔斯则相对均衡、麦考伊的传球强于跑球;另外,汤普森则和陆恪一样都是传统口袋四分卫,但汤普森的跑球次数还是稍稍多于陆恪的。
  换而言之,五名球员的比赛风格和战术布局都是有所不同的,同样的局面之下,每一位球员的选择都可能不一样,这也使得进攻组的战术组合顿时就千变万化起来。以吉姆·哈勃、克雷格·罗曼为首的教练团队,任务就是不断地思考出更多潜在可能的战术布局;而陆恪的任务就是将四分卫组集合起来,不断试验不断练习,将教练组的想法演变成为现实,并且测试可行性与成功率。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陆恪却乐在其中,甚至可以说是享受。
  不知不觉,季前赛就已经到来。
  八月第一周,旧金山49人在烛台球场迎来了季前赛的首个对手,丹佛野马。
  上赛季,“陆恪VS大曼宁”的对决就被普遍认为是超级碗的梦幻阵容,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能够成行;而本赛季,这两位四分卫的对决也依旧充满了看点,尽管只是一场季前赛,也同样吸引了无数瞩目。
  陆恪和佩顿·曼宁都只登场了第一节比赛,两名球员平分秋色,各自收获了一记传球达阵,而后就双双离场,由替补四分卫完成剩下的三节比赛。
  旧金山49人的四名替补四分卫轮番登场,持续不断地磨合战术排列组合,但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一方面是四分卫的防守阅读、战术执行以及临场应变,明显没有准备充分,整个进攻都显得支离破碎,甚至出现了开球之后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移动的超低级失误。
  另一方面则是外接手的路线跑动完全就是一塌糊涂,泰德·吉恩仅仅只登场了第一节的前半部分,其他时间全部由新加盟的外接手们登场,但无头苍蝇式的路线跑动却是一场灾难,他们对于战术手册没有能够理解充分,执行战术的时候往往南辕北辙,这也让四分卫进一步陷入困局。
  这就是橄榄球。
  如果外接手和近端锋无法完成接球,那么四分卫即使拥有三头六臂,那也依旧无计可施。
  虽然丹佛野马的替补阵容表现也无比糟糕,但他们还是以“7:10”的比分,从客场带走了一场胜利,为季前赛取得了开门红。
  人们期待着一场对攻大战,结果演变成为了一场失误对决,这让所有观众都大失所望。
  ESPN“联盟之内”的评论无疑最为专业也最为中肯:卫冕冠军正在试图求变,但显然求变需要一个阵痛期,现在依旧看不到成效,所以表现非常糟糕。接下来就是对教练组以及球员练习质量的严峻考验,否则就可能一路阵痛到常规赛,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八月第二周,旧金山49人前往客场挑战堪萨斯酋长。
  去年,艾利克斯·史密斯转会前往堪萨斯,却遭遇了一个伤病赛季,表现非常挣扎;今年,旧金山与堪萨斯又完成了一系列合作性的球员交易,可以看得出来,两支球队的球队经理私交甚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