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63

  安东尼微微愣了愣,不由想起了三对三比赛时的那一记彩虹传球,令人惊艳。就在这时,约翰主动走了上前,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也要毛遂自荐的时候,他却说道,“我推荐陆恪。他是一位很出色的四分卫。”
  大家都惊呆了,脑筋有些转不过弯来,但更加意外的事情还在后面——安东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行,陆恪,就由你担任陪练队的四分卫。进攻战术你都记得吗?”
  “当然!”陆恪自信满满地说道。
  一片哗然。大家都似乎受到了惊吓,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才是正确的,只有凯文在旁边嘟囔着,“小丑。”然后流露出了嘲讽的笑容,满脸都是不屑。
  安东尼没有理会大家的错愕,紧接着宣布了名单,分别为第三梯队和陪练队完成了分组,这才宣布到,“我们直接跳过开球的部分,第三梯队先进攻,陪练队先防守。比赛五分钟之后正式开始,你们准备准备。”
  随后,安东尼就转身走向了场外,将空间留给了球员们。
  刹那间,陆恪就被陪练的队友们包围了,众人纷纷投来了打量的目光,“你确定吗?真的能行吗?”
  陪练队的队员们之间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冲突,相反,在主力队员的排挤和冷落之下,陪练队员反而是更加抱成团的。因为在这支球队里,没有人把他们当做球队的一份子,除了他们自己。虽然偶尔会嫌弃陆恪的完美表现,这为他们增加了负担和压力;但私底下,他们和陆恪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远远比凯文为代表的那些替补们要好。
  陆恪露出了一个笑容,“行不行,上场了之后,不就知道了吗?放心,如果我第一个球就被抄截的话,那么教练们也不忍心继续看下去的。”这一句自我调侃,顿时让大家都哄笑起来,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解。
  所谓抄截,也就是在橄榄球落地之前,被对方的球员接到了怀里。那么,无论这是第一档还是第四档进攻,进攻组的球权都将立刻完成转换,由对手开始进攻。
  陪练队的进攻组成员们离开了球场,让开场地,由陪练队的防守组先上场表现,他们都纷纷地为自己平时的训练伙伴加油——从陪练到替补?甚至可能进入出场名单?这是每一位陪练队员的梦想,遥不可及却真实存在的梦想。
  此时,陆恪才有时间再次召唤出系统,思考刚才获得的基础点数到底应该如何添加,不想,却看到任务图标正在闪烁着——他刚才已经阅读了日常训练任务完成的消息,为什么还有未读信息?
  好奇地,陆恪就打开了信箱,然后就看到了崭新的任务出现了:比赛任务!
第013章
新的任务
  “比赛任务:
  在练习赛之中完成第一次传球;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练习赛之中完成第一次达阵;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练习赛之中取得胜利: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果然,正如陆恪所料,日常训练任务注重的是基本功的打磨,而基础点数的快速累积则要通过比赛任务和特殊任务来完成。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特殊任务是什么,但比赛任务已经证实了猜想。这仅仅只是一场训练赛,居然就包含了三个基础点数——过去十天的日常训练任务,他一共才收获了三个基础点数而已。
  不过,比赛任务的完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橄榄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
  暂时把比赛任务放到了一边,陆恪调出了人物属性,浏览了一番之后,将刚刚获得的基础点数加在了短传准度之上,于是这项数据就变成了六十四。短时间之内,他的数据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他需要暂时集中精力,把四分卫最重要的传球能力提升上来。
  长传准度已经超过了八十分,对于一名陪练队员来说,又或者说对于一名替补队员来说,这一数据已经足够,甚至可以说是出众的。所以,衡量之后,陆恪加在了短传准度上,这是他需要急切提升的能力。
  “哔”,哨子吹响了起来,陆恪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陪练队的防守组球员们正在欢呼着,再仔细看看,第三梯队的进攻组一脸垂头丧气,站在中间的凯文更是一脸郁闷,恶狠狠地磨着牙齿。
  久疏阵仗之后,凯文似乎不知道应该怎么传球了,三档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没有能够往前推进十码,如果他们坚持进行第四次进攻,还是没有能够完成十码的推进任务,那么球权就将交给对手,而且对手将在他们橄榄球所处的位置直接展开进攻,也就是他们这一方端区前的二十码处。
  这几乎就等于将对手送进了禁区,即使无法达阵,至少也可以拿下一个任意球,那么陪练队就将以“3:0”的优势实现领先。
  这是第三梯队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他们放弃了第四次进攻的机会,由特勤组上场,进行弃踢。
  所谓的弃踢,就是进攻的一方由弃踢手直接将橄榄球踢出去,而防守一方的特勤组则在另外半场准备接球,防守方的接球手接到球之后,可以持续往前推进,这叫做回攻;进攻方的特勤组必须阻止这名接球手,因为这名接球手被摁倒在地的位置,就将是对手的进攻组上场之后,开始进攻的起始位置。
  最精彩的弃踢,可以将对手的进攻起始位置摁在对方端区前的一码线上,这样一来,即使进攻权完成了转换,对方的进攻位置也将无比难受;最糟糕的弃踢,就是让对方的接球手一马平川的往前冲,直接冲过了端区,完成达阵。
  这有点类似于足球比赛里,门将的大脚解围,最精彩的情况,就是门将一脚踢出去,足球落在了对方的禁区里,遏制了对方立刻发起进攻的可能;最糟糕的情况,就是门将解围到了对方的王牌脚下,然后这位王牌一路过关斩将,带球回来,完成破门。
  弃踢过程中,还有一种标准情况,那就是弃踢手大脚开球,直接踢出了边线,又或者是飞出了对方的端区底线,亦或者是踢到了对方的端区之内。那么,这都是同样的结果:对方的进攻组将在己方的二十码线上开始进攻。
  凯文垂头丧气地下场,双方的特勤组上场,进行弃踢。不过,第三梯队这一次没有犯错,没有给陪练队的接球手任何机会,直接将橄榄球踢出了底线。然后,轮到陆恪上场了。
  凯文在旁边骂骂咧咧的声音传来,陆恪却没有理会,而是带领着自己的队友们小跑着上场,来到了己方的二十码线。所有一切是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仿佛再次回到了高中,但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足足三年。
  唏嘘仅仅只是一闪而过,陆恪招呼着队友们围了上来,“他们从来都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因为我们是陪练,仅仅只是陪练,就连替补的资格都没有。但,他们却忘记了,每一天,我们都在接受同样的训练,我们都在进行同样的对抗,我们付出的汗水和血水丝毫不比他们少,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想要赢得这场训练赛,有人加入我吗?”
  陆恪第一个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然后抬起头打量着自己的队友们,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语言,让大家都有些发愣,但愣神过后,眼睛却开始渐渐发亮起来。
  陪练队就好像是隐形的存在,他们是球队的一员,却从来得不到相对应的认可,甚至没有人承认他们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视,歧视,蔑视,轻视,这永远是他们所需要承受的。他们甚至不能告诉自己的家人,“我在球队里。”因为,他们不会出现在球场上,也不会出现在替补席上,甚至不会出现在球员名单上。
  约翰第一个伸出了右手,叠加在陆恪的手背上;跑卫德里克·布莱恩特(Derek
Byrant)第二个,然后第三个、第四个,转眼之间,十一只手都叠加在了一起。
  陆恪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伙计们,让我们拿一些达阵吧!”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齐齐高举起手掌,大声欢呼。
  在比赛之中,进攻组、防守组和特勤组都各自拥有十一名球员。在进攻组之中,一般情况的普遍配置是,一名四分卫,一名跑卫,两名外接手,一名近端锋,五名进攻锋线(Offensive
Line,简称OL);还有一个位置则是根据战术需要进行改变,可能增加一名外接手或者近端锋作为进攻点,也可能增加一名跑卫作为跑球进攻时的开路。
  在五名进攻锋线之中,正中间的是中锋,负责开球,将球传给四分卫;左右两侧分别是,左护锋、右护锋、左截锋、右截锋。
  2010年的电影“弱点”里,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男主角迈克尔·奥赫(Michael
Oher),他最开始就是左截锋。这一侧也被成为是四分卫的“弱点/盲点”,针对右撇手的四分卫来说,左侧刚好是盲点,他可以看到来自右方的防守球员,然后避开,却看不到左侧的,这也使得左护锋、左截锋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护四分卫。
  一般情况下,守护右撇子四分卫的左截锋是整个进攻组之中最强壮的,而且还要有一手绝活。如果是左撇子四分卫,那就是右截锋。
  不过,这些位置对于陪练队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可以简单总结为:进攻,保护进攻,推动进攻,进攻之后取得达阵。
  陆恪环视了一圈自己的队友们,准备布置战术。他们的短板是默契,毕竟他从来没有作为四分卫和自己的进攻锋线磨合过,也没有和自己的外接手、近端锋配合过。视线最后落在了约翰身上,这是他唯一的依仗了,“我敢打赌,他们肯定认为我们的第一次进攻是跑球。”
  不要说对手了,看看自己队友们的视线就知道了,没有人相信他的传球技术,也没有人相信他和接球手的配合。
  陆恪也没有解释,“但我们要传球,而且要长传。”陆恪脑海里的战术已经成型,“伙计们,我们朝着左边移动,德里克冲上来,准备接球,我会假装传球给你,然后你开始往前冲,同时,约翰,准备接球。其他人都假装是跑球进攻,竭尽全力为德里克开路,不需要担心我。”
  假跑真传,这是十分普及的一个进攻战术,假装把橄榄球交给跑卫,进行跑球进攻,但实际上却是进行传球进攻。重点在于欺骗性,还有四分卫的传球精准度,以及外接手的接球能力。
  “……”大家都张大了嘴巴,一脸错愕和震撼,他们不仅要传球,而且要长传,还是假跑真传?这真的太大胆了。
  德里克耸了耸肩,“我猜想,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了。那么,就这样了!”其他人也都纷纷点点头,笑呵呵地说道,“只要你第一次传球,没有被抄截的话,为什么不呢?”
  每次进攻一共有四档机会,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第一次机会来尝试看看,磨合看看。前提是,陆恪的传球不会被抄截。
  大家散了开来,陆恪叫住了约翰,“伙计,往前跑,用尽你所有的力量,往对方的三十码线跑。”
  对方的三十码?他们的开球是在己方的二十码,这也意味着,陆恪要传一个五十码的长传。
  约翰直接惊呆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陆恪,但陆恪却是点点头,“我确定。记住,四十码线,然后线路就是我们平时最习惯的那一条,冲过防守阵线之后,沿着右侧的区域跑,我会观察你的位置的。”陆恪拍了拍约翰的肩膀,“伙计,我会传到的,相信我。”
  约翰轻轻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跑了出去。
  陆恪回头看向了德里克,“现在,我想,我们需要练习一下假跑真传。这个假传的动作,可不能太假了。虽然我们不是奥斯卡级别的,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看看,说不定我们有天赋呢?”
  德里克是一个性格开朗的黑人小伙子,今年大二,比陆恪小了一岁,他灿烂地笑了起来,“我会让你看看影帝风采的。”
第014章
技惊四座
  陆恪知道,他在冒险,他在豪赌,他在疯狂。
  在橄榄球比赛里,长传是致命一击,在关键时刻可以扭转乾坤,但没有人会选择开场就来一记。就好像在篮球比赛里一样,如果可以的话,没有人愿意从中场直接射篮,因为风险太大,一旦失误,那就是拱手将自己的优势送给对方,三分球?那是重型武器;半场球?那就是一场豪赌。
  更重要的是,接球队员和防守锋线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也意味着,传球距离越远,接球手或者近端锋需要跑动的距离就越长,他们跑到接球位置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四分卫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出手,进攻锋线就必须阻挡对方防守球员更长时间。
  如果防守球员直接冲破了进攻锋线,将四分卫摁倒在地,或者是破坏传球,那么还没有等接球手跑到长传的接球位置,这一档进攻可能就已经泡汤了。
  这就是说,长传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不同于足球、篮球,橄榄球长传的风险更大、难度也更大。
  现在,陆恪却要选择长传。
  问题就在于,陪练队只是一群虾兵蟹将,他们的技术就不够坚挺,他们的能力不够出众,他们的战术理解也差强人意,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几乎没有配合可言。陪练之所以是陪练,这是有原因的。所以,陆恪需要一次豪赌。
  这场豪赌之中,失败了,那么最多也就是把进攻权重新交给第三梯队;但,成功了呢?陪练队需要信心、需要信念、需要磨合、需要团结精神,一旦长传进攻完成,那么这一切都唾手可得!
  深呼吸,陆恪将脑海里的纷杂思绪全部摒除开来,让自己保持冷静,不去想比赛结果,不去想着是自己时隔多久再次传球,不去想任何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可能,仅仅只是专注于进攻。他站直了身体,开始观察对方的防守列阵。
  对于四分卫来说,大局观是至关重要的。观察对方的防守列阵,观察对方的防守战术和意图,观察对方的场上布局,做出精准的判断,甚至还可以根据对方的防守来调整自己的进攻战术,这才是真正的精英四分卫。
  佩顿·曼宁就是现役球员之中最精于此道的。在开球之前,进攻组有四十秒的准备时间,佩顿往往会在最后十秒的时候,改变进攻战术,要么是识别出对方的防守漏洞,改变策略;要么是意识到对方的防守布局,做出调整。在如此短时间之内,如果对手的防守组无法即时做出回应,那么这一档进攻就很有可能被完成。
  陆恪的身体天赋是短板,但意识战术天赋却是长处。他的身高一百九十三厘米,占据了制高点,双眼犹如鹰眼一般,犀利地打量着对方的防守布局。可以看得出来,第三梯队轻敌了,这不能责怪他们——
  陆恪?一名陪练之中的陪练?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打过四分卫的家伙?更不要说进攻组的战术演练了。面对这样一个进攻大脑,无论如何让自己保持警惕,轻视之心也还是不免得泛了起来。
  陆恪走到了中锋特文·麦当劳(Tevin
McDonald)的身后,视线却依旧细细地打量着对手的防守阵型,那些第三梯队的球员们嘻嘻哈哈地站好了位置,收敛了笑容、收回了视线,一个个都变得专注起来,眼神渐渐凝聚起来,死死地盯住了陆恪,那奚落、嘲讽的视线,正在进行着无形的攻击。
  其中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小子,注意一点,不要开球之后吓得就把橄榄球扔掉了。”这一句嘲讽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分辨到底是谁说的,所有人就哄笑了起来,乱作一团,声音来源自然也就淹没其中了。
  但陪练队却出人意料地没有反驳,进攻锋线完成列队,陆恪假装慌乱地回过头,看向了德里克,德里克和陆恪交换了视线,然后双脚岔开,双手放在膝盖上,摆出了一幅进攻的姿态。再次回头时,陆恪就安心了下来。
  拍了拍特文的肩膀,“伙计,我准备好了。”
  陆恪站在了特文的身后,所有人准备就绪,等待着进攻口令。陆恪以为自己会紧张,但事实上,他丝毫都不紧张,心如止水,仿佛过去这些年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从来不曾生疏过,然后他就扬声喊道,“进攻!”
  毫无预警地,进攻口令就出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