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63

  这场比赛,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场常规赛而已,陆恪将为自己而战,将为胜利而战,将为职业生涯而战!
  以前担任陪练时,就是如此,每一场比赛可能都是陆恪的最后一场比赛;现在进入联盟,更是如此,每一场比赛都不容有失,任何一点点失误都可能让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流水。所以,对于陆恪来说,这就是超级碗!
  不管站在对面的人是谁,凯文·普雷斯也好,托尼·罗莫也罢。陆恪的目标不曾也不会动摇!
  于是,陆恪微微抬起了下巴,自信满满地朝着帕雷斯露出了一抹笑容,没有退缩,也没有胆怯,正面迎向这场挑战。“我绝对不会轻易让胜利滑出手掌心!”轻描淡写之间,陆恪却迸发出了强大的自信,眼底那一抹明亮而坚毅的光芒,带着一股决绝。
  即使一口气将所有特殊技能都挥霍殆尽,这场比赛的胜利,他绝对要定了!
  球队大巴缓缓地开进了球员通道,陆恪脑海里的任务提示音也适时地响起:
  “比赛任务:
  在正式比赛之中完成达阵;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每次达阵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完成传球码数;任务要求:至少完成一百五十码传球;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取得胜利;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3。”
  仅仅只有三项任务,从数量到质量,全面减少。对此,陆恪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
  过去这一年时间里,陆恪一共接到过三次比赛任务,每一次比赛都无比特殊,往往都带着无数个“第一次”包含其中,相关任务自然更多;但这一周的比赛仅仅只是普普通通的常规赛,在接下来的漫长赛季里,一共还有另外十四场相似的比赛在等待着。
  所以,不可能每一场比赛都像以前那样特殊。除非是再次遇到特殊任务。
  不过,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虽然是对阵联盟死敌达拉斯牛仔,但系统依旧没有放出特殊任务,估计是过去十五年里,这对死敌的对决一直太过风平浪静,不足以制造更多的火花。
  其中,比赛胜利的基础点数也只有三点。看来,以后的时间里,这将成为常态。
  但,撇开系统任务不说,这场比赛的胜利,依旧是陆恪必须实现的目标。没有退路!
  “哔”的一声长响,口哨声滑过天际,正式宣告旧金山49人与达拉斯牛仔的第二周常规赛开始。旧金山49人的踢球手兼开球手大卫·阿克斯(David
Akers)助跑、踢球,完成开球,揭开了今天下午比赛的大幕。
  在刚才的硬币猜面之中,达拉斯牛仔得到了选择权,他们选择率先进攻。所以,比赛由旧金山49人开球,达拉斯牛仔接球、回攻,确定进攻起始位置。不过,牛仔队没有着急着展开进攻,选择了安全接球。
  所谓的安全接球,就是指接球手接到橄榄球之后,双手并拢靠近胸前,然后单膝跪地。如此动作就表示,接球手放弃回攻的权利,直接在接球的位置开始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球员就禁止擒抱或者撞击接球手,否则将判犯规,罚码数。
  一般来说,接球手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回攻路线;又或者比赛关键时刻,为了节省时间;再不然就是接球过程中,自己失去重心或者又受伤危险,主动放弃回攻;还有就是开场第一档进攻,大家都正在热身阶段,避免出现受伤……
  诸如此类情况,接球手都会选择安全接球。
  于是,达拉斯牛仔的进攻组在托尼·罗莫的带领之下登场,从己方十七码的位置开始进攻。
  罗莫是一名拉丁裔后裔,父亲是墨西哥移民二代,母亲则是德国与波兰混血。
  在美国,不仅仅是亚裔球员不曾出现在橄榄球赛场之上,拉丁裔族群也几乎不玩橄榄球,因为这项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十分严苛,更多在经济状况相对富裕的城市之间普及开来,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项代表性的“白人运动”。
  相对而言,篮球、棒球这样对场地没有任何限制的运动,在贫民区的普及更加广泛。
  但罗莫出生于威斯康辛州,也就是绿湾包装工的所在地,这里的橄榄球传统源远流长,是联盟橄榄球市场最稳定也最旺盛的州之一。于是,罗莫在高中时期就选择了橄榄球和篮球双栖,后来则放弃了篮球,以橄榄球作为志向。
  罗莫是一位实力优秀的准一流四分卫,传球精准、脚步灵活、身材强壮,具备一定的对抗能力,受压时刻跑出口袋也不至于太笨拙。在他的带领下,达拉斯牛仔的进攻确实取得了不俗的进步;但屡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却似乎成为了他的名片,比赛气质缺少了临门一脚的霸气和强势。
  某种意义上来说,罗莫和陆恪确实十分相似:具备实力,却受限于名声和履历,选秀大会以落选告终;休赛期间,四处奔走展开试训,最终找到工作。今晚,两位落选四分卫之间的对决,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达拉斯牛仔的第一次进攻之中,罗莫就展现了自己准一流的实力,与跑卫菲利克斯·琼斯(Felix
Jones)配合默契,传跑结合,假跑真传、假传真跑,整个进攻张弛有度、稳步推进,进攻得有声有色。
  尤其是传球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先后两次面临三档转换的困境,罗莫利用自己的传球,一次成功连线实力出众的二年生外接手德兹·布莱恩特(Dez
Bryant),一次则通过近端锋杰森·威腾(Jason
Witten)完成推进,两次都成功拿到了下一档首攻,带领着球队将进攻持续了下去。
  这一波进攻前前后后消耗了六分三十三秒,最终罗莫完成了一记四码传球,由外接手米尔斯·奥斯汀(Miles
Austin)完成接球,实现达阵!随后特勤组踢进附加分之后,达拉斯牛仔就暂时将比分带到了“7:0”。
  全场第一档进攻,达拉斯牛仔就完成了达阵;更重要的是,罗莫的表现格外出色,九传七中,传球码数五十八码,展现出了火热手感,将常规赛第一周的优秀表现延续了下来。
  去年,达拉斯牛仔完成了一个六胜十负的糟糕赛季;但经过休赛期的调整之后,整支球队焕然一新,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这就是NFL,没有绝对的弱队;而且,每一个赛季都是全新的,所有一切实力对比都可能截然不同。
  面对万众瞩目的联盟死敌对决,达拉斯牛仔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携带着美国之队的威风和强势,在烛台球场,反客为主,先下一城!
  对于牛仔队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开场了,恍惚之间,人们似乎再次回忆起了上一周的比赛进程。唯一不同的是,领先的变成了牛仔队,这似乎是不祥的预感。
  那么,旧金山49人将如何应对呢?
  远道而来的牛仔球迷,足足有将近两万人——49人的球迷们对自己球队依旧缺少足够的信心,所以客场球迷才能够购买到如此多门票,但尽管如此,烛台球场的七万坐席还是满满当当、座无虚席。
  两万牛仔球迷们开始尽情欢呼呐喊,朝着对面的球迷们耀武扬威;而五万49人球迷们也毫不示弱,上场比赛的后知后觉和沉闷乏味,全部一扫而空,尽情而肆意地尖叫嘶吼着,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同时也期待着新秀四分卫能够再次拿出精彩的表现!
  整个烛台球场陷入了山呼海啸之中,声势震天的呼喊犹如两股洪流碰撞在一起,迸发出了惊人的火花,在明亮的金色阳光之下,熠熠生辉。
  陆恪,率领着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闪亮登场。
第158章
全面封锁
  喧闹震天的欢呼和呐喊,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汹涌的气浪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皮肤都可以感受到炙热的压迫感,血液渐渐开始沸腾起来,肾上腺素猛然炸裂开来,微微渗出汗水的指尖,似乎在发紧。
  第二场比赛,陆恪才真正地感受到了烛台球场的主场威力,千千万万的聚光灯和镁光灯蜂拥而至,舞台之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万众瞩目之下,仿佛站在世界之巅!陆恪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咆哮着,渴望着比赛,渴望着对决,渴望着挑战!
  他喜欢这样的时刻。
  越亢奋,就越冷静;越亢奋,就越镇定;甚至可以捕捉到微风掠过草地的痕迹,所有一切都在视线之中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虽然这仅仅只是职业生涯的第二场比赛,但陆恪却犹如一名老辣的猎人,一丝不苟地观察防守、沉着冷静地做出判断,回想吉姆·哈勃的战术安排,然后,干脆利落地发动进攻。
  达拉斯牛仔选择了中规中矩的传统防守阵型;而陆恪则选择了可以自由发挥的手枪阵型。开球之后,观察,再观察,陆恪没有寻觅到任何传球的空档,只能将橄榄球交给了马库斯·林奇。
  继首场比赛的优异表现之后,吉姆·哈勃决定,马库斯·林奇和安东尼·迪克森轮流上场,并列为首发四跑卫,根据表现来决定上场时间。
  抱着橄榄球,马库斯开始强力冲球,但达拉斯牛仔的防守锋线没有留下太多空隙,严严实实的跑球防守,只放出了三码,然后就强力截停马库斯,终止了这一档进攻的推进。
  二档进攻,七码。
  陆恪延续了手枪阵型,后撤步之后开始寻找接球对象,却发现视野之内全部都是白色与海军蓝结合的牛仔队球员,根本找不到传球空档。其中,洛根不仅陷入了一对一的贴身防守之中,而且不远处还有两名球员协防。
  无奈之下,陆恪只能再次将橄榄球交给了马库斯,继续依靠跑球推进。遗憾的是,马库斯仅仅推进了两码,再次被两名球员拦截,直接摁倒在地。
  三档进攻,五码。
  陆恪摆出了散弹枪阵型,不仅派出了三名外接手和一名近端锋,就连马库斯也作为接球对象跑了出去,摆出了一副火力全开的姿态。
  开球之后,视线范围之内依旧是牛仔队球员的天下,密密麻麻,甚至有种覆盖全场的错觉。电光火石之间,陆恪选择了传球对象——洛根·纽曼。
  在两名球员的携手防守之下,洛根几乎没有太多机会。即使洛根竭尽全力试图接球,牛仔队的安全卫阿布拉姆·艾兰(Abram
Elam)却奉献了完美无缺的防守,在最后时刻,抢先一步飞扑出去,拍掉了橄榄球,制造了传球未完成。
  三振出局!
  旧金山49人的第一波进攻,消耗了九十六秒,最后,三振出局。仅仅推进了五码,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弃踢。如此表现,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倒不是说三振出局就多么可怕,在全场比赛,即使顶尖如四大精英四分卫,三振出局也是在所难免的,每一次进攻都是进攻组与防守组的博弈,不可能每一次进攻都顺风顺水、毫无阻挡。
  之所以令人失望,主要还是因为陆恪在上一周的比赛之中,表现太过惊艳。面对罗莫的出色发挥,人人都在期待着陆恪能够强硬回应,真正地让比赛精彩起来;但,结果却是三振出局,确实是让人无法打起精神来。
  不过,这仅仅只是全场比赛的第一次进攻。所有人都耐下心来静观其变,即使是查尔斯·戴维斯也不会因为一次三振出局,就大惊小怪地落井下石。今天的比赛,目前依旧无法预测走向。
  可是,对于陆恪来说,对于四分卫来说,比起三振出局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刚才这一波进攻之中,陆恪嗅到了危险气息!
  在橄榄球比赛之中,进攻组由三个部分组成:五名球员构成的进攻锋线,四名接球球员和一名跑卫组成的进攻武器,还有一名四分卫。
  相对应的,防守组则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线防守和二线防守。
  所谓的一线和二线是相对于进攻组球员位置而言的,一线防守靠近进攻锋线,也就是前半场;二线防守靠近端区,也就是后半场。
  二线防守相对简单,一共四名球员,两名安全卫,两名角卫,他们负责防守传球,覆盖中场和后场。他们的防守对象都是一致的:外接手和近端锋。
  角卫的位置相对靠近进攻锋线一些,近距离盯梢,第一时间贴上接球球员的身体;安全卫的位置相对靠后一些,如果角卫漏人了,又或者是接球球员形成突破了,他们则及时补防,破坏进攻。
  根据职责内容,安全卫还可以细分为游卫和强卫。
  顾名思义,游卫覆盖面积比较大,随时在后场游弋,展开协防;强卫则主要防守近端锋——对应近端锋所在一侧的强侧,更多是一对一防守,瞄准近端锋是他们的任务。
  阿布拉姆·艾兰就是一名强卫。
  整体而言,二线防守就是覆盖后场,防守传球。
  一线防守则相对复杂,战术组合繁复多样,一共有七名球员,他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防守锋线和线卫。防守锋线更加靠近进攻锋线,几乎是面对面站立;线卫则分列为防守锋线的身后,落后约莫一步、两步远左右。
  联盟主流的防守阵容有两种,“4-3阵型”,四名防守锋线,三名线卫;“3-4阵型”,三名防守锋线,四名线卫。当然,这只是两种基础阵型,在此之上,防守战术千变万化,眼花缭乱。
  防守锋线,与进攻锋线相对应,中间一名球员是尖峰,左右两侧则是防守截锋和防守端锋。他们的任务是突袭,撕破进攻锋线,对四分卫发起攻击,擒抱、撞击、擒杀四分卫,第一时间扼杀进攻。
  线卫,根据站立位置分为中线卫和外线卫。这是整个防守组之中最重要的位置,对应四分卫,作为防守组之中发布命令的人,一般来说,防守组队长都是线卫。
  线卫的任务是拦截和突击,首先,他们必须防守跑卫,拦截跑卫的冲球;其次,他们必须防守短传,在传球进攻中,覆盖短距离传球的防守;再次,他们必须突袭,在寻觅到机会的情况下,绕过进攻锋线,试图擒杀四分卫。
  于是,“4-3阵型”,这就是一个加重突袭强度的防守阵型,投入大量兵力擒杀四分卫;“3-4阵型”,这则是一个注重传球防守的防守阵型,全线覆盖短传、中传和长传。
  整体而言,一线防守则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完成短传防守、完成跑球防守、完成四分卫突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