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163

  三名防守锋线和两名外线卫站在最前列,与进攻锋线形成对峙;两名内线卫则落后了约莫三码到四码左右,站在中央地带,与四分卫、跑卫的位置形成对应。
  两名角卫几乎与防守锋线的站位保持平行,但他们的站位则一左一右地对准了两名外侧的外接手,形成对位贴身防守;两名安全卫的站位则推后再推后,距离楚河汉界已经超过十五码了,一前一后地移动着脚步,做出了随时可能上步的姿态,但只要任务还是在防备着陆恪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长传。
  经过常规赛最后几周比赛的检验,绿湾包装工已经意识到了,陆恪的长传攻击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突然,但威力丝毫没有减弱,这对于二线防守相对薄弱的主队防守组来说,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防范于未然。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陆恪即将准备宣布开球的时候,他站直身体呼喊了两句口号,改变了进攻战术。
  什么?开场第一波进攻就开始改变口号?难道不是应该按照赛前布置进行吗?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太过意外,就连演播室里的托尼·艾克曼都不由轻笑了起来,“难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陆恪的比赛哲学,他对比赛脉络的把握确实和其他四分卫不同,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期待着陆恪和佩顿·曼宁的交手,两名球员都是防守阅读和临场应变最为顶尖的类型,他们的对攻大战必然与众不同。”
  站在右翼内侧的洛根朝着左翼横向移动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与洛根对位的外线卫迈克·尼尔也跟着移动起来;但没有想到,洛根脚步来到陆恪身后,一个紧急刹车,又绕了回去,重新站在了右翼内侧。
  尼尔愣了愣,还是条件反射地跟着洛根重新站了回去。
  只要是稍稍懂球的球迷都知道,绿湾包装工对位防守的战术被识破了——不仅仅是因为尼尔对位盯防洛根,还因为尼尔的防守目标锁定了洛根,这也意味着,绿湾包装工在防守前线罗列五名球员试图制造出冲传施压阵型的假象,被陆恪识破了。
  结论就是,绿湾包装工的防守战术不是前场施压,而是传球的对位防守。整个战术布置就被陆恪完全识破。
  其实,绿湾和旧金山第一波攻防都面对着同样的情况,但罗杰斯就没有改变战术,与其说是罗杰斯的防守阅读没有到位,不如说是麦卡锡对于赛前的进攻战术信心十足,确定自己的战术选择是正确的,这才没有给罗杰斯临场调整的动力。
  不仅仅是麦卡锡,包括哈勃在内的所有教练想法应该都是类似的,赛前战术准备已经足够充分到位,最开始的攻防战术都是经过无数总结之后确定下来的,按照计划执行才是最佳选择;但区别就在于,哈勃更加大胆也更加冒险,陆恪在首波进攻就修改战术,哈勃却愣是什么反对意见都没有提出,就这样听之任之——估计大部分教练都会连连摇头,惊呼哈勃“心太大”。
  但球场之中的陆恪,却没有给绿湾包装工留下任何反悔或者调整的机会,确定洛根的站位落定之后就立刻宣布了开球。
  “攻击!”
  陆恪从乔纳森·古德温手中接过橄榄球,转身朝后移动了两步,没有犹豫地就将橄榄球交递给了高尔。
  陆恪选择了跑球——既然绿湾包装工的防守战术侧重于传球,那么陆恪也没有必要做出假传真跑的动作掩护,第一时间就完成交递,试图把地面进攻的力量提升起来,这也是选择高尔而不是马库斯首发的原因。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地面进攻的节奏与力度是整个进攻的重心,必须保持稳定。
  一如所料,因为陆恪开球节奏衔接得非常流畅,绿湾包装工的防守战术没有能够及时地完成调整,球员们还是下意识地根据既定战术移动,这也使得双方在前线的对决中,旧金山49人稍稍地占据了上风。
  高尔成功地从古德温和鲁帕蒂之间寻觅到了一条缝隙,侧身冲了出去;但绿湾包装工的两名内线卫AJ·霍克和布拉德·琼斯没有丢掉注意力,死死地盯住了高尔的脚步,以一个关门的动作把高尔的地面推进拦截了下来。
  高尔成功推进了四码。
  虽然没有能够制造出大码数推进,但开场表现还是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二档六码。
  旧金山49人摆出了多线路进攻阵型,右侧囤积了三名接球球员;但陆恪和高尔的站位却依旧是倾向于地面推进的“I”阵型,把整个进攻阵型混合起来,打乱了防守球员的判断。
  开球之后,绿湾包装工仅仅使用了四人冲传策略,主要战术还是侧重于传球防守,将赛前准备方案坚持到底。
  两名角卫、两名安全卫和一名外线卫全部快速后撤,除了一名安全卫单独缀在后场伺机而动之外,其他四名球员分别一一形成对位防守,贴身对上了旧金山49人的四名接球球员;而两名内线卫确定了陆恪没有把橄榄球交给高尔之后,他们也散落开来,覆盖住了中央地带的短传区域,相继投入传球防守。
  旧金山49人的进攻锋线为陆恪赢得了一个扎实的口袋保护,这让他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传球线路观察。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陆恪的口袋脚步稳稳当当移动的同时,观察视线成功覆盖全场。
第1548章
乱中求生
  脚步调整。脚步调整。
  得到了稳定口袋保护的支持,陆恪的脚步调整也保持了不急不躁的节奏,在全场四条不同跑动路线之中快速横扫过去,没有过多迟疑和犹豫,抬手就选择了右侧斜前方的一个小斜线传球,试图与洛根完成肩后阴影传球的连线。
  面对角卫山姆·谢尔德斯的贴身盯防,洛根没有把速度完全提升起来,却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提前卡住了位置,进而赢得了一个小小的接球空间,但这对于以角度来撕破防守卡位的肩后阴影传球来说,已经足够。
  洛根以后背抵挡住了谢尔德斯的撞击,连续把身体重量和重心全部叠加在谢尔德斯身上,紧接着一个转身轻跳,瞬间就制造出对位空档,双手就已经做好了接球准备,但下一秒洛根就满头问号地看着橄榄球从自己头顶滑了过去。
  怎么回事?
  “啊……遗憾!”
  “传球弧线稍稍拉高了一些,将将错过了洛根·纽曼的触球点,制造了一记传球未完成,纽曼几乎已经可以触碰到橄榄球了,但因为橄榄球的弧线和力量,即使触碰到也无法完成单手传球,陆恪的传球弧线控制还是不太准备。”
  橄榄球脱离指尖的瞬间,陆恪的手感就不太好——
  皮革触感比想象中还要稍稍硬一些,一方面是练习过程中肌肉更加放松,而实际比赛中的动作必然更加紧绷,控制力还是出现了些许偏差;另一方面是投入比赛后,在对抗之中的传球,手感还是需要调整一下,第一次传球的感觉还是不太对劲。
  罗杰斯的第一次传球也是如此。
  陆恪的视线跟随着橄榄球扬了起来,然后就看到橄榄球超过了洛根的控制范围,朝着界外飞了出去。
  传球未完成。陆恪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不仅仅是弧线控制的问题,角度和力度也都没有能够控制到位,即使洛根指尖触碰到了橄榄球,估计也无法完成接球;还好,口袋保护没有出错,这使得陆恪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弧线控制还是稍加注意了,没有被抄截。
  三档六码。
  快速和哈勃沟通了一下,确定了战术,陆恪就再次投入了下一波进攻。
  旧金山49人稍稍变动了阵型,依旧是二乘二进攻阵型,但内侧的近端锋洛根和塞勒克都回到了正常的位置,与克拉布特里和博尔丁两名外接手分别均匀地站在了两翼的空间里,这也使得绿湾包装工的站位被打散。
  这是什么阵型?
  绿湾包装工的防守组基本没有一个阵型可言,三名防守锋线的站位前后错开,形成了一个“品”字型;两名内线卫和两名外线卫都不规则地散落在五码开外的短传区域里,全部都没有形成对位,天女散花一般地随意站立着;两名安全卫更是退后到了十五码开外,一左一右地站在了球门柱对位的虚线上。
  只有两名角卫的站位是正常的,分别对位了两名外接手,但两个人的位置也不同,三年级球员德文·豪斯(Davon
House)继前两个赛季担任轮换替补之后,本赛季上升为主力首发,他对位防守克拉布特里,攻防站位之间只有三码左右的空间;而对位博尔丁的谢尔德斯则把脚步往后拉,彼此之间的空间拉大到了八码九码左右。
  完全散开!完全混乱!
  绿湾包装工防守组显然做出了完全准备,他们故意把前后左右的站位全部打乱,破坏了传统基本阵型,彻底混淆了陆恪的防守阅读。看来,他们应该反反复复研究了亚利桑那红雀和西雅图海鹰分别对阵旧金山49人时的比赛路线,在亚利桑那红雀的战术基础上做出了变化。
  现在,陆恪的防守阅读确实没有能够捕捉到任何信息——因为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言,同时还是刚刚开场的防守,他需要更多参考数据才能够做出判断。
  但陆恪就这样束手无策了吗?
  当然不是!
  陆恪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他站直身体扬声呼喊了两句口号,但旧金山49人的进攻阵型没有发生变动,这也意味着,很有可能是跑动路线的变化,绿湾包装工防守组无从判断——难道,这是一次传球进攻?
  “攻击!”
  看似眼花缭乱、杀机四伏的防守站位,其实依旧延续了绿湾包装工开场以来的防守战略:四人冲传、内线卫原地待机、其他球员后撤防守传球;不过,整体相似的战术却在每一次攻防之中隐藏着小小的变化。
  外线卫克雷·马修斯故意错开了位置,绕过了进攻截锋乔·斯坦利的站位,以左肩对右肩的方式甩开了斯坦利的对位重心,眼看着就要形成突破,朝着口袋之中的陆恪冲撞过去——不要小看四人冲传战术,每一次的对位变化都可能制造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在马修斯就正在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打破平衡。
  另外,所有防守球员的站位都展现出了前倾压迫的姿态,却在开球瞬间集体后撤,提前把传球防守的优势建立起来,快步移动的同时把视野完全打开,一方面盯防着陆恪的战术选择和变化,另一方面则注视着自己负责对位盯防的接球球员,在短传和中传区域形成了天罗地网。
  绿湾包装工主动对防守战术做出了调整,这也使得他们稍稍抢占了上风——
  马修斯眼看着就要突破斯坦利的卡位,陆恪的身影已经近在咫尺;而传球防守的先发制人也把传球线路全部卡住,提前抢占了优势位置,这也迫使陆恪的传球动作稍显犹豫,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传球目标。
  但优势局面仅仅维持了一呼一吸的时间,主场球迷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呐喊,眼看着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就要被冲破,却看到陆恪一个交叉换步的横向调整,甩开了自己盲侧马修斯的冲传,而后没有任何停顿,抬手就把橄榄球朝着右侧斜前方传送了出去。
  一名身穿白色球衣的球员出现在了短传区域的大片空档里,在半径七码左右的圆形空间里居然看不到任何一名身穿绿色球衣的防守球员!整个接球空档完全门户大开!
  怎么回事?那到底是谁?从哪儿蹿出来的?
  难道是弗兰克·高尔?
  等等,不是!
  高尔正在联手斯坦利对抗马修斯,他们的联防已经把马修斯的重心推开,然后就可以看到马修斯跌跌撞撞地几乎摔倒,手脚并用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不要说擒杀陆恪了,就连有效撞击都没有。
  那到底是谁?
  居然是洛根!
  “上帝!”
  演播室里爆发出了一阵惊呼声,所有人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洛根难道不应该在前方区域吗?怎么现在才从开球线上冲出去?这是怎么回事?
  ……
  开球之后,洛根的脚步朝着内侧横向移动了一步,加入进攻截锋艾利克斯·布恩的行列,正面对抗冲过来的防守端锋约翰尼·乔利,但布恩巧妙地卡住了乔利的位置后,洛根以一个重新后撤、绕弯的方式绕过了乔利和布恩的纠缠,小碎步完成调整之后,沿着槽位就冲了出去。
  足足落后了约莫两拍左右,洛根踩着时间差突破开球线的时候,正前方已经形成了一马平川的空档,所有防守球员全部都被进攻球员的跑动路线朝着左侧牵引了过去,这也使得右侧的空地完全敞开。
  这就是陆恪在防守阅读中捕捉到的细节——
  绿湾包装工故意把整个防守阵型打散,以全场覆盖全场错位的方式,破坏陆恪的防守阅读,这是正面影响;但相对应地,防守球员的站位也就失去位置,彼此错位可以让防守组掌握主动权,却也可能成为进攻组打开局面的漏洞,利弊影响就如同双刃剑一般,势必需要权衡。
  整体来说,绿湾包装工有意识地把站位稍稍朝着自己的右侧、旧金山的左侧倾斜了些许——这是打乱站位之中的唯一倾向,成功地破坏了陆恪的防守阅读;但阵型的倾斜不可避免地让旧金山49人的右侧防守相对薄弱起来。
  最明显的部分就是,洛根和博尔丁两名接球球员站在这一侧,却只有角卫谢尔德斯一名球员坚守在这一侧。诚然,另外还有一名外线卫和一名安全卫一前一后地站在右侧槽位附近,随时都可以完成补防,防守组依旧能够出其不意;但陆恪却认为,这可以成为进攻组战术布局的突破口,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开球之后,右侧的博尔丁、左侧的塞勒克和克拉布特里,还有口袋之中的高尔,就连进攻锋线也不例外,整个进攻组球员都有意无意地朝着左侧横向移动,形成了一种“哈尔的移动城堡”正在横移的错觉。
  因为力量集中、动作明显,这也迫使绿湾包装工必须把更多力量投入自己的右侧形成防守的包围圈。
  然后,隐藏在进攻锋线之中的洛根故意推迟了启动时间,成功地混淆视听,等他再次前冲出去的时候,眼前就是一片完全敞开的空地,从右侧槽位开始,一直到右侧边线,整片区域就如同笔直大道般通往了端区,看不到任何防守球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