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559

  张问愣了愣,随即面带笑意地看着章照:“你这个主意不错啊,舆论、要的就是舆论。”他马上对章照又看重了几分,他希望自己的党羽多少还是要有点头脑,帮得上忙。
  两人又听了一阵。当唐三爷每每说到故事的精彩高潮之处,也就是爽点的时候,众人大声叫“好、好”,十分受用;而说到虐主之处、国姓爷惨烈的时候,众人又高声喊:打死野猪皮,搞死辫子、搞死建虏。群情激愤,唐三爷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看官们先有怒气,然后说到国姓爷大发神威的时候,才能更加痛快,喊得更响亮。
  张问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听到唐三爷说到国姓爷的表情、动作之时,张问频频听到“国姓爷邪邪地一笑”这么个描述,眉头一皱,对章照说道:“我常常邪邪一笑么?”
  章照也意识到这个描述不贴切,说道:“他没见过大人,全靠胡思乱想。”
  张问想想也是,全靠道听途说,哪能处处都描述真切呢,不过是说书而已,不必当真,于是继续听。可是那唐三爷一说到国姓爷,没别的说法,就那么个邪邪一笑,让张问听得鬼火冒,一听到那几个字,就忍不住骂一句:“邪你妈的。”
  唐三爷的故事以明军大获全胜、全歼建虏兵、活捉敌酋野猪皮为结局。故事本身是个欢快的故事,唐三爷也说得很生动,听众看官很是满意,觉得今日这三分银子的茶钱花得值,有特别喜欢唐三爷讲故事的,末了还打赏了十文、百文的额外赏银。唐三爷这么讲一次,收获颇丰,常年坚持讲的话,一年算下来,可能比普通百姓的收入高上许多倍。当然,获得最多好处的还是茶馆。
  张问也摸出一块银子出来,叫来小二说道:“说书先生说得不错,我也表示点小意思。你给唐三爷说一声,别让国姓爷老是邪邪一笑,偶尔笑一下就行了。”
  “好勒,小的一定把客官的话带到。”小二应了一声,正欲下去,章照又喊住小二道:“慢着,我还没打赏,急什么。”
  小二又急忙转过身来,见章照从身上摸出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出来,小二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了一番章照,没想到这人竟是个阔主。
  却不料章照只将银子放到桌子上,说道:“我想见见唐三爷,这银子让他过来取。”
  张问不动声色,只顾坐着喝茶,这事让章照出面再好不过了。过了不一会儿,唐三爷就到了雅间,拿眼瞄了一眼桌子上的银子,随即就将目光移开,不卑不亢地拱手揖道:“老朽说故事,客官听故事,觉得说得中听,打赏俩小钱,老朽心里感激。可不知客官叫来老朽,是……”唐三爷见到那锭大银子,当下就明白不只是打赏那么简单。
  章照笑道:“先生坐下说话。”便将旁边的硬竹椅子拉了一拉,椅子陈旧,已经泛黄泛黑。
  唐三爷告了一礼,就坐了下来,静待章照解答,同时拿眼看了一眼一直默不作声的张问,认为张问才是拍板的人。不然他不会坐着,坐着也该说两句话;坐着又不说话,就是装笔了,装笔自然有装笔的资格。
  章照呵呵一笑,说道:“不知这茶馆给先生什么价钱?加上打赏的先生收入几何呀?”
  唐三爷又用余光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银子,想了想,抬高了若干倍道:“月入二十两左右。”唐三爷心道莫非这两人是哪家茶楼的东主,过来挖人的?当下在心里略一思量,又说道:“在沈阳城,老朽略有点名声。如果二位要让老朽换地方,那可损了老朽的名声,老朽不能自坏饭碗不是。”
  唐三爷不等人开价,先把话撂下,意思就是您要真有心挖老朽,价钱可得上浮一些才能弥补老朽的名声。
  张问顿时明白了唐三爷心里的算盘,也不开腔,微笑着静待下文。世间的各色人等总有他的目的、欲望,只要想透了这一点,要猜别人的算盘,还是很容易的。章照哈哈一笑,却不急着说价钱,只问道:“先生家乡是哪里的?”他倒不是想讨价还价,而是想着把唐三爷弄到京师去,先问明白贯籍,也便更好地提出要求。
  唐三爷怔了怔,心道这两人不准也是开茶楼的,说书人月入二十两是有些高了,当下就说道:“老朽是蓟州的人,这个……换换地方也是无妨的。”
  章照道:“京师怎么样?”
  “京师?”唐三爷瞪大了眼,一时没明白过来。章照道:“咱们就明说,我是京师人,过些日子还得回去。您要是愿意到京师说书,我给您安排茶楼酒楼,那地方的茶馆酒楼可都是大场面,听您说故事的是人山人海。”章照拿起桌子上的银子,放到唐三爷的面前,“这锭,是一个月的酬劳,而且茶楼酒楼给您的赏钱咱们也不取利,都是您的,如何?”
  唐三爷瞪大了老眼,对于章照的大方很是吃惊。他是一百个愿意,再说京师可是好地方,只要有银子,那还不得快活到天上去了。但是唐三爷自觉自己是个儒雅之人,顿了顿,当下装出荣辱不惊的样子,说道:“也好,老朽说书是自写自说,能够有更多的人听见,也是莫大的欣慰。”
  章照点点头一本正经道:“那是,大伙都知道您的说本,指不定还能流传千古呢。那成,咱们也还有其他事儿,要是没问题,就这么说定了,这五十两就算作定钱,末了我叫人来和您写契约。”
  唐三爷道:“好、好,二位客官慢走。”
  张问和章照从茶馆里出来,上了马车,然后各自回住处。张问先回,然后让车夫将章照送回去。张问走进他住的院子时,发现前院的腊梅已经怒放,煞是好看,便随手折下一枝,拿进屋去。
  因为张问把他买的那些奴婢充作家丁护卫,结果现在满院子都是各色年轻女子,张问回到住处,看着这么些女人,有种卧在花丛的感觉,心情也好了起来,看了一眼手上的腊梅,浅唱了一句:“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张问唤来一个奴婢,把手里的梅花递给她,让她找个瓶子养着放到自己的窗台上。过了一会,那奴婢就拿着一个细颈长身的青花陶瓶走了进来,将梅花插在里面,再将瓶子放在窗台上。
  张问坐在榻上休息,看着那奴婢忙里忙外的,还有窗台上的梅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时那奴婢放好了花瓶,回过身来,弯着膝盖说道:“东家,放好了。”
  这时张问才注意到了这女子胸部很高,当下就有些心痒,问道:“夫人呢?”
  女子道:“夫人去裁缝铺了。”
  “哦……”张问连这奴婢的名字都不知道,家里几十个女人,他问了名字也记不住,更没闲心去将她们分清楚,这女人是他在走廊上恰好碰到的。
  女子见张问没有了下文,就作了个万福说道:“要是东家没有什么事,奴婢先行退下。”
  张问突然说道:“等等,把衣服脱了,我突然想画一幅画儿,练练手。”
  女子听罢又惊又羞,结巴道:“东……东家,这……”
  第三折
否极泰来
段二三
腊梅
  兴许腊梅不喜房间里的温暖,就像野骆驼不喜湿润的地方一样。刚刚插好梅花的花瓶,在女孩的挣扎的时候,掉到地上,“哐”地一声碎了。女孩确实在挣扎,赤身露体地挣扎。
  张问的荣华富贵、社会地位、外表和才华,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对家里的年轻女孩们是个必杀器,原本是不需要用强的。但是他连别人的名字也没问,直接就上,使得那女孩心有不甘,觉得自己的贞操丢得冤枉,又加上对疼痛的恐惧,于是就挣扎起来、十分不情愿。
  什么丹青都是幌子,却让女孩以为东家看上了自己,要先调情一番。于是她在半推半就之下,羞赧地脱下了衣衫。不料张问就连墨都不磨,就抱起白嫩的身体做那事。她挣扎、叫喊,都无济于事,张问出银子买了她,要做什么不由自己?什么调情、培养感情都是浪费口舌、浪费时间。
  于是“哐”地一声,花瓶碎了。门外的丫鬟听见声音,忙走到虚掩的门口看发生了什么事,却不料看见张问和人正衣衫不整地干丑事。那丫鬟吓了一跳,却不敢吱声,正欲掩门而退。这时张问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个丫鬟,就说道:“重新去拿个瓶子,把我的梅花插好。”
  门外的丫鬟只得怯生生地应了一声“是”,然后去找花瓶。等她回来的时候,看见张问和那女孩已经一丝不挂地坐在火盆旁边、嘿咻嘿咻干事。女孩正坐在张问的腿上,满脸泪水,不住地呻吟、抽泣、讨饶。张问理也不理,只管用手托着她的翘臀耸来耸去。
  拿着扫帚和簸箕的丫鬟涨红了一张脸,硬着头皮走到窗前,埋着头先把腊梅捡了起来,放进花瓶里、搁到窗台上,然后那扫帚清扫陶瓷碎片。有些细碎的碎片扫不起来,她就拿手去捡,她的手在不住颤抖,不慎“呀”地痛呼了一声,手被扎破了。而张问也没管她在做什么,依旧干自己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