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559

  这老尼姑主持确实比刚才院子那尼姑道行高,看也没看银票一眼,但也没拒绝,佛祖的香油钱,名义上庵寺只是替佛祖代收,同时也成全施主的善心,钱是收得正大光明理直气壮。
  主持合掌道:“请施主喝杯淡茶稍后片刻,老身这就叫人把无尘唤来。”说罢便转身欲走。张问拿起桌子上的银票,递到老尼姑的面前,说道:“请师太成全我们的善心。”
  老尼姑便从容不迫地接过银票,继续走出门去。
  过了许久,主持又走了回来,面有难色道:“无尘说她的心已皈依我佛,不愿意见施主,请施主回去……无尘让老身转告施主,请把她忘了。”
  张问心里一紧,说道:“不行!她又没有度牒,我必须得带她走。”
  “这……”
  张问道:“你带我去她住的地方,我去劝她。”
  主持道:“后面是众尼起居之所,不方便外人进去。”
  张问面有怒色道:“官府给你们地、给你们田,你们敢私自扣留人口?”
  老尼姑见状张问咄咄逼人的神态,出手又十分大方,便正色道:“施主少安毋躁,佛门之地岂会强人出家之理?这样,老身进去让众尼回避一下,再叫人请施主去见无尘如何?”
  张问收住怒气,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等一个尼姑来请张问时,张问等人便跟着那尼姑穿过大殿,向后院走去。院子里也种着梅花,不愧它的名字叫梅花庵,房屋收拾得整洁朴素,住在这地方倒是幽静,加上张盈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张问也觉得吴氏没受什么苦。
  带路的尼姑指着一间房屋道:“无尘就住这里。”
  房间的门开着,吴氏应该已知道张问会自己跑来了,她并没有闭门不见,因为这样消极抵抗不可能有效果,张问不会轻易罢休。张盈和玄月停下脚步,站在院中,让张问一个人进去劝她,人多了反而不方便说话。
  张问走进房间,就见吴氏正坐在一张木桌前面,好像正在等张问。只见她戴着一顶帽子,把短发藏在了里面,穿着一身灰布缁衣,这衣服又宽又大,做工粗糙,十分影响她的美观,但是依然掩不住她丰满的身材,她尺寸极大的两团把缁衣胸前的那块布顶得老高,腰肢却无多肉,所以腰上的衣服看起来空荡荡的更显宽大。只见吴氏虽然神色平静端庄,但是她这么一个身材、这么一张秀美的脸,根本和出家人毫无想通之处,特别是她的嘴唇,上唇像初菱一般的形状,下唇丰盈,这样的嘴唇十分性感,就算不抹唇红,照样风情无限。
  总之她怎么像是出家人?张问绝不愿意她待在这寂寥的地方青灯古佛地孤苦度日。
  吴氏站了起来,默默地看着张问。张问张了张嘴,他不想再喊什么后娘了,便说道:“我给你取了个新名字,叫蘅娘,你要是觉得不好听,咱们再换一个。我现在接你回家,现在就可以走了。”
  张问大步上前,欲拉吴氏的手,吴氏把手背到身后,退了两步,咬了一下嘴唇,说道:“你回去吧,我现在已经心如止水,以前的罪孽,在这里都可以赎清了。这里很安静很好,我总算找到了归宿,你让我留在这里,就是对我好了。”
  张问愕然道:“这个世上没有哪里是天堂,如果不是我们给梅花庵送了大笔银子,恐怕你的日子没这么省心,你跟我回去,我们的家才是你的家,你的归宿。”
  第五折
扇分翠羽见龙行
段五
书院
  院子的那几棵梅花树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落花,张问望着那些花瓣,心绪如落花一般的纷乱。吴氏的决然有些茫然,他不信佛,所以不太理解信佛的人是什么想法,就如没有信仰的人不理解有信仰的人一样。难道佛真的让她的心找到了归宿、让她的心平静了?
  由于她的出身关系,以前吴氏在张家的身份就跟一个丫鬟似的,但是张问记得她的恩情,把她当家人,他希望吴氏过得好,在上虞县做下那种事、张问有时候也有些后悔,那时他的心态确实有点压抑畸形。不过张问并没有多少负罪感,实际上他大部分时间对任何事都完全没有感觉,只是很客观地分析事情本身而已,麻木大概就是这样。
  这时张问发现她的决心、并不是脸上表现的那样坚决,因为吴氏的眼角滑落了泪珠。
  张问明白了,她不是真的信佛能让人到达极乐世界,不过是在逃避。逃避良心的谴责,逃避道德的罪孽,毕竟吴氏从来都是一个本份而善良的人,当安静下来的时候,她无法面对那些肮脏的事;而张问却完全没有这种负罪感,可见智商或者肚子里墨水的多少,和道德观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当朱子建立一整套儒家道德体系时,只是他的智商高而已,并不是他的道德观强,他把儿媳的肚子搞大的时候,大概也和张问一般的淡定。
  吴氏是张问的后娘不假,但是和张问连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当然两人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伤风败俗、极其有违道德准则,让人们视之为禁忌的原因就是大明社会的一套道德体系。这在蛮夷民族中是允许的,因为他们没有那套道德体系……当然张问不是蛮夷,但是他完全没有信仰,连他深谙的儒家体系也不信。所以他明知故犯,因为毫无信仰。
  张问递过去一块手帕,说道:“这里不适合你,你受了那么多苦,跟我回去过过好日子。你要是对那种关系很抵触,我可以把你当作远房亲戚,以前你照顾我那么多年,你就给我个机会也照顾你吧。”
  吴氏泪流满面,她又退了两步,拼命摇着头说道:“你走吧,再也不要见面了。”
  张问看着她起伏的丰满胸部,想起她对那种事需求这么旺盛,这种禁欲的生活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张问没有信仰,连他读的那套儒家体系也不信,他觉得人只要顺其本性,过得好就行了。此时心里又泛出了一股邪恶的想法来。
  只见吴氏一脸的眼泪,就如梨花带雨一般,身体又如熟透的果实,丰盈水灵,就算披了一件丑陋的缁衣也无法完全掩饰。
  吴氏见到张问火热的目光,擦了一把眼泪,双手捂在胸前,有些惶恐地说道:“你想干什么?”
  张问错误地把她的这个动作这句话看成是欲就故推。
  他看着吴氏那菱形上唇,翘翘得十分诱人,这种嘴唇好似生来不是为了吃饭的,而是为了亲吻。张问遂走上前去,抱住吴氏的肩膀,把嘴凑了上去,吴氏急忙偏过头躲,张问干脆那嘴凑到了她的耳根旁边,同时一手抓向她的胸部,他的一只大手竟然连她的半个乳房都抓不完。明朝没有文胸,张问虽然隔着衣服抓过去,也不会抓到什么又厚又硬的玩意、甚至垫在里面的什么破东西、更不会有钢丝一般硬的框架。入手处柔软非常。
  吴氏的身体十分敏感,而且那方面十分强盛,更何况是接近一年住在这尼姑庵里,她立刻就软得浑身无力,连挣扎都毫无力气,只紧张地说道:“别,大郎……张问,佛门净地,别做这种罪孽。”
  什么佛门净地对老百姓或许有用,因为人总是会敬畏那些未知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对张问毫无作用,他的分析很简单:如果真有因果报应,这个世上不说没有坏人,至少坏人不能占据社会上层吧?而实际上上层社会中、按照佛教意义的好人,恐怕没几个。
  千年前太史公就质疑因果报应,说盗跖这样吃人的坏蛋为啥得到了善终?对了,盗跖心里也有爱情,可见爱情和好人坏人没有关系,盗跖喜欢的人是端木蓉姑娘,他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得一场大病,让端木姑娘一直照顾自己。
  张问呵呵笑道:“师太就从了老衲吧。”
  这样的调侃让吴氏十分羞愤,她挣扎着说道:“你身为朝廷命官,竟然这般作为!再不停手我要叫了,这样的丑事让官府听了去看你怎么见人!”
  张问笑道:“现在江南这地方,谁能管我?不想要乌纱帽了可以来管管。这梅花庵如果敢报官,恐怕官不仅不会管这事,还会把它坼个干干净净。”
  吴氏怒道:“昏官!你身居高位不为百姓谋福,却如此作威作福!你不曾记得以前寒窗苦读昼夜不休,这般辛苦究竟为何?”
  “我平定福建,万千百姓因此过上了太平日子。收拾他几个尼姑,算得了什么事?做官昏得祸害全部百姓、却怜悯一只蚂蚁,那才是昏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