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559

  张问提剑正要捅他,却发现这厮照样一身都是铁玩意,离得这么近完全没有惯性力道,捅不进去,他骤然发现那敌兵的面部没有铁玩意,便伸出手一把抓了过去,不知怎么回事,手指抓到了敌兵的眼眶,张问马上手指一用力,就抠进了那人的眼眶,一个眼珠子立刻废掉,敌兵惨叫了一声。张问的手指插进他的眼眶,抓住一块血肉,死命向下一撕,顿时又一声撕声裂肺的惨呼,那虏兵脸上的一块脸皮被硬生生给撕了下来,鲜血横流,张问的手上脸上也全是血。敌兵带着哭腔不断地哀嚎。
  “啊……”另一个虏兵从楼下端着一柄长枪向张问刺了过来,就在这时张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张问的身边,一把抓住敌兵的武器,借力向后一带,那敌兵不留神之下就向前扑倒,张盈的短刀已经准确无误地划向了他的脖子,一股鲜血彪了出来。
  张问的头盔已经不见了,一头长头发散乱在肩上,满脸的血污,说不出得可怖。刚才的几个回合,他没一次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剧烈的打斗之后,他不停地喘着气,嗓子眼喘得发咸,脑子里嗡嗡乱响,可能刚才给震的,精神十分恍惚。
  他昏昏沉沉地回顾四周,只见空间狭小的楼梯口,因为施展不开,双方的军士都穿着重盔,许多人受伤了都没有死,而是相互拥抱着扭打、抓扯。
  “啊……”一个叫声把张问惊得稍微清醒了一分,他回过头去,只见一个亲兵抱着一个敌兵,从城楼上跳了下去。
  “扑哧扑哧!”不远处好几个敌兵正拿着长枪、刀剑对着一个倒在地上的明军将领猛撮,血肉像淤泥一样弄得满地都是。冲上来的敌兵越来越多,张问身边的将士减员十分迅速,仿佛是转眼之间,大半的人已经被砍成了肉泥。他左右回顾时,目光寻到了秦良玉,她手里拿着一柄长剑正在忙着砍杀。周围围着许多敌兵,秦良玉奋力拼杀之下,仍然支撑不住,被围得越来越紧,眼看就要死在乱刀之下。
  张问大吼一声:“救秦将军!”然后提着剑冲了上去,他的头发在奔跑中飘了起来,上面的血水顿时甩在空中,行为一点点红色雨点。
  “镗!”张问第一个冲上去,一剑砍在一个敌兵的肩膀上,同时身披重甲的身体也撞到了敌兵的身上,那敌兵被撞翻在地,张问身边剩下的人也跟着冲过去,砍死了一些敌兵,被包围的秦良玉这才跳了过来,和张问等人合在一处。一番拼杀之后,张问还剩下十几个人,围成一圈以背相抵作最后的挣扎。
  就在大伙都准备要死的时候,突然敌兵中一阵混乱,只听见一声暴呵,一个高大的大汉冲了出来,只见那大汉身披明军盔甲,身长八尺,面如刀削,灯笼似的大眼凶光暴射,手提一柄大砍刀,猛不可挡,砍起人来犹如切瓜一般。他的那把刀属于短柄长刀,刀身又宽又厚,形状如砍柴刀一般,又比柴刀大了几号,刀柄用布条死死地绑在大汉的右手上,他双手操刀,见人就砍,沉重的砍刀砍在敌兵身上,杀伤里极大,不死也得被撞断骨头。
  援兵来了!一个念头立刻闪到张问的脑子里,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喊出来,大喊道:“张问在此!”
  那将领听到张问的喊声,喊道:“末将营兵游击周遇吉,奉皇上圣旨,增援张大人。”
  京营游击周遇吉,张问倒是听说过,只是没见过面,不认识。之所以听说过周遇吉,是因为这个将领和其他京营将领出身不同,几乎所有京营将领都是世袭或者是凭借关系做的将帅,而周遇吉完全是凭借战功由士卒提升到的游击将军,深受下层士卒的拥戴。
  周遇吉勇武非常,他的兵也个个彪悍,杀得楼上的敌兵哭爹喊娘,城楼上的战局马上发生逆转,明军成了绝对绝对优势的一方。不到两炷香时间,周遇吉的援军就以绝对优势兵力围住了冲上楼的这股虏兵,将其全部歼灭。
  这时周遇吉走到张问面前,看了一眼张问手上提着的血淋淋的长剑,尚方宝剑,立刻抱着大刀执礼道:“末将周遇吉,拜见张大人。”因为刀柄被绑死在他的右手上,周遇吉一时也没法收刀。
  张问将剑放入剑鞘,急忙扶起周遇吉,声音有些沙哑道:“若非周将军援救,本官命休也。城下战况如何?”
  众人一起走到城台上,只见左安门城下的明军阵营依然未破,城中的敌兵仍然在猛攻阵营;而城墙上的防御体系原本已经被建虏消灭,这才杀到了城楼上的,但是周遇吉从墙梯杀上了城墙后,已经夺回了城楼、控制了东西两处墙梯,城墙上的敌兵被压缩到了西面靠近永定门的那一边,双方还在厮杀。
  张问看了一会,松了一口气道:“周将军来得及时,否则左安门已经沦入建虏之手!”
  周遇吉那对眼睛真是大,和牛眼睛一般,还有嘴也很大,很厚的嘴唇完全影响了他的美观,本来一张方正的脸,因为眼睛和嘴的不协调变得有点丑陋。周遇吉说道:“建虏围左安门的时候,皇上得到了消息,听说张大人为了夺取永定门不惜代价,只留下几千人防守中军,又遭受数倍敌兵的围攻,皇上担心张大人的安危,遂亲自下旨末将带京营一部出宣武门增援张大人。一切都是皇上英明决策,末将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张问听到这里,心道:皇上心如明镜,他呆在皇宫里基本不出来,但是对下边这些人却是看得明白,否则皇上就不会点名要周遇吉来了。
  如果出来增援的京营军队是其他某部,张问可不认为他们能强攻上城墙,恐怕现在自己已经魂归九泉……整个京营,能打的大概就只剩周遇吉这一支人马,其他部队都不太中用,现在都龟缩在内城上,负责城防。
  从城楼上居高临下,只见西墙上的敌兵寡不敌众,渐渐不支,正在向永定门那边退却。不多一会,那些建虏兵又奔了回来。张问极目远望,见永定门那边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马向这边冲了过来,看衣甲和旗帜,竟然是明军!
  明军出现在西墙上,那么永定门已经拿下了!?张问顿时哈哈大笑,站在这高高的城楼上,开怀大笑,感觉是相当得好,一股王八之气挡也挡不住,在张问的胸中回荡。
  城上的虏兵被城墙两边夹击,无处可去,他们现在也体会到了插翅难飞的绝望,挤压之下,许多虏兵从城墙上摔了下去,高大的城墙比京师里的阁楼还高几倍,摔下去只能变成肉饼。
  就在这时,突然看见一个明军军士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大声高喊道:“老子要高升了,老子要发财了!”建虏的残兵败将看见那个头颅,许多人都跪倒在地,扔掉了武器。
  张问愕然道:“快去问问,砍了谁的脑袋,不会是代善吧?”
  不多一会,一个军士向楼上喊道:“军门,砍了一个贝勒的脑袋,叫多尔衮!只有十几岁,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儿子!”
  张问笑道:“取首级的那个兄弟,还真是要升官发财了!”
  ……
  八月二十五日,一支约三万人规模的勤王援兵第二批到达京师,驻扎在了德胜门外,此后的几天时间内,距离京师较近的各地援兵纷纷赶来了。建虏有被分割歼灭的危险,于是撤出了京师,向蓟州方向退却。京师满城争相庆贺,虽然建虏还在关内,但是京师的危险已经基本解除。
  张问在中军大营协调各部人马,分兵进击昌平、顺义、通州、香河等周边城池。因为永定门一战,他的名声鹤起,得到了各地将帅的认可,调动兵马就更加容易了。他正在帐中和众将商议对敌方略时,只听见帐外高喊道:“圣旨到!”
  张问急忙率领众将迎出大帐,只见来了两队人马,一队太监、一队锦衣卫,站在正中的太监是刘朝(圣夫人客氏的心腹太监)。锦衣卫和太监分别站列在两边,张问等人和刘朝交换了位置,让刘朝站在北边的大帐门口,众将站到下面。
  众人跪倒在地听旨,刘朝昂首挺胸地缓缓展开祥云黄绢,念道:“制曰:建虏犯境国之大患,左副都御史张问临危受命、兼领勤王总督,痛击虏兵……旨调拨内帑银两,犒赏众军,宣张问即刻进宫面圣。钦此。”
  众人高呼万岁之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刘朝走上前来,满脸笑容地说道:“咱家真得贺喜张大人啊,这回您的圣宠恐怕世上都无法仰望了……”
  张问忙说道:“下官身为大明的臣子,食大明的俸禄,忠君报国份内之事耳,不敢邀功。”
  刘朝摇摇头,对张问冠冕堂皇的官腔不作理睬,只说道:“大人这就随咱家进宫去吧,皇爷可是迫不及待要见您呢。”
  张问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盔甲,说道:“可否容下官回家换身衣服再去?”
  刘朝唉了一声,说道:“就穿这身盔甲,还换什么衣服,刚才咱家不是说了吗,皇爷想尽快见到您,走吧。”
  张问这才和众将道别,应酬了一番众人的道贺,然后骑马跟着刘朝等一行人进城了。走到左安门门口,张问从马上下来,正要去解佩剑,这时一个太监走到门口说道:“口谕,说给张问听。”
  张问忙跪倒在地,太监说道:“张问之忠心日月可鉴,朕心甚慰,为朕信任之臣,准张问佩剑入宫;为朕之肱骨之臣,恩准他宫中行马。”
  “臣……不敢!我朝未有大臣敢仗剑面圣的先例,臣非乱臣贼子,岂敢以兵器近天子?”张问动容道,急忙要解腰上的佩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