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59

  余琴心忍不住冷笑了一下,心道你都被人算计成什么样了?
  张问又说道:“余姑娘不明白,大丈夫只有在危险中才能找到价值,如果没有敌人和对手,我恐怕只能每日长吁短叹了。”
  余琴心摇摇头,没好气地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不仅是危险……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大祸临头?”张问收住疲惫,眉宇间顿时露出一股凌厉的杀气,“我知道,敌人不仅在外部,也在内部,但鹿死谁手还为时尚早!”
  余琴心怔怔道:“你已经知道了?”
  “知道什么?”
  张问神情疑惑,显然并不知道。他知道京师内部有隐藏的敌人十分仇恨他,时刻都想置他死地,但具体是谁、在搞什么阴谋,他并不清楚。
  余琴心犹豫了一下,“王公公的事儿。”
  她又沉声说道:“王公公和英国公张维贤密议,要联手控制京师势力,与福王里应外合……”
  “王体乾?”张问的目光里已经没有了丝毫倦色,变得十分犀利。
  余琴心点点头:“您一定要小心王体乾!”
  张问沉思片刻,要说王体乾参与阴谋,的确合情合理:一则他为了自保,投向福王对他有利;二则王公贵胄们想有什么动作,必须得拉拢王体乾,因为他手里握着东厂锦衣卫,还有九门提督、东官厅京营中的宦官。
  不过张问并不害怕,他冷笑道:“我早就防着内部,西大营铁军营留下的五千将士,也不是什么秘密;而东厂锦衣卫搞搞情报、恐吓官员还行,打仗拼命恐怕不敢恭维,至于西官厅的京营,呵呵……”
  张问的目光让余琴心身上一阵寒冷,他说道:“况且你说王体乾要暗算我,可有证据?”
  “您认为我在说谎,或者挑拨离间?”余琴心神情复杂地看着张问。
  张问冷冷道:“没有确凿证据,就成天觉得所有人都在整自己,如此心态如何治理国家?王体乾的确有动机,但是他不一定会这样做;防范是必须的,但是我不能因为听了几句话就去动他。”
  第六折
肯羡春华在汉宫
段四九
误会
  余琴心在张问眼里就是一个伶人,就算她在琴艺方面很有造诣,已然有音律大家风范,但她仍然摆脱不了伶人的身份。这种身份的人,无论她有多少人追捧,太平盛世消遣可以,真遇到大事的时候,张问要去指靠她,不是扯淡吗?
  所以,张问不可能因为听她说了一番话就完全相信她,然后去收拾王体乾;更何况现在京师内外局势复杂,经不起折腾,张问几乎没有力气再去布局对付王体乾这么一个大太监了。
  他虽然不会完全相信余琴心这么一个歌妓出身的女人,但对王体乾的防范还是必须的;他认为铁军营五千甲兵已经完全足够了,还有辽东军很快也能到达京师,辽东军中熊廷弼、秦良玉、刘铤都是和自己一条船上的人。
  所以张问并不打算主动去动王体乾,他也没法理解余琴心这个女人为什么要打王体乾的小报告。
  ……今天余琴心刚和张问见面时就说“要给他一个误会”,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大概也猜到张问在大事上不会那么容易相信她,所以才有此一说。
  误会,是女人理解男女之间纠葛的常见桥段,可以引发男人的惊讶、内疚等等复杂的情绪,进而“好事多磨”,最终俘获男人的心。
  余琴心也是这么思考的,当她把王体乾图谋不轨的消息告诉张问之后,张问肯定不信,但是他最终会发现她说的是实话,进而懊悔错怪了她的真心……那么他的感情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一切余琴心都预算好了,但是当张问真的在她面前表明不信任时,她心里仍然一阵刺痛,她失落地说道:“张大人……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张问从容地说道:“余姑娘多虑了,京师尚有精锐,且辽东等地大军临近,我相信王体乾的明智。”
  余琴心道:“他们不是马上就要夺取京师,而是要联络福王北上,里应外合,献出城门。”
  张问听罢沉默不语,低头沉思。他心道:福王的军队从河南挥兵向东,攻击凤阳,目标很显然是长江流域。如果王体乾真的联络了王公贵胄,要和福王里应外合,那么福王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此时他对余琴心的话也有些将信将疑。
  张问沉吟不已,很显然并不相信余琴心这个人,他的将信将疑完全是建立在对局势的理性分析上。余琴心心里一片亮堂,十分明白他的心思……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张问,但是张问却在怀疑她,让她很是受伤,政客,都是这样的吗?
  “咚!”余琴心使劲一拨琴弦,那绷紧的琴弦立刻划破了她娇嫩的指尖,一滴嫣红的鲜血滴在了琴面上。
  “余姑娘……”张问愕然地看着她的手指。
  余琴心看着窗外的海棠花,红得似血,艳得犹如美人,她苦笑道:“这里的海棠很漂亮,像血一样……我说要给你一个误会,你会明白的;我还会给你一个惊喜,血一样的惊喜。”
  “血一样的惊喜?”张问摸不着头脑,他觉得今天余琴心受了刺激,说话十分奇怪。
  ……
  “罪恶只有用鲜血清洗!”扬州府城外的中军大营里,兵部尚书朱燮元杀气腾腾地喊道,“罗氏豪强聚众围攻官府府衙,罪不可赦!命令章照立刻进攻。”
  “得令!”传令官捡起地上的令旗,奔出帐外。
  中军大营里撑着一把大伞,朱燮元就坐在大伞下面。他没有披甲,而穿着大红色的官袍,腰上挂着尚方宝剑,正襟危坐。他的左右站立着一众文官武将,帐下还有两排身穿灰黑铁甲的亲兵,站成两条笔直的直线,军容十分整肃。
  西大营六万人马沿运河南下,考虑到南直隶的安危,朱燮元没有急着去找福王的主力决战,而是先赶到了扬州。扬州知府商凌真不是一般的顽强,他抵挡了数万贼军两个多月,期间没有看到援军一兵一卒,仍然坚守着城池;罗玉璋叛军也够倒霉,在苏州、中都驻军隔岸观火的有利情况下,这么长时间竟然连扬州城都没拿下,直接被困在扬州府地界内,伸展不开,待到中央援军到达,他没办法了,只有硬着头皮与援军交手。
  “轰轰轰……”巨大的炮声比雷声还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