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559

  那册子上的内容十分露骨,写着新浙党一众官员党同伐异、居心叵测,借开矿之由,专挖龙脉,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诛灭九族千刀万剐不足以谢其罪……云云。
  “快给我把官服拿来,我要去上朝!”沈光祚急火攻心,差点没跳起来,“这帮宵小之辈,十足的小人,拿不出有利证据说明西北问题,就捣鼓这些神鬼之事!”
  “老爷,老夫人做了燕窝粥,吃点东西再去吧。”
  沈光祚怒道:“吃个鸡巴!”
  当他坐轿来到午门时,午门口已经炸开了锅,一大群官员正在那里瞎嚷嚷。沈光祚这才知道,不仅他的门口有这种小册子,各大衙门门口、官员家门口,一夜之间都是这种小册子,影响极大。
  ……在后世,这次散布反党反革命小册子的事件,史称“第三次妖书案”,更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为“明末秘案新三案”。
  新浙党的人被吃果果地指责谋反,已经暴跳如雷,大骂三党;三党的人觉得自己很冤枉,自然受不得这口鸟气,也是破口大骂。
  “操你妈!”“干你娘!”“无耻下作之辈,你们就只会捣鼓这种鸟玩意?”
……
  “砰!”只见一个身穿红袍的老头被推到午门上,脑袋被撞得头破血流,乌纱帽也掉到了地上。那老头大怒,十分矫健地跳将起来,“啪”地一巴掌扇了过去,对面那官儿的脸上顿时冒起五个红指印。
  “李大人,您打下官干甚?咱们是一起的啊!”那挨了巴掌的青袍官员捂着脸,几乎要哭出来。
  “对不住,老夫一时气愤打错了……是他!咱们一起揍!”
  ……
  转眼之间一群饱读诗书的风雅之士干起了群架,打得灰尘四起,场面十分强大。就在这时,只见一队骑兵自承天门那边奔驰而来,当头一个身穿仙鹤红袍提重剑的人,正是张问。
  张问见着眼前的状况,大吼道:“都给我住手!”铁蹄提着长枪便围了过去,跃马扬威,威胁打架的人。
  众人打得正欢,谁管那些军士?文官们胆子极大,武人在他们眼里屁都不是,老子就是官,怕你披甲的?
  骑士们喊道:“住手!住手!”
  一骑冲过去,把两个正在对打的官员拦开了,其中一个花白胡须的官儿仰起头看着那骑士骂道:“还不滚开!”
  张问见状指着他们吼道:“拉开,都给我拉开!在午门就打架,成何体统!”
  众骑士只能从马上跳下来,冲过去把两帮官员拉开,许久才控制住情势。张问没好气地说道:“出了什么事儿,到朝堂上讲理去,打来打去能打出结果吗?谁是谁非,在太后面前说清楚,太后自有定夺。”
  这时午门打开了,众人才气呼呼地整理自己衣冠,向宫里走去。只见有的衣服撕坏了,有的帽子被踩扁的,十分狼狈,有个青袍官员的背上还有个大大的脚印。
  众官僚走到御门前面的广场上等着,有太监进去禀报今天出事了,所有太后没有罢朝,叫太监李芳出来传旨,到御门内早朝。
  御座前面照样垂着一道帘子,只能看见里面的人影,听见说话声。众人跪倒呼喊道:“臣等拜见太后。”
  帘子里面一个软软的娇嫩声音道:“众卿平身。听说今早发生了什么事?”
  户部侍郎沈光祚迫不及待地走了队列,拿着一本小册子道:“禀太后,今天一大早,臣刚刚起来,就发现了这么一本妖言惑众的妖书,臣气愤不过,来到午门,才得知朝中的大臣都捡到了这么一份妖书。此书污蔑朝廷大臣,影响极坏,请太后严查。”
  张嫣道:“拿上来我看看。”
  太监李芳一甩手里的拂尘,扬到手臂弯后面,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接过沈光祚手里的“妖书”,然后返回御座跟前,把书呈到张嫣的面前。
  张嫣在帘子里看“妖书”,下边安静了一会,就有一个新浙党的官员忍不住说道:“这本书一定是六科给事中赵大才所印!”
  赵大才急道:“你休得血口喷人!”
  那官员冷冷道:“前几天就是你弹劾西山煤矿的事儿,眼看证据不足,便用此下作手段,意图诬陷我等。”
  赵大才白着脸道:“话可不能乱说,我赵大才身为大明的官员,站得正,行得直,有什么话就上折子明说,犯的着如此下作?”
  沈光祚帮腔道:“印没印,谁指使的,一审便知。”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孙承宗没法沉默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人下狱,自己一句话都不说。孙承宗站出来正声道:“凡事都要讲个证据,谁看见妖书是赵大才印的?谁又看见妖书是赵大才散布的?”
  沈光祚道:“孙大人,您的意思难道这事儿不审,就这样算了?”
  孙承宗哼了一声道:“怎么不审?但赵大人是给事中,朝廷言官,岂能说拿就拿的?必须得拿出证据来才能动赵大人!”
  沈光祚冷冷道:“赵大才嫌疑最大,不审他审谁?”
  孙承宗对着御座上抱拳道:“请太后作主,这案子该怎么审?”
  张嫣沉吟片刻,有得官员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沈光祚是张问的亲戚,这个她是明白的,想罢便说道:“赵大人有嫌疑,须得询问清楚才能还他清白。”
  沈光祚一听大喜,喊道:“来人,去掉赵大人顶上乌纱,拿执殿下!”
  “大胆!”孙承宗怒道,他的长袍下摆因为气愤而微微颤抖,指着沈光祚的鼻子骂道,“这大殿之上,有你沈光祚下令的份?太后只是说询问清楚,什么时候说要捉拿下狱了?!”
  兵部右尚书汪在晋是孙承宗一手提拔上来的,这时候不声援就是贪生怕死,当下便说道:“沈光祚擅传懿旨,其罪当诛!请太后治罪,以正朝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