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559

  是什么字,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总算看出来一点:这骨头和上面的字的确有些年头了,不像是临时弄出来糊弄人的东西。
  一个花白胡须的红袍官儿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会,说道:“什么字老夫不认识,但是老夫对古董有些鉴定经验,这块骨头,的确有千年以上的来历了。”
  老头说了这句话,众人又眼见为实,这才松了一口气:既然不是临时弄出来的东西,那自然就不是预谋。
  没人认识,张问只好叫人墨拓之后把骨头收入大库。
  就在这时,一个青年官员说道:“既是天道,我等凡人不能解读,岂不辜负了上天的警示?我等应该尽力解读出来才对。”
  有人说道:“可大伙儿都不认识,不知道上面写得什么。”
  又有人道:“这第一个字有飘渺之感,可能是风字,第三个字有波光荡漾之意,可能是水字……这四个字应该是风调雨顺?”
  众人听罢纷纷附和,都大拍马屁,说是朝政清明、敬畏天地,上天很满意,这才降下祥瑞。
  那青年官员摇摇头道:“既然不能解读,万万不可枉度天意。下官听说大隆福寺的空灵大师对上古文字颇有研究,不如把墨拓拿到寺庙里,让大师解答天意如何?”
  礼部左侍郎周治学立刻反对道:“这块甲骨从黄河里打捞出来,不过就是上古时的遗迹被冲刷到河中,偶然现世而已,谁又能保证是上天的警示?”
  甲骨有些年头了,不是临时刻意为之。那么这东西不是预谋没有错,但是,并不妨碍别人借题发挥,马上捣鼓出来一些说辞。
  刚刚才过去的那场妖书案,让三党损失惨重,礼部侍郎周治学是三党经过“新妖书案”洗礼之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大员之一,他要领头对抗“奸党”,防止奸党借一块骨头发挥。
  这时新党那边的一个官员语重心长地说道:“举头三尺有神灵,周大人慎言。”
  周治学正色道:“如果真的是上天的启示,为什么这几个字谁也看不懂?如果故意要让凡人看不懂,又为什么要启示?”
  一些官员纷纷附议,支持周治学。
  这时张问说道:“无论怎么样,既然空灵大师能够解读,姑且让他看看,解得是不是有理,咱们再商量就是。”
  周治学道:“上面的字谁都看不懂,却要交给一个和尚解读,岂不是把社稷大事置于一个和尚之手?”
  首辅顾秉镰道:“周大人,你急什么,咱们只是让空灵大师解解看,又不是一定要听他的。难道这几个字不能给别人看了?”
  周治学一语顿塞,不知如何辩驳,只得默然。
  待大伙从午门口散伙之后,三党的人凑在一块,有比较迟钝的官儿依然没有闹明白怎么回事儿,不禁问道:“周大人,咱们为什么要反对解读甲骨啊?”
  此官一句话,立刻遭到了周围同僚的鄙视,大伙的眼睛里仿佛都写着两个字,左眼“脑”字,右眼“残”字。
  倒是大官周治学很是耐心,他看着宽阔的广场深深地叹了一句,微风吹拂着他的长袍,他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人心就像变幻的云彩,难测啊!就怕新党借这么一块骨头做题目,弄出一篇新文章来,骨头变成党争的工具。”
  听到这里,众人都一脸愤愤,“小人霸占庙堂,乾坤充满阴霾,我等一定要主持正义,还庙堂一个清明!”
  周治学低声道:“他们可以找什么空灵大师,我们为什么不能找个道长?四个大字,犹如天书,根本没人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不能任人鱼肉!”
  其中一个官员说道:“道长好找,关键是咱们要把那几个字解成什么字?”
  另一个愤然道:“自然应该是奸党当道!”
  周治学举手平息了众人,仰头缓缓说道:“如今的朝堂,敌强我弱,贸然攻击他们讨不着好……这事儿还得以自保为主,不如就解成‘风调雨顺’,既是祥瑞,那么反对的人就不好过分歪曲道理了,如此也能让皇上和太后省心一些。”
  众人听罢陆续都表示认同,觉得周治学说的有道理。周治学如此处置,也显示了他宽厚的性子,更容易收拢三党的人心。
  周治学说罢抬头看天时,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隐隐还有闷雷之声,周治学便说道:“大家都散了吧,早些回家,快下雨了。”
  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三六
借题
  礼部一个官员王杨很快找到了一个道人,并将道人带到礼部衙门的值房里,引荐给礼部左侍郎周治学。
  只见那道人四五十岁,面容清矍、身材高瘦,穿着一身宽大的八卦道袍,显得宽松而潇洒,嘴上一搓山羊胡也有飘逸之感,倒有几分仙风道骨。
  道人从容淡定地说道:“贫道乃祖天师第五十六代嫡传弟子,在龙虎山闭关十载后出关,游历天下参悟自然,刚到京师,承蒙王大人盛情款待,顿感王大人谈吐不俗,遂相交甚欢。又闻大人有惑,不知何故?”
  礼部侍郎周治学一听这道人言语得体,表情淡然,心下便一喜……要是找了个没见过大场面的道人,在官衙里四肢发抖丢人现眼,那可就糟了。
  至于他是什么嫡传张天师……得了吧,周治学根本不信。
  这时引荐人王杨也在旁边说好话:“周大人,张天师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名望甚大……”
  周治学看了一眼王杨,示意他住嘴,然后对张天师抱拳道:“天下僧道,皆归礼部管理,发放度牒之后方为合法,我们和僧侣道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张天师和王大人有交往,你应该明白,在衙门里有点门路,游历天下也方便一些,您说我说的对是不对?”
  张天师捻着胡须沉默了片刻,说道:“周大人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要贫道效劳?”
  周治学听罢呵呵一笑:“张天师倒是聪明人……是这样,我想请你解几个上古文字,甲骨文。”
  张天师淡然道:“贫道虽对上古文字有所涉猎,但是甲骨文……却不知是哪几个字,贫道有没有见识过,如若在能力所及之处,贫道定然知无不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