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559

  发生了什么?张问顿时意识到不是什么好消息。
  顾秉镰把手里的急报递给张问:信王朱由检不知怎么跑到了西北,煽动了陕西、甘肃、山西境内的几个县府叛变,又和陕西的草寇王嘉胤等好几部勾结在一块,聚众数万,进入山西。杨鹤这个草包临时调集大军围剿,在黄河和汾河之间大战。杨鹤一部临阵倒戈,官军大败,丧师三万余,西宁、延安、平阳数府一线的广大地区全部丢失,杨鹤困守太原,发急报向朝廷求援!
  张问一边看奏报,一边沉住气说道:也不能全怪杨鹤。朱由检毕竟是皇家正嗣,而且曾经有过皇帝的名分,他拉起大旗,定然容易煽动地方官僚叛变,况且地方缙绅本来就对咱们这个政权不满杨鹤自己没有叛变,已是不易,他刚去山西几个月,没有多少自己的亲信,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势力平叛,难度自然较大。
  顾秉镰道:应该立刻召杨鹤回京问罪,另派大员去山西扑灭火势。
  派谁去都是一样的结果,而且太原未失,山西就还在我们手里,临阵换将不是好事,让杨鹤继续固守太原,调集各地军队构筑防线,防止叛军东扩。张问揉了揉太阳穴,又对旁边的吏员说道,叫人打盆凉水进来。
  是,大人。
  他用凉水洗了个脸,然后传唤了几个朝廷重臣商议。兵部尚书朱燮元,西官厅参事沈敬、黄仁直等重要官员来到内阁衙门参加了议事。
  年前的御前廷议本来预算了太原、彰德、徐州三处大营的新建,但是今年以来,山陕两地兵祸两年,太原大营未能如期构建,倒是彰德府和徐州府两处调集物资人力开了屯田构筑工事,已设立了兵府。
  鉴于乱兵前方势力已到达平阳府,众臣认为只能以彰德府大营为主力进行围剿。张问同意了这个设想,调任大将叶青成为徐州营总兵,大将章照为彰德营总兵,让他们负责训练军队。
  章照得到调令之后,给张问提了一个要求,请求朝廷制造一批火器车辆调送给彰德营试用。张面的要求,吓了一跳:各式火铳八万枝,火炮三千二百门,偏厢车五千余辆,各种车辆骡马无数。
  张问便找来章照问道:你要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章照大言不惭道:如今朝廷财政恢复,并不缺钱,好不容易要建立新军,为什么不组建有战斗力的军队?我这个要求只是二十个营的编制,战斗营和辎重营加起来不足二十万人,如果按照一个大营五十万的巨大规模,这些东西根本不够。
  张问道:二十万人,如何编制?
  末将这段时间自创了一种车营编制,名曰装甲师。以步骑七千二百人,师-冲-衡-乘-车五级编制,组成一个装甲师。装甲师下属三营:三千二百人、配备一百二十八辆装甲偏厢车,组成步兵营;一千六百骑四冲骑兵,组成骑兵营;两冲权勇骑兵队、四冲步兵队共二千四百人组成权勇营。
  二十个装甲师,配备后勤辎重营,约二十万人。
  装甲师?张问愕然,却不知战力如何。
  章照道:末将到彰德府之后,先编一师,一试便知。
  张问打过好几次大仗,但是他实际上只是个政客,于兵制的具体操作并不精通,每次打仗,都是依靠手下猛将的能力才取得战果。所以当章照提出一种新编制时,张问也拿不定主意。
  他便找来精通战阵的兵书尚书朱燮元商议。
  朱燮元看完章照的设想之后,立刻拍案称赞,说装甲师合乎戚继光《武备志》等多种兵法,只要配以严格的军法,公平的赏罚体系,战力定然强悍。
  张问听罢,又问道:装甲师配备这么多火器,后勤如何保障?
  章照又掏出另一份资料,说道:装甲师配备后勤营保障补给,后勤营编制,内将官一,中军一;军车兵三十人;杂役兵二百五十四人;车炮兵一千六百二十二人;全营共一千九百单八人。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一百六十门;鸟枪六百四十枝、铳手六百四十人。车辆畜力:辎重车二百五十六辆;驾车用牛二百五十六头。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绳桩九十六条;拒马枪二百五十六条;火兵尖担二百五十六架;火镰二百二十四把;灯笼三百五十四个;铁楸七百三十六把;铁撅四百九十六把;镰刀一千二百一十六把;斧头一百二十六把;凿子一百二十八把;铡刀二百四十口。粮草辎重:米二百石;黑豆五百石;淇子二百九十九石四斗;炒面二百九十九石四斗。锣锅五百口;铁锅二百五十六口;水袋五百个;水桶二百五十六口行了行了!张问忙打断了章照的长篇大论,你到彰德府之后,先试编一师看看效果火器方面,我已提拔宋应星监制火器,命他尽快造出一批新式火器,装备彰德大营的装甲师。
  章照拍着胸膛说道:大人放心好了,西北那群土鳖,只需一个装甲师就能让他们土崩瓦解。
  你先弄出装甲师再说,到时候我去彰德府亲自看看效果。张问说道。
  不几日,内阁授章照五府都督佥事衔,到彰德府负责编制、操练新军,并下达政令,协凋周边各布政司、都指挥司、府等机构分别负责物资调配和运送。
  章照挂的是五府官职,只能统兵,不能调兵所以山西战事朝廷没有任何动作,只下令巡抚杨鹤构筑防线,防止乱兵东扩。
  杨鹤随后数次上书要求增兵,朝廷了无音信,他又上书要求辞职,被内阁驳回。
  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五二
志贤
  有鉴于国家多事之秋,急需大量将校武官,内阁和各部堂商议之后,决定新设武备堂。仿照文官科举制度,进入武举体系的人必须查祖宗三代,身家清白没有作奸犯科的记录。通过府级考试的人成为武秀才,获得武秀才资格的人便可参加武备堂的考试。武备堂的入学考试分春秋两闱,省级考试为秋闱,中央考试为春闱。分弓马、兵法等几科。考中武举人和武进士的人由兵部出资资助,到京师武备堂深造火器兵法,学成之后便可授予五府、兵部、西官厅、中央嫡系军队的将校等官职。
  张问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自任武备堂堂官,那些武进士和武举在他面前都自称学生。
  很多人对这个新玩意都持观望态度,批武举的人数比较少,总共一百余人。因为彰德府那边章照组建的一个装甲师急需人才,张问便把一批考中的武举,加上各府的武秀才总共五百一十二人,直接调任到彰德大营一装甲师担任各级将官。
  新军装甲师的将领军饷丰厚,那些寒门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武备堂渐渐兴盛起来;张问又授了章照、叶青成、穆小青等武将同武进士出身。
  这时已到了九月间,张嫣在西苑快生产了,张问便把朝廷的事务交给顾秉镰和朱燮元二人处理,自己跑到西苑去陪张嫣,因为女子生产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
  明朝医疗技术还比较落后,产妇死亡率很高,婴儿夭折也十分常见但是女人都想生育,大概是人的本能。
  张问眼看好不容易后继有人,自然对张嫣生育的事儿十分看重,几个月前就命人到浙江寻到柳影怜,接到京师准备为张嫣接生。柳影怜原本是江南名妓,却在医术上造诣不浅,张问在浙江做官的时候和她结识,成了朋友。
  当初沈碧瑶难产,差点就性命不保,正是医术高超的柳影怜救了她们母女的性命。张问对柳影怜的医术十分信任,便专程将她接到京师来了。
  张问从九月初就一直待在西苑,又命人准备了产床等物。到九月中旬,张嫣总算到了临产的时候,张问和他的老婆张盈一直守在她的房门口。柳影怜说是顺产,他仍然忐忑不安。
  好在张嫣身体丰盈健康,不然她的肌肤也不会好得能捏出水来,身体好生孩子应该就容易些。张问在产房外面坐立不安地熬了半天,终于听见里面一声啼哭。
  恭喜张大人,是个男孩!柳影怜笑吟吟地走了出来。
  太后没事吧?张问见到柳影怜的表情,心里已是松了一口气,但依然问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