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559

  工部兵厂司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研制出一种蒸汽车,是用御动机带动车厢。一辆蒸汽车试验的时候可装载六节车厢,一个时辰行走二十余里,和走路差不多快。
  因为太缺骡马,那些火炮等装备,还有大量粮食,不可能让士兵们背过去,兵部只好采用了这种慢腾腾的蒸汽车,而且不得不在沿路增设驿站,为车队加水加煤。
  大军还慢腾腾地分批入调辽东时,金国可汗代善听到风声,率先发动了一次战役,率骑兵攻击大凌河堡,驻守的参将叫吴襄。建虏骑兵打过来的时候,吴襄悄悄逃跑,结果守军无人指挥,大败。
  时任蓟辽总督的人是熊廷弼,按军法将吴襄逮捕,押解回京问罪。
  张问和一批徐州大营的两个装甲师刚刚到达山海关,遇到被押解路过的吴襄还没开打就吃了一个败仗,张问大怒,下令将吴襄就地正法。
  只听得外面砰地一声枪响,吴襄被枪毙。跟着张问的女将秦良玉刚刚听闻这件事,赶到张问所在的大堂时,人已被杀。
  秦良玉道:吴襄是辽东将门的人,大人怎么说杀就杀了?
  张问现在的羽翼早已丰满,实力很强,免不得有财大气粗之嫌,他不解地说道:此人临阵脱逃,罪有应得。
  秦良玉在辽东呆过,了解一些关系,便说道:人死不可复生,吴襄被杀,为了安抚辽东将门,得让他的儿子吴三桂袭职不然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等将领也会心有不服。
  吴三桂?张问惊道,吴襄是吴三桂的父亲?
  正是。
  吴三桂这样的名人《大明日记》上也有提起,好像是个汉奸。
  张问长期呆在中枢,大明各地兵马将帅无数,他对地方的将领也不是全都了解,吴襄什么来头他就不知道。
  这时他心道:吴三桂能当汉奸,定然有反骨,我现在杀了他父亲,不是与他有杀父之仇?
  想罢张问便授意言官弹劾与吴襄相关的将领,告他们意图谋反,张问以此为借口下令厂卫将其全部逮捕投入诏狱待审。
  吴三桂被押送到山海关之后,张问便想见见他,叫人押到行辕私见。锦衣卫将他押进来之后,只见他中等身高,长得是虎背熊腰,但是眼睛却白多黑少,看起来有些阴毒。
  又加上张问从大明日记上窥视天机,他顿时对吴三桂十分不喜。
  吴三桂伏倒在地,说道:末将杀敌报国忠心耿耿,却不知何来谋反之实?朝中言官无中生有,陷害末将等人,请大人明察。
  张问回顾左右,都是玄衣卫的人,没有外人,便笑道:谋没谋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杀了你父亲,怕你忌恨。
  吴三桂顿时愕然:家父兵败获罪,朝廷按军法处置,末将何来忌恨之理?大凌河之战时,末将尚在锦州,却因此获罪,末将冤枉啊!
  冤不冤枉,你到九泉之下对阎王爷说吧。张问冷笑道,老子现在不杀你,难道要等你羽翼丰满之后再费劲?
  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五六
上谕
  在大明辽东锦州城镇守锦州松山一线的将领是辽东总兵官祖大寿,此人是辽人地头蛇,将门世家出身。现在他在行辕中是坐立不安,因为他得到消息朝中有人弹劾他谋反,他的外侄吴三桂等好几个将领已经被押解回京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
  娘的,老子什么时候谋反了?祖大寿烦躁地骂了一句。
  旁边一个将领低声道:属下觉得此事是凶多吉少,听说吴襄刚到山海关,就被张阁老下令处死。总兵大人是吴家的亲戚,恐怕上边是要斩草除根!
  《大明日记》只有张问夫妇看到过,别人自然不清楚关于吴三桂的玄机。祖大寿听到属下这么一说,觉得是这个理,顿时就怒道:吴襄临阵逃跑,那是罪有应得,张问想稳定军心,让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接任参将不就行了?他倒好,想把咱们辽东将门都斩尽杀绝?这样寡恩薄义的人,老子还为他卖命作甚!
  另一个将领愤愤道:张问一党一向就是党同伐异,躲在山海关的那帮人富得流油,咱们拼杀在辽东一线,却缺衣少粮,还不是因为熊督师他们是张问的人,咱们的关系隔得远了。现在更多分,要用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来杀咱们,这样的朝廷咱们还向着他们干甚,娘的不如反了投金国省心!
  祖大寿沉吟道:如今朝廷号称两百万大军讨伐金国,我看金国是败多胜少,现在投过去,不是自寻死路?
  就在这时,一个军士奔到门口,慌慌张张地说道:禀总兵大人,巡抚阎大人和锦衣卫往行辕来了!
  什么?祖大寿大惊。
  话音刚落,只听得外面一个声音喝道:大胆!咱家是钦差,谁敢阻拦?
  祖大寿旁边的将领急忙沉声道:总兵大人,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等愿割这些杂种的项上头颅!
  此时朝廷厂卫的人已经闯了进来,只见为首的是一个太监,然后是一个身穿红袍的文官,后面跟着一队锦衣卫,人中间还有一个头戴帷帽身穿黑衣的女人这样的打扮大家都清楚:玄衣卫。
  太监左右看了看,昂着头哼了一声,走到正北面,尖声说道:上谕。
  祖大寿皱着眉头,只得跪倒在地,周围的将领也跪倒听旨。
  太监道:辽东总兵官祖大寿被劾有谋反之嫌,令其回京自辩。
  旁边的将领没好气地说道:自辩个鸟,那地方是说得清楚的?
  太监大怒,指着那将领气得手脚发颤:你怎么说话的,姓甚名谁?
  另一个将领又冷冷说道:什么上谕,皇上还不满十岁,这上谕是谁的上谕?
  你太监招呼左右锦衣卫道,将这两个目无纲纪的乱臣拿执堂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