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559

  “好,好,上使请。”杨鹤忙让到一旁,让宪兵队走前面。
  走进大帐,玄衣女子直接走到正北方,轻轻咳了一下清清嗓子,用庄重的口气道:“圣旨,传谕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
  杨鹤及其幕僚部将等人全部伏倒在地。这时玄衣女子才念道:“匪患荼毒地方,民生苦久;叛匪又勾结前朝余孽,犯谋逆大罪,按律罪无可恕。经内阁大臣商议后,以为匪患不予彻底清除,难得太平。朕又闻除恶务尽,驭世之大权,故令杨鹤荡平匪巢,所有叛匪及仆从就地处决。钦此。”
  “杨大人,接旨吧。”
  杨鹤怔了怔,忙双手举到头顶喊道:“臣接旨,谢恩。”
  玄衣女子将圣旨放到杨鹤的手上,说道:“杨大人请起吧,我的使命已完成,就此告辞。”
  杨鹤道:“上使旅途劳顿,何不在此休息几日再启程。”
  “不必了。”
  杨鹤等人出门送走了使者,回到大帐时,一众幕僚部将都聚了进来,七嘴八舌地问道:“皇上这是要杀掉所有叛军么?”
  “岂止?”杨鹤看了众人一眼,指着圣旨道,“刚才念圣旨的时候你们没听见,有句话‘荡平匪巢’,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杨鹤深吸了口气,说道:“整府的人,无论男女老幼……杀!”
  众人皆尽沉默无语,过了一会,一个将领才说道:“军门,不沾泥这会应该准备交出兵器投降了,要不要派人通知他朝廷的意思,以免失信于人。”
  杨鹤默然许久,回头看了一眼上座后面的四个字,左边挂着“忠孝”二字,右边挂着“仁义”二字。他想了想说道:“通知叛匪?打仗就会死人,老夫怎么向战死的将士交代,怎么向朝廷交代此事?你们都听好了,从现在起到接受叛匪投降,谁也不准泄露圣旨一个字,违者军法处置,替战死的兄弟抵命!这怎么叫失信,老夫已经有言在先,一切皆听朝廷旨意,何处失信了?”
  “末将等遵命。”
  ……三日之后,不沾泥以下数万叛军从城池和工事中撤了出来,交出了兵器,正式向朝廷投降。官军将他们集中安顿到险要之地,调重兵看守,这才宣布圣旨。
  官兵冲进延绥城,将里面的平民也押了出来,一时哭喊哀嚎声惊跳动地,飘荡山谷。
  杨鹤坐在大帐中,听着远处传来的哀鸿,对部将们说道:“处决罪犯时,不得做虐待,奸淫,抢劫之事,违法者斩!”
  无数的人被用绳子拴在一起,成排成列地押送,有放下武器的叛军,也有平民妇孺,有的人破口大骂杨鹤是不讲信义的小人,有的人只顾哭喊。远处的枪声一阵阵地响起,每一阵枪声,都有无数的人命丧黄泉,尘归尘,土归土,他们将就此被掩埋在地下。
  在这样的悲惨的情景中,杨鹤在大帐中竟然弹起了古筝,琴声中,许多官兵都回首遥望大帐的方向。
  一个幕僚走进大帐,谏言道:“军门,此时鸣琴恐不合适。”
  杨鹤淡然道:“有甚不合适?王师是皇帝手中的剑,皇上让我们杀谁,就杀谁。不杀自然好,但皇上是万民君父,皇上说应该杀,那杀也是忠孝仁义……明白吗?”
  幕僚摇摇头道:“卑职不明白。”
  “等你明白的时候,就该升官了……传令罗都统押运粮食,安排好明天要处决的人,晚上给顿饱饭。”
  “是,军门。”幕僚摇头叹息了一声。
  杨鹤随后也走出大帐,此时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了,枪声也稀疏了些,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硝烟味和血腥味。
  帐外的将领都向杨鹤执礼道:“末将等拜见军门。”
  杨鹤站在那里怔怔地说道:“要让人死得明白,他们或举兵与君父作对,或资敌叛国,有罪自然就要承担代价。”
  第八折
新兰满长街
段三四
笑声
  开元元年底,蒙古和朝鲜国通过一系列国书往来之后,达成了和平意向,都向乾朝派遣了使节。朝鲜国还护送了公主入乾进行和亲,皇帝下诏封为贞妃。
  京师的大街小巷喧嚣热闹,充满了古典气息,无论是迎风飘扬的酒旗,还是半开半闭的棂窗,都古色古香,耐人寻味,更有云烟之间雄伟高大的宫阙隐隐在目,犹如人间仙都。这是古都,又是新帝国的首都,从这里出去的一张纸,或许就能决定千人万人的生死。
  “京师还是老样子啊,只是,西边那些高入云天的柱子是什么?”一个单眼皮的女子挑开车帘的一角,一边看着外面的光景一边对车外骑马的人说道。
  这个女子便是朝鲜公主李淑贞,她这是第二次跟随使团从朝鲜国来到京师。因为上回的正副使李宬和朴敏孝和张问打过交道,所以此时进京朝贺,朝鲜国王还是派了他们俩,希望能够和大国顺利达成和平关系,保障今后的国家安全。
  马车旁边骑马的胖胖的中年人便是副使朴敏孝,他会说汉语,且是个中国通,是正使李宬最得力的助手。
  朴敏孝看了一眼公主指的地方,说道:“那是烟囱。”
  李淑贞惊讶道:“为什么烟囱要修这么高?”她的眼睛小小的,但是上唇自然上翘十分可爱,五官也很端庄,看起来也是个美貌的女子。
  朴敏孝道:“那些烟囱可不是家里做饭的烟囱,是一些工坊的,乾朝的御动机烧煤,烟尘很大,京师官民苦不堪言,所以朝廷就下令把烟囱修高,避免烟尘弥散到城内。”
  李淑贞哦了一声,她到了京师,自然想起了数年前张问的样子,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乾朝皇帝原本是明朝的臣子,和我们朝鲜的国君一样,也是以臣谋君,这回他们肯定没话说了,定然会很干脆地承认皇兄的王位。”
  朴敏孝脸色一变,看了一眼前后护送的乾朝骑兵,忙沉声道:“殿下,慎言。”
  李淑贞笑了笑:“放心吧,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