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559

  黄仁直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春秋鼎盛,老夫是遇不到皇位交替的那一天了,不过皇后您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张盈的眉毛一挑,不由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左右踱了几步,她确实对沈碧瑶很有戒心。沈碧瑶这个女人很不简单,很早以前张盈就曾在她的手下,那时候沈碧瑶只是一个背景有些复杂的商贾,如今势力不可同日而语,威胁是巨大的。
  虽然太子是张盈的妹妹生的,皇位应该会传给太子,但是世事难料,万一沈碧瑶或是投靠她的妃子又生了一个皇子,沈碧瑶有如此能量,不得为了自身安全和处境不择手段争夺皇位继承权?就算没有皇子,一旦张问不在了,很多事情也是难以预料的。
  这时又听得黄仁直说道:“皇后娘娘,让皇上南下,对我们来说不一定得利,但并不是坏事。”
  张盈停下脚步,看了一眼黄仁直道:“你说得不错,不是什么坏事。我也会密令玄衣卫,注意沈碧瑶一党的动向,只要抓住他们和禁海的人有关系,便可让皇上看清沈碧瑶的险恶用心。”
  ……皇后想去哪里,去了哪里,张问一般不会管,他对自己的女人还是很信任的。但是,皇后的目标确实太大,张问不过问,沈碧瑶的人却是盯着的。
  张盈尚在内阁衙门没有出来,消息已经传到了长春宫。沈碧瑶基本不出门,但耳目却是不少,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去长春宫见沈碧瑶的人是沐浣衣,这个女子脸上有点雀斑,一张鹅蛋型的脸,是沈碧瑶身边最老的一批心腹之一。早在张问任浙直总督的时候,被困在福建,前去接应的人中就有沐浣衣这个人。
  当沐浣衣进入长春宫后殿时,一阵清幽的琴声就悠扬地传了过来,她一边走一边听,听出正是沈贵妃在弹琴,贵妃每日除了教习小公主学习,处理沈氏财阀内部的事务,总是会抽出时间弹弹琴,音乐可以逃逸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在。
  沈碧瑶的听觉也是十分灵敏,她喜欢安静,也喜欢听一些轻轻的声音,如鸟鸣,如风声,甚至人的脚步声。从脚步声就听出了来的是什么人,一般的侍女和外面来的人走路是完全不同的。
  沐浣衣刚走到屋檐下,琴声就嘎然而止,里面传出沈碧瑶的说话声:“不用通报了,叫她进来说事。”
  门口的白衣近侍听罢便不阻拦,沐浣衣径直推开木门,走了进去。沈碧瑶取下指尖的指套,头也不抬地说:“说吧。”
  沐浣衣忙躬身说道:“娘娘,奴婢有两件事要禀报。其一,魏国公沈光祚传来消息,今日早朝时,黄仁直一派不再反对皇上御驾亲征了;其二,半个时辰以前,皇后去了内阁衙门,至奴婢进宫之前一直未返。”
  沈碧瑶低头沉思了一阵,淡淡地说道:“我知道了。”
  沐浣衣见状,疑惑地说道:“娘娘就没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去做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皇后那边的人?这两个月来,朝廷里一直传言南方力主海禁与皇上作对的事,和娘娘有莫大的关系。今天的这两件事情,说明了皇后一派正想在海禁之事上做文章……”
  沈碧瑶抬起头,打断了沐浣衣的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她沉默了一阵,又说道:“如果见着沈大人,告诉他不要轻举妄动。这件事本来就和我们没有关系,随别人说去。既然不是事实,皇上会清楚的。”
  沐浣衣压低声音道:“上次皇上来长春宫,提起御驾亲征的事,娘娘为什么一点也不反对呢?皇上要南下,恐怕不只为了对付广东叛匪吧?”
  沈碧瑶道:“御林军能征善战,皇上此行并无太大的危险,至于江浙那边的事,与我何干?而别人想用这样的事做文章,也得皇上相信不是。”她说到这里,想起张问上次对她说的话,说只要贵妃说没有关系,就算事实摆在面前也不信,沈碧瑶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微笑。
  她笑着说道:“算来算去,有什么用?你们都别太紧张了,皇上才三十出头,春秋鼎盛,时间还长得很,急什么啊。”
  “是,奴婢明白了,刚才奴婢只是替娘娘作想,一时情急。”
  沈碧瑶轻轻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无奈的感受。现在她也把什么东西都看得有些淡了,不由得说道,“皇上在时,我心里有个人牵挂着,百年之后皇上万一不在了,我是不是还在也说不清,想得太远也没有用,谁知道以后会成什么样的状况呢?”
  沈家如今富可敌国,钱财利益对沈贵妃来说不过是一堆数字,她也不在乎,正如她说的,如果张问不在了,她也觉得自己孤单地活着也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是,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小公主翠丫,不知翠丫会不会因为权力斗争而受到牵连。
  所以沈碧瑶叹气,人生总是有些身不由己的事。
  第八折
新兰满长街
段四三
欺压
  九月初,秋冬之际,收获的季节渐渐接近了尾声,一年两次的税赋也收得差不多了,国库充裕,各地粮仓充实,正是打仗的好时机。张问先在京师郊外举行了一次祭天仪式,然后调动御林军,决定亲率铁军营、骠骑营四万兵马南下。
  御林军还有一营神机营没能参与,因为神机营全营装备火器,最有杀伤力的其实是车、炮,新式火器虽然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依然有限,在火器部队中,大炮和战车上的琵琶连珠铳才是真正杀伤巨大的兵器,可惜这两件兵器都有一个缺点:机动能力非常差,因为太重了。
  张问并没有打算在广东和叛军相持打持久战,神机营这样的慢速兵种在南征中恐怕用不上,所以留下来驻防京师。
  铁军营以重步兵为主,但御林军军费充足,调动行军时他们依然骑马,并用骡马装运装备,只有上战场时才下马作战。骠骑营自不必言,是大将叶青成统率的一支强有力的全骑兵部队。
  袁绣姑的兄长袁大勇也在骠骑营中任职担任将领的职务,于是张问出发的那一天,绣姑来到了养心殿,一面侍候张问穿衣,一面嘱咐他注意安危,还有不要让袁大勇冲前面等等。绣姑满心的牵挂,嘱咐了太多的小事,张问也记不住,不过并不嫌她啰嗦,反而觉得很是温暖,就像平常人家的媳妇给出门的丈夫收拾行装那样,很温暖。
  张问穿上了黄金甲,骑上战马,带着侍卫和玄衣卫等人来到德胜门校场,带领已经集结的军队出发。德胜门在京师北边,军队要向南行,张问并没有从城外的道路绕向南门,为了炫耀武力,叫人在城中清理出了一条道路,带兵穿过城市而行。
  街上的百姓见到天子身穿金甲在前,甲兵队列在后,都跪在街边,皇帝过时,官吏们便带着百姓高呼万岁。这样热烈的场面让张问感到非常激动。
  章照见张问面有喜色,便大喊了一声:“天下无敌西大营!”御林军前身便是西大营,主战兵力的人员变动不大,如今没有挂以前那两面旗帜了,但是那两句话还是记得很熟的,众军便齐声高喊道:“汉家霸业万万岁……”
  提起这两句话,众军都想起了以前的辉煌战绩,一时士气更加高昂,声音惊天动地,震彻了整个京师。
  唯有京城的百姓感触良多,年轻人们自然热血沸腾,还有些人却对天子的威风感到十分害怕。
  御林军便是如此高调地开拔,出了京师,径直沿着驿道向南挺进。张问那身黄金甲也就是出风头的时候穿着好看,实际上太重了,并不舒服,出了京师他便脱了下来,换上了葛袍,一副文人的打扮,坐马车行进。
  其间张问又传令朝廷里下了一道诏书,严令地方各地为了迎驾浪费钱粮,只需要按照兵部官文调拨军资粮草便可,也不用为皇帝准备行宫,张问就住在军营大帐里面。
  御驾亲征一般情况下有诸多弊端,比如汉人皇帝大多不会用兵,手下的大将考虑的事情增多,天子安危是军队一大负担等等,不过也有好处,皇权乃是人间至高无上的权力,大军所到之处,不存在受到各种势力制肘的问题。
  在张问南下的途中,南京镇守太监王至忠,玄衣卫密使萧漀都派了人来见张问,禀报了秘密查探到的情况,除了广东那边的军情,主要就是牵涉海禁的人员……可见张问南下,可能对付江浙一带缙绅的消息,不只几个人猜到了。
  上折子的人是福建巡按习梦庚,习梦庚已经被罢官免爵,但东厂和玄衣卫的密探都从他身上查出了线索,其中与习梦庚往来密切的人,除了南方官场上的人,还有两个大地主,王氏和沈氏。
  这个沈氏和沈贵妃家没有什么关系,江南姓沈的家族不少,不过也不排除千年前他们是一脉的可能,这个倒不必追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