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59

  张问原本以为朝廷现在关注的,肯定是辽东事务了,却不料次次去听到的消息都是关于红丸的,敢情朝中大臣争论的不是谁主辽东事,而是鸿胪寺炼出来的红丸。
  张问听到红丸这个词,想起大明日记上有记录一个红丸案,不过应该是泰昌朝的事情了……
  朱由校确实从李如梓府上搜出了一颗大珍珠,不知道是不是长生珠,但是不敢隐瞒,回到京师后,就将珠子交给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自然也不认识,就找来鸿胪寺卿李可灼,问他是不是长生珠。李可灼见罢那粒大珍珠,通体晶莹,有暗红光辉,确实是稀世珍宝,便高兴地告诉皇上是长生珠。
  皇帝急令李可灼炼丹。李可灼用长生珠配以其他修道药物,其中含汞,所以炼出的丹药成红色,称为红丸仙丹。因为那长生珠个头很大,李可灼不敢私吞,只得全部做药,炼出了三粒。
  这时候首辅方从哲获悉丹药的事,急忙上书皇帝慎用丹药。万历不听,方从哲连上奏书,并痛骂鸿胪寺的官员。
  后来方从哲担忧万历皇帝,说丹药既然有三颗,先用一颗试药,无碍之后才进献皇上。万历想着长生珠来之不易,自然十分肉疼,但是还是勉强答应了方从哲所请。
  既然是李可灼炼出来的药,自然就赏了一颗给李可灼先吃。李可灼吃了之后,万历和众大臣问他有什么感觉。
  李可灼道:“耳聪目明,精神更加好了。”
  万历正头昏脚痛,听罢便摇摇欲试,方从哲等人又再三劝诫,再等数日。万历见李可灼精神俱佳活蹦乱跳,早已忍耐不住病痛,便唤人献上丹药吃了一颗。
  第二天早上,万历竟然从龙塌上下床了,并说精神好了许多,头也不疼不晕了,众人大喜,万历厚赏了李可灼。这时太子犯风热,躺在床上半死不活,太医束手无策,万历便将剩下的一颗丹药赏赐给了太子,太子吃后,风热渐缓。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第三天早上,皇帝和太子都一起死了……
  当哀鸣的钟声响起的时候,皇长孙朱由校还在端本宫的一个小院子里锯木头。他听到钟声,忙丢下锯子,奔到门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太监王安哭哭啼啼地奔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道:“皇……皇……”
  朱由校急忙嗷淘大哭,正想听王安说皇上驾崩,不料王安却说道:“皇爷和太子殿下都……都仙去了。”
  朱由校听罢心里一喜,心道:那红丸也太强大了,很快我就要被宣布继承皇帝位了吧。朱由校一边高兴一边痛哭道:“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王安扶住摇摇欲坠的朱由校,哭道:“世子殿下,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您得赶快准备登临大位,主持大局。”
  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头戴白麻的艳丽妇人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朱由校后边的木头,红着眼睛冷冷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做那些玩意,快跟我去守灵。”
  那妇人就是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她打量了一番稚嫩的朱由校那细胳膊细腿的,心里也暗自高兴……可见万历皇帝和他的儿子死了也能给这么多人带来快乐。
  朱由校见罢李选侍,心里咯噔一声,暗骂蠢妇,朝廷这么多大臣武将,你想干什么?
  李选侍也不管朱由校愿不愿意,就叫身边的太监把他拖走,朱由校怒道:“我要见大臣,放开我。”
  李选侍冷冷道:“殿下的母妃早逝,我将殿下一手带大,你不听我的话了?”
  朱由校心道听你的话?老子马上就是皇帝了,天下都要听老子的。他一个劲挣扎,可不想被这妇人控制,急忙喊道:“来人啊,快把她赶走!”
  “赶我走?”这时李选侍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冷光,“你喊喊,这宫里谁不听我的?”
  朱由校听罢心里一寒,急忙向后奔扯,一边喊道:“王安,把我没做完的东西好生收好。”
  李选侍听罢摇摇头,她想笑,但是现在不是笑的时候,只得拉着一张脸说道:“还不快带世子殿下去守灵?”
  很快朱由校就发现自己低估了李选侍的野心和疯狂,这厮和郑贵妃串通一气,把宫里都把持在了手里。朱由校压根不是去守灵,而是被关了起来。
  朱由校心里烦冷,心道妈的她们不会把老子杀了迎福王回来做皇帝吧?朱由校又想自己死了,福王还是不能做皇帝,太子还有一个儿子,就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可朱由检才几岁,不是更好控制?
  朱由校被软禁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劲,他压根没料到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一夜之间一起暴毙。万历和太子只要有一人在世,李选侍和郑贵妃算个什么东西,所以朱由校对李选侍确实戒心不足,没想到她们会这样突然发难。
  这个时候,朝中大臣按照祖制,急忙宣布世子朱由校继承皇帝位,又见不到朱由校,早已急得团团转,无数大臣上书要求李选侍释放朱由校。李选侍垂帘听政,收到奏书,回复皇帝年幼,生母早逝,理应由她照料。
  大臣们不依,纷纷聚集在宫门外,要拜先皇灵柩。众官陆续聚集过去,在家的张问对家人说道:“拥立大功就在眼前,赶快去宫里。”
  张问穿好官袍,急冲冲地跃上马背,就要出门,张盈担心他的安全,也跟了上去。到了午门,只见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人站在最前面,后面一呼拉红青夹杂一大片官员。
  张问暗骂动身晚了,前面的位置都被抢了,急忙乱挤着靠上去弄个位置。
  午门紧闭,看样子是进不去,这时方从哲吼道:“先皇驾崩,群臣连灵柩也见不着,你们想干什么?”
  城上回应道:“我们奉了命令,不让开门,大臣们有事请上奏折。”
  方从哲气得山羊胡都翘了起来,回头对众官道:“事有缓急,大伙现在就推举辽东经略,谁敢乱政,立刻调集辽东四十七万大军勤王,诛杀乱贼!”
  众人听罢便推举杨镐为辽东经略,反正这人选早就差不多定下了的,扬言要杨镐立刻赶到辽东调兵。闹了一阵,宫里的人害怕,这时喊道:“上面来了命令,准许大臣进宫拜灵。但人数太多,恐引混乱,只许以下大臣:方从哲、刘一燝、周嘉谟……”
  过了一会,午门打开,一群侍卫执兵器挡在面前,让开一条缝,让方从哲等人进去。其他没念到名字的人,只有站着干等,张问却不管那么多,趁乱跟着挤了进去,张盈也紧跟着张问。侍卫们不认识这些大臣谁是谁,场面有点混乱,结果跟进去的,多了五六人。宫人也懒得清查,急忙就关上了午门。
  第三折
否极泰来
段一
机遇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但是遇到这种突然事件,谁也没有准备,只得依靠临场发挥了。张问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这皇宫里面,闷热得厉害,要说舒服还比不上胡同里的破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