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632

  谁又会想到,那几句毫无意思的话,竟是最后一句话?太遗憾了!太不甘心了!连一点准备都不给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
  人世间便是如此,当发现已经失去后,才会后悔,才会想起那些平素不怎么注意的片言只语。
  符氏只觉得这世上已经毫无意思,白活了。
  她伸手轻轻摸了一下头上的发簪,里面空心装满了砒霜,她是皇后倒没人会搜她的身。宽大的袍服里内衣上缠着一条白绫。
  是该确定一下处境了,然后找机会“动身”。
  脱离苦海,省得放下尊严去看那帮贼子如何弹冠相庆,更不必忍受软硬皆施的压力和逼迫,不必受辱。符金盏觉得自己到底是世家贵族、皇后,总得想办法死得体面一点。
  符氏默默地直接拿袖子揩干眼角的泪水,挺起背冷冷地转过身来,见穆尚宫还在身边,便道:“你去问问守着门的宦官,来的是什么兵马。”
  话音刚落,忽然见曹泰和杨士良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符氏顿时一愣:“曹泰?”
  曹泰激动道:“郭绍带了几万大军来救皇后娘娘!已经杀到金祥殿了。”
  杨士良“扑通”一声跪伏在地:“奴家求皇后娘娘开恩!奴家也是奉旨行事,那是官家的意思,奴家不敢抗旨,不过私下里也对皇后娘娘敬重有加,不敢让您有丝毫委屈……”
  曹泰唬道:“娘娘就算被你们关在这里,照样弹指间调动几万大军,敢和娘娘作对的人都要死!”
  “皇后娘娘饶命!”地上的杨士良一个劲的磕头。
  符金盏愣了一会儿,郭绍来了?什么几万大军是不可能的,他临时最多可以调动一万人。
  她有些不敢相信,但杨士良带着曹泰进来,这般模样又叫她觉得不是儿戏。当下符金盏就沉住气,稍作思量就对杨士良道:“你又没罪,为什么要讨饶?快起来罢。”
  “娘娘……”杨士良抬起头,一脸感激涕零。
  符金盏又好言道:“我知道你是迫不得已,别怕了。你想想,本宫平素是怎么待人的?是不是有点小错就苛刻对待宫里的人?”
  “是,是。”杨士良一想顿时松了一口气,马上爬起来躬身道,“娘娘,奴家今后唯您马首是瞻……”
  “宗训呢?”符金盏立刻问道。
  杨士良道:“奶娘那里,好好的,娘娘放心。皇子殿下要紧金贵,奴家不敢大意。”
  符金盏沉吟稍许,道:“杨士良……”
  “诶,奴家在。”杨士良点头哈腰道。
  符金盏下令道:“杨士良你立刻去把皇子带过来;然后去皇帝寝宫斥退所有的人,记住、所有人!只派你信得过的一个宦官在那里;穆尚宫,你和杨士良去,留下暂且守着寝宫。未经我和杨士良的许可,任何人不得见皇帝!”
  俩人急忙点头应答。
  符金盏又冷静地说道:“曹泰,北国彩面还在吗?”
  曹泰忙道:“咱们内应攻西华门时,死了二十几个,还剩了些。”
  符金盏道:“你先去把北国彩面调到皇帝寝宫,招呼你手下的那些人,都到金祥殿来。”
  “奴家谨遵懿旨。”曹泰忙道。
  杨士良先走去办事,符金盏悄悄叮嘱曹泰道:“郭绍虽然带人进宫了,但还不能大意。你这次做得很好。”
  曹泰道:“绍哥儿安排的,杂家见不着皇后娘娘,便豁出去听他的。绍哥儿一心为着皇后娘娘,他听说您被关了,马上也豁出去,完全不顾命的!”
  符金盏一听脸上极其复杂,不过表现出来的都十分细微,只在心里波涛汹涌。
  郭绍究竟是怎么调动起兵马、而且还突然攻进皇城来的……符氏一时间来不及去计较。现在她把郭绍部一万或是几千人进入皇城的事先作为既定事实,准备在紧要关头先把局面稳住再说。
  不多时,杨士良就带着抱着皇子的奶娘来了,说道:“奴家怕他临时哭闹,只好把奶娘也带来。”
  “你们都跟我来。”符氏立刻走出了房间。
  他们直接从后门进了金祥殿正大殿,大殿上空荡荡的。前面的大门洞开着,符金盏抬头看时只见光线忽然非常明亮,此时她才发觉,天儿晴了,太阳已经出来。
  “宗训,母后牵着你走行不?”符金盏温柔地说道。
  “母后抱。”小皇子撒娇道。
  符金盏好言哄道:“我牵着你,只走一会儿。别哭、别闹,等下母后抱你。”
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战栗(四)
  殿前司衙署内,张永德问道:“谁的人马!?”
  这是他问的第一句话,没人能回答,终于有个负责守备衙署的部将在门口道:“回张都检点,咱们已经派人去看了,等一下报回来便知。”
  接着张永德回顾左右,问出了第二句:“赵都使(赵匡胤)人呢?”
  还是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人嘀咕道:“半炷香前还见着赵都使……”大堂上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良久沉默,大伙儿似乎都各自在猜测、又各自在寻思。
  今天日子不对、正好不是点卯的日期,来衙署点卯的只有厢都指挥使以上的高级武将(否则郭绍那边为了更完善、应该不会在早上动手);军一级的正副中层将领都在各自的驻地军营,殿前司里的人很少。不知什么时候又走了几个,来到大堂上的人更少。
  就在这时,一个小将进来说道:“打着虎旗的人马,虎捷军左厢的人!把马行街十字路和东边的全部路口都堵了!”
  “他们想干什么!”张永德腾地站了起来,瞪圆眼睛喝道。
  今天他老是问一些太过“深奥”的问题,以至于别人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张永德站了片刻,又看了一番大堂上的人,慢慢坐回了椅子上,不禁陷入了沉思。
  ……
  赵匡胤等数十人在一条巷子里等着,终于见赵普紧紧抱着一个包裹骑马过来了,赵普上来道:“东西拿到了!”匡胤听罢回头叫两员大将和侍卫在巷口等着,便策马迎上去,先回头看了一眼,小声问道:“查验过?”
  赵普一脸紧张,使劲点头道:“此等大事,不敢疏忽。”
  匡胤一张黑脸上,眉间三道竖纹一直没有散开,他沉声道:“太娘的快了,咱们还没开始动手……现在才做、怕是来不及!”他又叹道:“我正准备今天早上和张永德谈谈的……”
  “谁给他的胆子!一定是皇后买通了宦官,私自串通内外。”赵普道,“官家前天都还能说话,这两天朝里也一点迹象都没有,这种时候时机还不成熟,早了点……他们还真敢……”
  匡胤道:“先要拥立张永德,有个名分。不然光凭咱们的人,在这风头上调兵很容易出差错……准备也不足,光有谋划,什么都还没开办,也没敢太早和大伙儿商量。这事干不成了!”
  赵普道:“主公切勿犹豫,现在不马上当机立断,等符后和郭绍在宫里缓过气来稳住了局面,那时才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匡胤拿手使劲揉着太阳穴,他已经顾不得掩藏自己的情绪,明显地在思索、在艰难的抉择之中。嘴里不停地念叨道:“这俩男女太恶心……特别是那妇人,好像谁都制不住她……”
  赵普紧张地催促道:“主公!要是咱们什么都不做,他们最终也绝不会放过咱们!既然要做,到现在这份上,宜早不宜迟!”
  匡胤沉吟道:“现在以平叛的名义起兵最好。但我太了解张永德,他胆子小,见谁上位就投靠谁……当年高平之战前,很多人桀骜不驯都不服新君,他见新君已继位当下就满心地投靠了。没有圣旨和枢密院的军令,张永德胆子小,肯定会隔岸观火,绝不愿意冒险。
  要他冒险,除非给龙袍加身,一来被逼无奈、二来诱惑足够大(能当皇帝,值得人们付出所有);张永德威望高、他一称帝,别的人马也很可能隔岸观火,至少不会围攻我们。但现在拥立张永德,既费时间,还白白丢弃了更容易动员各军的平叛名义。
  没张永德又不行!众将只见我下令,殿前司其它几个大将都不在、也没枢密院调令,很容易起疑。特别是那些不太熟悉的中下层武将,临时易生变故。”
  赵匡胤并不是个犹豫不决的人,比如滁州之战、战阵上当机立断速取城池的做法,但这次他实在是太难了,不由得疑,道:“他们怎会现在动手呢……娘的我们中间是不是有奸细?但这事儿我一直很谨慎,到现在还只有我们俩人知道……难道府上有卧底偷听?”
  赵普听得,也觉得有理,但他还是坚持道:“无论怎样,别无选择。主公下决心罢!”
  “先机已失,仓促应对……”赵匡胤一脸悲观,但还是咬牙点头道,“走罢,先去军营叫一些将领。咱们分头行事,能叫上多少叫多少。”
  赵匡胤摸出印信来:“铁骑左厢第一军都指挥使韩重赟和我关系比较亲近,也认识你,你带着我的印信去容易叫到人。”
  “在下遵命。”赵普一脸严肃接过印信。
  赵匡胤回头看去,铁骑军左厢都指挥使石守信、右厢都指挥王审琦在巷口,便喊道:“石兄弟、王兄弟,过来说话。”
  等二人策马进来,匡胤便道:“有要事需要召集一些将帅,你们二人分别去军中带着部将到殿前司来。”
  和赵匡胤关系最好的就是三个人,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其中二人都在这里。这三个人和赵匡胤的关系额外不同,大家都是(后)汉时期做最低级将校时候的患难之交,是赵匡胤身边最值得信任的武将。
  另外还有几个稍微没那么亲近的兄弟和好友,有的能力比较出众却在外镇(韩令坤、李继勋),有的在控鹤军(赵晁),有的办事不是那么靠谱(类似郭绍那边的罗猛子那号人、忠心还比不上罗猛子)。赵匡胤准备亲自带人去找在铁骑军的另外几个兄弟,关系不是特别亲密、他自己去比较妥当。
  如果有更周密的准备,赵匡胤能聚集更多的人。
  他的实力也明显比郭绍大,铁骑军左右二厢的厢都指挥使都是自己最好的兄弟,军一级主将有他的兄弟、也有投奔了石守信的人;底层武将包括一些指挥使、副指挥使有不少是他的亲兵出身,在整顿殿前司的时候趁机安插在铁骑军……提拔为低级武将没那么明显。赵匡胤在铁骑军的控制力和得到的信任度,稍不如郭绍;但他把两厢都抓住了。
  而且赵匡胤的影响力不局限于铁骑军,赵晁是他父亲在世时的世交,现在就是控鹤军右厢都指挥使(左厢厢都校袁彦不是赵匡胤的人)。不过控鹤军他只是稍有涉足,比如赵晁以前是侍卫司的武将、迁控鹤军不太久,名声也不好;另有几个以前交好过的兄弟也不在关键职位。
  他和郭绍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威望和“身份”不够。在身份上,赵匡胤反而还不如郭绍;郭绍和河北贵胄符家联姻,在外面的地位反而比赵匡胤高。
  但无论如何,如果忽略控制力的微妙差别,赵匡胤的嫡系实力至少是郭绍的两倍!
  可是如今仓促之下,只能挑一些比较靠谱的人应对了。
  ……赵匡胤此时的心情就好像是吃了一大盆苍蝇似的!明明自己实力更强,而且计划和部署策略都已经完善,只待时机恰当就施行。却在关键时刻被搞了个措手不及、只好临时为了节省时间改变策略,完全没有最大化发挥出他的能量。他心里非常不服气,也感到非常憋屈!
  娘的!关键时刻的一点点差错,能抵得上他四年经营的大半成果。
  一行人分头行事,十分仓促地召集将帅去殿前司。因为事先没有开始实施,密谋还停留在蓄势待发的阶段,为了最大可能地不泄密,知道的人只有两个……又加上今天上午的时机不恰当武将们都是分散的,措手不及之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连赵匡胤自己办着办着都没啥信心了,只觉得目前的所作所为漏洞百出、凌乱不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6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