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精校)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0

  薛崇训亲笔写了份礼单,并“聘书”一起带上去了长安城西北的宇文家,名正言顺地拜访宇文孝意为下聘。虽没有媒约也没其他亲戚见证,从正式礼仪上欠缺了许多东西,但薛崇训这是纳妾并非大婚,三书六礼已备了二书,已是越制,给足了宇文姬的面子。
  他的另一个目的却是因为金城的事儿,上回交给宇文孝办的事情,得到宇文孝的消息已办妥,他便过去商量此事。
  宇文孝出大门迎接,薛崇训跟着他进门后便看见了满院子的菜,倒是十分惊讶,一个官员又不是菜农,在家里种那么多菜作甚?
  宇文孝道:“后院里没种菜,都是小女种的药材。”
  只见宇文孝满面皱纹晒得又黑又老,沟壑沧桑,一张老脸跟操劳一辈子的老农相差无几,不过他投足之间的气质却和淳朴的老农没甚相似之处。
  二人走到各种蔬菜之间的一个草顶亭子里,摆上清茶坐下说事儿,此情此景倒是有几分乡村气息。薛崇训先递上二书,宇文孝打开礼数大致看了一眼便说道:“薛郎如此厚意,叫我受之有愧啊。”
  薛崇训有点着急地问道:“上回那事……”
  宇文孝笑了笑,从袖子里摸出一封书信来放到未上漆的木桌子上,“刘幽求的亲笔手书,绝对错不了。”
  “刘幽求?”薛崇训忙拿了起来,抽出信纸察阅,一看之下脸上顿时浮出了喜悦之色。这是被流放到岭南的前宰相刘幽求叫崔日用一起起兵谋反的内容啊,写得一点都不避讳,实在太露骨太清楚了,还将太平公主骂得十分难听,什么淫妇云云要是叫太平看见了她会是什么表情?
  宇文孝笑道:“薛郎对这东西还满意么?”
  虽然只是刘幽求的书信,但要弄到这样的东西实属不易,薛崇训点点头道:“鉴别过了?”
  宇文孝道:“刘相公做过宰相,书法也有点小名气,在长安要找他的墨宝并非难事。要鉴定真伪比鉴定古时的书法真迹要容易得多。”
  “刘幽求是死定了,可他的死活我不关心。”薛崇训低头沉吟道,“要把崔家一起拉上陪葬却证据不足,毕竟这份信只是刘幽求的态度,没有崔日用的表态……”
  宇文孝皱眉问道:“那有用么?”
  薛崇训舒了口气:“有用!有些事儿不一定非要证据确凿,只要崔日用有嫌疑,上位者岂能安心?又或者非要等他造出势来才动手?至少有六成胜算,再加上信中的言辞激烈,我母亲盛怒之下,起码就有八成把握致崔氏于死地……宇文公是如何得到此书的?”
  这个薛崇训倒是有点好奇,宇文孝的旧部早已七零八落,死的死逃的逃,三娘以前就是他的人,他哪里找的人办的事儿?
  宇文孝沉声道:“我找的白无常。”
  薛崇训有点意外:“她还没事么,你是如何联络上她的?”
  宇文孝的脸上露出了沧桑的神情,“她从小就跟我,我待她们有如己出……要找自有办法。虽说白无常对我的恨意还在,但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我告诉她此事是薛郎的事,又提供了丰厚的酬金,她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听到“有如己出”这个词时,薛崇训的脑中又浮现出了三娘白七妹她们脸上那种伤情的表情来了,三娘曾说:主公一直说把我们当成亲生儿女,他当然只是随口说说;其实无论在谁的眼里,宇文姬从来都比我精贵……薛崇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白无常愿意替昔日的仇人宇文孝办事,恐怕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薛崇训的关系。
  薛崇训想罢有些动容:“白无常到长安了么?我想见她。”
  宇文孝饶有兴致地看着薛崇训的脸道:“薛郎见她作甚?”
  “……”薛崇训皱眉道,“我贵为郡王对她又是诚意十足,宇文公了解她,你说说白无常为何不肯投我门下?”
  宇文孝沉吟许久,“她是信不过你?不对,她是信不过这世道。”
  “何解?”薛崇训疑惑道。
  宇文孝强笑道:“而今她对薛郎有用,就怕有一天对你没用了……薛郎有没有发现三娘越来越不会办事了?”薛崇训愕然:“最近本想让三娘去办件事的,可是她被许多眼线盯着,脱不开身。”宇文孝摇摇头:“如果是以前的三娘,随便有多少人盯着,都不用担心。”
  “这么厉害?”
  “她是我教出来的,我很了解她的能耐,不过现在……我对她也没多少信心。薛郎知道狗和狼的区别么?这两种牲畜本是一种东西,几只狼敢挑战猛虎,狗却绝对没有如此凶猛,因为它早已失去野性了。”
  “野性?”薛崇训怔怔的思索着什么。
  “三娘本是生在阴影和黑暗中的人,却要活在阳光下,她如今能做的只是跟随薛郎左右,尽犬马之劳而已。假设你现在赶她走,真不知她还能不能生存下去。”宇文孝长叹了一声。
  这种说法,好像当初在城隍庙白七妹轻松击败三娘的时候曾经说过。薛崇训所有所思地默然无语。他忽然想起了前世曾经的荒唐事,有一次和领导一块嫖妓时遇到个对人很好的妓女,于是他一时动心便干了“劝妓从良”的事儿,结果被那小姐嘲笑。现在他忽然悟到自己是太想当然了,没有其他工作经验和人脉,叫她如何生存?
  薛崇训心下一阵伤感,起身抱拳道:“若无它事,我这便告辞……如果白无常愿意,让她见我一面,我不再劝她投身门下,只想当面感谢相助之义。”
  宇文孝送他到大门方止。
  薛崇训抓住缰绳,翻身上马之时,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骑在马上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的三娘。她总是这么一个表情,规规矩矩地尽自己的职责,很多时候薛崇训都没注意她了。此时才发觉她的脸色没有以前那么惨白可怕,多了许多血色,少了许多鬼魅的可怖。
  吉祥扛着马杖走到了前面,薛崇训上马之后忽然回头对三娘说道:“这种日子你还过得高兴么?”
  三娘有些不解地看着薛崇训,顿了顿才生硬地回话道:“我向董氏学了做针线,又在厨娘那里学到了几道家常菜的做法,很好。”
  薛崇训笑道:“晚上你下厨做两道菜,我尝尝。”他想了想又很认真地说道:“放心,这辈子只要我有稀饭吃,你就有粥喝。”
  三娘诧异地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
  一行人马遂沿着大街先向南走,然后才折道向东,因为薛府的位置在东市那边。刚进安邑坊的坊门,忽然见一个青衣小厮挡在了马前,扛马杖的奴仆吉祥神气地喝道:“好狗不当道,滚!没看见老子手里拿的是什么?”
  吉祥那尾巴都要翘上天的样子,让薛崇训心下一阵好笑,什么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等词儿冒出脑子。
  那青衣小厮脸上是青一阵白一阵,好像生气极了,但没有发作,只大声说道:“我受主人之托,送样东西给河东王。”
  吉祥伸出手来:“拿给老子便行。”
  薛崇训只坐在马上看戏,青衣小厮生气地重重将手里的一张纸塞到吉祥的手里,吉祥这才屁颠屁颠地跑到马前呈上来。薛崇训打开纸一瞧,顿时惊讶:这蝇头小楷写得好生秀气干净。
  上面写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薛崇训顿时想起了那日在崔府上见过的那斟酒的奴婢,遂抬头左右一看,只见坊门口第一家酒肆楼上的窗户边站着一个女子,触到薛崇训的目光后随即消失在窗户后面。
  薛崇训沉吟片刻,心道:刘幽求的书信被劫,那事儿崔日用这么快就知道了么?他想干什么?
  上回崔日用请客,薛崇训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这次不同,如果崔日用已经得知有灭门之祸的证据在薛崇训手上,会不会狗急跳墙?这回薛崇训倒真有点防范之心了,可他又很想知道崔家那奴婢找自己究竟什么事,一种好奇心作祟。
  他想了想,回头对三娘说道:“你们几个,进去看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没有。”
  三娘抱拳应了,从马上翻身下来。薛崇训倒是很相信三娘,就算宇文孝说得对她的“野性”消磨了,但跑江湖的经验是有的,一个小小的酒楼里有没有危险她应该能弄清楚。
  薛崇训在街上等了一会,三娘便出来了,她沉声道:“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薛崇训道:“是了,这安邑坊在我的地头上,对方故意在这里相见,估计也没打算怎么样。”
  崔日用一个京官,对薛崇训来说能有多大的能耐?薛崇训便放下心来,说道:“我倒想看看究竟怎么回事,方俞忠,你们分散开在外面瞧着,以好有个接应。”
  第五十二章
黄花
  走上茶肆的楼梯时,薛崇训看到堂中的热闹劲闻到各种茶的味道,忽然有种很奇异的感觉。此时的大唐相距他记忆里的后世,估摸一算已有一千三百年左右的光景了,但是很多东西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比这茶的气味。文明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相距千年也能让人觉得熟悉而亲切。
  “要见你家主人,从哪儿走?”薛崇训问那传信的青衣小厮。青衣小厮便在前面带路,薛崇训等人一边跟着进去,一边观察这堂子里的情形。闹哄哄的人很多,这里本来就是靠近东市的地方,茶肆里的人更是天南地北的操着各种乡音。
  还有些妓女粉头在里边拉客,或是陪坐唱曲儿,唐代妓女有很多种,大部分是合法经营,宫妓、官妓、营妓吃皇粮不对外开放,还有民妓、宅妓等等自负盈亏的种类,茶肆里抛头露面的大部分自然是低档货,身负绝技的名妓绝不可能随便露面。这里边也有卖唱者在那里吹吹拉拉,声音淹没在人声中,隔得远了听不出好坏来。
  如此混杂的场面,薛崇训倒是挺好奇方才三娘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判断出了是否危险?反正他自己是不敢断定,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几个人穿过堂子,往一处走廊走,走廊两边都是屋子,看这样子应该是类似包房的地方,总有一些人和三朋四友出来喝茶说事,喜欢安静,愿意多花钱坐雅间里面。青衣小厮道:“从这里进去,全部地方都被主人包下来了,我便送到此处,您请自己进去,最里边那间。”
  薛崇训遂与三娘继续往走廊里面行走,这时他注意到两边的房门都开着,里面空空的没人,只摆着一样的桌子等物。到了走廊尽头时,最后一件屋子门口站着一个丫鬟。丫鬟指着里面道:“主人已恭候多时,她想单独面见河东王。”
  这是三娘冷冷说道:“我和郎君一块进去,否则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恐惹闲人非议。”
  薛崇训看了一眼那丫鬟的头顶,感觉十分碍眼,大户人家的奴婢老是梳这种二环头,就像顶了两个馒头,真不是一般的丑,也不知是谁发明的这种头式。
  丫鬟挡在门口一脸犯难,不让进。薛崇训便说道:“没必要和一个奴婢过意不去,我自己进去便是,你在外面候着。”
  薛崇训跨进门时,顿觉这地方和其他房间大为不同,好像是刚刚被重新布置过的,因为没有丝毫市侩的气氛,和茶肆商贾的地方很不一样。这不同身份的人喜好差异很大,商人喜欢的东西和世代读书的士族绝不相同。薛崇训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花香,低头看时,只见门口放着一个花盆,里面的开的花朵儿程浅黄色,这什么品种他还真没见识过。
  他没来得及细看房里的摆设,很快就被里面站着的人给吸引了注意。这女子正是那日在崔府上见过的崔莺,今日打扮不同,倒是别具韵味。只见她穿着一身白色的交领缎子,上面隐隐有银色的花纹,边角上有金色刺绣,领子袖口上还有红绳编织的饰物……绳艺啊。其感觉和贵妇常穿的丝质罗裙大相径庭,罗裙丝带繁琐华丽张扬,而崔莺这种襦衫却是简单利索。简洁的配套、素雅的色彩,但其质料纹路做工精细,还有金线刺绣,肯定价值不菲。薛崇训看这身衣服,脑子里便闪过一句词儿:低调的华丽。
  薛崇训越来越好奇了,崔莺肯定不是什么奴婢,一个奴婢能有钱买这么好的衣服?以崔家的家境,就算是崔日用的小妾恐怕也穿不起这种衣服吧?什么女人都能穿金戴银,唐朝哪里来的这么多黄金?
  崔莺轻轻一屈膝盖,执礼轻轻地说道:“见过河东王。”
  薛崇训抱拳做了个样子,大步走了进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衣服很漂亮啊……”崔莺低眉道:“郡王过奖了。”薛崇训又道:“也是价值不菲的吧?”
  “其实您早就看出来了,我并不是崔府上的奴婢……”崔莺一边说一边提起桌子上的一个鹤嘴小壶,斟了两杯酒,指着对面的梨花椅道,“请坐下细说。”
  只见崔莺皮肤洁白,配上颜色素雅的缎子更显得高雅美好,玉白的耳垂上带着两颗白珍珠,叫人见之便生出喜爱之情,产生想要把玩的愿望。薛崇训用不经意的目光欣赏一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不过他并没有被美色迷惑,戒心仍在……崔家现在和自己矛盾日益加深,轻心不得。
  他瞧了一眼桌子上的酒杯,不动声色,也没要端起来的意思。
  崔莺倒是自己端了起来,双手递到薛崇训的面前:“陪我饮一杯薄酒如何?你莫不是怕酒里有毒吧?”
  薛崇训半真半假地笑道:“说真的,我确是怕有毒。”
  崔莺把纤手放到嘴前遮住,咯咯轻笑道:“郡王真会开玩笑呢。”薛崇训正色道:“你看我像开玩笑吗?”崔莺笑意未收:“我真要下毒,怎么会用如此粗燥的办法?往酒里倒些毒药,然后请人喝就了事,那也太看不起您河东王了啊。”
  薛崇训仍然不喝,坐着不动:“你找我究竟是为何事,不会只是劝我喝一杯不知有毒无毒的酒水吧?”
  崔莺娇嗔道:“你这样我生气了!要不你把门外那女侍卫叫进来瞧瞧,究竟我是不是那种心肠狠毒之人。上回你不也是带着她的?”
  薛崇训听罢还真叫了一声三娘,崔莺也吩咐自己的丫鬟请人进来,不一会三娘便走了进来,冷冷地瞟了一眼崔莺,抱拳道:“郎君有何吩咐?”
  “你给瞧瞧这杯里有没有放东西。”薛崇训道。
  三娘默不作声地走上前来,像上次那样用一个很少见的银质器皿接了少许酒水,看了片刻,又亲自尝了一下。薛崇训皱眉道:“非得自己尝才能试出来?每回你都这样,什么时候毒死了岂不可惜?”
  三娘淡淡地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崔莺听罢笑道:“郡王真能收人心呢,要不你把这个忠心的手下卖给我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