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精校)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30

  三娘冷笑道:“郎君、良人……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那女人看得明白,要是刚才那姓鲍的有了钱,又有了一份衙门的正当差事,别说能像以前那样成天陪着她,会不会抛弃她也难说。”
  薛崇训不禁停住脚步,转身看着三娘道:“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鲍诚好几次解释小媳妇不是他的内人……”
  “郎君现在明白那女人为什么会如此失礼了吧?”三娘淡淡地说道,“人之常情,世间上这样的事见怪不怪,郎君不必在意……换作其他人,多半也会和鲍诚一样,脸上一大块斑不说,手好像还有毛病。郎君给的那块金子拿到乡里,能买几个年轻的没毛病的小娘了。”
  “是这样?”薛崇训怔怔地说道,他默默地转身走了几步,突然又回过头来说道:“三娘,你现在带两个人回去找找,天下着雨,那女人应该不会跑得太远。如果鲍诚没有找到她,你把她弄回来,不然她无依无靠地在洛阳怎么办?”
  三娘不动声色地抱拳道:“我这就去。你们两个,跟我走。”
  ……薛崇训回到住处时,发现房里的侍候丫头是白天在书房里当值的那个江彩娘,不由得有些惊讶地问道:“你不是白天当值么,怎么在这里?”
  彩娘低头道:“管事说难得我和郎君面熟,就让我过来侍候,也好让郎君省心一些。”
  薛崇训沉吟片刻,左右看了看没有其他人,忽然很意外地走到了彩娘的面前,伸手就要摸她的下巴。彩娘大吃一惊,急忙躲开了,失色道:“郎君,我只是个侍候人的奴婢,不能侍寝的……”
  薛崇训笑了笑,“你不愿意?”
  “我没有资格这样……”彩娘脸色苍白道,“郎君放过我吧,不然别人会在背后闲言碎语的。”
  薛崇训也不为难她,踱了几步,说道:“是这样,因为我的地位,不可能要你这样的人……你明知没好处,自然不情愿。”
  彩娘低头不语。
  薛崇训忽然叹息道:“假如我现在一无所有,然后你跟我了。但忽然有一天我飞黄腾达了,你说我还会要你吗?”
  彩娘用蚊子一般的声音道:“这郎君要问自己,我不知道呢。”
  第十五章
凶物
  她姓董,既不是书香门第的小姐,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原本应该叫董大娘或者董二娘之类的名字。但因左颧骨的位置有一小块蝴蝶一样形状的红色胎记,父母邻居在她小时候便唤她蝶儿。她脸上的胎记并不大,也不甚难看,白天那块大黑斑自然是自己抹上去的,还有手不听使唤也是装出来的,为了生计博取看官们的同情心罢了。
  鲍诚本来以为她回“家”了,但回到住了多户人家的院子时,问了几个人,都说没见着董氏。他走到自家门口,见门还锁着,一摸钥匙还在自己身上,心道她是真没回来。
  于是鲍诚打开门,把大刀等东西搬了进去。一进门,整洁的房间让他感到一阵舒心,老旧的桌子胡床等物一尘不染,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和院子里脏乱的情形判若两境。
  这时鲍诚心道,要说蝶儿持家还是不错的。他丢下手里的东西,见自己的卧室门口的一张胡床上放着一叠衣服,好像是早上她匆匆收进来放在那里的,鲍诚心里忽然有些酸楚,拿起来一闻,还有股皂角的清香。
  肚子一阵闹腾,但闻不到煮饭的烟味了。
  得先把她找回来再说,鲍诚心道,就算看在同乡同村的份上,也不能这么把人丢在洛阳城里。想罢他便站起身锁了门出去了。听说贞观那会是不用锁门,不过现在得锁,不然值钱不值钱的东西都容易不翼而飞。
  鲍诚的家乡鲍家村的男性多数都是一个姓,按理他得称呼董氏的丈夫兄弟,所以董氏算他的嫂子。到了洛阳之后,他也能恪守礼数,没有做出有违常伦之事,这孤男寡女实在不易,原因无他,只因鲍诚怕碰了她招来血光之灾。
  这女人是“白虎”!是她婆家的人传出来的,这样的女人不祥,一碰就倒大霉。鲍诚以前也是将信将疑,老人说的东西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有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后来他是完全信了,真是很玄:董氏嫁到鲍家村不到半年,她丈夫便在洛阳城厢的一个赌场上输了个干净,还欠下一屁股债跑路了。要说鲍家那兄弟一直好赌,但都是小赌,从来赢多输少,输也输得不多,这回真是鬼迷心窍啊。
  丈夫跑路了,家里不得安宁,董氏的待遇可想而知,她跑出来前一直身陷两家关于休妻的麻烦中。婆家想休了她,但没有正当理由,休妻是需要诸如不能生育、不守妇道等等理由的,不能因为人家是白虎就休掉;经过商量,娘家的人是同意,但要索取大笔赔偿。这事儿很麻烦。
  鲍诚一边走一边想,自己家里的地都被人兼并去了,以后要么继续跑江湖、要么做依附民,一辈子都没地位……自家一身武艺,实在窝囊,做兵募是条正路,眼前可以解决生计问题,长远来看如果博得开边立功等功劳,飞黄腾达也不是不可能,薛仁贵等牛人就是他心中的英雄,封侯拜将,美名天下传!
  ……董氏这女人,自己跑到洛阳来,照顾她这么久也算尽到同乡之谊了,幸好没碰她,不然理儿上可说不过去。鲍诚寻思着:最好还是送她回家,回娘家比较好,一个女人在外面漂着有啥盼头?再说我要干正事,也没空再照顾她。
  总之得找到她,劝说她回去,给些钱带回去比较好。而且鲍诚心里还有个隐忧,这种不祥之物在身边,不说封侯拜相,会不会倒霉地遇到血光之灾也说不定。
  ……
  鲍诚先回家再出来,时间耽搁了一阵,倒是三娘先找到了董氏。天黑之后,雨又大了一些,董氏被淋得浑身尽湿,正站在一家屋檐下冷得簌簌发抖。
  三娘打着伞走到她的面前,只见她脸上涂的黑斑已经被雨水淋掉了,头发沾在额头上,一张脸倒是有几分凄美,鹅蛋型的脸长得并不难看。
  董氏见有人走到面前停下,有些害怕,不由得怔怔地看着那把油纸伞,双手抱在胸前,脸色十分苍白。
  这时三娘将伞往上抬了抬,露出幽冷的脸来。董氏心下一冷,随即想起她是旁晚时那个当官的身边的人。要是别的侍卫,董氏估计记不住了,不过三娘实在很特别。
  “你认得我?跟我走罢,我是官府里的人,不是坏人。”三娘淡淡地说道。
  董氏摇摇头。
  三娘沉吟片刻,仿佛在琢磨着董氏的想法,当下又说道:“你不必对我们有成见,鲍壮士身有长技,就算没遇到我们郎君,总有一天也会有机遇找着门路的……不属于你的东西,留也留不住。”
  董氏听三娘说话客气贴心,总算说话了:“我先等等,不然一会他找不着人心里慌。”
  “你这么肯定他会来找你?”三娘道。
  董氏不冷不热地说道:“我们都是鲍家村的人,乡里乡亲的,他不会丢下我不管,否则当初也不会收留我……我想他会托人送我回家。”
  三娘听罢苦笑着点点头:“这样啊,有家回还不错。”
  董氏声音哽咽道:“我不想回家,两边都不想回,回去比死了还难,可我又狠不下心去死……”她脸上的水珠也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三娘默然许久,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只能回家了,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当初我就不该跑出来的。”
  三娘淡然道:“在外面靠自己生存确实不是想得那么容易,就算做奴婢,富人家也不会要来历不清品行不明的人。”
  就在这时,只见街头一个山一样高大的人向这边走了过来,董氏脸上先是露出惊喜,随即又黯淡下来。三娘见到她的神色,回头看时,果然看到了鲍诚正向这边走过来。
  天色晚了,又下着雨,长街上人已十分稀少,不过古典的木楼上还挂着灯笼,光线还不算阴暗。鲍诚走了一阵就发现了屋檐下的董氏。
  他走了过来,看了一眼三娘,抱拳道:“你是……”
  三娘道:“我是薛郎家的人,起先在府前街和你切磋武艺的薛郎。”
  “哦,幸会幸会。”鲍诚爽朗地笑道,然后看了一眼董氏,收住笑意道,“先回去,回去再说。”
  董氏没说什么,低着头便走了出来,这时三娘把伞拿过去遮在了她的头上。董氏见状脸上一暖,道了一声谢。
  鲍诚道:“不知如何称呼你呢?”三娘道:“我一个女人,不是官,叫我三娘就行。”
  鲍诚打了个哈哈,心下奇怪薛郎的人跑到这里找董氏作甚。他以前在折冲府里干过,虽然从武的人没有文官那么多弯弯绕绕,但还是有许多规矩和讲究的,特别是他以前在酒桌上的时候,明白武将的规矩不比文人少。所以鲍诚也动了心心思琢磨三娘过来的事,难道是薛郎想考校我的品行?
  于是,三娘并没有问到董氏的身份什么的,鲍诚先说起来了:“咱们从武的人,和我的名字一样,讲究一个诚,还有一个忠!我在薛郎面前绝不会说虚的,蝶儿……就是她确实不是我的内人,你问她便知,数月以来我从来是以礼相待。”
  “嗯……”三娘不动声色地随口应了一声。
  鲍诚又道:“她家郎君也姓鲍,我纵是禽兽,岂能动歪念?一开始我碰见她就想送她回家的,毕竟是我做兄弟的应该做的事,但她不愿意,我也迫于生计没得空,事儿就拖了一段时间。这次我一定好好地送她回家去。”
  三娘淡淡地说道:“鲍壮士有礼有节,我很是敬佩。”
  这时董氏可怜兮兮地说道:“鲍郎,你还是别叫我嫂子了,夫君和你又不是亲戚……以后你做了官,把我当个奴婢使唤就成,我不想回去……”
  鲍诚愕然道:“说什么呢?我怎么能把兄弟的妻子当奴婢使唤,你把我当什么人了,这些日子我可曾失过礼数?”
  董氏哭道:“你就是怕我背了你运道,影响你的官运!别不承认,你心里想什么骗不了我!”
  鲍诚怒道:“好不知理的人!我对你以礼相待,你却这般说话!你背弃公婆父母,独自逃跑,岂是人伦之道?”
  董氏情绪失控,大声说道:“什么理!你知道我在家里过得是什么日子吗?我这些日子给你做饭,给你洗衣,帮你挣钱,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情义?”
  这时三娘淡淡地抱拳道:“鲍壮士,冒昧地问一句,董嫂家里是什么回事?”
  董氏瞪着鲍诚道:“你要让我在所有人面前丢脸,你就说!”
  “那当我没问。”三娘道。
  鲍诚叹息道:“其实这也怪不得她,她们家的事儿,咱们终究是外人,管不了许多……不是我没有情义,我真的不能继续留你在身边了,不然乡亲会怎么评价我鲍诚的品行?”
  董氏冷笑道:“你落魄的时候可曾在乎过别人的评价?”
  三人一起走到街头,另外两个穿长衫的侍卫也过来了,看了一眼董氏,说道:“我们分头寻了几条街,原来三娘已经找到人了。”
  “既然鲍壮士找到了人,也没我们什么事儿了,就此告辞,我还得回去复命。”三娘抱拳道,“明日记得到户部行辕点卯。”
  鲍诚回礼道:“好,那恕不远送,咱们明日一早见。”
  就在这时,董氏忽然说道:“你们是受薛明公之命专程来找我的?找我做什么?”
  第十六章
破碎
  最绝情的话不是谩骂或者埋怨,而是“官腔”,套用各种大义道德的冠冕堂皇的语言。鲍诚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礼有节,但董氏的心已如这漫天的冷雨,浸透了衣衫,贴着肌肤,冰凉得直入骨肉。她站在雨中,水珠沿着脸庞往下滴着,簌簌发抖。既然走出了第一步,从家里叛逃出来,回去的路已经变得十分遥远……
  倒是一向冷冰冰的三娘仿佛体会到了董氏的感受,她想了想说道:“你要是不计较户籍,不如附籍到薛家名下吧,愿意么?”
  相比鲍诚说的各种大义,这句简单的话让董氏死灰一样的脸有了一些生气。三娘没有讲任何道理,其实她这样做在道理上也说不通,她竟然让一个有夫之妇贱作奴籍?
  但女人就是不讲道德大义,董氏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愿意。”
  两个女人一唱一和,没两句话这事就算有结果了,鲍诚不由得目瞪口呆。他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寻思了一会,想想自己也没必要管……但他忽然想到董氏的“不祥”,万一以后让薛郎发现了,会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成见?
  鲍诚和其他官场或军营里的人不同,多数官场上的人都有各自盘根复杂的关系,他初来乍到,能进入权力圈子只是因为今天薛郎对他的赏识,薛崇训是他人生机遇的关键所在,出不得半点差错。
  “三娘,我有一个事儿不得不先说明白……先说断,后不乱……”鲍诚犹犹豫豫地说道,他一个身长九尺的汉子,脸上竟然涨得通红。
  三娘转头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什么?”
  董氏已经隐约猜到他要说什么,她怔怔地看着他……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她的脸变得毫无血色,牙关碰得在“咯咯”直响,不知是衣服打湿之后的身寒,还是心寒。
  鲍诚捏紧拳头,终于抬起头来镇定地说道:“蝶儿……在家乡不被待见,因为她不祥……”当他说出“白虎”这个词时,声音已小得若闻若隐,“你是薛郎身边的人,说与薛郎知道就行了。我鲍某待人以诚,不能阴着去害有知遇之恩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