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争锋(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1

  卫家太太道:“笑什么呢?”
  一名丫头回答:“回太太,是在想刚才那个叫唐劫的少年,竟然敢要三贯钱,到也开得了口。”
  “就是就是,还真以为这卫家求着他进呢。”
  她们说话间,正好秦管事进来,听到这话,忍不住也红了下脸,躬身道:“回太太,那些小子都已送回去了。”
  “恩。”
  秦远想了想,又道:“今日那唐劫所说,太太切莫放在心上。”
  “放在心上?”太太回了一声:“你指什么?”
  “就是……那三贯的工钱。”秦远回答。
  太太慢条斯理的喝了杯茶:“怎么,你觉得我卫家拿不出这几贯钱来请人吗?”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那小子不懂事……”
  “我到觉得他很懂事。”太太已回答:“吴家二老救他一命,他便拼着没了前途,也要照顾二老,可见心地善良,其性至诚。小小年纪,就懂得百善孝为先,这是好事啊。”
  说到这,卫家太太叹了口气:“要知道这世上不是什么人,你对他好,他就一定会回报你的,这天底下,忘恩负义之辈还少了吗?所以挑选仆役,首重就是忠诚。聪明伶俐固然好,至诚禀性更重要啊!”
  秦远大喜,知道这事儿有门了。
  旁边一个丫头却说:“可是那小子来历到底是浅了些,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秦远心中大怒,又不敢斥责,还是太太哼了一声:“你是拿了李家的好处,帮衬着说好话吧?来的时间短又如何?也不是什么人都需得身家清白的。那亲兄弟有反目成仇的,一饭之恩也有涌泉相报的。我为何力排众议让秦远来当卫府大管家,不就是因为他知恩图报,是个靠得住的人吗?这唐劫来历虽有些不明,但人品厚道,心性不错,我看啊,比那有根底的更靠的住。”
  “那岂不是要每月多付三贯钱了。”另一小丫头嘟囔道。
  太太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用尖尖手指在丫头额头上戳了一下:“看你小心眼的样儿吧,几贯钱算什么?为了卫家能出个灵师,老爷就是百万两的银子都舍得砸下去,真真是没见识的。再说了,那吴幸现在也跟着天志在求学,他要是知道我们家别的少年不挑,偏偏挑了他们家最贵的那个,也该认为是对他家的提前照顾吧?所以啊,这事就这么定了,就选这个唐劫!”
  “太太明鉴!”秦管事一躬到底。
第二十章
卫家少爷
  当天晚上,秦管事就来道喜,得知唐劫入选,喜的二老一夜都没睡好。
  隔日上午,卫府来人把唐劫领了去。
  唐劫没再见到太太的面,只来了个姓牛的老爷子,带着唐劫往府里走。
  穿过清幽水榭,走过林荫小道,绕过雄奇假山,踏过紫檀木桥,两人来到了静心园,看到眼前那一片嫣红柳绿的花圃,唐劫知道,这就是自己以后工作的地方了。
  牛老爷子指点唐劫这些花草该如何养护,如何修剪。唐劫带了个小本子,一边听一边将这些指点纷纷记下来,看到此点,老爷子到是颇感满意。
  来卫家做事的少年仆役们,大多是奔着仆学去的,因此往往无心正途,并不用心在自己本该做好的事情上。
  看唐劫如此专注,至少还分得清什么是本职工作,什么是额外追求,这使老爷子对他好感大增。
  在讲过基本的养护之道后,牛老爷子说:“养护花草其实并不难,只要按规矩办就行,关键还是用心。现在你新来乍到,有什么不懂尽可问我,我就住在旁边那小屋里。可要是你一个月后还天天来烦我,那我可就不管了。”
  “是,小的明白了。”唐劫很恭敬地回答。
  老爷子这才满意点点头,又为唐劫讲起了静心园的情况。
  既然要在这里做事,总不能连这里有什么人都搞不清楚。
  静心园的人其实并不多,除小少爷卫天冲外,还有六个小厮,两个护院和一个老妈子。护院都是些成年的江湖武夫,一般不出现在静心园中,可以不考虑,老妈子就更不用理会了。
  六个小厮里,地位最高的是文清,他是静心园的仆役头儿,主要负责安排少爷的日常活动,监管人事与财货。他的年纪也是最大,今年已经十六,仆学无望,因此反而是最没威胁的。
  然后就是侍墨和侍梦,这两个的名字都是太太亲自赐的。赐名的一般都是卖身仆,像唐劫这样的则属于帮工,并不属于卖身,因此无需赐名。
  卖身比起非卖身的最大好处就是卖身可以直接成为贴身仆人,如侍墨侍梦的贴身仆人身份就是这么来的。
  侍墨是伴读,负责陪小少爷读书,伺候笔墨。侍梦则主要负责打理少爷的房间,整理床褥,端茶送水。
  他们也是最贴近小少爷的人,可以说是仆学最有力的竞争者。
  事实上不管哪个大家族,大多数的仆学都是从这两个位置上出来的,当初的吴幸就是卫天志的伴读,只不过他是顶替原伴读上去的,因此无需赐名。
  除这二人外,还有三个小厮负责屋外的杂活,跑腿以及随时听用,再加负责花圃的唐劫,正好四个,一共七人。
  至于说饭菜衣服之类的,都是由大房的下人负责,到不用他们这些少年仆役操心。所以这些少年仆役的工作其实还是很轻松的,反正也就是围着小少爷身边转,他说什么就干什么是了。
  但事实上,除了侍墨和侍梦外,其他小厮并不容易接近小少爷。
  眼看着小少爷求学在即,他的意向直接决定了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仆学,因此侍墨和侍梦两人向来看得很紧,几乎不给其他小厮表现的机会。就算要接触,这两人也是寸步不离小少爷。
  别人家十二三岁的孩子可能还在顽皮不懂事的阶段,大家族的少年仆役们,却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血拼了。
  这刻正在说话间,对面突然呼啦啦冲出来一彪“人马”,为首的是微有些发胖的半大小子,身穿火焰将军甲,手中拿着一根竹鞭,跨下还骑着一个人,后面跟着四个小厮,个个戎装打扮,手里还拿着去了尖的木制长枪,呼喝着就冲了过来。
  唐劫被这军容惊了一下,旁边牛老爷子已躬身道:“小少爷!”
  唐劫明白这就是正主了,也忙低头问安,偷眼看那小少爷身上的火焰将军甲,心中纳闷他怎么穿得上这沉重铠甲的。
  正好一阵风吹来,那将军甲竟是飘动了几下,感情是纸糊的,心中暗笑不已。
  这是那小胖子已到两人身前,一勒跨下小厮的脖子,吁了一声,队伍停下,小胖子对牛老爷子道:“老牛你怎么来了?”
  老爷子笑答:“府里新来的花丁,太太让我带他来熟悉一下。”
  旁边一名细眼小厮立刻凑到小胖子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小胖子这才瞥向唐劫:“你就是收了我家三贯钱的那个花丁?”
  唐劫低头回答:“是,小少爷,唐劫向小少爷问安。”
  小胖子哼了一声:“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旁边那几名小厮已是一起嘿嘿笑了起来,少年人不知掩饰,幸灾乐祸的意思彰显无疑。
  这些仆役为了仆学位置,本就互不和睦,好不容易来了个新人,竟然从卫府拿每月三贯钱,比他们都多,自是越发的让人看不惯了,因此一有机会立刻嘲讽。
  唐劫也不羞惧,只是淡淡道:“小的自是不怎么样的。不过蒙太太厚爱,必殚精竭虑做好本分。”
  他这么一说,大家的笑声立刻憋了回去。
  人是太太挑的,再笑,那便成了笑太太有眼无珠了。
  小厮们或许有不懂事的地方,却绝不包括这个。
  就连那小少爷也不敢说自家娘不对,看看唐劫,哼了一声:“我们走!”
  重新跨上“战马”,竟是就这么离去了。
  眼看一群人离开,唐劫微感诧异,问旁边牛老爷子:“这小少爷怎么这样的装扮?”
  牛老爷子叹口气:“小少爷对修仙并无太大兴趣,一心想成马上战将,说什么不想修仙,每天闲着没事就在家中玩骑马打仗,老爷太太为这也是愁得很啊……”
  唐劫笑道:“原来如此。不过这也难怪,修仙讲究的是追求天道,逍遥物外,哪里比得上世间如锦繁华。”
  “可人生苦短,百年匆匆啊。”
  “若为永生就要清心寡欲,那与草木顽石又有何异,反不如精彩一世来得好。”
  牛老爷子吃惊地看唐劫,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来。
  唐劫却是笑道:“我只是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小孩子来说,衰老与死亡还是太遥远的事,丰富精彩的人生才是追求。他之所以想当将军,追求的未必是将军这个位置,而是将军的威风。其实修仙界也有许多精彩,只是他大概被家中灵师每天苦修的样子吓着了,所以心生反感,再加上家中压力,过犹不及的表现吧,并不奇怪。但只要他真正明白修仙的好处,自会改变想法……”
  牛老爷子何时听过这种话,大为震惊:“可你也只是个孩子。”
  “经历过死亡的孩子。”唐劫淡淡回答:“成长与年纪有关,更与经历有关。”
  他指的是小河村与虚慕阳的离世,但在老爷子听来,却是他曾经遭遇以及吴家门前险些“冻死”的命运,心中感慨,叹息一声,便不再说什么了。
  从这天开始,唐劫算正式在卫家上工了。
  卫家的花丁还是相当轻松的,每日里就是为那些花草浇浇水,去一下虫,修剪枝叶。卫家小少爷一个男孩子,对于花草这类东西无爱,平日里也只是偶而看一眼,唐劫做得好不好,他根本就发现不了。再加上又有侍墨侍梦紧紧相随,因此除了第一天和唐劫说过话外,后面的几天里,竟是连喊都没喊过唐劫一次。
  唐劫到也乐得轻松,每天做好自己的事,就去卫府给他安排的房间研究虚慕阳留下的阵道真解,这也是他这段时间用功最多的地方。
  到不是他改了主意要追随虚慕阳,而是没有正式修炼功法,藏象经又不允许无节制苦练,多余的时间无处可用,只能用来干这个。考虑到将来要打开九绝诛仙阵,就算他不爱也得学。以后入了学院,他可能没时间再研究阵道,因此更要抓紧现在的时间。
  至于卫家小少爷,他并不急。
  距离进入学院还有三年的时间,时间足够。
  再说在不了解小少爷的情况下贸然接近,也未必就是好事。还不如先从旁观察,了解清楚小少爷的喜好,比如他喜欢吃什么,穿什么,性情如何。等对小少爷了解透彻了,再接近也可以少犯些错误。
  一次成功的行动,永远比十次不成功的行动要有效得多。
  就目前看来,小少爷的本性其实还不坏,太太对他的管教也算严厉,只是每日里被一群拍马屁的小厮捧着,难免骄纵了些,但本性还是可以的。否则如第一天唐劫的回话,一些性情暴戾的小少爷心气不顺,没准就是一顿鞭子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