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之尊(精校)第1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1/1287

第九十一章
始于无极,归于无极
  砰!
  “生死簿”的炸开没有发出轰鸣之声,反而像是金属碎裂,清脆回荡。
  点点黑白散开,分别带着上古阴曹地府的死意与青帝证道之生机,引来周围抽象概念的共鸣,冷酷、冰寒、阴森、寂静、绝望和温暖、热烈、光明、蓬勃、希望卷起了潮汐,奔涌向生死原点最深处。
  剧烈的震荡当中,因着诸天生死轮的搅动已然有所颤抖的真武大帝忽地睁开了眼睛,生不生死不死的状态失去了平衡。
  他幽深仿佛空洞的眼眸蒙上了一层至阳至正的明丽紫色,右手抬起,虚握中空,陡然多了一根古朴大方的紫色玉尺,其上铭刻着一枚枚清晰的道纹,弥漫着外邪不侵的先天气息。
  说时迟,那是快,真武大帝已然以尺为剑,循着气机的牵引,斩向酆都大帝!
  刹那之间,紫色剑光照彻了虚幻,阴森寂静、光明蓬勃等抽象概念消失了,生与死的描述消失了,整个原点消失了,酆都大帝穿着黑色盔甲的高大身躯消失了,祂接近真实界的内景宇宙消失了,就连真灵也消失了,只有那本性灵光似乎从无穷高处被拉下,赤裸裸地承受着这一剑。
  斩道见我!
  何为我?本性灵光就是我!
  这一剑以心斩心,拷问本我,外力无法依,神通不得加!
  换做绝大多数大神通者面对这一剑,怕是都会焦头烂额,真武的恐怖明显超出了苦海,不过身为彼岸大人物的三尸之一,纵然未曾圆满生死之道,酆都大帝都绝非等闲,甚至能够低吼一声,本性灵光震荡左近:
  “元阳尺?它落到了你的手上!”
  吼声之中,酆都大帝本性灵光忽然化成一团黑白交杂的漩涡,生机藏于死意,急速转动,猛地坍缩,形成了迷迷蒙蒙六个幽暗黑洞,散发出轮回与未来的感觉,不退反进,直接迎上了真武的紫色剑光。
  元阳尺?孟奇听得微微一愣,心头某个疑惑霍然开朗。
  这被魔佛列为十大绝世,与人皇剑光阴刀等并称的神兵终于出世了。
  难怪真武大帝斩出的“道灭道生”会有力量的矛盾,出现破绽,原来他借助的是这口绝世神兵的力量。
  难怪他敢于冒险深入,不惧被道同化,除了黄泉这个后手,还有元阳尺的护佑!
  根据魔佛的描述,元阳尺防御第一,护身护心,外邪不侵!
  念头转动间,孟奇没有沉迷于两位强到绝巅的大神通者之间的碰撞,没有去品味“斩道见我”和“生死轮回”,而是仿佛预演了很多次一样,左手扬起,窍穴打开,将顾小桑扔了出来,扔向了背离深处,远绝同化的地方,扔进了温暖热烈的蓬勃生机里。
  这个时候,失去了“生死簿”的护佑,孟奇已然觉得自身念头渐渐转生为死,灵智开始有些模糊,即将被所在的近道“死亡”同化。
  按照计划,他竭力运转了“无极印”,头顶“太上无极元始庆云”翻滚不休,像是道道浪潮凝聚,垂下了混沌幽光,将他笼罩于内,暂时抵御着死亡之道的同化。
  而顾小桑气质空灵,笑容收敛,呈现出宝相庄严的感觉,脚下先天之德凝成了一朵白莲,花瓣片片绽放,化生成莲台,带来清净、救赎与归宿的味道。
  两人之间,今生果带来的微妙联系依旧残存少许,即使有生死原点抽象概念的隔绝,彼此亦能感应到对方。
  此时,迷蒙深邃的六大轮回黑洞吞入了真武大帝斩出的紫色剑光,碰撞先是如同涟漪,一圈圈荡开,继而化作狂风巨浪,疯狂拍向生死原点各处。
  轰隆!
  虚幻的低鸣爆发,孟奇直观感受到了周围抽象概念的蠕动、起伏和分离,不再像之前那样浑然一体,难有着手之处。
  就是现在!
  孟奇与顾小桑隔着汹涌的生死描述,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触觉,但彼此似乎都看到了对方的眼睛,一双幽暗深邃,孕育着所有可能,一双空灵清幽,包容着万事万物,同时则都有着决绝坚定的神彩。
  就是现在!
  孟奇身周垂下的道道幽光褪去,倒流回“太上无极元始庆云”,让它急速收缩,与本性灵光、真灵等相融,化作一个无上无下、无过去无未来、难用常理描述的点。
  一切之始!
  而顾小桑双手结印,头顶飞出了三道白莲缭绕的滚滚波浪,一道空,一道虚,一道泛着金属色泽,然后三道齐齐往中央坍缩,亦凝聚出一个没有左右之分,没有前后之别,既大又小,仿佛藏着一片似空似无天地的点,散逸出安乐、沉静与归宿之感。
  真空家乡,最终的最终!
  两者的手段各自刚有成形,酆都大帝那边却生出了变化,六大轮回黑洞吞住了真武大帝斩出的紫色剑光,彼此消磨,短暂僵持,而祂那具笼罩着黑色全身盔甲的高大躯体却忽然动了,泥丸打开,冲出了一道泛着青绿色泽的琉璃光华。
  此道光华一现,当即化成一只佛光巨手,像是九重天之上抓落,带来了万物的涅槃,天地的寂静,以及智慧的开悟,直接让本身与孟奇之间的生死浪潮平息。
  这是酆都大帝不惧孟奇后手的依仗,敢言覆灭玉虚门下绝大多数强者的准备。
  菩提古佛借三尸之身暗藏的一道近乎彼岸的佛光!
  佛光洒下,巨掌抓落,孟奇顿生一种回到过去逃到未来都难以避开的感觉。
  就在这时,炸碎的“生死簿”点点光华突然凝聚,生化为死,死转为生,连成了一张书写诸天生死的虚幻书页,挡在了佛光巨手之前。
  此乃青帝炼制生死簿时给孟奇暗留的保命手段,但因为之前的主动炸裂,力量消退,难现原貌,仅仅一两个刹那便被佛光巨手降服,点点散去,复归空与无。
  而这一两个刹那之间,孟奇与顾小桑各自以“无极印”凝聚出的“点”彻底成形。
  轰隆隆!
  生死原点最深处传来低鸣“呼唤”,像是受到了什么牵动。
  酆都大帝感应此变,似乎明白了什么,刹那间竟放弃镇压大道之树与霸王绝刀,重新刷出了七宝妙树!
  孟奇实力强大,却置身很快会被同化的深处,顾小桑不到传说,但立在可以从容感悟的安全之地……孟奇身在死亡里,却是一切之始,诸果之因,生机最本质最源头的表现,顾小桑站于生之道内,则为万物的归宿,最终的最终……
  两者从无极印同源而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始于无极,归于无极,给生与死分别点上了画龙之睛!
  他们彼此牵引,“最初”在死亡中仰望着生机里的“最终”,终于形成了生死太极,直接牵动了整个原点。
  这是顾小桑炼化部分生死原点的真正把握!
  也是她最大的依仗!
  轰隆!
  生死原点的抽象概念随着两人疯狂转动,一点点被卷入,一点点被炼化,而借着这种联系,四两足以撬动千斤!
  换句话说,孟奇与顾小桑能暂时驱动生死原点的近道之力,以此抗衡外敌!
  面对抓落的佛光巨手,面对即将刷出的七宝妙树,孟奇双手结印,打出了无极,顾小桑一指点出,演绎着无生!
  与此同时,霸王绝刀不退反进,直斩酆都大帝躯体!
第九十二章
杀人者
  哗啦!
  整个原点仿佛活了过来,有了自身的躁动,虚化澎湃,抽象而难以描述的生与死概念随之化成了一枚枚韵味万千的道纹,分别落在了孟奇打出的无极和顾小桑点出的无生之内。
  虽然仅有黑白二色,这些道纹却以深浅划分出了无法尽数的层次,具现出了一张仿佛蕴含着生死之道所有奥秘的另类图卷,自成太极!
  这张图卷一半寂静安宁,死意隽永,包容着万事万物,一半幽幽暗暗,连抽象的概念都没有,只余下无数可能,孕育着最蓬勃的生机,它们首尾相缠,彼此交错,初始陷入了终末,归宿渗入了最初,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使得蕴含生死之道的整张图卷没有因为超过限度而崩散。
  刚刚开始的时候,孟奇还有被道逐渐同化的感受,但随着一点点的卷入一点点的炼化,他发觉自身已能略微驾驭周围的虚幻概念,将阴森、绝望、黑暗与热烈、希望、光明等平衡纳入阴阳印,让阴阳印化生太极,逆向坍陷,归于无极,以此包容阴与阳、生和死!
  这个过程里,他只觉自身念头周围环绕飞舞着顾小桑的意识,而自身的意识亦能拥抱住对方的念头,水乳交融,神魂纠缠,有着前所未闻的美妙感受,前所未有的默契。
  如此默契里,两人同时一震,那张蕴含着生死之道的玄妙图卷飞了出去,罩住了抓落的佛光巨手。
  琉璃升腾,黑白爆发,一枚枚道纹在寂灭清净显化的光海里载沉载浮,最终生死图卷与佛光巨手齐齐不见。
  酆都大帝志在必得的一击被孟奇与顾小桑挡住了!
  与此同时,绝刀以霸绝当世的气势,不留后路的决绝,拖着绚烂恐怖到极点的紫芒,斩向了酆都大帝,似乎要以仙神辟易的强横,趁祂本性灵光被真武缠住,身躯注意在孟奇与顾小桑炼化原点之上时,让祂一刀两断,灰飞烟灭。
  而大道之树亦飞腾了起来,在孟奇驱使下,克制住了对周围的贪婪,飞舞于七宝妙树周围,延缓着它的刷落。
  噗!
  酆都大帝两只蕴藏着死亡与轮回的手掌合十于身前,恰好将雷光横溢的绝刀夹住。
  然而,他黑色全身盔甲的胸腹处却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痕,兹兹的电火烧灼,三面交战的情况下,祂终于还是露出了本来不该有的一丝破绽,被强横的刀气渗透了少许。
  酆都大帝那双至深至沉宛如宝石般的双眼毫无情绪外露,仿佛做出了什么决断。
  而此时的孟奇炼化越来越顺,矛盾的生死概念因为他与顾小桑的配合得到了调和与平衡,渐渐化入阴阳印相关道力,有凝成实像之感,一枚枚模糊又残缺的道纹应运而生,让他对生与死、阴与阳有了越来越多的感悟与掌握。
  轰隆!
  这些道纹、这些感悟和这些掌握在孟奇有意引导之下,凝成了一面前白后黑的镜子,镜子旋转坍缩,忽地拔高,飞入了他居于无穷高处的本性灵光内。
  轰隆!
  虚幻的坍塌声里,生与死、阴和阳归于最初,统合于了本性灵光,它们不再分彼此,但又随时能因为开天辟地而衍化出来,借助于此,孟奇的本性灵光再有攀高与壮大,自然而然投影于了万界宇宙,再无需刻意为之。
  短短瞬间,他就连破传说到造化的两大关隘,“他我投影”自然衍生,自生所学里的阴阳印包容生死而凝练升华,望着近道方向发展,有了某些方面的模糊残缺之“道”,甚至因为和顾小桑的最初与最终平衡,无极印在容纳了阴阳生死后亦开始了衍变。
  若不强求无极混沌升华,孟奇就只差真真切切感受到苦海便能成为大神通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1/12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