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纪元(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6

  有人认出琉璃,却没有人认出银光之中的那一人是谁。
  两道光芒在天空中飞遁,却并不能进入到那虚幻而又真实的轮回镜面之中,世间见多识广之人早已经看出了那是巫族重建而成的轮回。一般人又怎么能自由出入呢。
  从大地上看去,只见一金一银两道光芒在天空中流转盘旋,却根本就无法触及。本来洪荒天地间的人还觉得这轮圈离的极近,现在在有人想要进到里面时,才知道那轮回中的一切只是能看到,根本就无法触及,一切都如幻象。
  就在这时,九天之上飘下一道清冷的声音。
  “原来,我并不是只一个人了。”
  天空中的两道光芒刹那停止,现出一人身穿灰衣袍的持棍猴来,只见他仰天大声说道:“师父,琉璃在这,愿永持屠圣棍于师父座前屠尽天下圣者。”
  另一银光之中现出一人来,白衣飘飘,只不过是十六七岁模样,只听他说道:“老爷,九福愿于阴阳观中长侍剑。”
  九福与琉璃两人话落之后,九天轮回之中飘落一阵笑声,笑声中有着欣慰,亦有苍凉。
  “哈哈……有徒与童子如此,足慰此生矣。哈哈……”
  那笑声放纵天地,传至天地间每一个角落。在笑声之中,轮回镜面中青袍道人长袖挥动,一道道五彩云气自他的袖中飘出,在轮回天地之中交织缠绕。五彩的云气越来越多,顷刻间,那些五彩的云气便已经融为一体,旋转着,变成了一团灰色。
  在那灰色一出现,轮回之中的那些人眼神之中都露出了慎重之色,灰色气团仍然在转动,在这短短时间内已经慢慢的分出了黑白两种颜色。
  黑白两色逐渐分开,各占一半。众人眼中那一丝凝重之色更深沉了,都紧紧的盯着那一团黑白阴阳图。
  在当年天地轮回战之前,南落便已经摸到了五行化阴阳的门道,那时的他是配合着妖月镜用出来的,此时却是徒手,不使用任何的法宝。这并不是神通,也算不得法术,而是属于道法了,只有着道境中人融合了自身的数种大道神通,才能形成这样的道法。不再拘泥于任何形式与灵宝,一切的灵宝也只能起着辅助的作用。
  当年南落虽然触摸到了道法的边缘,却只不过是初窥门径。而那时出现在镜面上的黑白两色还有许多混浊,而此时,黑白两色已经分明了。
  “五行交融化阴阳,阴阳转换演天地。”
  悬浮在虚空之中的阴阳图在南落的声音中瞬间崩塌,阴阳两气如尘埃一般的洒落下去。黑白两色如尘土簌簌掉落,顷刻间竟是尘烟飞扬,将南落吞没。
  尘烟滚滚之中,一片结结实实的大地出现了,随之大地上便被那尘土堆出了一座座大山,大山连绵。初时只不过是光秃秃的,并无丝毫的生机。但是上空的阴阳图仍然在往下落着黑白两色的烟尘。烟尘落于山上生长出各种花草树木,并有许多生灵出现,短短时间内便已经生机勃勃。
  虚空中的阴阳图突然停止了,那一片山也就清晰了起来。
  洪荒天地间,阳平山中正有无数的生灵同样抬头看着天空,在震惊之余又感到无比的疑惑,因为他们看到的那片山无比的熟悉。终于有一人突然惊呼道:“那是我们的阳平山。”所有人都仔细的看去,随之惊呼连连。
  此时的阳平山中大王自封晓月惮师,他双眼圆瞪,心中同样的震惊,与阳平山中其他普通的生灵所不同的是,他不但看到了那是阳平山,还早已经认出了南落。
  心中颤动,不能自已的想到:“原来他有这么大的名,有着通天神通,早知道无论如何都要拜他为师的,哪怕是在阴阳观前长跪不起,当时怎么就一时犹豫了呢”
  他还不时的看着九天之上已经现出身来了的琉璃与九福,眼中满是羡慕。在他心里,若是能与南落扯上一星半点关系,能在九天之上,喊一声‘师父’,或者一声‘老爷’,那是何等的荣耀啊。
  除了阳平山上的生灵之外,天地间自然还有无数人都在看着。这般的惊天动地,即使是凡俗之人也能看到。
  只是这些人当中还有没有认识南落的人,只有天地众生中各人的心里最清楚了。当年,南落在大地上行走养魂、修道,每过一处,每遇一个人类聚居地,都会传下仙道法门。亦可算的上是传道万千了,只是此时此刻跟随在他身边,会在九天之上,众生环视之下大声喊他一声师父与老爷的却只是两个妖类。
  另一处地方有两个女子站在那里,她们同样是看着天空。其中有一女子正是杨蝉,只见嘴角颤动的喃喃说道:“其实,我应该像他们一样的,应该大声喊一声师父的。”
  杨蝉旁边也站着的女子怀抱一尾玉白瑶琴,那手指紧紧的抓着瑶琴边缘,眼中神色复杂,嘴角紧紧的抿着,一句话也不说。
  南落所立之处便是阳平山脉中的卧牛山顶,只见他虚空一点阴阳云气图,顿时又有又有黑白两色的粉尘飘落而下,卧牛山上一座青色的道观在粉尘之中快速的凝结而成。
  道观呈青色,暗合天地,与山势融为一体。
  而南落便独立于道观前,仍是抬头看着天空中的黑白两色云气。只见他看着突然朝大地上深深的看了一眼,突然转回一口气吐出。虚空之中的黑白两团云气瞬间变幻,同时朝所站在山顶上落下。
  两团黑白云气落在山顶之上的南落面前之时,已经化为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手持赤金长棍的灰猴,另一个则是一袭白衣的十六七岁少年。两人站在那里,眼神木讷,虽然身上都是灵气充沛,但是显然是少了一份灵性。若是放在这里千万年的话,或许会有灵智生出,可现在南落的目的显然并非如此。
  南落突然大声说道:“吾徒琉璃何在……”
  声音响彻轮回内外,紧接着便听到一道声音回应道:“徒儿在。”随着这声音响起,洪荒天地中的琉璃顿时双眼紧闭的朝大地上掉去。而轮回中卧牛山顶阴阳观前的南落却双眼之中刺出黑白色两道光芒,瞬间没入了他面前的猴眼之中。
  猴身深身一颤,再次睁开眼之时,竟是已经灵性十足。只见他一看清南落,便立即拜倒,口喊“师父”,但却被南落一手托住。并说道:“不是说过吗,你的双腿不必再朝任何人弯曲,包括我。”
  灰猴连忙回答道:“是,师父。”
  南落抚了抚灰猴的头,转向旁边那个白衣少年。与之前一样,大声说道:“九福童子何在……”
  “九福在……”
  南落眼中神光射出,没入那白衣少年眼中,紧接着那白衣少年便神活过来。
  洪荒天地间,九福的身体也自九天之上掉落,宛若已经失魂。
  轮回内外的所有人都在看南落,被南落的手段所震惊了。这种震动并非来自于那种恢宏的场面,而是最后点云成人之法。在洪荒天地间的人眼中,南落只是朝天空中一点,那两团云气就化为两个人了。心中想到:“难道他竟是有神通能造化生灵?”这种手段比任的手段都要来得震撼。
  而在轮回中的这些人眼中,看到的又更多,虽不像洪荒中的那些人那般的惊诧,却也同样的大出意料,再看南落之时心中竟升起了一股危险的感觉。
  南落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剑道修为,今天才发现,他的五行之道早已经能演化阴阳了。
  五行演化阴阳,这是南落自己悟出来的,其中自然有因为他本身修炼的是元神仙道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在练气之时,便是被通玄以太极图打开了仙道元神大门。而那太极图本质便阴阳之道,所以,南落以五行交融而出阴阳并不足为奇。
  若说以阴阳之气造出一片山脉算是极其高明的应用的话,别人的人还能以别的手段做到的话,那么以阴阳之气造出两个人来,并赋予他们生机,只怕没有一人能做到了。
  人体又称之为道体,世间万物生灵若要成就无上大道,都要先化成人形来修行,这样才能更契合天地。所以,造出一个有生机的人体比造出一棵树或一块石头要难上千百倍。这其中阴阳转换平衡之法门非是一般人所能领悟的,能做到这一点,也就相当于打开了一道浩瀚的大道之门。
  在许多人看来,南落是造出了两个活生生的人,而轮回中的接引、元始等人都知道他造出的是两个有生机却无灵魂的人体,但又对他那最后的呼魂喝魄之术的应用感到不可思议。
  散人魂魄的神通法术和法宝在天地间有不少。但是能像南落这般将对方的魂魄完好无损的呼唤而来,只怕还没有人能做南落这么好。
  这说明南落法术神通已经完完全全的融合了,并达到了一种精微的程度。
第二三九章
演一场诸天笑傲
  先天灵宝不入轮回,入轮回则会被消灵性,时间一久也会变成凡俗之物,这就是轮回的可怕。当年他们的灵宝也只是与裂缝相合,那时轮回还未重建,所以并无碍,而此时并没有一个人让自己的灵宝留在轮回天地之中。
  女娲的三足鼎也并非是真实的三足鼎,而是因为炼化之后,得了鼎中大道,自然也能以幻化出一尊这样的三足鼎,而且威力并不弱上分毫。
  南落轻笑一声,突然伸手在虚空之中画一个圈,轻吐一口气,那圆圈便化为一面宛若实物的镜子,冉冉升起,在升到高空中时,只听南落轻喝一声,一指点出。镜面顿时光芒大放,映耀轮回内外,就连整个天地在这一刻都被这片光华照了个通透。不过,这光华只是一闪而逝,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光华便敛了下去。从刺眼变得柔和而清冷,如一轮孤悬的月亮,静静的将卧牛山上的南落、琉璃、九福、阴阳观笼罩着。在世人眼中,此时的南落脸上的表情无比的清晰,就连他眼神深处的那一丝锋芒都看的清清楚楚。只见他突然两手平伸而出,嘴唇颤动,显然是在念动着什么。与此同时,他那托在空中的手掌上浮现了黑白两团气体,两团气体他揉合在一起,并缓缓的搓动,月光下,能看到他的手指正以一种独特的韵律颤动着。只一会儿,那一黑白交融云气散去,一把青鞘长剑便出现在了他双手上。剑长三尺,鞘身有凤凰翱翔图。
  这剑并非是真实的青颜剑,而是南落以自身的剑道化生而出。他转过身来,将剑交于九福手中,同时不轻不重的说道:“既为侍剑童子,当有剑,若有心,可斩诸天生灵。”九福伏身接剑。至于当年九福是怎么离开阴阳观的,这么多年来又是在哪里,南落根本就没在问。不过,知道九福这人的,这天地间也只有阳平山中年头久远一些的妖类才知道,晓月惮师依稀还记得,当年就是一个名叫九福的小童从白雾之中,拖着一把青鞘长剑,只不过是念了一句玩笑般的话,就把当时他敬若天人的七步大王给斩杀了。
  南落将剑交于九福手中,略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唯愿身心得自由。从不曾想九天扬名,而今却与这当世强者轮回论道。既然你们来了,那就让我为你们演一场诸天笑傲,与他们在这众生眼中,论一个德性纲常。”
  南落初开口时只不过轻声低语般的说着,天地间虽然都能听的到,但是无论是谁都能听得出他语气中的那种对于自由、安逸的渴求。而到后面之时,他的话声音虽然还是那么大,可是语气却如剑气冲宵,光芒傲啸天地。
  话落之时,他豁然转身,负手而站,往前踏出一步,刹那间便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弥散天地间。这并非他使出了什么神通,而是来自于心灵上的感觉。在众生眼中,突然便觉得此时的南落凛然不可侵犯。
  在南落踏前一步,掀起滔天气势的刹那,接引身后的金光随之漫天而起,而他脸上那种似笑非笑的和善笑容更盛了。元始所的垂天瀑布顿时再次拔高了几分,他身后的十二人眼中无一例外的都一瞬不瞬的盯着南落,似要从现在的南落身上找出与刚才的南落有何不同之处。
  通天身后宫殿杀气徒然强盛了起来,眼神如剑,看着南落,战意弥漫。灵霄宝殿中的昊天原本靠在金色的宝座上的身体已经坐直了,而他旁边的那位女子眼中神光闪动,似乎极为意外。黄泉路上无数恶鬼突然之间骚动不安起来,失心人微微转头,死气冲天,骚动骤停。
  这只不过是南落一步之间而发生的事,他身体并不再向前,而是突然扬声说道:“天下生灵莫有不慕长生,只因长生有千般好处,而已得长生之人也有许多人竞相传授长生之术,诸如诸位这般远超他人之人,也免不了挑选徒弟,传下大道。请问诸位是出于何心。”
  接引呵呵笑道:“贫道等即得道,便当传道天下,让世间生灵得脱生命寿限之苦,永享极乐。”
  “既然如此,你何不开坛讲道于天地,让世间生灵都可自由学习,何必还要拜你为师,朝夕伏拜。”南落快速的回问道。
  “为了不让那些心思不纯之人得了长生之术,加害于他人,所以才让他们拜师学习,拜师之际,贫道自有神通察其心性,观其根本。即使有心性、根基恶劣者,只要长伴于贫道身边,昼夜聆听大道,自会心思纯静,得享极乐长生,超脱轮回。”
  接引说这话之时,身后的金象光芒大作,如太阳普照天地,光华之中的人们顿觉心静思清,如有暖流于身体内缓缓流转,一些有着伤疾的人也在金光之中突然好了。
  “哈哈哈……”南落仰天大笑,笑声在世人听来无比的猖狂,笑声停止时,只听他大声说道:“你能察人心性,真是笑话,人心变幻,谁又能为谁定性,善恶不过一念之间,你这话用来欺骗别人到可以,想用来欺我还差一点。”
  “我再问你,当年我以你等约定之事,你为何最后朝我们出手,这又算是什么呢。毁约无信之人,有何面目传道天下。你收徒传道不过是为了自己修炼神通,自私自利之人,又有何面目称人师。”南落声音铿锵,如洪钟大铝,初时语速还平稳缓慢,说到最后面之时,却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急,如剑噬天下,锋芒毕露,激昂无双。
  当南落说到最后之时,竟是形成了一股威压天地之势。这势如天威煌煌,铺天浩瀚。整个轮回天地都似已经与南落融合在一起了。接引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不仅他如此,元始、通天、昊天、失心人等一个个脸色大变。同时所在的道场都闪耀而出着各种光芒抵抗着。
  接引似乎被南落的气势所慑,竟没有及时回答,而南落又立即大声快速的说道:“你这自私自利欺世无信之人怎么还能存活于这世间。”
  南落越说越急,气势越来越盛。人虽然还是那个人,但是在天地众生眼中,南落此时却仿佛代表着天地,说出的话就如天地之意。而接引身后的金光在南落话中逐渐的削弱,当南落话音说到最后一个字时,气势也就上升到顶峰。就在所以人以为他要停止时,他徒然一挥手,只听到一声剑吟声响彻天地。
  “锵……”
  剑光璀璨,冲天而起。
  这一剑挟天地之威,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之力尽在一瞬间迸发而出。
  大地之上,众人抬头看,只看到白光灿烂,如银河倾泄,席卷天地。
  接引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他那身后的金像在那一片灿烂银河冲卷而下之时,凭空突闪,出在银河正前方,一掌拍出如山,势若能一掌间掌握天地。
  但是只一接触,便在银河之下如化为金粉。接引脸色一变,张口大喝一声,天地可闻,同时一掌拍出,掌如一方天地,中央之处还有一个碗状的漩涡,似要将银河一碗装下。
  当碗与银河接触的一瞬间,他脸色大变,另一手掐指成莲花诀,身后金光之中端坐着的人影齐声梵唱,声音如歌,又似在祈祷。虽是如此,仍只是稍稍抵挡了一下,便被冲卷翻飞而出,金光瞬间破灭,唯有接引本身在银河卷身的刹那消失无踪。
  南落伸手一招,那九天翻卷之银河便化为一道白光射入九福手中的剑鞘之中。一声淡淡的剑吟声在天地间飘荡,终至微不可闻。
  天地静谧,众生沉默。
  没有人想到南落一剑之下竟有如此威力,这一剑早已远远的超越了众人对南落的认知,心中震惊,看向南落的眼神已经变的十分的警惕。
  这一剑可以说是并不是南落本身的实力,元始、通天等人自然看得出南落这一剑是融合了天地之威而出。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也只是知道之前南落那一番话就是一个融合天地过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