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74

  他有些慌乱,他这是放弃了去了白鹿洞书院学习的机会,选择去云南的,不光是一个人去,而是带着一家人的祝愿和自己的未来。可现在还没有到,就已经听到这样不利的消息,一时之间心砰直跳。
  他不知如何是好,三师兄继续说道:“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命运,虽然性格也随着经历而改变,但是若能够一开始就遵循于性格而选择,以后的成就就会顺畅许多。”
  “你也是在淳风先生的书院之中学习过的,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你的性格怯而敏,善忍耐,又能静,这性格放在林公身边不适合,却适合在这山间修行。”
  三师兄说完便朝易言微笑着,此时易言怎会不知道三师兄的意思,看向王肃,王肃点头道:“林道长是罗宵门中的第三弟子,道行高深,若是你愿意的话,林道长便能可收你为罗宵弟子。”
  易言从王肃的话中知道,他是要自己答应下来的,而且他也是认为自己在林公那里去是不适合的。
  峰回路转之间的岔道上最是难选择,与在家里时的选择一样,这又一次走到了决定他命运的路口。
  王肃与那三师兄林道长都在看着,易言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难以取舍,却脱口说出一句话来。
  “父亲不在世,入罗宵出家修行的话,得请示母亲的意思。”
  易言话一出,三师兄先是面露惋惜之色,很快便哈哈笑道:“虽然罗宵有门规,却并没有强求的意思。”
  说罢便不再说收他为徒弟的事,转而向王肃说道:“王道友既然执意赶回去,这重重青山,我是为地主,就让我送你们一程吧。”
  易言心中还在想着三师兄的话是什么意思,是指不强求自己当罗宵弟子呢,还是不强求门中弟子遵守门规。听得三师兄说要送他们出这重重青山,便看着他,却见他也正朝自己看过来,眼中深邃的看不到任何的东西,但他面上仍然微笑着,说道:“不过,你还要学会一样东西才能离开得了。”
  三师兄看着易言说道:“在这里我能让罗宵山的灵力送你们出山,却需要你懂得蹑空术。”
  “法术?”
  “对,法术。”三师兄说道。
  “我,我不会,我从来都没有修练过,没有法力,怎么可能学得了法术呢。”易言连忙道。
  “呵呵,你有,你身上有灵力,你有灵力自然可以学法术。”三师兄说道:“法术有时候花几年时间都学不会,有些则只一念就能贯通,更何况,在我这罗宵山中学我罗宵法术,只要你用心去学,自然能够学会。”
  易言知道自己身上有灵力,却从来没有感觉到过。他担心,除了担心灵力之外,还担心自己学不会,尤其是听说有些人能够一念贯通。
  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聪明人,很多东西要想许久才能想清楚。
  三师兄又说道:“估计主要是了解你的父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既然你要去林公那里,那我传你蹑空法吧。”
  易言心中忐忑的走近,三师兄附在易言的耳边。
  易言只听见风过洞穴的声音之中伴随着三师兄的话:“凝神静气,踏空如地。”
  这声音虽然有些模糊,却像是有生命一样的钻进了自己的身体内,存在于那若有若无的思感之中。
  易言惊异,又有些疑惑,暗想:“怎么那么简单,这个难道就是道家的法咒?”
  “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易言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并不自信,他怕自己听错了,或者还有些没有听到。
  “可是……”易言又想再言,三师兄却制止道:“你听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怀疑。修行别人传授的法术首重信,次则悟,唯有信法,方能生法。我传你的是罗宵法术,你信了,便能蹑空而行,若是不信,那便只是一句空言。以后你若能够从天地间学到法术时自然会知道,我们修行的一切都在这个天地间。”
  “你是要去林公身边,那我就送你四个字吧。‘细心、忍耐。’这本就是你性格之中的东西,你应该能够做到。现在呢……”他笑了笑,说道:“你要做的就是将蹑空术练成。”
  易言知他是为自己好,连声称谢,却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这时王肃说道:“林道长授你罗宵法术,你可称他为三师兄。”
  三师兄只是笑着,任由易言喊了一声三师兄之后才催促他去练蹑空法。
  虽然易言没有拜入罗宵,却是实实在在的得了罗宵一样法术,叫一声三师兄再正常不过了。
  易言听了三师兄的催促,依三师兄之言,来到一边空地上静心凝神,想象着这虚空是一块实地,能承受人之重力。却只见他抬起脚又放下,一只脚都站的酸麻,另一脚不断的在虚空之中踩着,许久后,仍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他心中越发的慌乱,没有听到身后有任何的声音。正当他想放弃之时,身后传来三师兄的声音,只听他说道:“你闭上眼睛,想着我告诉你的咒语。”
  易言依言闭上眼睛,他心中却害怕,因为他此时心中慌乱,没有丝毫那种玄妙感觉,他认为自己并不能练成这法术,一年都未必练得成,何况是这短时间内。
  尽管如此,他依然是闭上眼睛,去想那一句‘凝神静气,踏空如地’,并且默念着,一遍又一遍的念着,本来他以为这依然是无用之功时,可当他念到第七遍时,他似乎感受到了身内出现了一丝暖流,缓缓的扩散开来。
  身体之中有了变化,他心中惊喜,不敢睁开眼,怕这一点异处消失。依然一遍一遍的念着,那一丝暖流越来越浓重,越来越清晰,自身体最深处涌起,散于四肢百骸之中,他的双脚在交换着踩踏,这时也微感有异,脚下像是踩在了水中,没有水的清凉,却有水的那种浮力。
  那淡淡浮托之力让他心花怒放,他一只脚在那里试探着踩,轻轻的踩,提着心气的踩。那种脚下有气流凝结托着脚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同时感觉自己像是出现在水中,空气有了浮力,让他整个人都有些浮动,他的双手像是在水中一样挥动,控制着身体的平衡。脚下则是努力的感应着那空气之中的着力点,踩着踩,脚下感觉又有变化,像是一张丝网,只要稍用大力就断了散去。
  他摸索着,感应着。
  他也不觉得累,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嘴里一遍遍的念着那一句似咒非咒的话。终于,他的右脚踩上去了,那一团柔和的虚无空气承受住了他的身体,整个人都站上去了,虽然不高,但是他却知道自己成功了。
  体内那股不自从何而来的那一丝暖流扩散到全身,越来越明显、浓郁。本来感应不到的灵力第一次被易言清醒时感觉到,他心中有一种感觉,即使是灵力再次退去后,自己还能再寻找到它。
  第14章
新宁
  当易言两只脚都踩在那一块小小的地方时,仍然不敢睁开眼睛,耳中听到三师兄说道:“很好,你的悟性虽然并不突出,但是却有足够敏锐和耐心。此时一别,相见难期,从此你也是修行道上的人,希望再见之时你已能够踩云驾雾。”
  易言想说话,却又怕脚下那团托着自己的气散了,他感觉脚下极为不稳。
  耳中又听到三师兄说道:“王道友,就此别过了。易言,你我来日再会!”
  王肃依然是面上并没有多少表情,眼神之中去透着光芒,他朝三师兄抱拳,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动作却格来郑重。
  三师兄突然高声唱喝道:
  “罗宵山灵,听我号令。”
  随着三师兄的声音起,幽静的罗宵山像是被唤醒了,有淡淡的雾像是自山土之中钻出,又像是从那无数的树中钻出,更像是道观那数百上千年的灵韵中化生而来。那雾包裹着王肃与易言,易言清晰的感应到那雾气的丝丝暖意,就像穿上了一件衣服。
  “起。”
  三师兄的声音再出,有风凭空而生。
  自高处看下去,只见罗宵山中的一片宏大的道观中起了雾,仔细的看,却会发现那些道观虽然看上去一座座,实则是座座都相连,殿殿相通。中心之处最高,前后左右又各有几座偏小一些大殿,每一座殿都有不一样的名字。
  左边的一座偏殿的后面院落里,有三人前后不一的站在那里,其中一个高大,一个清瘦,一个矮小。三人在雾中若隐若现。
  一团风在那院之中盘旋,将那大个壮汉与那小个子卷起。隐约间可看那风似乎化为两匹马,那雾凝结成了马车将两人包裹着,风马腾空而起,拖着雾车直上天空。
  观院之中道人站在那里,这一刻的他竟有一种号令天地的感觉。
  两驾云雾凝结成的马车,在崇山峻岭的上空飞驰而过,即使是有人看到,也只会惊叹这云居然会有凝结出这样的形状来。
  易言当然不知道这些,耳中只有呼啸的风声,虽然他没有看到三师兄唱念这似咒非咒的咒语,却能够想象得到他一句话便让天地山灵为之而动的气概,他心中羡慕着,希望能够早一点到林公身边,向他请教寻灵之法。
  虽然他父亲是让他去林公那里听用,他现在却知道父亲是要自己去林公身边寻灵的。
  他有心睁开眼睛来,却又怕自己是在空中。
  他自从知道世间修行之人有法术后,就不止一次幻想自己也能有法术,能够腾云驾雾。但是这个时候,他知道可能正在空中之时,却不敢睁开眼来。
  突然,他脚下撞上了东西,大惊,身体往前一扑,一个踉跄,睁开眼来,已经是到了地上。
  回头看,原来已经到了一处山脚下。
  王肃也回头看着那山,说道:“已经出罗宵山,罗宵山灵力还能有这般的浓郁真是难得。”
  “为什么这么说,难道别的修行门派灵力都没有这么浓郁吗?”
  “当然有比罗宵灵力更浓郁的门派,只是现在大多门派所在之处都已经没有什么灵力了,即使有也是被煞气污染,不得不服食煞气修行。”
  易言这下明白了,问道:“那他还是吸纳灵气修行的吗?”
  “他还是,不过,他只要出了罗宵,身上的纯静灵气就会被煞气污染。罗宵派估计是已经做好改修煞气的准备了,要不然是不会让我们进入他们的山门的。”
  易言知道一定是因为外面的身上带着煞气,尤其是他们身上还有煞气炼化成的灵力。
  王肃再说道:“他的名字叫林明庭,你虽错过了拜入罗宵的机缘,但是得传了蹑空术,若他日你有了能力,不要忘记今日是谁教你朝天空踏出第一步的。”
  在他的心中,王肃就像是一个刀丛闯过的老兵,虽然内深处仍有着侠义与柔情,却已经被冷漠和铁血给重重包裹住了,山庙外的那个王肃和分水岭吴家村的那个追杀别人的王肃,他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而三师兄则是爽朗和煦,潇洒不羁,带着几分诗人般的浪漫色彩。这是易言心中对这两人感觉。
  看着那片大山,易言突然觉得,或许王肃这次带自己路过罗宵山,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留在罗宵山中,不要到林公那里去。
  看着王肃大步向前的宽厚背影,他将这个念头压下去,快步的追了上去。
  出了那连绵的罗宵山,进入了湖南省境内,王肃像是对地理极为熟悉,一路上又是过城,又是乘船。
  他发现王肃能说许多种话,遇到数种装束的人,他都能用不同的话来跟他们交流,这让易言非常的惊异,又是敬佩。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易言也有收获,他的心思都在那个蹑空术和身体内的灵力上,蹑空术可以一边走路一边默念着那个法咒,自离了罗宵山后,他无时无刻都在默念着,因为刚开始他有一段时间没有默念,竟是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似乎只要再过上几天就会遗忘了。
  他怕这法咒真的会被遗忘,所以就一直默念着。他问王肃这是为什么,王肃说因为他不是罗宵的正室弟子,必须通过修持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蹑空术。
  而每天一天晚上临睡前,易言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感应着身体中的灵力。自从那天在罗宵山通念蹑空术的法咒,而引出自身的灵力之后,他便隐隐的记住了那种感觉,或者说是记住了灵力存在于身体中的位置。
  只是这个位置他无法说出在哪里,仿佛在脑海之中,又似乎在丹田里,有时候甚至感觉在足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