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174

  林明庭并没有回罗宵山去,而是与易言一起朝江西而去,他们路过一座座的城池。他告诉易言,罗宵山正在承受着煞气侵吞,用不了几年,罗宵山中的灵气将会荡然无存,现在他就是寻找和考虑究竟要将罗宵山的山门安放在哪里,是继续放在山里,还是从此和其他的一些门派一样,解散门派,让门派中的弟子在人间城池之中修行。
  第138章
土城话人间
  易言没有从林明庭的身上看到那种名叫忧愁的东西,就像是第一次在罗宵山中见到林明庭时,听他谈论罗宵山千万年来许多的门派在那里替换着,数十年后,现在的罗宵派也不知道会在哪里。
  当时易言就是对他语气之中这种对于世间大势的顺从感到惊讶,当时他还觉得那是一种无力软弱的表现,现在却觉得那是一个修行人的心境到了,才会出现的一种静谧。
  从林明庭那里了解,入门派修行的人与散修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门派之中修行的人,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维护自身的门派,因为他们的法力全都来自于门派之中。
  若是之前易言入了罗宵派,那么他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背熟门规,了解自己所在的罗宵派的来历及一切,从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这个门派。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他需要去为自己在门派之中点燃灵灯。
  入了门派之后,并不需要天天的像那些散修一样食煞炼灵,而是只需要融入到了门派之中,自然的就会拥有灵力。
  一个道行高深的人,能够让他所在的门派的实力整体提升,越是传承久远的门派,派中所蕴藏的灵力越是深不可测,各门各派都有着吸纳天地灵力的法门,其中最为主要的并不在于那些法门,而在于门派内传承的各种道意,只要领悟,或者说是接受了,那么就能够获得灵力。
  罗宵自然也是如此,只是现在罗宵山中的灵力已经在日渐稀薄,他们这些在门派之中修行的法力同样的受到了限制。
  而且他们这些人,离开了门派所在地,施展法术所需要的灵力更多,因为他们体内的法术是天地间最后的灵力构成的,并不是属于煞灵,他们无法调动天地间现在无处不在的煞气。
  灵气已经退出了这个天地的舞台。
  无论是什么法术,都需要一个基础,必须要拥有法力。在易言的理解,法力就像是一个人的肉身,他必须拥有这个肉身,他才能够在人世间生活和与人交流。而一个人身上的法力就是一个人的肉身,是存在于这世间的根本,他通过法力,去跟别的人交流,而这各种的交流便一个个的法咒。
  如果你的道行高深,法力高深,也就是在人类的社会中地位高,那么同样的一个法咒,一个对于天地的命令,便能够做到翻山倒海。就如当一个人在人类的社会之中达到了一个将军的级别,一个命令,足以影响一个国家,影响许许多多的家庭,而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那么无论他做出什么,那么他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很局限的。
  这是易言对于法力的理解,就像当于一个人存在于人世间的根本肉身身份。
  而各种法咒及法宝,则算是这个人的行事作风及能力,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所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得看有什么能力。
  易言也说不好是加入一个门派好,还是不加入一个门派好。加入一个门派,很显然的将会有着很全面的学习,能够获传承。但是却会受到门派的约束。
  从普通人转变成一个修行人,他的各种观念要彻底的扭转,就易言来说,很多时候,很多法术,只要信,那法术便有了,若是不信,那么那个法术就只是妄想。若是心中有着某种隔阂,那么那个法术即使是施展了出来,也不能够达到最大的威力。
  有时候易言甚至会想,所有的修行人都是法术的奴隶,是这个天地的奴隶,当他踏上了修行之路,那就得一辈子维护着这个天地。
  这一天,易言与林明庭走在一座城中,城并不算大,只是土城墙,正是当集之时,附近乡村之中的人都将自家地里家里出产的一些东西拿来集市上来卖。
  这一派热闹的景象,看在易言的眼,才觉得这是真正的人类世界。尽管大多数的人看上去都很瘦弱,很麻木,只是生命的奴隶,他们为自己的生命能够存在于这个世间更久,而努力的做着各种事。
  但是易言还是深深的觉得这就是红尘,这就是人世间,他有着一种矛盾的归属感,一方面觉得自己离他们有些远了,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的生活亲切,这才是人的生活。
  人有千面,千面各不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之下看待这个世间自然是不同的。易言觉得这个世间的人与牛马没有区别。林明庭却觉得众生平等,他们不轻松,修行人也没有一个轻松的。
  日日夜夜的修行,也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得大道,活个千载,奢望个久视长生。而这些人普通人则大多数是为了能够赚大钱,出人头地,能够获得高的地位是他们天天出门努力的动力,这与修行人是一样的。
  只是目标不同而已,但是意态都一样。
  易言自然也认同,但是并不认为自己同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一样。
  “天地六道,一曰饿鬼,二曰畜生,三曰地狱,四曰人世,五曰修罗,六曰天。这六道绵传于人世间已久,见过六道中各种生灵没有,但这人世间却可以分出这六类人来,包含了六道。那些自私自利,只一心为自己着想的人,若是修行人定然是修的魔道,他们便如饿鬼,只有自身。”
  易言与林明庭都站在这座城的最高处之处,俯瞰着这座土城中的人们,城虽小,却是这个世界的缩影。
  易言听着林明庭的话,心中的那种局限,像是正被一种林明庭话中的意境给带着无限扩展开来。
  易言静静的听着,林明庭继续说道:“还有一类人,他们非常努力的做着事,为官家做,为主家做,为自己家里做,他们遵守着世间的规则,在规则之中努力着,但是他们大多只能得到温饱,我将他们称之为尘世牛马,这是畜生道中的人。”
  易言没有听到他说的畜生道有任何的贬义所在,只是一个类称,无论是什么称呼,只要在人们心中那个东西代表着不好的东西,就自然成了贬义。而畜生在人们的心中是无思想,未开化的,它们无论做什么,都不值一提,那是一种对于另类的歧视。
  这是一种悲哀,易言认为是。
  但是林明庭的话中,那是一种生活形式,与饿鬼道中的人一样,并无好恶贵贱之分。
  “地狱道,在人们的心中是惩恶扬善之处,也是恐怖的地方,那里面有着十殿阎罗,是天地间最终的审判,最人们最后的精神寄托。而人世之中,衙门就是这样的地方,各个衙门就像是阎罗殿一样,那些大牢则是地狱,在衙门里的做事的人们,就如牛头马面。他们代表着地狱道。”
  易言心中感慨,在以前,他的心里对于衙门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
  林明庭的双眼像是洞彻了尘世天地,他继续用那种平淡的语气说道:“还有一种人,他们不分身份的尊卑,总是会做着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或许是恶事,或许是善事。做恶之时,又并不是完全的自私自利,做善之时,又不完全是奉献。他们破坏了世间的律法,扰乱着人们的生活,有人爱他们有,有人讨厌他们,他们是修罗。”
  “那些坐在紫禁城中的人,是玉帝,是各部的天神。那些紫禁城中的高官们对于各地的人们来说,就是天庭,是三清道尊,是天道。”
  易言暗叹,林明庭说的极为形象通透。
  然而林明庭却停住了没有再说,易言不由得问道:“那人呢,人间道呢?”
  “人间道,他们都是。”
  易言微微皱眉,他有些不明白。林明庭继续说道:“人世间,汇集六道,这就是人间道,因为有我们这种一心想要超越生命极限修行人,所以这里是人间,因为有他们,所以这里是人间,这里可以出圣贤,可以出妖魔,可以有佛陀,也会有仙神,所以这里是人间。”
  第139章
灵力中的祖师意志
  修为的提升,有时是能够看得见的,但是大多时候是无形的。
  那就像是人的身体、思绪之中有着一扇扇神秘的大门,每每在有所领悟之时,便能够迈过那一扇门,进去之后发现世界变大了,很多原本平凡的事物被赋予了不平凡。
  两人在城中吃了饭,又步行出了城。
  在修行人的灵眼中,城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煞尘,五颜六色,有些是一点点,有些则是一丝丝,他们飘浮在虚空之中,从普通人的身上排出,朝修行人的身上附去。修行人每时每刻都在吸纳着天地间的煞气,将那些煞气炼化为煞灵。
  修行人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修行人就像是一个不断的朝内压缩的漩涡,而普通人则不断朝外扩散的。
  在修行人的眼中,易言的身上有着一层淡淡的金光,金光静若止水,将一些沾染到他身上的煞气都挡在了外面,他无法食煞炼灵。通过天条,汇集于他身上的神力,易言并不能仔细的感受到,只是会有微微的温热感。
  除了那微弱的淡金光芒,他的身上还似有一只龟朝着天地吞吐,那是龟元神。林明庭告诉他,元神有着无上的玄妙之处,若是正宗的元神,可如法宝一样聚重法击山,可聚散无形,施诡术……
  易言听林明庭说的那些正宗元神的妙处,几乎有一种万法之源的感觉。只是他现在龟元神显然不是这样子,龟元神弱小,林明庭告诉他,现在他的这个元神最大的妙用便是沟通天地。
  一个修行人与天地沟通的方式不少,一种为静坐,一种为学习咒文,有人将这咒文定义为天地的语言,还有就是符箓,一个修行人会学习着许许多多与天地沟通的方式,而元神则是一种最神秘的方式,是集各种沟通天地的方式为大成的一种。
  通过这元神,易言听到了来自风中的低语与喧嚣。林明庭告诉他,在这似海浪水一般永不停止的喧嚣之中,若能守住一份安宁,那便能够聆听到真正的天地之音。
  修行元神,不需要什么特别方式,在沟通天地之时,元神便能够发生变化,至于是什么样的变化,则不是林明庭与易言所能够了解的。
  在林明庭的身上,同样有着一层光华,光华透明,在易言看来,他身上气息非常的平和,就像淡淡的水气一样。但是仔细的体会感应,便能够感受得到,他身上灵力之中似乎蕴含深沉而苍老的意志。那是只有传承数百年的门派才会有的一种感觉,这类门派中的弟子身上的灵力自然也就有着这样的气息。
  大门大派之中散发出来的灵力气息足以让一些不成形的外魔散灭,许多门派之中都有着只属于他本门的法术。蹑空术是林明庭传给易言的,但是相对于罗宵山弟子的蹑空术来,他的这个法术就显得有些粗浅了。
  易言与林明庭两人一路的走,穿山过谷,路过一座又一座的城。
  他们有时在城中过夜,有时在山中睡眠。林明庭告诉他,走一处的地方就要仔细的品读一方水土。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小天地,每一个小天地之中,都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在易言看来,那就是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风俗。
  每一个拥有自己意志的天地之中,都有着特别的东西蕴藏,若是能够仔细的体会,也许能够从中得到法术。
  元神的感应自然不像是使用力气,而是一种玄妙感觉,并不是想要体会到天地之中的法术就能够体会到的,所以易言一连数天下来,他只是从风、从光芒之中、从漆黑的夜里听到了各种纷乱,有些似乎是来自于数百年前,有些又似来自于数十里外。
  这一天,易言通过元神突然听到了一阵阵的梵唱,梵唱声在响起第二遍时易言便席地坐下。
  梵唱声如浪花一般冲击着易言的心灵,这并不是当初易言吞噬蛭妖精魂时受到蛭妖意志冲击时那样,充满着万劫不复的危险感。在这梵唱声中,易言有着一种遍体通透顿悟的感觉,他有一种放下一切跟随着这梵唱声而走的想法。
  他在心中生出这样的念头之时,立即坐了下来,紧守本心,头顶元神仿佛正随着那梵唱而飘摇着。
  而林明庭则是站在那里,他闭上了眼睛,身上灵光如焰一般的窜起,灵光在第三遍梵唱声中幻生出一个个玄妙的符咒,才一出现便即幻灭,才一幻灭,却又有另一个符文出现,随着那焰光之中一道道的符文幻灭,林明庭嘴里也念出声来,他念的是罗宵山中的《持静守身通幽咒》。
  天空之中出现了一片黑金光芒,光芒之中仿佛有一个和尚正自阴阳虚无之中显现,前一刹那仿佛还处于千万年前,而下一刹那则已经到了眼前,随着那梵唱冲进了别人的心间。
  和尚一袭白衣,静静的走来,走入心中。
  传说上古时有金蝉得道,上灵山,得传灵山佛法,号金蝉子。自那以后,天下间的蝉鸣声中便多了一丝佛性。
  来者是赵瑜,易言在听到第一声梵唱时便明白是赵瑜来了。他知道这梵唱有多么的可怕,当时包括王肃在内的五个人在那梵唱声中都有一种束手的感觉。
  易言只觉得自己思绪不断的缩小,整个人就像蜡像在火中,不断的融化,世界在变化,世界在梵唱声中改变着,到处都是金光,到处都是轻松与快乐。
  就在易言觉得自己也许要变成一粒无思无想的微尘时,耳中听到林明庭的声音,只听他说道:“赵姑娘神通广大,为什么要来法渡化我们。”
  随着林明庭的声音响起,他的头顶猛然的涌起一片光华,光华之中出现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人,老道人的影子只一闪现,满天的梵唱便已经散尽。
  这便是有门派的人和无门派的人的区别所在,刚刚从林明庭那一团灵光之中出现的白须白发老人,是罗宵派的开派祖师,他的意志一直存留在罗宵派的灵力之中。当派中弟了背叛了罗宵派时,那么他的一身灵力也将会消失。而若是受到类似于赵瑜这种渡化神通时,灵力之中的祖师意志便会出现护住本门弟子。
  在林明庭心中再明白不过,印度灵山那些和尚的神通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能够无视法力的高低,他们从来只是精研佛理,或下山行走,或是与人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之中,他们也许会突然的顿悟,顿悟之后原本没有法力的一个人便突然有了高深的佛法,能出口成法。
  而这些和尚的大部分的神通都是此类直击一个人内心的,无论有多么深厚的法力,都无法对他们的神通造成阻碍。
  赵瑜的神通来自于黑蝉元神,是一种渡化类的神通,这一类神通在印度灵山有个大的名字,天下间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名字——普度众生,这一大类之中,自然是分许许多多小神通,由不同的人领悟而成。
  易言在梵唱声停止的那一刹那,他的世界在一刹那之间化开了,天地间的声音、气味都再次的出现。
  他抬头看天空中,一个女子站在那里,是赵瑜,在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少女,是那名叫若兰的胖女孩,但是她现在只是脸微胖,而身形却半点也不胖了,只是看上去没有大多少女的那种瘦弱,而是略略丰腴,她冷着一张脸着在赵瑜的身边看着下方,她身形改变之后,竟是颇为貌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