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174

  一只只乌鸦在天空上盘旋,它们早就想要落下来。在这些乌鸦的眼中,这一座城已经被围住了,在离开这座城的各个方向各个关口都已经有营寨驻立。而城下的那些空地现在则满是尸体。
  城外是满清一方,城内则是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
  现在正是一场大战结束,两边已经罢兵。但是这些尸体之间都还有着人在其中弯着腰,翻看着一具具的尸体,这自然是要打扫战场,然后将尸体都搬走,不能让它们在那里腐烂,以免生了瘟疫,虽然在其中的修行人未必怕,但是他们手下的那些人却是凡人,他们怕。
  只有真正在军营、在战场带过兵打过仗的修士才知道,若是能与自身手下的那些兵将身上的煞气相合,无论是法术或是神通都将会成倍的翻涨。在许多修士看来,那些兵士就类似于道门的道兵和天庭的天兵。不过他们并不叫道兵或天兵,而是叫煞兵,当然称谓这只存在于各修士之间。
  其中有一个人在尸体之间不断的翻动着,最终将一具面目狰狞,脸上还残留着浓郁的杀戮之气的高大尸体背起,朝清军的一个军营里而去。
  而另一些背着坛子的人也在一个个尸体旁边蹲着,将黑坛子的口对着那尸体的面部,然后嘴里念念有词,随之黑坛发出微光,将尸体之中的一缕灰气吸入其中。
  无论是背尸还是收集尸体身上未散的残魂的人都只是普通人,若是有哪个修行人敢出来收集这些,只怕不出片刻便要被人围杀了,而这些普通人却能够相安无事。
  李秀成最近有些失落,年轻人心中从来都是都是充满了梦想与激情的,尤其是看到那些与他差不多大小的人都已经上过战场,并且杀敌立功,当上了小军官之后,他的心中就更加的失落了。
  自年初在金天起义以来,太平军左冲右突,经历数场大战之后,终于将永安城给攻陷了,然而他们也被困在了这里。
  “李秀成,你的刀呢?”
  有人朝李秀成喊道,李秀成不回头也知道是乔长正在说话,他的声音之中充满了戏谑。李秀成当时初成为易言的守门人时大喊着自己的父亲拿刀的一幕现在成了笑柄。
  “李秀成,你的门呢?”又有一人大声的问道,这是刘一虎。
  李秀成并不理会他们,他在这里等,等着易言出来。
  前些天洪秀全自封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西王,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东王杨秀清节制诸王。
  今天再次将所有人招了去,其中包括易言。
  之所以李秀成会被人嘲笑,是因许多人在这次的封王之中都得了官职,然而在紫荆山就已经扬名的易言却什么也没有,仍然是顶着那个天命法师的名头,然而现在个个都想着带兵打仗,哪个还在意那个什么天命法师啊。
  而且在这战场上,没有兵权,什么名头也没用。
  “人生在世,只有定得住,才能跑得起,你们怎么能体会的了这句话。”李秀成看了他们的一眼后高昂着头说道,输人不能输阵。
  “哟,几天不见,你还会掉书袋了,跟了个主就是不一样,成文化人了啊。”乔长正嘲笑着。
  他说的倒没有错,这句话是易言说的。
  李秀成恨的牙痒痒的,有心想要打他一顿,无奈他身边有十多个人,况且若是打架被上面知道了,他们那些人或许会没事,李秀成自己肯定是有事的。跟在易言的身边也这么久了,他也是聪明人,也看得出易言的身份在这里有些尴尬的样子。
  “希望先生能够有机会在军中领兵吧。”李秀成站在那里想着,这里是曾经的永安县衙,李秀成就在这外面等着易言出来。
  一直等到天黑,他肚子饿的咕咕叫,却还是没有离开。十四岁的他因为年少多苦,所以有着不下于成年人的成熟,自然也有着少年人的锐气。
  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的上演生离死别,不断的战斗,不断的有人在生与死之间出头或消亡,陈玉成心中早已经如火在焰,有人在死亡面前会害怕,他没有,他早已经看多了死亡,他知道这是一个出头的机会,最好出头的机会。
  他要拿自己卑贱如狗的命搏个出人头地,搏个人上人。
  就在前些天,他跟在易言身边站在一个角落,看着那些洪秀全封王封官,他心中也曾闪过有朝一日你们会注意到我的念头。
  一个个的人相继出来,在外面等着的一个个的人跟着离开了,他们离开之时还朝李秀成高高的仰了仰下巴,意思不言而喻。
  终于他看到了易言出来,立即迎了上去,虽然没有开口,但是他眼中的意思早已经显露了出来。
  “从今起就是南王的人了,官位暂为左司马,可自行招募二百五十人。”易言说道。
  “耶!我这就去喊人。”李秀成一跳老高,大声地说道。
  易言看着他去喊人并没有阻止,心中却在想着他这一喊,便是将大家喊上了死亡之路,他喊的这些人中又有多少能够活下来呢。
  这些天来,他在从最开始的不适合军营之中的那种杀戮、残忍、狂暴……等气息凝结而成的兵煞之气,到后来他适应了之后,发现元神在兵煞之中沐浴能够对元神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次他开口向冯云山要了一个职位,冯云山很爽快的答应了。
  据易言所知,不少人正借兵煞炼着法宝,还有着人收集残魂而炼着不知名的幡。更有一些是直接吞吐着兵煞之气修行。
  易言是打算借机修行自己的元神,那无尽杀戮之中,是锤炼元神的最借佳地方。
  当天亮之后,李秀成找到易言,说他已经找到了二百零七人。
  这二百零七人中没有一个正当壮年的,不是年纪大了就是年纪小了。易言看着歪歪斜斜站成十多排的人,也并没有说多少激励的话,只是让他们一个个的进入他所住的帐中,然后在他的背铭上了一个符印,并告诉他们,这个符印能够让他们变得强大。
  符印是易言从他自己背上铭着的天条神文之中领悟而来的。
  那个符印能够吸收兵煞之气,改造着他们的肉身。只要他们能够在一两次大战之中不死,便能够超越那些壮年人。
  这段时间的战斗,让易言深切的体会到这些看似普通的人聚集在一起后,竟是有着那么强大的力量,若有一个修士坐镇于军营之中,数个同阶的修士只怕都要陨落其中。这也是这些天来各个修士都小心的与自己的军队在一起,从不单独行动的原因。一来是要修行,二来是单独一人若是遇上有修士坐镇的军队将在劫难逃。
  易言想要带着这样一支军队打回家乡,而那些投军的人一来是因为难以活下去来投了军,二来也是想要出人头地。
  永安封王不久,一篇檄文传遍天下。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国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中国有中国之配偶,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又恸心,谈之污舌,是尽中国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也就是檄文传出的第二天,清军开始攻城。
  攻城之战惨烈无比。
  易言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之中,带着他手下两百余人。
  第199章
城头
  自天微亮起,易言已经带着新招募的二百多人在城内做好了准备,他是充当预备的。外面的清军已经攻城近二个时辰。
  易言抬头看天色,天边一缕阳光照了入了城中,将城头闪耀而起的法术光华掩盖下去。他看到了其他的修行人带的兵士,那些兵士的身上已经都有着不同的气息了,那些兵士的身上也都被铭上了符印。
  那些修士都比易言带兵要早,所以他们的兵士已经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了的,一个铭刻了符印的兵士至少能打易言现在身边的这些老弱五六个。
  洞察眼中,易言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头的蒙得恩手持巨锤带着一队人在那里厮杀。在起义初期,洪秀全与冯云山曾被清军中的陈殿元以大军困住了。
  杨秀清派蒙得恩将洪秀全与冯云山接应了出来,他身边的那些人的身上缠绕着暴虐的红光,那些兵士的眼底都已经染上了红色。其中有铭刻了一道符印的有五十三个,还有十二个竟是铭刻了两个道符印。总共六十五人,这便是蒙得恩从金田起义之时带出来的兵,百战余生后只有这六十五人。
  然而就是这六十五人跟在蒙得恩的身边,那种暴虐气息也让蒙得恩比别的修行人强上不少。
  易言不禁看了看身边的人,这二百三十二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这战之中活下来呢。
  “杀……”
  就在这时,易言突然看到有一处城头隐隐有守不住的迹象,他大喊一声:随我来。
  拔出腰间的太平剑,当先一个朝城头冲上去,身后那二百三十二个没有上过战场的老弱只是愣了一下便紧紧跟在易言身后冲了上去。
  李秀成手中拿着那把长柄的大刀,紧跟在易言的身后冲了上去,脚下是鲜血,鲜血让厚厚的麻石铺成的城墙变的粘稠湿滑,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的尸体以及那不绝于耳的惨叫怒吼,这一切都化做飞蚁涌进了脑海之中。
  一片发麻,一片空白,他们只是跟随着前面的人在跑,手中的刀、枪在颤抖,若是他们定下来,必定一个个都抖如筛糠。
  前面十步之外,一个赤裸着上身的黑脸大汉手提着一柄巨斧自城外攀跃而上。
  易言与身后的人保持差不多的速度,自他踏上这城头的那一刻,他便觉得自己仿佛到了沼泽之中,周的虚空就如暗流在涌动,心中默念法咒,周身只是火光闪动,却无法凝结太阳精火。脚下想要踏出蹑空步,竟像是走在草纵之中,被无数的草和荆棘缠着。
  两样没有一样成功,他心中清楚,如果自己站定下来,凝神去施法肯定是能够成功的,但是这太勉强了,而且对于神念消耗巨大,同时之间他还有一种被割伤了意识神念的感觉,若是真与别的修士对阵,他的法术还没有施展出来,已经被别人削首而去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处于军中,一直跟随着太平军转战,知道在军营之中与在别的地方不同。在军营之中首先适应军中这方寸天地。积年老将坐镇军中,斩杀修行人的事是常有的。
  而近十多年来,已经有不少修行人进入军中修行,这种由修行在兵士的身上铭刻符印炼就煞兵的事也是近十多年来才出现。
  每一个修行人炼的煞兵都不相同,他们会根据他们自身的修行法术来炼,越是到后期,差别就越大,当煞兵炼成之时,那时修行人在其中不但不会受到约束,反而会如虎添翼,发挥出数倍的实力来。
  “哈……老子上来了。”
  那个赤着上身提着巨斧的黑脸大汉,手臂与胸口肌肉高高的隆起,仿佛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那把大板斧上的斧刃上有着一道电光一般的烙印沿斧刃烙下。易言虽然一时看不出那是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从那斧上感受到了沉重与锐利。
  这个黑脸大汉的眼眸深处有着一丝的疯狂之意,抬手之间,一斧劈下,在他前的一位同样高大的人连人带刀被劈成了两半。
  被劈成两半也是一位司马,也是一位修行人,易言看得出来,那位司马在黑脸大汉的大斧劈下之时手中的刀闪耀着刀罡,而且他的嘴里还在出刀的那一刻念动了一个音咒,音咒出现之时他身上涌起了一层护身的煞罡,那一刹那之间他整个人变的更加的高大威猛,但是他依然没有承受起那个赤身黑脸大汉的一斧。
  横劈竖斩,转眼之间,那个赤着上身的大汉身前的人都死光了,近一个死一个,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杀了他。”
  太平军这一边有一人大喊道,易言听出来了是杨秀清的声音,他显然也注意到了这里,若是这里被攻下一块落脚点扩散开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一边有一个人手持长杖,杖上挂着一串黑色铃铛,铃铛上铭着蚯蚓那么粗的符文,普通人盯着看,立即会有一种恶心头晕的感觉。
  有许多不善于近战的修行人在军中带兵也并没有多困难,虽然法术难施,但是那只是初期,只要渡过了那一段时间,他们反而会更加的可怕。而且,有许多修士身上有着法宝,纵然初期还发挥不出完全的威力来,但是在防不胜防之下被暗算了一下足以致命。
  那赤着上身的大汉的身后已经翻爬了上来数人,每一个都是已经铭刻了两道符印的煞兵。
  易言并没有因为杨秀清的话而急于冲过去,他依然与身后的人保持着一个速度。
  十几步也只眨眼之间,人未致,剑已经刺出。
  易言与人争斗以来,下先手之事十之有九,他对于那种气机的感应极为敏锐,总是能够把握到别人出手的前一刹那而出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