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74

  易言沉默了一下子,最后仍是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跟他是怎么谈的?”易言很认真的问道。
  张采薇大叹一口气说道:“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牺牲,他要我以后与他们拜上帝教起了冲突时,退让三次,我跟他讨价还价了一下,最后是以退让两次成交的。”
  “就这样?”易言惊奇的问道。
  “什么就这样,牺牲还不够大啊,我可是龙虎山当代如意,是要成为龙虎天师的,退让两次已经是大亏了。”张采薇大声地说道。
  易言看着她,突然说道:“你的那本书上连这些都有啊。”
  “当然,你不知道,我已经将那本忆完全背下来了。”张采薇高兴地说道。
  易言不由得失笑,他还以为张采薇的交际能力突然大增,却原来还是按照那本他师父交给他的书册来行事的。
  就这样,易言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紫荆山中,只是这次的心情与上次完全不同。张采薇也随着易言一起进来了。
  在之前她围着这紫荆山转悠了许久,却拿不定主意进来,用她的话来说,这紫荆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天地间一块新的凶地,可以堕仙的凶地。
  现在她与易言一起进来,只是在易言的身画下了几个符咒,并让易言亲口说了一句话:“我愿意将我的神力借给张采薇使用。”
  张采薇她说,只要在这紫荆山中能够动用完全不受压制的神力,那她就可以带着易言来自如,萧朝贵想阻拦也阻拦不了。
  回到了紫荆山后,易言依然是住在那个房间里,张采薇就住在隔壁。
  易言一直没有出去过,而张采薇则几乎将整个紫荆山逛遍了,每一次的回来都要惊奇述说着一些事。
  她让易言不要出去,要易言天天静坐,说是洗心。
  魔从静中生,静中以观心中魔。
  未成形之前,魔不见光,只要见到了,便能轻易的让它消去。
  他一直静静的坐着,从之前总是会突然迸出烦躁来,到慢慢的心如止水,他觉得自己的心境前进了一大步。
  这一天,又是阴雨。
  易言来到了紫荆山最高之处,按张采薇传授的方法去做。
  他从阴雨之中看到了桂平县城,他感觉自己成了一只巨大的龟,一口将桂平城吞没。
  很顺利的就一下含入了口中,用力一吸,仿佛有着炙热躁意顺着喉咙而下。
  第一口只是一点点,第二口却正好吞咽,当第三口时已经是涌入口中了,那股浓烈庞杂的炙热感涌入心间,仿佛有着无数人的呐喊声在耳中响起。
  他觉得自己的嘴里吞入了一块炙热的碳,他快速的吐了出来。
  吐出的一瞬间,他耳中人呐喊声消失了,听到了一声清灵的声音:“天劫降临了,刚刚好,是桂平的意志缔结而成的天劫。”
  易言抬头望天,他通过洞察之眼看着,只觉得天空之中的乌云翻涌,狂风咆哮,紧接着电闪雷鸣,电光之中,他看到天空之中居然有一座城池。
  城池的城头刻着‘桂平’两个大字,与大地上的桂平城相比,这座城池透着一股沉肃凌厉之气,城门紧闭,城头上站满了兵卒,一个张弓搭箭,枪戟竖如林。
  “坚守本心,杀尽城中人,你就能活下来。”
  有声音在易言的心中响起,是张采薇。声音才落,城头已经落下一片箭雨。
  易言他突然觉得身本飘忽无力,无法躲避,千万支箭扎入了易言的身体中。他骇然,觉得自己将死去,觉得自己要散灭。
  又是一片箭雨落下,易言依然被完全射穿,他承受着,努力保持着一丝灵台清明。他朝城下冲去,来到奋力的来到城门前,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剑,一剑一剑的劈着城门,头上箭如雨落,大块大块的石头砸下,又有沸水、沸油倒下,随之是火箭。
  他身上燃烧着烈火,易言看到了自己的皮肉焦黑,有油被烧出。
  第97章
手抚旧物思家归
  城门突然开了,化为一片浓雾,浓雾凝结出一个个持刀穿甲的兵卒,他们朝易言涌来。
  易言刹那间被淹没。
  他像是一个被卷入了风暴海浪之中的雪人。
  他沉浮着。
  他挣扎着、消融着。
  他努力的喘息着,吸入的却是冰冷杀戮之气,只有着无尽的冷漠敌意。吸入胸腔之中气息就像是吸入了无数的刀剑。
  他眼中看到的是一个个人,男、女、老、少,军人、官员,他们的眼神之中只有一个意味,就是杀死易言。易言手中剑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来他都一剑刺杀。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意识在一层层的剥离,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稀薄,越来越纤细。
  杀入了城中,如步入沙尘暴之中,每一个冲向自己的人都是一粒砂石,碾磨着他的身体灵魂。
  易言感觉自己已经成了一缕随时都要被风吹散的游魂。
  他努力的坚持着。
  紫荆山之巅,乌云翻涌而下,将整座紫荆山顶笼罩着。
  一日之后,天空之中的乌云散去。易言的身形出现在了那里,而那座法台早已经腐朽,就像是过去了数百年,一阵风吹来,法台上面的木屑飞舞。四周的青树都已经枯死,地上的石岩和土都像是被风雨侵蚀了许多年,变成了沙土。
  易言身上的衣服也破旧不堪,旁边的张采薇走近易言,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
  她伸出手指,点易言的胸口,易言的衣服在被触碰的一瞬间,像灰一般的散去,他顿时全身赤裸的出现在的张采薇的面前。
  张采薇愣住了,她低下着头,愣愣的看着,最终她原本白皙脸上慢慢的爬上了红晕。她迅速的抬头看易言依然没有醒来,然后,她的脸更红了,她蹲了下来。
  易言觉得自己应该是沉寂了百年,沉眠安睡,当醒来之时,他只觉得意识轻盈无比,能随风而直到遥远,他觉得自己的意识薄如柳絮,能够随风到极远之处才断散去。
  他的眼睛没有睁开,但是他却清晰的看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然后,他开口问道:“你那里有衣服吗?”
  此时的张采薇自然不是蹲着的,她坐在远处,头也不回,一挥手,一件衣服飘随风飘来,被易言接住了穿在身上,是一件道袍,有些小,却能够穿。
  他像是没有觉得自己赤身在张采薇的身边有什么不对,他说道:“他们都怎么样了,乙龙先生救出来了吗?”
  当然,他只是看上去很平静,心却在怦怦跳,即使是以他现在渡了一次人间劫的心依然还会感到不好意思。
  张采薇依然没有回头,她坐在山的边缘,说道:“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是肯定已经不会有事了,我觉得我们还是尽快离开这里的好。”
  易言微微的抬着头,像是在闻着空气之中的气味,他说道:“那我们就走吧,我也感觉到了一点危险。”
  易言与张采薇一起离开了紫荆山,离开时,易言发现山中的人少了许多,但是人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信仰之气越发的浓郁了,甚至其中有些人身上气息如火。
  张采薇说那是狂热信仰者,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获得神术,他们的身上将自动的出现铭文,获得拜上帝教的天条铭文。
  在离开之时,易言也从紫荆山中获得了不少信息。
  当他与张采薇来到离紫荆山十多里之外的一处路口时,张采薇停了下来,她说道:“我还要去天地的边界建一座道宫。”她顿了顿,然后说道:“你最好不要与拜上帝教牵扯了太深的联系,要不然的话,将来会有大麻烦的。”
  易言追问会是什么麻烦,虽然他自己也能想象得到,但是还是想从张采薇的嘴里听一听有没有清晰而具体的说法。
  张采薇说道:“每逢人间生乱之时,便是人间劫最重之时,这时老龙垂暮,新龙升空,既是修行人的大机遇,也是大劫,更何况现在是将有神国出现,满清国之外,破法之风呼啸,是千万年来都未曾有过之变局,无论做什么,都要谨慎再谨慎。”
  易言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张采薇一跃而上了青驴的背,青驴四蹄翻动,转眼之间已经远去,消失在了易言的眼中。
  看着张采薇朝天地的边界而去,他心中竟是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觉得张采薇好像有了些变化,想了一会儿,一无所得,又站了好一会儿后,他才离去。
  云南的沐家的一夜覆灭让整个满清天下的南方,原本那如沸水一般的动荡顷刻之间安静了下来。
  普通人当然无法感受到这些东西,但是修行人则敏锐感觉到这云南省中,来自满清朝廷的威压一夜之间沉重了许多,在之前所有修行人只要进入至云南省中,都能够嗅感到空气之中的动荡和混乱,满清的威严只是许许多多杂乱气息中的一种。
  现在,这云南省中,满清的威严竟有了几分要重新占据主导的趋势。这种状况只有在康熙大帝平定三蕃时出现过,即使是后来的乾隆大帝执掌天下时,那时满清已经入关统御天下许多年,却依然无法做到让满清的意志占据每一个角落。
  只是那种强盛的气息却只是昙花一现,自今年年初之时,整个云南的上空都飘着细雨,阴霾的天气让人们心生了一丝的躁气。
  总督府的上空更时黑气缠绕,即使是其中有一道红光如剑冲宵,也无法将这黑气冲散。
  黑气主死、病。
  主若心中有疾,必定要影响一宅之气,总督府里不太平,则影响着这整个云南的气息变化,原本云南这一省眼看要强盛起来的满清龙气又已经萎靡下去了。
  总督夫人所在的房间,若是有善望气的人来此,更是能够看到黑死之气浓郁,其中隐隐之间可见一只怪虫在黑气之中翻动。
  原本和善贤良,湿润如玉的总督夫人已经身如枯槁,她的脸上爬满了死气,本来总似什么都不知道又似什么都知道的眼睛,已经变得混浊不堪。
  这些日子以来,总督大人林则徐遍请名医,并请了丹鼎派的掌门人来这里,依然是无法驱除总督夫人身上的蛊毒。又请了向来以符医名闻于天下的圣符宗太上长老来到,喝下了三符圣水,同样不能驱除蛊毒。
  倒也并不是没有效果,若不是有那些东西吊住性命,现在总督夫人只怕早已经是一滩黑血了。
  这蛊毒让前来救治的人都心惊了,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无法救治的东西,那么对于他们同样是有莫大威胁的。
  若是自己遇上了,只怕也是在劫难逃。
  对于修行人来说,只要是当时不死,那么就有许多办法能够存活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