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74

  “你以为我是空手下山的吗,我们蜀山虽以剑为主修,但也不是没有宝物的,那龙虎山如意随身带着龙虎玉如意,我们这样空手去,又怎是对手。下山时,我去师父那里借了一样宝物。”觉明自信地说道。
  “啊,师兄,难道你把师父的那个宝贝借来了。”齐城惊讶地说道:“这下好了,就是龙虎山如意在那里也不足为惧了。”
  所以,他们来到了总督府里。
  当他们面对着这龟元神时,觉明自傲的冷笑一声说道:“难道堂堂总督府的后院,就没有一个可以见人的人吗?”
  他的声音在虚空之中并不能传出多远,才出他的口,便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扭散了。
  但是那以屋子为身的玄龟却开口了,它说道:“你们身上的剑气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那么明晰的敌意,你们是想从总督府里得到什么?”
  “如意道友,你难道不敢出来见人了吗?也不怕坠了你龙虎山的名声。”觉明大声地说道,他并不理会易言的话。
  “她不在这里,我们早已经分开,两位道长如果要找她的话,可以去龙虎山,也可在城里找家客栈住下来,等总督大人回来了之后再来,何必趁总督大人不在,总督夫人又重病之机强闯呢,难道蜀山剑侠从来都是做这种趁人之危的事吗?”
  “哼,如意道友,你仗着法宝之利,夺取了我师弟的法剑,现在却叫这么一个人在这里说话,真是有损你龙虎山如意的身份,既然你不出来,那我们就进去了。”他打定主意说张采薇在这里,这自然是他的猜测,也算是一个进去的借口。
  说罢他身上涌起剑光,整个人就像一柄大剑,大步的朝前而行,虚无之中翻动的雾气在剑光之中迅速的被剖开。
  再也没有传声传出。
  齐城与觉明对于这元神并不怎么在意,在他们看来,自己手中的剑是这种元神的克星。
  若是如意不出来的话,那么才二劫的龟元神根本就无法阻拦。齐城本身已经三劫了,觉明更是已经渡了四劫。
  只是两人才走了三步,便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危险感,抬头,一道白光落下。紧接着,耳中便听到了似雷鸣又似吼的声音。
  那一道白光之中透着一股让人无从闪避的意感,仿佛无论逃到哪里都躲不了。
  自下望去,看到的是一只巨龟的大口咬来,而白光则是巨龟的舌。
  四周金光翻动,朝齐城、觉明师兄弟两涌来,似要将他们彻底的淹没掉。他们感觉身体像是被巨大的力量给束缚住了,只见他们身上剑气流转,将缠上身金丝割断。
  同时,觉明背上的剑在他抬头的那一瞬间已经飞逝而出,化为一道灿烂白光刺入了龟嘴之中,与那道龟舌撞击在了一起。
  易言只觉一股纯粹而锐利的剑意凶悍的破开了自己的元神意志,那龟元神竟是在这一击之下幻散开来。
  太平剑在空中翻飞,插在了屋顶。
  “这般的弱小,也想学人仗义出手,真是不自量力。”
  话落之时,便又大步的向前,而他自己的剑早已经落回了他背上的剑鞘之中。
  元神的奇特之处在于它对于天地的敏锐感知,若是正常的元神,自然是元神一出,所以未成元神的人都要臣服,然而他这并不是真宗的元神,而是蛊元神,虽有着不少正宗元神的奇妙玄奇,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元神的那种,元神一出,一片虚空中的灵力尽归元神驱动的能力。
  而且最主要的是,易言并没有修习任何的元神法术。
  虽然他自己融合出了法术天诛,却还无法比得上已经渡了四劫的真正蜀山剑修。
  剑修本来就是修士之中实力同阶最强的,何况他们差了两阶。
  然而就在觉明才走出两步,虚空之中又涌生了金波,金波之中一只金黑玄龟再次凝结,玄龟一口便将太平剑吞入嘴里,反首之间便朝觉远吐出一道白光。
  觉明冷笑一声,心道:“我就斩碎了你这不伦不类的元神。”
  背上的剑随着他的心念脱鞘而起,化为一道耀眼白光,在还没有与龟嘴里吐着的剑光相遇之时,突然一化为三,三化为九。
  这是剑蜀山有名剑影分光术,剑剑如真形。
  然而也就这时,龟元神吐出白光之后一道蓝光倾泻而下,顷刻之间化为一片波涛,铺天盖地的涌卷而下。
  “不好。”觉明不由得脱口而出,剑却来不及收回,已经被碧波淹没,淹没的瞬间便没有了那把剑的联系了。
  “碧波倾天图。”旁边的齐城虽然没有见过碧波倾天图,但是看到这情形却也猜到了。
  他的话才落,挥手之间一道剑斩向那波浪,却已经被吞没了。
  而觉明手中早已经多了一个葫芦,葫芦名叫阴阳葫芦,葫芦之中有着阴阳两剑。
  觉明将葫芦高举过头来,葫芦身上涌起黑白两色的剑气,碧波落入其中立即被黑白两色的剑气给搅碎,一时之间竟是无法落下。
  “碧波倾天图虽然奇妙,但是主要在于禁断神识,迷幻心志,听说还能自成一域,但只要不被吞没,又能奈我何。这阴阳葫芦虽称不是灵宝,但是却是我师父祭炼了百余年的法宝,采至阴至阳两物炼成两剑,可斩一切灵体鬼神,其中至阴至阳之煞更能护身破法之妙,看你这碧波倾天图如何抵挡。”
  觉明微眯着眼说道,他平生最喜欢斗强者,若是能够将强者斩下,他至少要心情舒爽大半年,虽然易言在他的心中称不上强者,但是易言却拿着一件灵宝,也勉强算得上了,所以他才这说这么一番话。
  然而,就在他要揭开葫芦盖子时。耳中却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估计你没有机会了。”
  他立即朝那声音处看去,这一转头,便看到两点幽绿光芒,光芒化为漩涡,迅速的在扩大,只一念之间便已经化为一片天地,他的眼中、心中一切都消失。
  他到底是剑修,心志坚韧,此时仍没有沉沦,心中大惊,暗道不好。
  然而,他手中阴阳葫芦因为他心被摄,法力迅速的减弱,阴阳煞气缩回葫芦之中,碧波倾卷而下,将觉明瞬间吞没。
  而阴阳葫芦随波而动,一沉一浮之间已经到了易言的面前。
  第116章
杀伐
  总督府的上空碧波翻涌,掩盖着总督府的一切。
  没有人知道这时的总督府发生了什么,但是却知道总督府里刚刚那一瞬间发生了一场争斗。
  齐城与觉明两人来到总督府是想夺得碧波倾天图,及从张采薇手中夺回齐城的剑就走的。其实在觉明的心中,还隐藏着一个想法,若是能够杀了张采薇的话,他也绝不会留手。现在这昆明城中看上去平静,但是天机都被妖的意志掩盖着。
  不出几日必将爆发大战,到时即使是龙虎山的当代天师亲自来查也无法查到他们。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自己隐藏了身形来到总督府里,却在还没有驱动阴阳葫芦时已经败了。
  易言看着这个飘浮在自己面前的阴阳葫芦,在刚刚的那一瞬间,他已经通过摄魂魔眼知道了这阴阳地葫芦的驱动口诀。
  此时的摄魂魔眼并不能让他读取一个人的记忆,越是修为高深意念凝炼的人越是无法读取,但是有些时候除外,就比如刚刚觉明正要祭出阴阳葫芦,那些口诀已经在他的思绪表层,所以被易言获得了。除此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他看着那古朴之中带着凛然剑意的葫芦,心中明白,自己是无法真正获得这个葫芦的,除非彻底的祭炼。
  他想了想,还是伸出手去抓那阴阳葫芦,然而却在指尖才触及阴阳葫芦的一刹那间,他手猛然缩了回来。
  一道赤烈的剑意顺着他的指尖冲入体内,所过之处仿佛有着烈焰熊熊。
  他背上金光涌起,顺着手臂而下,金光将那进入体内的剑气包裹着,很一会儿才将剑气炼人。
  很显然,这阴阳葫芦对于蜀山之外的人有着极大的排斥性,非蜀山弟子,即使是得到了驱祭口诀也是没用,除非真个去把这阴阳葫芦里面主人灵识抹去。
  蜀山自有蜀山剑派以来,虽然得道的很少,但是却是实打实的修行大派,天下间,哪里都可以看到他们蜀山剑修的身影,他们任侠天下,什么事都喜欢掺杂其中,争斗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如非不得已,易言可不想得罪这些蜀山剑修。
  易言一挥手,那阴阳葫芦被一团碧波包裹住了。没有主人的驱动,即使是这阴阳葫芦中蕴含的剑气再浓郁纯粹,也被这碧波倾天图演化出来的浪给禁住了。
  易言伸手将之托在手上,入手竟是极为沉重。
  随之回朝自己所住的小屋而去,他已经数日不回这里了,大多时间都在书房里面呆着。
  在回到小屋之中后,朝虚空之中一指,一片碧浪在虚空之中涌生,碧波之中一只金黑的玄龟钻出,它朝地上一吐,两个人便被出现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易言在他们的面前来回的走动着,心中竟是一时拿捏不好怎么处置他们,一会儿之后,只得叹了一口气。
  虚空一指,有两团水气凝结,扑在齐城与觉明的脸上。
  这算不上是什么法术,只是他通过元神将虚空之中的水气凝结了而已。
  齐城与觉明慢慢的转醒。
  才一醒来便立即爬起了起来,看易言就站在前面,脸上怒意一闪,随之便又隐了下来,两人对视了一眼,觉明开口说道:“既已被你所擒,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他体内的法力依然被禁锢着,但是语气却还如之前一样,仿佛自己并没有被人擒下一样。
  易言笑道:“两位道长别误会,两位是蜀山弟子,在下怎敢对两位做什么。”
  觉明眼中怒色一闪而逝,心道:“他这是在说我身为蜀山弟子,还被他擒下,是在炫耀,是在告诉我,如果我不是蜀山弟子,一定不会放过我。”
  “竟敢如此辱羞我,待我恢复自由身,定让你知道我真正实力,可恶。”觉明心中想着。
  易言虽然用黑布蒙着眼,但是却在观察着觉明与齐城两人的神色,齐城倒还好,那觉明眼中的怒色却没有瞒过他的眼睛。
  心道:“这觉明大概是难以善罢甘休。”
  但是他终究是不想与蜀山这庞然大物为敌,嘴里又说道:“在下只是仗着法宝之利而已,并无真才实学,不瞒两位,在下才不过前天刚渡过劫而已,真要比起两位道长来,差之甚远,这次之事,还望两位道长不要往心里去。”
  易言只觉得自己说的无比的别扭,他觉得明明自己赢了,却要用这搬低下的语气去说话,还要努力的去为对言找借口是一种耻辱。
  然而,他却并没有看到觉明的眼中有一丝一毫的软化,他的眼神依然倨傲凌厉,比易言高上不少的身形,隐隐间有一种俯视感,这让易言的感觉非常不好,心中不由得也生出一丝的火气。
  觉明心中却更是怒意翻涌,他想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两劫,还说是前天刚渡过的,这是在羞辱我连他这种才渡两劫的人都打不过吗,好,好,我会让你知道我觉明的厉害的。”
  他的心中可不认为易言敢杀自己,这也是他们蜀山剑派的弟子下山行走从来都只是一人一剑的原因。他们如果死了,师门自然会知道,没有多少人敢于承受蜀山的怒火,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底气,虽然他自己没有发觉,也不承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