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道宫(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21


第122章
仙术宫
  此时的虎陵国所在之处,向西的话到三门关,顺连云山向南到原本的血丘国,早在三年前,国王耿已经派人去血丘国看过了,只是那个时候血丘王子还不知所踪,所以国王并不敢派人去那里建立别分城。直到血丘王子在被清阳杀了之后,国王便派了五百士兵去了血丘国所在之处,血丘国人口并不多。
  当年血丘国的人口比虎陵相差无几,但是在血丘王子当权之后,人口极速的减少,许多人逃离了,又有许多人被炼成了血海魔兵之中的一缕血煞,只有那些强壮的人才成了血海魔兵,此时血丘国之中只有三成的人口在,这三成还是这几年慢慢返回来的人。
  虎陵向西是三门关,向北则狮驼岭,向南是血丘国,向东则顺着沧澜江奔流,百里之内并无国家。
  虽然现在有三个方向还没有立国界碑,但是那些地方也算是虎陵国的范围了。
  清阳回去之时,正好看到有一支军队出城,这支军队大概三百人左右,其中的将军是一位幸存下来的火龙军中的一员,名叫沧澜战龙,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但是他的本事却很不错,他嫌原本的名字不好,便以沧澜江为姓,以自己曾化身为火龙的事迹为名,起名为沧澜战龙,在他的手下还有几位一同在火龙军之中活下来的小伙子,同样的个个勇武不凡,他们出城是为了巡视整个虎陵国。
  见到清阳之时,沧澜战龙立即从坐骑上下来,朝清阳行礼,他的坐骑是一头老虎,这头老虎并不是他从山上降服的,而是他喂养大的,清阳知道,他的家里一直都养着各种野兽,将野兽训养成家畜,而且与别人不同的是,沧澜战龙他们这一家都会一种通灵术,这是一种可以与野兽交流的语言,自小修持,所以那头猛虎才会那么顺从的成为他的坐骑。
  清阳只是问了问他们准备从哪里开始巡逻,又让他路上小心一些,并顺手摘了一片树叶,凌空在树叶上画下一道符给他,这是防止他在跑上遇上了什么厉害的妖怪而用来护身之用的。
  回到城中之后,便有侍者将殷商神国送来的信送了过来。
  清阳看过之后写了一封信,这信是凭空书写,在写完之时化为一道灵光飞逝而出,转眼之间消失在了虎陵城的上空。虎陵国的日常事物并不需要清阳管,一切都有着他的父亲耿会做好,除非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清阳开始闭关,一个修士,无论他修的是什么道,静坐存想修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静下心来之时才能够更清楚的理解天地之间的法意,才能够将那些法意化为自身的法术。
  在清阳的大道真种的那个空间之中有一个泉眼,一座山。而这一座山和那个泉眼所在的大地之上布满了金色的线纹,那是封正符文。
  这个大道真种在清阳的认知之中就是一个世界种子,至于最后会化为小千世界还是大千世界,则要看清阳了。
  他对于这个世界的领悟都将在那大道真种之中显露出来,虽然这种显露非常的轻微,但是清阳自己却能够体会得到。
  他这一闭关便是近一个月,当他醒来之时,突然一步跨出,消失于虎陵城之中,在城中的一块空地之上出现,一挥手,一片狂风涌生,大地上的石头泥土如浪一样的翻起,纵横交错之下,一片尘土飞扬,又见清阳伸手在虚空之中点点画画,一个个的符文从他的指尖化生,钻入那飞扬的尘土之中。
  当那那尘土静下来之时,一座房子出现在那里,房子很简单,一座大门,里面是空旷的,北面有一座半人高的台子。这栋房子一个窗户也没有,可是里面却非常的敞亮。
  清阳站在门前,伸手抬起,在那上面写道:“仙术宫。”又在门的两边写道:“仙路无凭心为证,术法之中道为本。”
  这些字都是他的指尖凭空而写出,当他写在仙术宫的门侧写下这一行对联之后便进入了仙术宫之中,然后朝虚空之中说道:“吾于虎陵国中开坛讲道,有缘者皆可来听。”
  这声音在整个虎陵国之中响起,传到了三门关,传到了狮驼岭,传入了沧澜江,传到了血丘国,传到了连云山之中。
  三门关前紫微观前正在与一个路过的人说话哭父突然抬头看向远空,很快又有一个从观中走了出来,正是玉华山的玄真道人,他说道:“清阳殿下开坛讲道?”
  哭父点了点了头说道:“看来是这样,不过上次殿下路过这里时并没有听他说起过啊。”
  “这种事必定是心有所感,才会有所行,也许是清阳殿下有所悟了吧,所以才会开坛讲道。”玄真道人说道。
  他自然是要去听道的,对于他来说,能够听到师门以外的道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在狮驼岭之中,狮驼王他们自然是也听到了,可是他们即使是有心去也出不去,他们这些日子以来,只在这城中转,在整个狮驼国之中转变动,背上仍是压着山的感觉,灵力镇封,他们发现根本就无法走出狮驼国,狮驼国像是没有边际一样。
  无鼻在虎陵城外旷野之中徘徊着,他饿了就扑食山中野兽,渴了就喝山中清泉,居无定所,慢慢地,他没有发现他自己并不再是时刻想着成为半兽人中的勇士,不再是时刻地想着去杀自己的父亲了。
  夜色渐浓,虎陵城归于平静,白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清阳说出那句话之时,那些普通的人并不能够听到。
  清阳坐那仙术宫中,在黑暗之中,这仙术宫的上空散发着一团白色的灵气,一眼便能够看得出来,不过普通人则看不到。
  第一个到来的人是喜女,她一直都在城中,当清阳说出那句话之时,她自是听到了,所以立即就来了,只是来了之后看到清阳闭眼静坐,便也不敢出声,只是无声行了一礼后便坐了下来。
  第二个进来的则是另外几个跟随着清阳学法术的孩子,他们进来了之后也不敢说话,看到喜女坐在那里所以就也坐在喜女的旁边。
  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有别的人进来,进来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一个妖,是沧澜河之中的那头黑水玄蛇,也就是虎陵城中人们所拜的“龙王”,他是带着风雨之气而来的,这些年来他常居于水中,又因本质属水,所以已经有了一分“龙王”出行的气息——风雨相随。
  他进来之后也是一声不出,直接依着在里面的几人坐了下来。
  在夜晚,虎陵城的城门关了,人类聚集的城池妖可不是那么好进的,所以他等到城门开了的时候才进来。紧接着进来的依然是一个妖,但是在普通的人类眼中,他则是一个老人,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他是一个树妖,身上有着浓郁的乙木灵气,进来还在门口之时便无声的行了一个道礼,紧接着挨着覆海坐了下来。
  此时的城门口有着微光泛生,这是清阳化生的接引之光,让那些无法承受城中滚滚念力的妖可以进来。
  有一个英灵进入了城中,或者更直接的说他是一个没有肉身的鬼,但是却与那些因怨气而不散的魂魄化成的鬼不同,又与恶鬼城之中的那些恶鬼不同,他是祖灵山上的鬼,是受了封的先祖英灵,他并不是那个太祖灵王,这个进入到仙术宫之中的英灵连身体都难以定住,他在入城之后不断地受到风的吹动,不断地被人冲撞,要不是他的身上有着清阳的接引之光护身的话,他早就已经散了。
  不断地有妖进来,超越他而过。
  哭父从他的身边过时,看了他一眼,朝旁边的玄真道人说道:“毅力不错,胆子也很大。”
  玄真道人同样地看着那个在城中挪动着的英灵说道:“身无定形,这是连定身都无法做到的灵体,却能够知道来听道,算是可贵了,让我来助他一臂之力吧。”
  他正要出手,哭父却说道:“别,这一段从城门到仙术宫的路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磨炼,当他走到仙术宫之时,也许就能够做到定形了。”
  清阳在虎陵城之中开坛讲道,开宫解法,而此时天下之间纷乱才刚刚开始,那些转世轮回重走帝王之道的修士已经差不多当了帝王,或者是都已经经营出了自己的东西,此时差不多正是朝外扩张之时了。
  帝王之道是伴随着人口土地的扩张而成道的,只有真正的做到众生归心才算是真正的帝王。
  修行路上,难免有杀伐。
  除了那些已经决定走帝王之道的修士,还有别的大道修士也开始在人间行走,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便是修道。
第123章
讲道
  殷商神国的国都朝歌是曾经神宗国的荆城,自从神宗国被纣带着兵士覆灭之后,他便占据了这神宗国,殷商从小国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方大国。
  但是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当什么事,当年整个殷商国就是现在整个山海域,而现在的殷商神国说起来只有当年殷商国的四分之一,朝歌这个名字也只是纣在心中缅怀一下当年而已,当年殷商国真正的国都所在之处正是现在虎陵国那一带。
  此时的纣站在观天台上,夜色正浓,他静静地看着天上的星辰,一道灵光划破天空的宁静,朝他落下,纣伸手一招,那灵光已经落在了他的手上,化为一张纸,纸上有着字,这是山海域中心之处的虎陵国传来的,他看过之后随后一抖,那灵光便已经散去。
  对于虎陵国的那位王子,纣心中还是很在意的,就上一次的万国之会之中,真正领悟了大道真种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也不过是五人,他的殷商神国所在范围之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那个虎陵国王子,另外三位分别拜月国范围之内的一个国王,和西歧国的国王及冰雪天国的国王。
  拜月国的国王这一次被人偷至重伤,纣猜测一定是那位已经孕育大道真种的人,而那人也正是在万国大会上当面质疑过拜月国国王的那位修士。
  无论是谁,纣都不会小看,但也不会太高看,上一世的他经历了太多,从一个意气风发王子到万里疆域的君王,再到被一片剑浪卷入轮回之中,轮回之中生死反复。
  当年的他有着远大的理想,他想着能够让殷商国走出这山海域,想去征服山海域之外的世界,可是还不等他来做这些,便已经被自己的一个小诸侯国一步步的推翻了。
  他初时根本就同有在意那个西歧小国,但当他重视之时已经晚了,入了轮回之中他才明白过来那是有两派的修士在借他的国家来辩演道之正宗。他们这一辩演,却让殷商国覆灭了。
  再回到这个世间之后,他终于也步了修行之路,今世的他除了要实现自己上一世没有实现的愿望之外,还要将上一世的那些仇人全都杀死。
  这些年以来,他也暗派人去寻找那阐教与截教的教主,这个时候显然是杀他们最好的时机。尽管他们境界很高,但是毕竟转世时间尚短,一个修士身上的灵力不可能凭空而来,若是没有灵力在身,那么境界也只是空口白谈,是镜花水月。
  可惜这么多年来他依然没有找到,现在殷商神国之中还有截教修士,他侧面打听过,根本就打听不到,也许是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也或许是他被禁了口。
  拜月国那一片的战事一触即发,而西歧国上一世的大仇敌隔着尚远,中间又隔着虎陵国,虽然他并没有将虎陵国那位拥有着大道真种的虎陵王子放在心上,可是西歧国若是想要过来的话首先得先经过那里,短时间之内不可能过得来。不过,北面的北海国却依然还在,这也是他当年的仇敌,虽然时过千多年,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可是纣却必须将那一片都统统纳入殷商神国之中。
  北面现在最大的国家是冰雪天国,并不比他现在殷商神国小,其中也有着许许多的修士,他想要将北面一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需要去借助截教的力量,虽然他一心的想要找到截教的教主通天道人,但是他此时仍然需要截教的力量来助他一统这山海域。
  而且,他也打听清楚了,在北面那冰雪的深处有一个门派名叫罗浮剑派,百余年前,罗浮剑派的掌门曾入金鳌岛夺走了截教教主通天道人当年所使用的四柄先天剑器之一的绝仙剑,此时那绝仙剑依然在罗浮剑派,所以罗浮剑派是截教的大仇敌。这个他一定会很好的利用。
  夜色越来越浓,纣的身体的在夜色之中最终至不可见。
  清阳在仙术宫之中开始讲道,他讲的即不是仙路元神之道,也不是神通修持之妙,而是人间处世之真章。用清阳的话来说就是我等活在人间,自当明人世之理。
  或言:德。
  或言:信。
  或言:诚。
  ……
  德养心,信则炼性,诚则可求道。
  这些是清阳所说的,在仙术宫之中来听道的那些或许会失望,但是清阳却觉得自己所讲的这个才是真正精华所在,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哭父眉头微皱,他在心中思索着,喜女不言不动,她将老师的话都记在心中。弓十三自是也在里面,不过他坐的比较靠后,在他的心中回荡的是关于“诚”之一言的讲解,他的心诚于箭的,德与信并没有引起他的共鸣,唯有那“诚”让他修行的心箭之术有一种升华的意味。
  至于另三个坐在喜女旁边的他们时不时的瞪着眼睛回头去看,他们分别那位在擂台上被拜月国王子座下战熊杀死的一人的孩子,那人名叫石狰,他儿子叫石仇,这是他自己改的名字,清阳问他为什么改这个名字,他告诉清阳说是不忘记父仇。
  另外两个之中一个是武父的孙子,武父他亲身找清阳,希望清阳能够让他的孙子在身边学习,另有一人是清阳那年在王宫前看到的那位在风雪之中出来用木棍扒小屋上积雪的女孩,她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他们三个人只觉得这些非常的普通,最多算得上是人生道理,跟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是有,又跟法术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他们才会频频回头看那些坐在身后聚精会神的听道的人们。
  这些人之中玄真道人的双眼虽是闭上的,他的心中却将清阳的话一个不陋的听了下来,可是那些话只是在他的心中流淌而过,并没有在他的心中烙下痕迹。
  “很一般啊。”玄真道人心中感叹道。
  而除了他们这些人类之外的妖听了清阳关于德、信、诚的讲解一个个心中激动,他们一个个天生便能够施法,但是却并没有具体的修持之法,即使是有修持之法门,修行的却都不尽意,像有着一层什么阻隔,总是让他们的境界无法上升。
  这次听得清阳讲德、信、诚之道,虽无一言是讲法,原本朦胧不清的心竟是如拨云见雾一样。
  在这仙术宫之中最后一位的一个连身形都看不清的人,他正是那位哭父在城门口遇上的那个英灵,在整个仙术宫之中,就算是那三个才跟随着清阳修行的孩童也有办法让他散去,但就是他这个样子,居然听到了清阳的话,知道从山上下来,并进入到城中,找到了仙术宫。
  在仙术宫之外,第一天的时候,有人看到这凭空而现的仙术宫,一个个都好奇的在门中看着,但是他们并不能够看到什么,只看到空荡荡的,有人入内里去,依然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清阳在这里德、信、诚三字之道,讲完之后,又一月,清阳再次开坛讲道,这一次来的妖更多了一些,不过这一次清阳讲则是法术。
  在狮驼岭的方向有三人骑着冰雪走在那大路上,所过之处只见到白雾腾腾,地上一片水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