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道宫(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21

  清阳并没有避讳别人,只要愿意来仙术宫之中听道的皆可听,城中的那些普通人若是有心的话也能够入内听得,每天有些来人来有些人不再来,又一个月下来,竟是保持在五十余人左右。
  这浩然之意随着这些人的听闻,以虎陵国之中的仙术宫为中心慢慢地散开,就像是一颗种子在这天地之间发了芽,并快速地成长着。
  在北面的冰雪天国已经与殷商神国在开战,而南面的拜月国与那些小国打的如火如荼,拜月国毕竟是大国,就像是猛虎,而那些小国就像是群狼。西面诸国却有着诡异的平静。一个月前,清阳拒绝了西歧使者之后,那使者便回去了,一直没有动静。
  清阳日日坐在那仙术宫之中讲着,无一重复,他越讲越觉得自己心中清明,那由德、信、诚衍生出来的各种东西越来越多,浩瀚而无穷。
  这讲道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明心过程,他既是讲给别人听,也是自悟,随着他的讲解,那浩然之意越发的清亮透彻,慢慢地融入到了大道真种之中去了。
  那大道真种是因为他曾演化过小千世界,又明悟了什么是真正的大道,所以在他的意念之中缔结了一个大道真种,而这一颗大道真种若要演化出真正的小千世界,不光是要清阳对于这个世界的本质理解,更是需要有一种东西能够架构的起一个世界来。
  以前清阳并没有能够架构起一个世界的东西,现在他有了,那便浩然之意。
  在大道真种之中,原本黑暗的世界已经为变得通透了,其中那一座山则变成了青色,就像是山中长满了常青树,那一口泉之中隐隐可见雪白的泉光,封正符则是隐入不见了,彻底的融入了大道真种里。
  这一天,突然有一个修士入了虎陵城,直入仙术宫,他的到来让整个虎陵的上空都涌生了赤霞,赤霞如血。
  天下间对于道法之争才是最为赤裸而血腥的。
第128章
夺道
  风从虎,云从龙,他们也只是这天地之间万众妖灵之中的一种,其他妖在开灵之后,若有意,自也是很轻易地就做到这般的事,此时入虎陵城之中的妖带来的是无边血光,血光冲天化为霞彩,只是抬头看着,觉得此时天上的云彩如血,很是漂亮,他们却不知道这血一般的霞彩是需要多么重的煞气才能够让一方天地为之色变。
  进到城中来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是雅致的中年人,他身上的穿着的衣服在普通人看来没有半点不同,污秽之人看着他身上也是污秽,洁净之人则见他身上如同自己一样洁净,女人见他则是女人,老人见他则是老他,他每步的行走都在改变着,但是普通人却并没有发现,真正能够看清他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玄青法袍的则要有着不低于他的修为。
  这位身着玄青法袍的修士名血芝仙人,走走停停,这家看看,那家看看,天上的血色霞光随着他的走动而有着微微的变动,只是没有人发现而已。
  他并没有急着进清阳所在的仙术宫之中,而是来到了王宫之前,见到王宫之前那一座如雕像一样跪趴在地上的人,并见到了他背上压着的那一块青色石砖。
  “当真是好宝物,摆在此处,暴殄天物。”他心中想着,伸手便去拿,然而就在他伸手拿的一瞬间,那青色石砖已经消失了,他的眼中,有着无数的人出现,冲着他咆哮着,仿佛与他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咆哮之时,并朝着他冲来,他却看也不看,只是将手一挥,就像是拂去袖子之上的尘埃一样,那些眼中的幻象消失,他抬头,看到的是一块青砖朝着他的天灵盖直击而下,青砖之上黄光涌动,看上去质朴,然而却有着一种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像是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得了这块砖石的落下,那厚重沉重感,宛若连大地都承受不起。
  他伸手一指,一道青色光华自他的指尖溢出,然而那青色光华在触及青砖的那一刻却化为一片血光,似要将这青砖包裹,他想要将这块在虎陵城中号“镇魔砖”,又号“子孙砖”的青砖夺走。
  血光又化为一张血盆大口,将青砖吞没,然而就在才被吞没的一刹那,青砖已经破开了那血色大口,若击穿了虚空一样的出现在了那穿着一身玄青法袍的血芝仙人额头上,“啪”,血芝仙人在青砖之下竟是化为一摊血泥。
  青砖消失,又回到了那个趴跪着的人背上,一切都像是根本就没有动过一样。
  而地上的那一摊肉泥蠕动着,凝结在一起,又再次的化为一个人站了起来,依然是那样,一身的玄青法袍站在那里。他脸色有些难看的盯着那一块青砖,心中凝重,在来之前,他并没有将这个虎陵王子放在心上。所以他才会那么轻易去想夺那镇魔砖。
  他的来历即使是一直奉他如师般的老槐树精也不是很清楚,他是死人头骨上的一株血灵芝开灵,自他开灵的那一刻,就已经能够土遁,能够遁于各处寻找着一俱俱尸,生前越是修为高的尸体,对于他来说越是有益,而他开慧之后,他又得了另一样神通,只要他的肉身没有化为虚无,便能够再次的凝结,便能够不死。
  他这般开灵的最是艰难,所需要拥有的时间也是别的生灵的数倍,甚至十数倍,一般开灵开慧之后所拥有的神通往往也是不可思议。他没有再去动那青砖,因为他明白,只要那位虎陵王子还在城中,那么他就不可能拿得了这件人道灵宝。
  原本他还想去王宫里走一趟,此时他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去找那虎陵王子。老槐树妖在清阳这里听了道之后,将之告诉了他,他心中便觉得这是可能是有新的道统出现,对于有新的道统出现,他的心中既是惊讶又是激动。惊讶的是这世间竟然出现了这般的人物,自天地演化以来,真正流传于天地之间的道统至今还不过两种,一种就是玄门道派,另一种就是佛门,这两种的修行法门在天地之间就像是种子随风而吹,落在哪里便在哪里开花结果。
  这正是一个真正可称得上道统的法门才有的生命之力,诸如其他的在天地第一世那个年代的强者,都是有着传承的,随着他们的消逝,他们的传承也都消亡了。
  真正可称得上道统的是那种只要有心,便能够自悟与修持得了的,而不是那种没有师父在前就无法晋升的法门。
  若是在虎陵城之中真的出现了新的道统,那么将来或许这天地之间又将多出一位“祖”,如道门三祖和佛家二祖一样。除了他们之外,即使那个南落也不过是他个人强大,而他留下的传承阴阳观虽也是这天下间神秘之处,只怕再也出不了南落那般的人了,即使是修持南落的道法能够有他二三分实力也就非常的不错了。
  他入了仙术宫,仙术宫之中有清阳,有那些听道的人,听道的人很杂,有城中贩夫走卒,也有身份显赫之家族中的子弟,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顿时所有的人都回头,仙术宫之中有一个坐于最末的公子站起来,看着这个进入仙术宫之中沉默地看着清阳的人。
  “一个全身都充满着贪婪与血腥的人,要么是心存掠夺之念,要么是长年淫浸于血腥之中。”说话之人姓孔,名叫孔二,并不是虎陵国人,而是由外地流浪而来,有幸来到了虎陵城之中,竟是很巧的来到仙术宫前,从那以后每日必来这仙术宫之中,听得清阳讲道,如痴如醉。
  血芝仙人看得出这个少年人并没有半点修为,然而在他的一身煞气与那锋利的眼神之下竟是半点不惧,他的神非常的凝实,这就是这个新出来的道统的强大之处吗?就这样一个连法力都没有的人就不惧我的气息压迫。但是他也并没有理会这个年轻人,他朝着清阳说道:“大家都叫我血芝仙人,听说虎陵城之中出现了大道传承,特来见识见识。”
  清阳半闭着双眼,他听得血芝的话之后,抬起眼皮淡淡地看了一眼,血芝仙人竟是在这一刹那之间觉得自己被这人看透了一样,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透明之人,觉得坐在那里的那位虎陵王子的双眼无比的可怕。
  “若要听道就不要多言,若要辩道你可先听听我的道再说,若要夺道就请出手。”
  清阳的话非常的直接。
  血芝仙人当然是来夺道的,在他看来,无论是什么道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完美了的,要不然的话道祖佛祖也不会在巫妖大战之中而只能够自保了,那时候若是他们的道统完善了的话,就将会如这个时候一样,天下间的妖与巫都退出天地的主角之位。
  夺道,当然是要趁其大道未定之时夺。不过,这种东西又不是一件事物,也不是一件法宝,不是说夺就能够夺得了的,然而,血芝仙人恰恰知道怎么夺一个人未成的大道。
第129章
  玉华山之中,玉华派是以玉雕刻而成的门派,门派的墙壁上雕龙刻凤,知道玉华山的人只会知道其山中玉华派所修之功法是凝炼玉光,融入元神之中,最终祭炼成各种宝镜,即是一件聚散无形的灵宝,又是元神。
  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玉华派的修行最精深的法门是一种名叫“盘锦三十六罡禁”的法门,那被清阳从血丘国王子身上夺回的那定元照天镜便是《盘锦三十六罡禁》之中的十八禁炼成的。
  玄真的左右都是师弟们,前面是他的师父玉华掌门——天净真人。
  “……也许这天下将再出一个道统……虽然这个道统或许并不是很强大……”玄真道人的话让玉华殿之中的师弟师妹门惊讶,即使是掌门天净真人也有些不相信。
  “你确定是有新的道统出现了?”
  “是,师父,确实有新的道统出现。”玄真道人说道。
  “这是个什么样的道统?”玉华掌门天净真人问道。
  “这个道统不炼体、不练气,只修心神,看似长时间之内无法修行法术,可若是有朝悟通,那将拥有着不下于元神修士的本事。”玄真说道。
  他的话让殿中的师弟师妹们震惊,一个个说道:“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道统,即使是道祖传下道统也无法让人一步入元神。”
  玄真道人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是一步入元神,而是入元神之前,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法术,他们也不叫元神,而是叫浩然之意,由意而束气,名浩然之气。”
  “他们若是化生了那个浩然之气,有什么神通法术?”玉华殿之中有师弟问道。
  “虎陵王子说,因人之性而异。”玄真道人说道。
  “那虎陵王子的浩然之意又修出了什么神通?”玉华殿之中有弟子问道。
  “他那浩然之气之中,只见一柄礼剑翻动,观之凝实而朴素,却内蕴杀伐之意。”玄真道人说道。
  “礼剑?何谓礼?”玉华有弟子问道。
  “一种规束天下人的仪式准则,如天条那般,只是这个礼却不是对于天下修士而来的,而是相对于世间亿万的普通人的东西。”玄真道人说道。
  “这有何用?”
  玄真道人看着那位师弟摇了摇头说道:“原本我也以为这算不得什么,只以为这是人间礼义,算不得什么,但是观那剑,却只觉得杀伐之意沁入骨髓,若是出鞘之时,定然可怕无比?”说到这里,玄真道人看向玉华掌门人,道:“师父,此时虎陵有新道统显世之事尚未传开,然虎陵王子所传之道浩然堂正,必有不会有隐藏,行事必也堂正而浩然,用不了多久,必定天下皆知,到时虎陵必成天下是非之涡流,我玉华就在虎陵之左近,是近是避之还是不近不避,还望师父早做决断。”
  一种新的道统出现,必定会冲击别的道统,玉华山的道统本也不是纯粹的玄门道派,但是因为三位道祖传下的道,而让他原本的道统受到了冲击,属于玉华派真正的传承的东西却并不多了。
  真正经历过道统出现受到冲击的人,当今天下之间根本就没有,但是能够传承下来的门派,他们的派内都有典籍记载着,类似于这样的一句话:“时值天地乱时,有三人于昆仑之巅讲道,其法可使凡俗化仙,直入道境,可望圣门,无论是妖、巫、魔、鬼皆可听之,无论妖、巫、魔、鬼皆可修之。一时,天下将此法门称之为道法,以道法为传承之门派皆为道门。”
  而方今天下同样的大乱,虽无洪荒之时的那般巫妖横行,霸绝天下,但其中之阴诡之处更有过之,妖于人间化为帝王,巫于大地之上建立人之部族,人、妖、巫更是难以分清,更有修罗、鬼类于世间行走。又有天魔于天魔城之中观世间之欲望翻腾。
  玉华掌门人一直在听着,他是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整个人上下皆白,散发着那种玉样的光华,然而在这玉华殿之中却似乎与这整个玉华山都相融于一体。
  殿中的其他弟子也都看着自己的师尊,这殿中不光有着玉华掌门,还有玉华掌门的师兄弟们,相对于那些大派来说,玉华山中的弟子其实并不多,不过二十多人而已。
  一会儿后,玉华掌门说道:“有谁愿意去虎陵城的吗?”
  一时之间没有人回答,玉华掌门继续说道:“若是去虎陵,将处于涡流之中,即使是身死于虎陵,玉华也不会为其报仇,因为玉华将于今开始闭山门百年。若是你们在虎陵城之中受到了道念之理的冲击,而使修行之念衰败,也无法回玉华,但是却也有一个好处,或许你们其中有人能够借此机越超玉华师祖,另立道派。”
  有机遇自然就有危险,经历过了大劫必然会有一些收获,这种收获并不是来自物质实物,往往来自于精神和心灵上的收获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至理名言很多,但是能够让那些至理名言融入自身,有着切身体会的感觉却不多,往往在经历了某一件事之后,才会醒悟般的想起某一句早就熟悉的话。
  “师父,弟子愿往虎陵修行。”说话的是玄真,虽然他觉得虎陵之中的王子瑞的道统未必比得上“道”这个道统,但是依然是很了不起的,而且在他这些日子以来,也并未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危险。所以他才会决定继续留在虎陵,除他之外,一时之间竟是再无人愿意去。
  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根植进了修行人当远避红尘独修己身观念,这是他们的修行法门造成了他们这样的心灵观念。
  “弟子也愿前往虎陵修行。”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
  这是一个女声,顿时众人的目光都落她的身上,这个女子在玉华门之中并不起眼,她名叫叶楠,只能算得上是平常之姿,在玉华山也并没有什么特异的表现,既无优秀之灵异,也无顽劣之异形,所以她这个时候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让殿中诸人感到惊异。
  但是玉华掌门却有一些失望,在他看来,如果殿中的弟子能够有一半的弟子去虎陵的话才好,另一半留下来保证玉华山的传承不断,去的另一半则是接受那新道统的冲击,只需要有一个能够承受住并突破的话,那么,玉华门将获得新鲜的血液。可是现在只有两人愿意去,而叶楠去那里,在他看来也不会有什么成就,能够在新的道统冲击之下道念不碎就算是不错了。
  最终,除了玄真与叶楠之外,依然没有人愿意去虎陵,在他们两人离山之后,玉华掌门人无奈的宣布闭山门,他自己倒是有心去,但是他是掌门,玉华的传承更加的重要,不过好在玄真是所有弟子之中最杰出的一个。
  玄真带着那位以前交流并不多的师妹下山,而虎陵城之中则是迎来了一位夺道之人。
  夺道的方式不是斗法却胜似斗法,血芝仙人不可能去跟清阳斗法,他在经历了王宫之前镇魔砖的那一幕,比谁都清楚在这座城之中清阳的强大。
  他夺道的方式是辩难,一个道统的出现之初必定有许多的破绽之处,而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破绽,并自己完善他,那么这个“祖”位之中将有自己一个。
  夺道是一种取巧的方式,是在一个道统还没有圆满之时夺取那“道祖”的地位,若是能够得一“祖”位,那么修为必将有着质般的飞跃。
  当年三位道统于昆仑之巅立道倒是并没有承受什么人来夺道,那时候正是巫妖大战结束,天下之间大神通之人大多已经被祭入了周天星斗大阵之中,在那轮回之战中死了太多的人了,所以他们立道之时并没有什么强大的人物来夺道。
  清阳则不同于那三位道祖,因为他的这个道统很显然并没有完善过来,他能不能够承受得住现在天地之间的强者来夺道呢?若是承受不住,不但是为他人作嫁衣,还可能在这涡流之中身死道消,那时属于他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