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46

  杨氏连忙应下了。
  又是一番忙碌,翻出几个罐子装辣白菜;她又装了一罐子把李长风兄弟。
  李长雨笑道:“我刚要开口要哩。婶子就主动装把我了。”
  杨氏呵呵笑道:“瞧这娃说的,这也不是啥好东西。”
  李耕田白了儿子一眼道:“他昨儿晚上吃了一碗辣白菜,喝了好多水,夜里起来好几趟。”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笑得李长雨脸也红了。
  直到日头落到小青山背后去了,陈昱一行人才从郑家离开。
  临走的时候,陈昱想跟菊花说点什么,却发现不知说什么好。想了半天,他微笑着对她说道:“菊花姑娘,要是你有什么事情要帮忙的话,就去找毛掌柜。”
  菊花笑对他点点头,也没有多话,只说“慢走”。
  她很是明白这少年的心思,不过是有些怜惜她罢了。像李长雨昨天碰见她,以为是一美人,忍不住想要搭讪,待她掀开面巾就吓了他一个趔趄。
  正想着,那李长雨就来到她面前,笑嘻嘻地问道:“菊花,你可有啥想买的东西?我过年的时候好从清辉给你带回来。”
  菊花一愣,她想要买啥?好像也没啥要买的。于是,她便冲他摇了摇头。
  李长雨见她不想买东西,想了想便道:“我到时给你买两盒子回味斋的点心,保管你喜欢吃。”
  菊花心想,不吃白不吃,你不是还吃了我的辣白菜么?于是她便微笑说道:“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李长雨高兴地说道:“还没带回来哩。等我带回来了,你再谢我吧!”
  待全部的人都离开后,菊花和爹娘回到家里,把那八十两银子又搬出来数了数,喜得眉开眼笑;郑长河瞧着那十两的大银锭子,也是激动不已——他可从没见过这么大锭的银子。
  杨氏又捧出一个瓦罐子,一边把银子往里边装,一边道:“可要收好了,丢了可不是玩的。这么多,得卖多少勺猪下水才赚得回来?”
  正说着,青木也回来了,他怔怔地瞧着那装银子的瓦罐,再瞧瞧菊花,又是高兴又是心酸。高兴的是家里总算不缺钱了,就算他现在娶亲也拿得出像样的彩礼了;心酸的是妹妹可是比他有本事多了——根本不用他养妹妹,妹妹养着他哩。
  菊花知道他的心思,挽着他的胳膊对他说道:“哥,你可要多读些书,多学些东西。往后咱家还是要靠你哩!你瞧今儿那个陈少爷,不就是在替他家的生意张罗么?他不也在念书?我跟娘到底没见识,也只能卖猪下水;哥哥将来可是能做大事哩!”
  青木见她安慰自己,脸上带笑道:“你哥我也是没本事的人,能做啥大事?”
  菊花故意朝外瞧瞧,然后对他小声道:“你忘了这满山的橡子果哩?”
  青木眼睛一亮,笑道:“那也不过是多喂几头猪罢了,算啥大事?”
  菊花斜了他一眼,说道:“山上这许多橡树,咱家也不能只管自己,再说瞒也是瞒不住的,还不如大方地跟村长说,这东西能喂猪喂鸡,让村长来分。到时候,村里的人都要跟着养猪养鸡。喂的多了,光在下塘集哪能卖得出去?必是要卖到远地方去的,那时不得挑有见识的人出去跑?”
  青木万料不到她想得这样远,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不由得佩服极了。
  郑长河听了闺女的话,想起猪栏里的三头猪,笑得满脸开花:“等一开春,我就去再抓三头小猪。”
  杨氏很有算计地对郑长河说道:“他爹,咱要置些田地,还要买头牛,不然这钱放在家里心里不踏实哩,还是买些田地实在。等明年再攒够了钱就盖房子——这房子也太旧了。”
  郑长河搓着手掌用力地点头道:“嗳!买田地,也买牛。那盖房子的钱够么?”
  青木插话道:“爹,咱先少买些田地。我这两年要念书,田地多了家里也照应不过来。还是先把房子盖起来,最要紧的是再盖一排猪栏屋。明年咱家多养些猪,顺带做这猪下水的生意。等我念两年书家来了,再添置些田地,那时就不怕了。”
  杨氏见儿子安排的合理,连连点头道:“青木说得对。就算少买些田地,怕是也种不了。不管咋说,这猪下水的生意可不能丢,我觉得虽然麻烦累点,好歹比种田划算。”
  她一转头,见菊花睁大眼睛一会儿瞧瞧她爹,一会儿又瞧瞧她哥哥,便笑着摸摸她的头道:“花呀,你也说说看——这钱还是你挣的哩!平常你不也是有主意么?”
  郑长河笑道:“嗳哟!忘了菊花了。花呀,你说,这么安排好不好?”
  菊花抿嘴笑道:“当然好!我跟哥哥想的一样哩——这房子是一定要盖的。不是说有了钱就不节省了,是为了明年又养猪又养鸡的,院子和房子都不够用了,要好好地安排才成。”
  青木笑着点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第五十一章
秦枫离去
更新时间2012-4-23
16:54:44
字数:3145
 杨氏想了想,对郑长河和青木问道:“那先买二十亩田好不好?”
  青木琢磨了一会答道:“先别急着买。我去村长家里问问,要是买地开荒的话,要多少钱一亩。肯定比买现成的田地便宜,那样咱也能多买一些。”
  菊花连连点头,对着青木夸道:“嗳哟!哥哥你念了书,就是不一样了。那这买地开荒是咋回事哩?”
  青木被菊花夸得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他也确实难得像今儿这样发表意见。
  郑长河有些担心地问道:“好当然好了。可是青木啊,这地买了可是就在衙门里留底了,那是要交税的。要是不赶紧开出来,那不是要白交税?”
  杨氏瞅了他一眼说道:“你咋算不过来这账哩?这还不都是一个理儿,种地要交税,我现在没空开荒种地,可我不是在卖猪下水么,卖的钱就当是开荒种地赚的不就行了?那地先买回来,一年开一些,两年也就开完了。实在不行,咱花钱请人帮着开就是了。”
  菊花忙道:“娘说的是哩。花钱请人开荒,看着费钱,咱腾出工夫来干别的,也是一样。”
  郑长河一挥手总结道:“成,就这么定了。过两天我跟青木去村长家问这事。眼下他家长风长雨回来了,他也没心思管别的。”
  一家人又商议了几句,这才睡去了。
  第二天,菊花泡了好些橡子果仁,准备等青木晚上回来帮着磨成粉。她想做些橡子豆腐来吃,之前一直没有空闲做这个。
  把杂事安排妥当,她搬了根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纳鞋底子,心里想着哥哥在李木匠家订做的木桶也不晓得做好没有。
  这冬天里洗澡可真是难为她了,虽然家里不缺柴也不缺水,可没地方洗呀。于是当她娘卖猪下水赚了些钱,她便赶紧让哥哥去订做一只大木桶。到时候烧一大锅热水倒进去,美美地泡个澡,嗳哟,肯定舒坦!
  她想着昨天卖菜方子挣的钱,心里感到特别的踏实。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啊!虽然也是和以前一样的干活、忙碌,整个人却显得从容不迫,家里的生活也有条不紊起来,再也没有那种沉甸甸的郁闷不安了。
  她沉思着,手下不停,借着顶针用力将针线穿过鞋底,再一扯线头,“嗤啦”一声,将针脚拽密实。觉得今儿手指似乎格外灵活,一会儿的工夫她就纳了两排,她做鞋的速度也快了好多。
  这双大脚板的鞋底子是青木的,放在她小小的手中,格外显得她可怜巴巴的瘦弱和乖巧——通常像她这么大的女娃还不能纳这么厚的鞋底,劲儿不够哩!
  等把哥哥的这双做好了,就给自己做一双,明年春天穿。她扬起脸颊,让温暖的阳光照在脸上,不自觉地笑着,微风吹动那面巾,轻轻地颤动着!
  秦枫站在院门口,看到的就是菊花微眯着双眼,浅笑盈盈的样子。真是奇怪极了,她大半的脸都掩在面巾之下,他根本看不到,却分明能感觉到她在浅笑。
  轻轻地走近她,秦枫含笑唤道:“菊花?”
  菊花猛地一怔,差点将针戳到手上,看着眼前高高的青年,她嗔怪地说道:“秦大夫,你啥时候来的?咋不吱声哩?”
  秦枫笑着自己端了条小板凳坐到她身边,并将一个药包放到菊花身边的针线箩筐里,嘴里回答道:“我见你想啥东西想得出神,就没打扰你。你刚才在想啥?”
  他难得八卦了一回,好奇地看着菊花问道。
  菊花低头继续纳鞋底子,一边小声道:“也没想啥哩!秦大夫,我爹的腿好了吧,还要换药么?”她总不能说我昨儿刚赚了一笔钱,刚才在得意呢!
  秦枫道:“郑叔的腿好了,不用再换药了。只要注意好好养一段时间,不要干重活,到明年开春就没事了。”
  菊花停下手上的动作,抬眼看他,问道:“那这药是……”她的目光转向针线箩筐里的那包药。
  秦枫微笑道:“这是帮你开的药。我见你的身子实在弱,就开了个方子,也不用熬药喝,就把这药材跟猪肚和猪蹄放在一块煨——你不是爱吃这两样么?然后就跟平常一样吃就好了,也算是食疗吧!”
  他这次帮菊花治脸,知道她很多的东西不能吃,平日里最爱吃的便是煨猪肚和猪蹄了,这个也便宜,能吃的起。
  菊花听了感激地说道:“真是让你费心了,秦大夫。这一包分几次煨,还是一次就煨完?”
  秦枫将那包药拿在手上,打开,对她说道:“每次放十几片就行了——不可多放。五天煨一次,吃完为止。”
  菊花睁大眼睛瞧着他手上的药材,那扑鼻的气味分明是人参的味道。人参已经被切成薄薄的片儿,那一大包足足有好几两。从那人参片的直径来看,这么粗的人参,怕是年份也不浅。她虽不能准确地判断,但可以肯定这是上好的人参就是了,她可不认为这里有人工培植的人参。
  秦枫见她异样的神情,不禁问道:“怎么?怕苦?这个不苦的,不像那些药苦得要命。”
  菊花不敢说自己认识这人参,只好问道:“秦大夫,这药贵不贵啊?你帮我爹瞧病都没要钱,帮我瞧病也不要钱,我都不好意思用你的药了。”
  秦枫微笑道:“不贵!你别想那么多。我不过是见你身体弱,手边又正好有这药,就给你用了。你最好能杀几只鸡和这药一起煨了吃,效果只怕比吃猪肚还好。反正你娘卖猪下水也挣了些钱,没必要那么节省——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菊花十分犹豫,不知如何拒绝他的馈赠,要用什么理由呢?肯定不能说认识人参。她也不知这秦大夫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自己到底是同情还是别的,要是他都这样对病人,那还不亏死了?
  菊花正想着,秦枫又对她说道:“菊花,我今天就要离开清南村了。”
  菊花轻轻地“啊”了一声,抬眼瞧他,见他正凝目看着自己,便眨巴了两下眼睛,问道:“你要去别的地方行医?也是,你就是个游医,可不就是到处走的?嗳哟!你走了,咱们村往后瞧病可就麻烦了。听说下塘集的那个大夫黑心的很,医术也没你好哩!”
  她这才发现,要是秦枫走了,还真是清南村的损失,往后瞧病也麻烦了。别的不说,就是郑长河这次的伤,要是到下塘集去找人治,还不晓得要被折腾成啥样,花钱倒还在其次。
  秦枫见她不舍的样子,心情高兴起来,微笑道:“我医术还不精,想要到各处去走走,历练一番,过几年再回来。”
  菊花眼睛一亮,问道:“你真的还会回来?”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有这样的大夫住在村里,那可是清南村的福气。
  秦枫笑道:“嗳!要回来的。”停了一下,又轻声道:“我还要回来帮你治脸上的伤呢!”
  菊花听了先是一愣,转而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她就算再冷清,也被他感动了——不是每个大夫都能有这样的医德。他能为一个陌生的乡村丑女娃费心,绝不是因为对疑难杂症感兴趣,而是实实在在的替患者着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