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646

  张杨瞧着那几个女子眼底的担心,真心的牵挂,不似平常般献媚邀宠。心里头不知是何滋味,一头扎进水……
  畅游了一会,何氏就催促他们上来,说洗久了不好。
  众人听了正要上岸,黄麦在山塘的崖壁边大叫道:“这有个山洞……有乌龟哩……”
  第一声还清脆的很,第二声已经带着沉闷的回音了,好像他已经进了山洞里。
  众人把目光投向他那边。只见山坡微陡,幽幽绿竹掩映下,水面一片荫凉,黄麦已经不见踪影。
  板栗兴奋地嚷了声“我去瞧瞧”,便跟条鱼儿似的,迅速往那边游去。
  黑皮怕他有闪失,便跟槐子说了一声,也往那边划去。
  菊花丰富的想象力展开了。也不知那山洞里有蛇,或者其他未知的古怪东西,慌得嘱咐槐子。赶紧让板栗回来,并且不让葫芦和青山黄瓜等小娃儿再过去,急得黄豆哇哇直跳脚。
  黑皮过去跟洞里的黄麦问了几句话,转头对这边大喊道:“老爷,太太!黄麦说里边老大一个山洞,好些乌龟在里面哩!他要进去瞧瞧。老爷,我也进去瞧瞧,说不定有啥宝贝哩!”
  接着又低声对身边的板栗恐吓道:“板栗,你快回去。要是有条大蛇出来,黑皮叔可照顾不上你。你先上岸。黑皮叔要是找到好东西,那还能少了你的?你呆在这,太太担心你,回头一生气可不得了。”
  板栗回头瞧见岸上的娘亲,正对自己挥手,又见他爹带着几个人也朝这边划过来。知道不回去是不行的了,念念不舍地看了眼掩映在竹林下灌木草丛中的幽深洞口,转身往回划去。
  槐子见板栗回头,放下心来,经过他身边时叮嘱道:“快去换了衣裳。你娘着急哩!”
  板栗忙道:“爹,你小心些。有啥好东西就叫一声,也好让我们听见喜欢。”
  槐子笑骂道:“有好东西正该不吱声才对,叫出来做啥?”一边往山崖边游去。
  这里板栗上岸,马上被葫芦等人围住,问都看见了啥。
  板栗道:“啥也没瞧见哩,爹就让我回来了。黑皮叔也进洞了,等着瞧吧,一会就有信。”又比划那洞口有多大,黑黢黢的看着挺渗人。
  何氏见挑桃子的人回去带了衣裳来,便催着几个小的去换衣裳,一边跟菊花等人看着那边,纷纷猜测洞里除了乌龟还有什么东西,又乱猜乌龟怎会聚集在此。
  “菊花姐姐,还真让你说中了,那老乌龟有好些龟儿子和龟孙子哩!那山洞怕就是它们家了。”
  张杨笑着对菊花说道,他本来也是要去的,却被众女制止,连何氏和菊花也不让他过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回头还没到任,在家就受了伤出了事,那不是笑话么!
  只见那边几人也不知在商议些什么,又派了两人进洞去了。
  众人闹哄哄的,连曹氏也忍不住了,过来问是怎么一回事。张杨跟她说了,黄姨娘等人又添油加醋地说刚才那只老龟有多大,很通灵云云,惊得曹氏失态地张大了小嘴。
  进洞的人不见出来,不但岸上的人着急,连水里的人也着急,槐子提气朝洞里沉声问道:“黑皮,可见了啥东西?你常常的叫一声,也让我们晓得你没事,走到哪了。黄麦跟你在一块么?”
  远远的,就听黑皮大声道:“老爷,我没事。这洞好大,好长,洞里好多乌龟。黄麦往前边去了,说是山那边怕是有出口,他带了两个人过去。老爷就放心好了,他们点了火把的。”
  槐子也很想进去瞧瞧,不是他不敢去,而是怕娘跟菊花担心,于是只好在外等着。
  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快一个时辰,太阳也落山了,不过夏日昼长,天色还明亮的很。张杨等人换了干爽的衣裳,闹了这半天,又觉得肚子饿了,于是丫头小子们捡了些柴,生火将先前吃剩下的烧鸡和饼之类的食物热了,吃得十分香甜。
  正心焦那边没进展的时候,却见黄麦从旁边竹林里钻出来,裂开嘴巴对众人大笑道:“我回来了!”
  小娃儿们一拥而上,围着他乱问,为何从山上下来。
  张杨扒开他们,笑道:“咋这么笨哩?这还用问么,肯定是山那边有出口了。是不是,黄麦?”
  黄麦头上沾满草屑,脸上、身上还有苔痕泥土,模样甚是狼狈,却笑得一脸白牙,对着众人点头道:“嗳!这洞又深又长,还高,里面都能住人哩。我们跑了三四里路,才在山那边找到一个小出口。那洞口也小,他们出不来,我就爬出来了。从外边看,要是不留心根本就看不出来。我让他们两个从来路回去跟老爷报个信,我来跟老太太和太太报个信。”
  众人新奇不已,又问洞里黑不黑、潮不潮,乌龟有多少等。
  黄麦道:“洞里还算干净,也不大潮,也不黑,就是不点火把也是能看见路的,上面有小洞,那光亮跟筛子眼儿似的漏下来,不晓得咋弄的。洞里边有水和小沟,那水凉丝丝的。好多乌龟在洞里边。哎哟哟!从龟祖宗到龟孙子、重孙子,密密麻麻的,瞧着挺吓人,也不知哪来那么多。见了我们也不怕,倒把那脖子伸老长,瞅得我浑身汗毛直竖。”
  说着话,他打了个寒噤,似乎回想起那密密麻麻的坚壳动物,一齐伸出黑脖子,瞪着绿豆眼儿望着他。
  张杨听了他的话后,敛去笑容,四处察看了一番,陷入沉思。
  那边,槐子也接出了黑皮等人,槐子还亲自进洞看了那些乌龟,然后才一起游回来,拖着一身**的衣裳爬上岸。
  张杨陪着他去树林里换衣裳,一边轻声对他道:“哥,我瞧这地方不错,在山上盖间院子,让人看着这地方,别让人来把龟偷了去,再把祖坟迁过来。”
  张槐听了眼光一闪,顿了下,点点头道:“也好。这谷里还能出不少东西哩。除了这桃,还有春上的时候,那林地里也能采不少野菜。这山塘里的鱼咱也没好好打理,主要是不好抽干水的,所以就没放鱼苗。又怕弄脏了水,也没种藕。谁料今儿撒了几网,倒网了不少鱼虾上来,还都肥嫩的很。往后咱们也多放些。那山上的竹笋一年也能掰不少,橡子果儿也能收不少。”
  张杨笑着点头道:“正是如此。这边挨着深山里边,山上的野物也多了些。盖个别院在这边,闲时来住几天,比橡园另有一番滋味。”
  槐子微笑道:“这山谷向阳,最是难得了。不过这事要跟你嫂子说一声,这山可是她的。”
  杨子笑道:“这有什么,横竖将来都是板栗他们的,张家的祖宗住进来也名正言顺。”
  他心道,菊花姐姐的又如何,反正他又不会眼红,总归是留给板栗和山芋的。不迁张家祖坟进来,总不能让郑家把祖坟迁进来吧?
  槐子又道:“不如趁着你在家,这两天咱们就把这事给办了。若是再往后的话,你去了任上,轻易又不能得空回家来,迁祖坟你不在家可不成。索性重新立碑,将几个小的名字也刻在碑上,让祖宗晓得张家有后辈给他们传香火。”
  ******感谢妹妹们对丑菊的支持和鼓励******
  
☆、第五百二十二章福地
  
  张杨想了想道:“这地方大着呢,坟地选址也是有讲究的,得请个会看风水的人来看看才成……还是等年底吧,那时,说不定老师会回来,老师是懂些阴阳五行风水的,请他老人家帮着瞧了,也省得张扬得人人都知道了。”
  槐子狐疑地问道:“夫子怎会来这,他老人家不是忙得很么?”
  张杨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槐子眼中爆出粲然神采,失声问道:“这是……真的?”
  张杨微笑点头道:“自然是真的。你们趁早也要做些准备,到时怕要花些银子。不可跟人说,就跟青木哥和村长商量吧,这些都是夫子熟近人。”
  槐子笑道:“若真能办成这事,花再多银子也值当。这事你就放心好了,交给哥哥。”
  两人说笑着从林中出来,槐子神色十分兴奋,见了众人,招呼他们收拾家伙,挑了鱼虾和剩下的桃子回家。
  菊花还在诧异地问黑皮,为何这里有这么多乌龟。
  槐子就对她解释道:“当初挖这山塘的时候,这山崖底下原本就有个深潭的,还不到半亩地大,也就两三分地大小的样子,水清幽幽的。我们就没管它。在这边挖了两亩地的山塘出来,又跟那深潭接通了,连成一片。如今想来,这山洞就在那深潭里面,那些乌龟早就住在这了,说不定住了几百年哩。”
  菊花恍然大悟,四处一望,凑到槐子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槐子哥,我觉得这地儿是块宝地呀!咱们……”
  她本是故作神秘地开玩笑的,却说得槐子心里一跳,慌忙握了她手,在手心使劲捏了捏,令她不要再说。
  菊花心里奇怪,却停住话头。不再往下说,又见他对跟来的下人说道:“这里有乌龟的事,就不要对外说了。你们也见了刚才那老龟,那不是一般的大。怕是有些来历的。你们谁要是不忌讳,回头惹了麻烦上身,甭说我没提醒你们。”
  众人都道,谁有那样大胆子,不要命了差不多,要是贪小利,让家里倒霉的话。那时真得哭了。
  又有人悄悄地说道,清南村这些年发了,比周围村庄都兴旺,说不定就是那年放了那老龟的缘故,又因为这老龟当时村长说好了送给太太的,是太太亲口说放了它,所以张家和郑家最发达,还出了个进士。
  众人恍然大悟。连声说是这么回事。
  菊花跟槐子听他们居然把这事这么给圆乎起来了,真是佩服的要死。这想象力还真不是一般的丰富,只是委屈了张杨。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功劳都归到这老乌**上去了。
  槐子心道这样也好,省得他们到处乱说,让人知道这里有许多乌龟,不定惹出什么事来。
  小葱、板栗和葫芦等人已经听奶奶说过一遍当年的事了,可是当年起鱼塘的时候,何氏并不在场,也是事后听人说的,因此,他们就缠住槐子跟菊花。要他们详细地说说当时的情形。
  槐子听了,先温柔地瞧了眼菊花,想起那会儿她还不大理会自己,他可是憋足了劲想在圆塘里捉只乌龟和老鳖,好送给她的,却被赵大嘴抢先找到了。送到她面前。他当时可是羡慕的要死,只恨那只乌龟不是自己捉到的。
  他一边回忆一边跟娃儿们说着,惹得他们笑声连连。
  张杨也十分高兴,跟一帮妻妾边走边说乡村的各种趣事,也是逗得她们娇笑不断。
  何氏看着山道上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牵了一长串,心里十分喜悦。
  就听走在前边的板栗高声唱道:“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笑看红尘人不老……”
  张杨笑道:“你这是啥腔调?跟谁学的?”
  菊花猛瞪儿子,大有你敢说是娘唱的,晚上要你好看的意思。
  板栗却笑眯眯地回道:“心里高兴,随口就唱了呗!小叔真是的,乡野俚语也没听过?”
  张杨道:“乡野小调也听过不少,就没听过你这样的。”
  曹氏微笑道:“曲词虽然直白,却透着率性、洒脱之意,倒有些意思。板栗,你从何处听来的?”
  板栗道:“不记得了,小婶婶。”
  回到家,一个一个都累得很,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菊花忙忙地分派人将桃子洗净晾着,只等明天挖核煮了好晒的。
  院子里点了灯笼,照得一片黄光,丫头小子们都被使唤得飞奔不停,来来往往地忙着笑着,将所有的竹匾、筛子、簸箕都搬出来用上了。
  曹氏等人虽然累得很,却舍不得去睡,忍不住用手抄起竹匾里的桃子,笑着说明日要早些起来做桃干。
  菊花觉得她们就跟城里人下乡度假一样,被撩起了兴趣。于是对曹氏道:“弟妹还是早些去睡吧,今儿可是累了一天了,只怕腿脚有些受不住,该烧了热水泡个脚,再让兰儿帮你揉揉才好,不然明天连站也不稳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6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