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1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240


郑长河吭哧两下,根本挤不出话来;郑老太太和刘云岚更不用说了,虽然叫了她们来,但身为女子,这里岂有她们说话的份,因此低头不语。
郑青木只得站起身,呐呐问道:“可是皇上,秦霖他……怎会来京城?”
英武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沉声道:“这个爱卿不用管,自有朕来处置。爱卿只要回答朕:若秦霖来了京城,郑家可愿将郑姑娘嫁给他?”
郑青木头上冒汗,心下电转,半响才大着胆子道:“皇上可否容臣回去再想想,跟家人商议再回禀?”
郑氏和黄豆早跟他说过,紫茄的这桩姻缘牵扯深远,眼下推拒不得,只好拖延了,等回去找张杨等人商议对策。
英武帝仿佛知道他的心思,不容他拖延。
他摇头道:“郑家做主的人都在这里,还要跟谁商议?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朕会下一道特旨给郑家:不论秦霖日后犯下何等罪行,只要郑家未参与,便不受牵连;郑姑娘也可免罪,甚至他们生的儿女也可免罪,朕只追究秦霖一人罪责。爱卿可放心了?”
青木心想,真到那时候,参没参与,还由得他们分辨吗?
英武帝察其神色,又道:“若朕是昏君,郑家便不与秦霖结亲,也免不了会受冤屈;朕既要做明君,岂肯轻易残害忠良,自毁根基?”
青木一想也对,张家之前被流放就是例子。
见他还在犹豫,英武帝接着道:“这桩姻缘牵扯到国事方面,郑家完全不用理会,朕会下特旨;郑家只要如之前所说,像寻常百姓一样挑选女婿就好。”
“若单挑女婿,秦霖无论是人品、相貌、才学、能力、爵位,都是上上乘,乃是无数名门闺秀梦寐以求的乘龙佳婿;再有,他对郑姑娘也是一片真心,郑姑娘对他也不是没有情义的;唯有一点不足,那便是他臣服大靖后,镇守北疆,会令你们骨肉分离。若是这点不足解决,爱卿还要拒婚,朕便要怀疑:郑家是故意刁难,根本不为闺女考虑了。”
郑家四老听后,马上想起紫茄昨晚恳求的话,说若秦霖让他们满意了,还请他们放下成见,将她嫁给他。
郑长河首先忍不住了。
他知道,他不点头,青木是不敢答应的。612
第613章
两个妹控狂
  他道:“皇上这样操心,我郑家再不答应,就太不知好歹了。可是皇上,老汉能不能多嘴问一句:那个秦霖,他真要来京城做官,不回北边了?他敢来吗,不怕皇上抓了他一刀砍了?”
  青木慌忙阻止道:“爹,这是朝廷大事……”
  英武帝就呵呵笑了,摆手道:“无妨!老爱卿,秦霖敢不敢来,由朕跟他商议,这还没定呢。若他不敢来,郑家自然就不用嫁女了;他若来京城,也就住几年,与郑姑娘侍奉二老,承欢膝下,将来还是要返回安国的。你们不能一辈子将他留在身边吧?便是郑家自己的儿子——白虎公也要在边疆驻守呢,没道理女婿不准离开。”
  郑青木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这是等老两口去了之后,秦霖就要带紫茄离开。这已经是最大让步了。
  罢了,秦霖真要来京城,想必朝廷不再将他当反叛对待,紫茄嫁他,就不是大问题了。眼前皇帝逼的紧,不如答应吧,也算遂了女儿心意。
  想毕,他便拉了父母和妻子,上前跪倒,奏道:“郑家但凭皇上做主。”
  英武帝高兴地从座上走下来,亲自搀扶。
  他笑着安慰道:“爱卿放心,朕绝没有用郑姑娘换取秦霖性命的用意。朕是为我大靖、为天下苍生考虑。郑家乃积善之家,可做再多善事,也抵不上让两国休战,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使军士免于沙场流血,这可是大功德!”
  郑长河张大嘴巴惊问道:“真的?”
  英武帝点头道:“当然是真的。等玄武王和白虎公回来,你们问问。这一战死了多少人!若秦霖真心归顺我大靖,这一切都可免除,将是无上功德。朕真心希望郑家留住这个女婿。”
  就这样,英武帝说服郑家二老。定下嫁女的条件。
  等回到白虎公府,郑氏等人知道后,也无可奈何了。
  不过,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果然秦霖能与大靖达成和议,来京城住几年,又是一番局面,这桩婚姻他比当安国皇帝时的阻碍便小多了。
  紫茄听后,又喜又忧。喜的是没可能的事居然有了转机;忧的是不知秦霖敢不敢来大靖神都,又怕这一切都是英武帝的计谋。目的为了抓住秦霖,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香荽在她房里陪着她,她忍不住就问她。
  香荽便道:“不会的。两国之君签订盟约,岂能儿戏!再说,皇上要杀秦霖,也无需采用这手段,白让郑家赔一女儿,不如让大哥和葫芦哥哥在战场上拼杀,省得寒了郑家的心。”
  紫茄听了半信半疑,还只管问。
  香荽见她如此担心牵挂秦霖。不禁摇头叹气道:“没想到姐姐真把自己搭进去了。”
  若二人成功结亲,可算是美人计的典范了。
  只是,到底谁谋算了谁呢?
  紫茄就脸红了,低声道:“是我没用……”
  香荽拦住她话头道:“别说这话。多少聪明人用尽心机谋算,也未必能有你这番结果。可见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中自有安排。若真能令两国修好,姐姐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她说着,目光就悠远深长起来。
  因为紫茄的这场婚姻,她的未来变得不可测起来。她将要如何面对呢?
  张杨受哥嫂请托。为香荽参选的事进宫求见英武帝。
  才开了个头,便被皇帝打断道:“此事还早呢。要到明年二月才开始。张爱卿,朕离京后,朝中诸事繁杂。还望爱卿多向太子进谏忠言,免至差错。”
  说话间,又有大臣进来,张杨只好作罢。
  当晚,他将此事告知哥嫂,郑氏听后道:“先等等看吧。我就不信,皇上会为了这事同时得罪张家和王家,这边才要郑家用女儿拴住安国皇帝呢。他又不昏庸,怎会干这糊涂事!”
  张槐道:“还是要小心些。帝王心深如海,哪里是我们这些人能猜得透的。“
  张杨点头道:“张家必定会有一个女儿进宫,这是确定无疑的了。先准备起来,请有经验的老嬷嬷来教导她们姊妹规矩礼法要紧。”
  郑氏听了叹息。
  要说英武帝可是这天下第一等的男人,又不老迈昏庸,但是,每每想起家中几个鲜活可爱的姑娘从此就关在那深宫之中,她就很不舒服。
  可惜,她再有能耐,也无法避免此事。
  永平二十三年十月中旬,英武帝在一万龙禁卫护送下,再次马踏北疆,于十一月初赶到巴颜喀勒山的玄武关。
  此时,板栗和葫芦才接到圣旨没几天,而他们早在十月下旬就从巴图山撤军,返回大靖境内,驻守玄武关。
  因为,北国已经是遍地银装素裹,不利于大军作战。
  皇帝亲赴北疆,这让玄武关的靖军士气蒸腾,漫天飞雪中,几十万大军在玄武关南面旷野山呼万岁,那声势真是地动山摇,震得远处雪山崩塌,群峰呼应。
  英武帝向众将士连敬了三碗酒,然后命人分发物资,犒赏三军,然后才入关,暂下榻在玄武王府。
  王府内院,英武帝单独召见了板栗和葫芦。
  听了皇帝的打算,葫芦涨红了脸,猛然起身跪倒在英武帝面前,叩首道:“臣,万难从命!”
  板栗也怔住,没想到秦霖会来这一手。
  一时间他有些精神恍惚,觉得不可能。
  作为一个身处权势顶峰的男人,他太清楚秦霖放弃的是什么,因而强烈怀疑他的企图。
  “皇上真相信秦霖?与其做这没把握的事,不如脚踏实地,步步进逼。假以时日,灭安国是迟早的事……”
  不等板栗说完,英武帝便沉声喝道:“玄武王,朕还记得当年火烧大雁山后。你入京前说的话,和悲痛的心情。你自己难道忘了吗?因何热衷于征战杀人起来?”
  板栗应声而起,束手答道:“臣不敢忘!‘国虽大,好战必亡’,但还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仗也不是臣想打的。秦霖本就是大靖反叛,此次潜入大靖掳人,都欺上门了,难道听之任之?则我大靖威严何在?”
  “当然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朕也不会一登基就兵锋北指了。”英武帝肃然道。“然你二人与秦霖交战近两月,可有想法?”
  说着,命葫芦起来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