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1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240


英武帝见他毛遂自荐,倒想听听他弹什么。
于是王穷上前坐下,须臾,舒缓清淡的琴音响起,如闲云野鹤般悠然。跟着,琴音托出浑厚的歌声,悠游中露出奋起之意、明志之心,“……展双翅,驾青云,伴君上九霄!……”
英武帝凝神细听,神色肃然。
为君者,谋的就是人心,或者说民心。
如今的大靖朝堂人才济济,从王丞相等人始。再到赵耘、张杨一层,再到四灵、王穷、黄豆一层……层层递接。
王穷已在翰林院,向皇帝明心迹,英武帝绝不当他是谄媚惑上,也不会认为他狂妄自大——他的才干,已经初露端倪,却隐有效伊尹助商汤、姜子牙佐文王、诸葛武侯追刘备之意。
一曲毕。余音绕梁,英武帝静静地看了王穷好一会,才道:“朕知爱卿心意了。爱卿先去吧!”
王穷躬身拜谢,慢慢退出去了。
第二天,张杨、玄武王张乾、白虎王郑昊。联袂觐见英武帝,恳求他下旨为王穷和香荽赐婚。
张杨出头,洋洋洒洒陈述了张家的难处,言道若皇上不赐婚,他侄女便毁了。
英武帝沉声道:“朕不信张水儿会嫁不出去!若说嫁王翰林,三位爱卿也不想想。王丞相可就此事点头过了?王家若是答应,两家情愿,何须朕出面;王家若不愿。朕却下旨赐婚,与当年太上皇赐婚白虎王有何不同?张家和郑家最不喜人插手儿女姻缘,常说要两厢情愿,为何到了这却变了?”
三人哑口无言。
等出宫后。板栗道:“小叔,咱们是不是找王相商议?”
张杨摇头道:“不能去!王相那里必须由王翰林来说服,王家人必须心甘情愿上张家求亲。咱们只管按咱们的计划行事。”
葫芦点头道:“我回去让黄豆给王翰林透个信。”
且说英武帝打发了张家人,唤来赵耘和工部尚书等人询问新城建造进展情形,黄豆也来了。
诸事回禀后,英武帝很满意,道:“照这个情形。东门新城建成后,其他三门也可早作准备了,以免到时忙乱。”
黄豆忙道:“其他三门可不能完全按照这样子来了,得另出新意,再多吸引些富人进京,否则一样会坏事。这事微臣已经在筹划了。”
众人都惊诧不已:东城规划已经是大手笔了,他居然还有新的规划,这还让不让别人混了?英武帝命他快说来听听。
黄豆却沮丧地说道:“本来就快好了的,可是近日微臣姑姑被外面的流言弄得心里很不好受;姑姑心里不好受,微臣爷爷奶奶和爹娘就不好受,然后微臣也不得安宁,脑子灌满了浆糊一样,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事就搁下了。”
赵耘等人神色呆滞——
要挟,这是**裸的要挟!
英武帝咬牙道:“你要想不起来,朕心里也不好受。朕心里要是不好受……”
他瞪着黄豆,**裸地威胁!
黄豆赶紧笑道:“主忧臣辱!微臣一定殚精竭虑,将此事完成,叫皇上高兴。皇上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今晚上臣不睡了,就干这个了!”
“哼!”英武帝重重地冷哼一声,依然生气。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是三日一朝会的日子,群臣拜过君王,玄武王第一个出列,代其父张槐上了一道折子。
张槐在折子上奏道,张家经过多年实验,前年种出新品种的水稻,可增加亩产一百到两百斤以上。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那些不问俗事的官员还没怎么样,但知经济、懂政事的大臣们都心惊不已:每亩增产一百斤到两百斤以上,这意味着什么,他们都不敢想象!
大家对这个靠着儿子追封的老王爷刮目相看。
英武帝疾声问道:“玄武王,此稻种植可有难碍之处?”
板栗奏道:“此稻种植并不难。微臣父亲之前不张扬,就是为了试验。如今张家已经种了两三年了,都无大碍。去年更是将湖州老家和黑莽原的水田都种上了。湖州种两季,黑莽原只能种一季。不但如此,清南村及其附近村落也都从微臣家购买稻种,也种了一年了,也都顺利。”
英武帝又问:“张家可能提供稻种?”
板栗微笑道:“当然。张家现可提供稻种六百多万斤。另外,臣父还有其他种植经验愿意贡献,如小麦、棉花的种植,还有鸡鸭猪的养殖等。这些,我张家经过多年精研,比一般人家产量都要高。”
这都是郑氏的主意。
她虽然不精通农事,但她知道方向。又有条件,和张槐专门安排人反复试验杂交稻、嫁接果木等项目。年久日深,自然成绩不菲。当年的木耳种植就是张槐摸索了近十年,方才成功的。
这水稻的新品种其实早传开了,亲友们一听能增产,都来讨,就算不上折子。迟早也会无声无息地传扬开来。
原本她不想出风头的,只当这是一项功德,如今却要靠这个卖皇帝人情了。
当下,英武帝命户部接管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