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240

  葫芦将荷包捏在手中,对板栗道:“这个先给我好了。反正小葱妹妹还要做,你们住一处,再做了给你也是一样的。”
  青山黄瓜也要,几人争了几句。
  板栗见葫芦已经将荷包收进怀里了,无法可想,只得道:“就给你好了。我拿了来就是准备给你的。你也太小气,倒像是谁要跟你抢似的。”
  葫芦斜了他一眼,也不接话。
  杨云华姐妹和刘蝉儿看得有些发呆,不明白这么个粗糙的东西,他们兄弟咋还争着要。
  刘蝉儿便道:“葫芦哥哥,我帮你做一个好了。我做针线很快的,这样的荷包两晚上就做好了。”
  杨云华和杨云燕也是一脸期盼,却不好开口的:她们无论跟张家还是郑家,都隔了一层,不比葫芦小葱蝉儿等人,论起来都是姑表兄妹,且自小玩大的,也熟近许多。
  葫芦听了一愣,转而就正色道:“蝉儿妹妹,你还是多用心学医吧。你都比小葱她们晚了好几年才入门,要是再不用心点,回头学艺不精,那可就关乎人命了。我们也不是没荷包用……”
  板栗不待他说完,就笑嘻嘻地接道:“小葱、红椒、紫茄她们要学女红,所以娘就让她们帮我们做这些小玩意,也是练手的意思。若不然,真没东西用,就让针线上人做了。我晓得你们针线肯定好,可要是帮我们把这做了,那她们还练习啥?”
  刘蝉儿却只注意前面葫芦说的话,忙道:“葫芦哥哥,我晓得了。我往后一定用心学医,把那些针线啥的先搁一搁,反正我针线还过得去。”
  葫芦这才点头。
  红椒见大哥盯着自己,便磨磨蹭蹭地拿出一方新做的灰色棉布手帕,四边缝得皱巴巴的,看得众人都拼命忍笑。
  板栗咳嗽了一声,刚要违心夸赞一番,然后收下妹妹的手帕,就听黄豆道:“缝得不错。红椒妹妹,这个给我用吧。”
  说完一把就扯了过去。
  他是个调皮好动的,难免时常把身上、手上弄脏,一天要换好几块帕子,所以也不大讲究,只要能擦就成了。
  红椒立即大喜,满目放光,加上山芋也跟着要,说他才把手帕子弄丢了,让黄豆表哥把这块帕子给他先用。
  红椒心花怒放地对弟弟保证道:“山芋,二姐姐明儿就帮你做一条。快得很。这个就让黄豆表哥先用吧,他好歹是客人。”
  山芋只得答应了,撅着嘴很不满意的模样,引得青山等人大笑。
  正屋厅堂里,几个老太太并坐在一条长长的带靠背的木椅上,边闲谈,边透过垂帘注意偏厅里的小儿女们。
  因见葫芦和板栗争那个荷包,张老太太和郑老太太会心一笑,神情很是慈和。
  张老太太道:“让他们吵才好。越吵越灵泛。”
  郑老太太连连点头,对大舅奶奶道:“咱们家的娃儿,数葫芦、板栗和小葱是头儿,连青山这个长辈都要听他们的。他们三个又和气的很,从不吵架,把这些小的管得死死的。”
  大舅奶奶笑道:“葫芦和板栗跟他们爹小时候一样懂事讨人喜。”
  张老太太忙道:“可不是么,我小葱也跟她娘似的,能干的很。”
  葫芦外婆等人忙凑趣,说小葱如何大方、行事有条理,还懂医,真个是难得等语。
  郑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葫芦、板栗和小葱,就跟槐子、青木和菊花小时候差不多。那时候,槐子和青木也是常带着菊花玩的,一直玩到大,后来菊花就嫁了槐子。”
  说着话,眼睛瞟向那边,正看见小葱对着葫芦和板栗娇憨地自夸,那和睦的情形,让她仿佛看见了十几年前的槐子和菊花,禁不住满心喜悦。
  葫芦外婆听了这话一呆,大舅奶奶也顿了一下,心里叹了口气,一时间屋里诡异地安静下来。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
第017章
历练
更新时间2013-3-13
7:46:44
字数:2109
 郑老太太忽地想起什么,瞅瞅板栗,对张老太太道:“瞧云华和云燕都斯文的很,又懂礼,生得也好,还识得字;蝉儿也是,跟她姑姑一样聪明灵秀。咱们老了,看着这些娃儿就心里舒坦。”
  张老太太心里一动,就细细地打量三个女娃,然后夸赞了一番。
  葫芦外婆和大舅奶奶听了眼睛发亮,谦虚一阵,又数说一气各自孙女的脾性和好处。
  正说笑着,郑氏姑嫂两个领着二舅奶奶林氏走进来,还带着小孙子。
  因郑青木将表弟杨来财招来给自己帮忙管事,二舅舅杨得志一家就跟着过来了,如今也住在清南村。
  不过,老外婆前年去了。也因此,每每大舅奶奶过来,并不去小叔子家住,而喜欢住在郑家,只因她跟二舅奶奶并不投契。
  一通寒暄吵嚷后,就喊开饭了。
  郑老太太诧异地问郑氏:“菊花,你公爹哩?咋还没回来。”
  郑氏忙道:“公爹让人回来说,他不家来吃晚饭了,去田上酒家跟我爹喝酒去了。”她口中的“我爹”是指娘家爹,也就是郑长河。
  张老太太对郑老太太道:“这两老头,几天不喝酒,心里就痒痒。咱不管他们,喝坏了身子他们自己受罪。”
  说着把大舅奶奶和葫芦外婆等人往桌上让。
  偏厅里摆了两桌,让女客们坐;葫芦和板栗等兄弟坐在外间。
  小葱身着碧色上衣和白纱裙,俏伶伶地站在灯光下,指挥媳妇婆子们移桌添凳,摆放杯盘碗筷,准备茶水手巾等。
  忙碌中,见众人推让,便上前道:“外婆,两位舅奶奶,刘外婆,你们都别推了,再推来让去的,天都要亮了。还是听我安排座儿吧。”
  郑老太太听了扑哧一笑,白她一眼道:“净鬼扯!天才黑,哪里就亮了。你也别费心了。亲家,咱们随便坐吧。老的一桌,年轻的一桌。都别让了。”
  于是,张老太太和郑老太太领着年长的坐一桌,郑氏和刘氏带着几个小女娃一桌,都是松散散的,专留了一边空缺,好让人上菜。
  各自落座后,小葱就安排下人们上菜,并跟大伙介绍菜色品种,以及哪些菜式适合老年人吃,哪些菜晚上不宜多吃等等,色色周到,又帮着添饭舀汤,让表姐妹们,十分忙碌。
  连红椒也不闲着,跑进跑出地张罗递话。
  大舅奶奶等人见两姐妹小小年纪,就张罗这个,而郑氏却坐到桌上去了,忍不住都惊异;偏小葱行事有度,举止大方,由不得人不夸赞。
  郑氏看着两闺女忙碌不停,面色一派淡然,偶尔对红椒微微一笑,丢个鼓励赞赏的眼光。
  小女娃见了就十分欢喜,跟个小大人似的,四处张望搜索,看还有哪处没有照应到的。
  刘氏对小葱笑道:“差不多了。小葱,你跟红椒也来吃吧,剩下的就让樱桃她们弄。”
  小葱脆生生地应了,道马上就来。
  刘氏笑对郑氏道:“小葱被你教成这样子,也算好了。你就发个话,叫她们来吃吧。”
  郑氏微笑道:“我也没规定她们不能来,是她们自己要张罗的,安排好了不就来了。”
  平日里,她也是不讲究这些的,不过是在年节期间或来客时,特地让闺女安排打理事务,以便锻炼她们的处事和应变能力而已。
  讲不讲规矩是一回事,懂不懂规矩是另一回事。
  闺女跟自己不一样,将来也不知会嫁什么样的人家,还是先练习一番才好。
  一时饭毕,又说了会话,葫芦外婆等人以行李都在郑家为由,推拒了张老太太婆媳的挽留,坐车回郑家去了。
  而青莲也终于答应跟着奶奶回家。
  送走客人,小葱又各处交代一番,方才来到上房。在奶奶屋子外间,一家人都挤在矮榻上坐着。爷爷张大栓也已经回来了,正满面红光地跟奶奶说着什么。
  “爷爷,你又去喝酒了?”小葱停住脚步,埋怨了一句,然后转头对身后的小草吩咐道:“去厨房叫她们煮些醒酒汤来。”
  郑氏忙对闺女道:“不用了。你小喜姑姑已经让厨房煮了,一会就送来。”
  张老爷子乐呵呵地说道:“小葱就是心细。其实爷爷也没喝一点……”
  张老太太嗔怪道:“那你说,要喝多少才算多?”
  老爷子傻笑两声,答不出话来。
  小葱走到郑氏身边坐下,见香荽靠在娘怀里,又伸手去拉她,“香荽,来姐姐这。”
  香荽窝在郑氏怀里不舍得动,“不要。”
  张老太太对香荽招手道:“香荽过来,奶奶抱你。你娘有身子的人,你甭累着她。要是把弟弟给挤了,他该难受了。”
  香荽听奶奶这么说,低头瞧瞧郑氏微微凸起的肚子,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但还是直起身,轻巧地跑到奶奶身边,爬上膝盖坐好,张老太太搂着她说话儿。
  张老爷子就问起亲戚们来的形景。
  郑氏心里一动,想起一事,转头问小葱,是谁让刘蝉儿去学医的。
  小葱摇头,说她也不晓得,她今儿到师傅那,秦师伯已经收下蝉儿表妹了,云华姐妹俩则没收。
  板栗奇怪地问道:“她咋这时候才来学哩?我好像以前听葫芦哥说过,大舅母曾经问过他外婆,他外婆和舅母都不舍得让蝉儿表妹来学医。”
  张老太太鼻子里轻笑一声,看了小葱一眼,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低头抚弄香荽的小耳朵。
  郑氏淡笑道:“这也没啥,许是觉得小葱学了有些成效,她们又想开了哩。甭管人家的事了,你们快去跟严师傅练拳吧。练完了早些歇息。”
  香荽听了急忙从奶奶怀里挣扎下来,叫道:“我也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