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1240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四下看了看,见有不少下人在搬,雪又下的大,便应道:“二姐姐,那我们先进去了。”说着牵起一个六七岁的小不点,裹得跟麻袋似的,看不清面容,“绿波,我们进屋去。青蒜,花生,你们也来。”
  被唤作青蒜的孩子约莫八九岁,细瘦的身材,黄黄的小脸,抬头怯怯地问红椒道:“二姐姐,你不进来么?”
  听声音,是个女娃子。
  红椒扬声道:“我把这些安置妥了就来。你们先进去,先热热地洗个澡,把衣裳换了。大姐说有好东西送你们哩。”
  几个孩子听了,都十分欢喜,遂往上房去。正遇上掀帘子出来找他们的刘云岚,忙牵了进去。
  这里,红椒又跑到正忙碌的鲁三白胖子等人身边吩咐道:“从这一车开始数,往后五辆车里装的都是冻鸡和冻鱼。这些不要搬进屋子,就搁在外头。省得化了冻,要坏的。上面还得用东西压紧了,不能让猫儿狗儿偷嘴。”
  白胖子急忙道:“少爷放心,我们就搬了放在厨房后的棚子里,那儿通风,还不容易淋雨雪。”
  鲁三用手肘拐了他一下,白了他一眼,低声喝道:“是二小姐,什么少爷!”
  白胖子傻眼,结巴道:“二……二小姐?”
  这二小姐跟三小姐也差太远了吧,是一个娘生的吗?
  红椒也没在意他们的小动作,正四处看,忽见另外两人从一辆车上搬了两篓子下来,忙大喊道:“那车里都是蘑菇和干笋,要搬到库房去,可不能放在外面。”
  鲁三忙高声答应,让二小姐放心,说他来安置。
  黄豆都看傻了,红椒忙忙碌碌的,自己倒像新来的了。他凑近红椒身边问道:“红椒妹妹,你都记得这些车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红椒昂然道:“那当然。都是我叫装的,我还能不记得?唉,就是太少了,这么多人,不够吃哩!”
  黄豆和黄瓜对视一眼,都暗自嘀咕:这么多还少?比郑家来带的还多哩。
  黄瓜掀开一只篓子盖看了看,问红椒山芋道:“不是说那边苦的很么,这些鱼和鸡哪来的?”
  黄豆也猛点头,他都不敢问,瞅你们这副模样,怕是连饭都吃不好,怎会有这些东西?
第335章
想难为我?门都没有!
  红椒“哼”了一声,道:“干活苦,地里还不是一样长东西!还不是一样养鸡鸭!不过不让咱们流民吃就是了。圣旨传下来后,我就想,我们在黑莽原累了几年,开荒,种地,养鸡,这走的时候难道就空手走了?”
  不等人回答,她气呼呼地自答道:“那可不行!咱们一大家子人,身上没几文钱,到京城吃啥、喝啥?我就把米呀、鸡呀、鱼呀,都弄了些带上,省得来京城打饥荒。”
  听得黄瓜和黄豆等人目瞪口呆。
  红椒兀自不觉,两手叉腰,恨恨地望天骂道:“那个狗官,专欺负流民,喝流民的血,吃流民的肉。一个湖,一年打几千斤鱼,过年咱们一条鱼都没得吃。所以走的时候,本姑娘一不做二不休,喊了一帮流民,砸开冰冻,把那湖里的鱼捞了个干干净净;把鸡也全杀了,全冻起来带走,一块鱼鳞、一根鸡毛也不留给他。气死他!”
  黄豆听了又是生气又是激动,忙问道:“那狗官那么坏,咋舍得让你把这些东西都带走哩?”
  红椒横眉道:“不让带?他敢!当张家还是流民哩?惹火了本姑娘,带孙铁大哥去把他牙都敲了。哼,让他多派些车,才弄了二十多辆给我们,还都是破车,还没出黑莽原就散架了。”
  山芋插嘴道:“他就是成心不想让我们带走!”
  黄豆顿时急了:“那咋办?”
  红椒得意地指着自己鼻子道:“他想为难我?门儿都没有!二叔和爹还嫌麻烦,准备都不要了。我偏不听,我就带着山芋南瓜去找那驻守流地的镇军偏将,跟他借了二百两银子,又找他弄了几十辆车来,把那些破车全换了。硬是把这些东西都带回来了。”
  黄瓜发呆:也借了钱?
  红椒又愤愤地骂道:“这狗官,想难为我们?也不想想,张家都平反了,二叔都起复了,皇上还拨了五千亩地给我们,这带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跟他什么相干?”
  院子里的人都停下手上的活计,愣愣地望着雪地里叉腰怒骂的黑小子——不,是黑丫头!寂然无声中,只听得簌簌轻响,雪花在她身周肆意乱舞,仿佛在为她助兴。
  忽然,也不知谁开的头,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个畅快。一个个张嘴直喷白气。
  黄豆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果然红椒妹妹从来不吃亏的!
  张家大门口,刘黑皮引进一个太监和两个宫娥,后面还跟着一队禁军,正好听见了张家二小姐这一番话。
  来人是林公公,他望着雪地里的红椒发呆,刘黑皮连催了两三遍才醒过来,忙尖着嗓子叫:“圣旨到——”
  一通忙乱后,张杨带着老爹老娘等人跪接圣旨。
  原来是追封的。圣旨诰封玄武候祖、父闲散爵位,并诰赠曾祖爵位。
  靠着板栗。张槐和张大栓都得了闲散爵位,张老太太和郑氏也被封为一品候夫人。
  林公公颁了圣旨,并不多话,丢下玉轴诰命文书及冠带袍服等,又传皇帝口谕:宣张杨即刻进宫见驾,然后就匆匆告辞离去。打赏也不敢要。
  张杨忙跟哥哥张槐交代了一番,就换上官服,赶紧进宫去了。
  这里,大家才收拾一番,喜气洋洋地坐下说话。议论起这追封的事。张槐好一番解释,才让大家明白,无非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