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第8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0/1240


当下。将聘礼交割后,在黄夫子和田夫子见证下,两家长辈互换了婚书,周家又送了回礼,板栗叩头毕。这仪式便算结束了,他从今日起就是周家未来姑爷。周菡便是张家未过门的媳妇了。
板栗一一拜见过周家长辈,又与小辈们寒暄,再在周夫子引见下,朝各方宿儒抱拳问好。
他四处周旋,言谈潇洒,人皆夸“佳婿”。
随着前院戏台上一声锣鼓响,拉开了《香木缘》上演的序幕。
凡近亲友朋和名士宿儒,都坐在早已搭好的正面喜棚内,一应茶水果品炉火都安置十分妥当;次一等以及年轻的小辈们则坐在两边;书院的学子们也想看热闹,没座位了,就站在一旁;更有乡邻村童,或爬上院墙,或攀上大树,或搬了长凳来站在凳子上,热闹的很。
周家人也不驱赶。
因老太爷说了,今日随他们乐去,只不许进后院就行了。
原由玄武王提供情节,田夫子编曲填词的《香木缘》,经周家一干人润色添加后,在靖国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以一颗木雕板栗为引子,以玄武王和周姑娘之间的巧遇牵绊、辗转离合为主线,演绎了一出曲折离奇的香木情缘。
乡下人也就看个热闹,一出一出都牵肠挂肚的,追到最后,见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欢呼鼓掌不绝。
众文人儒生则听得如痴如醉,或赞曲美,或称词妙;或言大背景波澜壮阔,或说情感缠绵悱恻;穷困书生看得热血沸腾,富贵子弟感叹警醒;有被激起报国热血的,有被牵动侠骨柔肠的,种种表现不一。
八出戏整整演了两个半时辰,中间歇息了半个时辰。
演完后,众老儒们纷纷开言评说。
他们当然不会评价玄武王和周姑娘的姻缘——就算说,也不过客气恭贺一声罢了,他们评说的是词曲,以及剧中透露的时政和相关人等。
这本戏,并不是简单的才子佳人剧目。
因为玄武王的身份,以及他从逆境中崛起的历程,有些情节就算一笔带过,那也牵连深广。比如张家被抄,所以玄武王当年才化名投军;再比如伴随着靖国的强盛,玄武王也一路攀升,直至封王等等,无一不牵扯到家国天下、奸臣逆党。
也正因为这样,周夫子十分慎重,亲自校阅剧本,对其中涉及国家天下情节,重在展现君王心怀天下之睿智、臣民慷慨报国之热血。虽有歌功颂德的意思,却并没有阿谀逢迎之谄媚,其词曲无不大气磅礴,正气凛然,听来令人精神振奋。
因为,靖国和张家一样,都经历了坎坷的岁月。永平帝,从任用郑昊(葫芦)那时起,展现了当年夺皇位时的果决,做出了一个君王正确的抉择,当得起明君之称谓。
宿儒们对这些是最感兴趣的,因此热论不休。
板栗当然陪在长辈们身边,仔细倾听他们的见解和评价。
第445章
男人该不该专情
可是,少年书生们虽然也对国事感兴趣,但人不风流枉少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玄武王和周姑娘之间的情缘,以及随之而来的姻缘。再说,这剧本经由一干名家反复推敲,他们已经找不出质疑之处了,只能在风月上挑毛病。
因此,当板栗正专注听一帮老头议论词曲和国事的时候,就听院内有人朗声道:“学生等人冒撞,想请教玄武王几个问题。”
板栗一怔,转头看向院子当中。
只见一群书生站在那,正含笑对他施礼,刚才这话是当头一名身穿宝蓝暗花祥云纹锦袍学子所说。
他心下奇怪,暗道这阵仗,挺齐整的,想干嘛?
喜棚内谈论的文士儒生们也都收声,疑惑地看向这帮少年。
板栗先抬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然后笑问:“各位想问本王什么问题?”
那书生拱手道:“观此剧后,我等皆为王爷和周姑娘之间的奇缘感动。然王爷身为我大靖玄武王、三军统帅,刻意展现对女子痴情,言道‘媳妇只要一个就够了’,更在人前放话‘便是以后没有子嗣,也不会纳妾’,自失男儿风范不说,更有向周家谄媚讨好之嫌、嘲笑天下纳妾男人之意。”
他面对板栗侃侃而谈,毫无惧色,甚有风采。
这些书生,读了一肚子圣贤书,最不缺的就是风骨。他们身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那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论。若是穷书生的话,更是啥也没有,只剩一身铮铮铁骨了。
板栗笑道:“这话本王怎么就听不明白呢!照这位学生所言,本王只娶一个媳妇不对,违反大靖律法了?”
众人都窃笑。
那书生道:“不是不对。王爷……”
板栗打断他的话。道:“既然没有不对,那各位又何必质疑?本王虽明言放话只娶一个媳妇,却不曾指责他人多娶。娶妻纳妾,该娶多少,这是各人自家事,与他人何干?”
众书生只愣了一会,又纷纷开言,无非是说他为一女子痴情,有失男儿气概云云。
无他,女子多情古来有之。男子痴情却未必被人称道。若藏在心里不为人知也罢了,轰轰烈烈、公然宣称,难免要被人诟病和耻笑。
玄武王少年封王。位高权重,闹了这么一出戏,早有人等着今日来挑刺了。
板栗起身,走到院子当中,对那领头书生笑道:“观这位小兄弟胸牌。好似不是青山书院的学生,是碧水书院的?”
书生点头道:“禀王爷,学生是碧水书院的。”
板栗问道:“来此何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0/12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