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

  老汉当即命儿子买了笔墨来,把摊子上的首饰一股脑扫进箱子,把纸就铺在台面上,恭请梁心铭书写。
  那时,许多看榜的人都纷纷围过来,观看新解元写字,有赞梁心铭重情的,有说老汉运气好的,七嘴八舌。
  惠娘抱着朝云,满面容光地站在一旁。
  梁心铭执笔蘸墨,默默静思,写什么呢?
  往日种种、近日种种、眼前种种瞬间浮上心头,她眼神一凝,俯身挥毫,写下“自强不息”四个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她觉得只要写四个字就够了,太复杂了不适合老汉家。
  写罢,她将这四个字的意思解释给老汉父子听:人活在这个世上,要不断努力上进,指望别人是不行的,哪怕父母都不行,父母也终有离开你的一天!
  这通俗的解释得到老汉的认同,他肃然起敬,恳切道:“老爷这话说得明白、讲得透。老汉谢了!”
  惠娘显摆地插话道:“我们没欺骗老伯吧?”
  老汉激动地摆手道:“没有!没有!是老汉遇见贵人了,才这么好运气,不然哪能得这四个字呢。”说罢,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个首饰盒,塞给李惠娘。
  这是补偿给他们的。
  梁心铭急忙伸手拦住。
  老汉那天有句话说对了:当时买的情义不一样。那天她从贡院出来,见李惠娘眼巴巴地等在外面,一时涌出相依为命之感,才做出赊账行为,鼓励安慰她;现在,就算老汉送更好的首饰给她们,梁心铭也没兴趣要了,也不能要。
  李惠娘也笑道:“老伯,那天我们都没要,今天怎么能要呢?”她要的不是首饰,是老汉的感激和认可!
  老汉父子更加尊敬她们了。
  远远的,王亨就看见贡院门口围了一群人,是在一个摊子前,比贡院照壁皇榜下的人还多,而今科解元、温润君子梁心铭就站在人群中央,忙加快脚步走过来。
  洪飞和他一起赶来。
  到近前,王亨在人群外问明缘故,说是今科解元出场那天为妻子赊账买了一支簪子,承诺中举后为卖主写一副字,现在正写字还债呢,不由心中一动。
  梁心铭早看见王亨等人了,心下纳闷:之前他们阅卷,已经闭关许多天了。好容易阅卷工作结束、要放榜了,又被人命案给搅和的忙了半日。这会子案子也查清楚了,不去跟徽州官员吃酒作乐去,跑这来干什么?
  她才不信王亨是关心莘莘学子、体察下情来了。
  她心里虽疑惑,面上礼数却不能缺,忙迎上前躬身施礼道:“学生见过恩师。”一面飞快地瞟了他一眼,心想:“你能考状元了不起吗?我也照样考!”她这会儿心情好,把昔日爱恨暂且撇一边,脸上笑意盈盈。
  然后,梁心铭又拜见洪飞,称洪飞为“房师”。
  洪飞是本次乡试的同考官,专门阅卷的。他正负责梁心铭那一片号房的阅卷工作,梁心铭的卷子就是他取中,推荐给主考官王亨,故而梁心铭称他为“房师”。
  王亨、洪飞、梁心铭三个美男站在一处,那真是各有风华,耀花了周围人的眼目,尤其是女人们,都看傻了。
第17章
妻妾成群?
  王亨见梁心铭心情好,微笑问:“这是做什么呢?”
  他明明知道缘故,却故意又问梁心铭一遍。
  梁心铭道:“学生正还债呢。”遂将当日对老伯的承诺说了一遍,又引李惠娘和女儿拜见恩师。
  小朝云等爹爹说完,壮胆插嘴:“爹爹还说,放榜就买烧饼呢。买好多!”说完,把小脑袋往李惠娘胸口一埋,害羞的不敢看人,怕他们说自己嘴馋,就惦记吃的。
  梁心铭听了微笑,爱怜地摸摸她小脸。
  王李二人先看梁心铭的字,听梁心铭介绍李惠娘,忙都去看李惠娘,想瞧瞧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让梁心铭如此痴情对待,先是赊账买簪,后又当众写字还债。
  李惠娘听说这年轻官员就是王亨,眼睛瞪大一圈,忘了施礼;忘了施礼是小事,眼神还很不善。
  梁心铭见她失态,好脾气地温声道:“惠娘,不可失礼!快快见过恩师和房师。”又向王亨和洪飞歉意道:“拙荆不大见人的,不善言辞,还请恩师和房师见谅。”
  洪飞忙说“无妨”,并不在意。
  王亨扫了惠娘一眼,感受到她不善的眼神,心下诧异,对她印象也不好了,因对梁心铭道:“你对这些闺阁之事倒上心的很。用一副字换银簪,亏你想得出!”
  梁心铭道:“拙荆在学生最艰难时不离不弃,学生时刻铭记在心。贫贱夫妻,无以为报,唯有写一幅字换样东西,聊表对她的心意。比不得恩师家中妻妾成群,学生这点微贱的闺阁情趣,让恩师见笑了。”
  王亨在她说到“拙荆在学生最艰难时不离不弃,学生时刻铭记在心”就已经脸上变色,等听到最后一句,目光更是陡然愤怒,严厉质问道:“你怎知我家中妻妾成群?”
  梁心铭忙道:“恩师出身名门,又是世间少有的少年才俊,学生想来定会如此。是学生冒撞失言!”
  洪飞忙道:“你可不是冒撞!安泰尚未成亲,哪来的妻妾成群……”话未说完,就听王亨断喝道:“够了!”
  同时梁心铭也诧异地问道:“恩师尚未成亲?”那口气很是怀疑,眼神也奇怪地看着王亨,似乎疑惑“恩师这样的少年才俊,又出身名门,为何到现在还未成亲呢?”
  王亨脸色铁青,嘴唇不住颤抖,欲说不能说。
  他盯了梁心铭一会,忽然一言不发地转身就走,脚步匆匆且紊乱,直冲冲地差点撞倒了人。
  洪飞被他这股无名火弄得莫名其妙,忙对梁心铭点点头,也跟着走了。
  梁心铭目送他们去远。
  她觉得:这么藏在暗处,瞅机会时不时地刺他一下,打击他一下,揭他伤疤、看他难受,真的很畅快。
  可是,这畅快并不纯粹。
  她自己心里也丝丝隐痛。
  又想:他这么大反应,是不敢面对过去,所以逃避?还是根本就是丢弃了过去、不肯承认?
  不论是哪种,都让她心痛如绞。
  刚才的畅快也如泡沫般消散了。
  刚好那卖首饰的老汉听小朝云说起烧饼,忙叫儿子去旁边的烧饼摊子买了几斤烧饼来,硬要送给小朝云,梁心铭将心思转到女儿身上,诚恳地谢道:“多谢老伯。”
  这也算兑现了他对小朝云的承诺,而老伯也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了感激,也非常开心。
  梁心铭和李惠娘这才转身回家。
  路上,李惠娘小心翼翼地瞟梁心铭,想找些话安慰她。却见梁心铭神色漠然,明显不想多说。她便识趣地闭上嘴,把大仇得报的欢喜压下,暗暗替梁心铭担心。
  到家后,左邻右舍纷纷前来恭贺。
  这一片住的都是最底层的市井百姓,恭贺的礼品五花八门:有送一把青菜的,有送条鱼的,有送挂面或者鸡蛋的,有送一只鸡的……都是各自家中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梁心铭有些收了,有些拒绝了,比如鸡。
  送走众人,李惠娘忙着去厨房张罗,要做些好菜饭,晚上一家三口庆祝。
  梁心铭帮着摘菜,坐在厨房门口的小矮凳上,手里捏一束小葱,怔怔的出神,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王亨含怒的脸、颤抖的唇,也不知是恨还是痛。
  李惠娘察言观色,哪还不知她在想什么。因想着到家了,不用怕人听见,便对她道:“那王大人脾气大的很,一看就傲气。”其实她更想骂“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梁心铭道:“恩师出身名门,又惊才艳艳,傲气难免的。”
  李惠娘听她声音平静无波,不确定这是她的真心话呢,还是讥讽王亨,要再骂几句,又不知该怎么说,便把菜刀用力剁砧板,道:“反正我讨厌他!”
  梁心铭道:“他也不用你喜欢。他多的是有人喜欢!奉承的人趋之若鹜,献殷勤的美女如云!”
  这次,她的声音有些变化,似怨,又似愤;手上用力,把小葱嫩苗掐得一段一段的,都扔了,只剩下光秃秃、白腻腻的一截葱尾,一看不对,索性也扔了。
  李惠娘瞥见,不敢再火上浇油,端盆水出去倒。
  小朝云最开心,小手捏一块蟹壳黄烧饼,在厨房和正屋间来来回回地跑;一时又跑到院子里,快乐地转圈。很快,粉圆的小脸就红的跟苹果似的。她头发太短,丫髻扎不牢,一会儿就摇散了,都披在颈间。
  李惠娘出来看见,喊道:“朝云,别摔倒了!”
  朝云脆声道:“嗳!”
  这时,忽然有人敲院门。
  小朝云忙跑去开门。
  可她太矮,够不着门栓。
  梁心铭拍拍手,站起身,出去开门。
  打开院门,外面站着个十七八岁的青衣少年,看见梁心铭一楞,随即咧嘴笑道:“小的见过梁解元。”
  梁心铭也笑了,因为他两门牙像闹脾气似得,互不侵犯,互不来往,中间有条宽缝,可供食物自由出入。
  这是王亨的贴心小厮,名叫一安。
  一安把王亨当天神一样崇拜和维护。
  他就像王亨的影子和分身。
  当年林馨儿觉得一安很可爱,曾打趣道:“一安,你那两门牙中间隔得也太宽了,能并排跑两辆马车。”
  王亨听了乐不可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