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661

  他们的县令狠啊——
  怎么狠,稍后再说。
  本来呢,这监督放鱼和盖房的事,不用梁心铭亲自盯着。可是官场上有句话叫做“任你官清如水,怎敌吏滑如油”,她把事情安排下去,某天让卿陌偷偷过来监察,发现底下人居然中饱私囊。她大怒,到处都要用银子,她还不够花呢,居然挖她的墙角!于是,当场撤换了一批人。
  所以,这几天她都亲自在这监督。
  梁心铭坐在树下,眯起眼睛正打盹,耳畔传来一声唤“大人”。她睁眼一看,身穿皂衣、身形魁梧的赵子仪大步流星走来,一张方正的脸颊晒得黝黑,大眼炯炯有神。
  她忙直起身子,叫道:“大哥。”
  赵子仪朝她摊开手,手上两枚鲜艳的大桃,洗干净的。
  梁心铭口齿生津,拿了一枚,笑问:“大哥从哪摘来的?”
  赵子仪道:“老乡给的。”说着,在她身边坐下。
  梁心铭便知道,定是百姓省下来孝敬自己这个父母官的,这里可不是果木之乡,果树并不多。
  吃了一个,赵子仪又递过一个。
  梁心铭谦让道:“大哥吃吧。”
  赵子仪推道:“属下不爱吃这些,大人请用。”
  梁心铭道:“那我可吃了。”
  啃了一块,桃汁满口。
  这桃子多甜啊!
  她一副满足的样子。
  赵子仪微笑看着她。别人见她这样无忧无虑,怕以为是哪家读书的少年郎,怎想到她之前雷厉风行和用尽心机的手段。从上任至今,她马不停蹄地忙,瘦了十几斤,那双眼睛都瘦抠了,越发幽黑深邃。
  她的努力和用心,他都看在眼里,彻底颠覆了他对书生的看法,对她既敬且佩,平日更是寸步不离地守护她。
  朝夕相处,他发现了梁心铭一些习性,比如说嘴馋。可能是太劳累了,她总也吃不够似得,看见吃的就两眼冒光。因此,他看见吃的都会主动帮她弄来,譬如这桃子。他自己都没发现,他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在护卫的职责之外,还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心思细腻得不像他的性子。
  这时,山路上走来了欢喜,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拎着罐子,老远冲着梁心铭笑;再近一些,就叫“大人”。
  梁心铭瘦成这样,惠娘心疼不已,说家中有樱桃煮饭就行,欢喜身体健壮,把欢喜派到梁心铭身边,免得她在外面操劳受累,还饥一餐饱一顿的。
  梁心铭也不想吃苦,答应了。
  欢喜走过来,放下篮子,一面往外端饭菜,一面问道:“大人早饿了吧?婢子紧赶慢赶的,才赶了来。”
  梁心铭笑道:“不饿。正好。”
  说着吸了口气,道:“好香!”
  欢喜笑眯眯道:“今天吃鸡!”
  胖丫头笑得十分实在,若知道她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便会对她的实在刮目相看了。
  出门在外,她也不能背着锅灶是不是?大人一心为民,就近找一户人家借锅灶做饭,没人会拒绝。
  欢喜找的是当地的土豪周家,借了锅灶的同时,也顺便借米、面、油,还有鸡鸭和蔬菜。那些赈灾下来的米粮都粗糙的很,大人瘦成这样,怎么能吃那个呢!
  借就是借,不还的。
  也不给钱的。
  也不用觉得吃人嘴软。
  周家靠着这潜山湖,将来能得多少好处?因为附近就数周家的田地和山林多。大人还说,这姓周的为富不仁、欺压乡里,是个“周扒皮”。既这样,就吃他!
  梁心铭和欢喜想一块去了。
  这丫头真是深得她心!
  她才不会标榜清廉,然后和灾民同吃同住什么的。她这个父母官的责任是帮百姓致富,可不是跟百姓一块受穷。一块受穷管用吗?她要养好身体大干一场。
  闲言少述,且看眼前。
  欢喜把菜都摆出来:有红烧小仔公鸡、鸡脯肉炒青椒,肉沫茄子、清炒豆角;还有一个碧绿碧绿的汤,是用老鸭汤做汤底,加上才出几天的小白菜做成的。
  梁心铭先喝了一碗汤——
  清爽鲜美,滋味无穷!
  小白菜水灵灵的嫩!
第222章
本官是有原则的
  喝罢汤,梁心铭接过欢喜添的饭,饭上堆着鸡腿、青椒和豆角,她先把鸡腿搛吃了,再吃青椒和豆角。
  吃了一阵,肚子没那么空了,才对欢喜道:“我家小欢喜做菜是越来越好吃了。这是地道的农家风味!”
  赵子仪早一碗饭下肚,也赞道:“欢喜的手艺真没话说。”他每天跟着梁心铭,在吃上面可没受委屈。
  欢喜最爱听大人叫她“小欢喜”,觉得被宠溺、被爱护、被肯定,每次都笑得大眼一闪一闪的。
  她蹲在梁心铭身边,打开折扇帮梁心铭扇风,一面看着大人吃,一面笑嘻嘻道:“婢子还做了一锅香螺,已经焖透了,回头送来让大人搭个嘴。”
  梁心铭眼睛一亮,笑道:“小欢喜就是能干!”
  欢喜得意地笑了,又道:“晚上吃红烧鱼。”
  梁心铭道:“你还借了鱼?”
  欢喜道:“嗳,今天借了不少好东西。”
  梁心铭惋惜道:“吃不成了。下午得回城。”
  欢喜道:“那把鱼带回去吧。”
  梁心铭摇头道:“不好。借来的东西,怎好带回家呢。本官是有原则的,不能吃拿卡要。下午咱们烤着吃了吧。”
  欢喜听得一愣一楞的。
  赵子仪则“噗”一声,把一口汤给喷了出来,无语地看着梁心铭,觉得她真腹黑得可以。不过他为何一点都不讨厌呢?还挺愉悦的。嗯,只要她高兴就好!
  吃饱喝足,三人闲话。
  赵子仪道:“有了这个湖,下半年干旱就不怕了。大人深谋远虑,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梁心铭点头,又道:“等明年,这些鱼也都能吃了。等秋天后,再买些菱角、藕种放进去。我都问过老乡了,菱角要秋后的种子才管用,莲藕要一二月下种。”
  欢喜道:“到时候叫奶奶一块来,我们划船采菱角。”
  梁心铭听得笑容满面,心想,还要养大闸蟹。
  她仿佛听见“洪湖水浪打浪”,又听见“太湖美呀,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潜山湖将来怎样呢?
  歇息一会,看看那边,主簿等人也都吃了饭了,梁心铭看看日头,道:“再过一会就回城。”
  未时末,梁心铭等人动身回城,到家正是傍晚时分。
  县衙对面馄饨铺子的邱伯老远招呼:“大人回来了?”
  梁心铭道:“邱老伯好。”
  邱伯把她上下打量一番,用心疼的口气道:“大人瘦了。可想吃碗馄饨?”仿佛馄饨是大补汤。
  梁心铭道:“不了。等明早送五碗来。”这家馄饨味道很好,她和朝云都喜欢吃,常叫了吃。当然,要给钱的。
  邱伯欣喜道:“嗳,明早送去。”
  隔壁小酒馆的五嫂听见声音,急忙丢下手中洗了一半的菜,一边在围裙上擦水,一边跑出来热情道:“大人回来了?我做了那个鱼羹,待会送一碗给大人。”
  那宋嫂鱼羹,是梁心铭指点她做的。
  梁心铭笑道:“谢谢五嫂。不用送,改天我自己来吃。”
  五嫂连连答应,叫她改天一定去。
  附近铺子、住家的人纷纷出来了,那时梁心铭已经拐入县衙门前,他们只看见一个骑马的背影,依然感叹、夸赞、心疼不已,都说梁大人瘦多了。
  梁心铭回家后,在惠娘伺候下,狠狠洗了一通,换上清爽的衣裳,那疲惫就涌上来了。
  可是她还不能歇息,到衙门后堂坐了,问留守的胖胖:“丁丁和绿风回来过吗?”
  胖胖道:“回大人,回来了一趟,又出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