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661

  可不能空着手去呀,要带赈灾银子去!
  次日早朝,王亨在乾元殿外遇见孟远翔,冷森森一笑。
  孟远翔只瞅了他一眼,便耷拉下眼皮不理会,一颗心却提了起来,不得不承认,自己十分忌惮这小子。
  今日,王亨会使什么招数?
  进殿后,王亨向靖康帝奏道:“微臣到岷州时,发现有人在酒楼茶肆散布微臣不日要去岷州查案的消息,跟着凶手就派人在半途刺杀微臣。”
  靖康帝吃惊道:“可查出来是谁?”
  王亨道:“那人倒帮了微臣一把,让微臣顺藤摸瓜查清了巡抚一案的幕后真凶。至于散布消息者,乃是几个商户。经审问后得知,其中有一个是孟御史的远亲。”
  靖康帝脸一沉,目光严厉地看向孟远翔。
  他可以对王、孟之间的亲事纠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有人公然迫害朝廷命官,他绝不姑息!
  孟远翔急忙出列,说他绝没有派人去岷州,请皇上圣裁。
  靖康帝冷冷道:“你的意思是,这是巧合了?”
  孟远翔惶恐道:“微臣不敢自辩,请皇上圣裁!”
  王亨忙道:“皇上息怒。微臣也不敢妄自揣测,恐被人说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此将那几个商户都带了回来,交由大理寺审问。微臣认为,此事刑部不便插手。”
  靖康帝沉声道:“准奏!”
  大理寺卿忙上前领旨。
  孟远翔平静退后,掩在袖子底下的双手却攥紧了。
  他让拐了几道弯的亲戚家的管事和几个不相干的商户一起去到岷州,在茶余饭后闲话时,说起朝廷派了王亨去岷州查巡抚灭门一案,又大赞王亨如何会审案,威震京城等语,这本是市井百姓常干的事,大理寺也无法判决。
  王亨此举,并不能把他怎样。
  小畜生纯粹是为了抹黑他!
  试想:有人去岷州散布消息,而这个人和他孟家有亲,跟着就有人刺杀王亨,谁不怀疑是他指使的?
  首先皇上就会怀疑他。
  同僚们也会怀疑他。
  可他却没有办法,因为王亨并没有控告他,王亨只是让大理寺审问那几个商户,他难道要主动跳出来解释?
  有些事,越描越黑!
  他愤怒地想:“这小畜生太阴险了!”正愤恨间,就听王亨向皇帝进言,要对江南几个州赈灾。
  靖康帝点头道:“朕正有此意。”
  遂令金尚书拨款两百万给徽州。
  金尚书奏道,户部银子吃紧,只能给徽州拨五十万。
  苏相皱眉,说五十万太少,至少要拨两百万。
  王亨也当即反驳道,几个月前还听他向皇帝禀告国库收支,说国库尚有结余一千万两白银,难不成花光了?
  金尚书讥讽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侍郎只知一千万两很多,可知我大靖疆域远超唐汉,每年国库收入多,支出更多,王侍郎就只看到徽州潜县需要拨银?”
  他这是嘲笑王亨:虽然擅长刑名侦破和编纂文史,却不懂经济,从小放纵养大的,哪里会算账过日子;更讥讽王亨眼里只有潜县,请款赈灾其实是为了梁心铭这个男宠。
  王亨冷笑道:“金尚书的意思是,值此江南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之际,朝廷竟然要袖手旁观?”
  说罢转向孟远翔,问道:“孟大人以为呢?徽州潜县县令梁心铭,可是因为大人当初一番话才外放的。他初入仕途,没有赈灾银两,要他如何带领百姓度过灾害?”
  孟远翔猛然抬头,和王亨对视。
  王亨似笑非笑,等着他回答。
  金尚书也等着,笃定孟远翔会站在自己这边。
  孟远翔只顿了一顿,便回道:“本官以为,该全力赈灾。如苏相所言,至少要拨两百万给徽州。”
  金尚书错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愤然道:“大靖哪一州不要银子?北方云州干旱;西南雪州边疆战乱;岷州正在兴修水利;湖州和临湖州同时遭受水灾;徽州水灾不过是其中之一,难道只重视徽州百姓,其他州的百姓都不是大靖子民吗?除此外,北方安国蠢蠢欲动,玄武王和朱雀王世子早就上奏朝廷,随时准备应战。大战所需花费不可估量!”
  靖康帝不禁面露犹豫之色。
  金尚书暗暗得意——他才是大靖的户部尚书、总管!不懂经济的,别在这瞎嚷嚷;懂经济的,先把这些州的问题给解决了,再谈徽州赈灾。
  王亨朗声道:“云州干旱,不过初露端倪,若在半月内降雨,秋天未必颗粒无收;就算再旱一个月,灾情也是一月后爆发,不如江南水灾紧急。
  “岷州兴修水利需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巡抚灭门一案抄了七位官员的家财,充入国库六百多万两,足够了。
  “雪州遥远,军需军备最好从周边地区筹集,岷州入库六百多万两,可支援两百万财物给雪州。
  “湖州和临湖州水灾不及徽州严重,而每年七月一日召开织锦大会,天下锦商都汇集在湖州,但凡两州有灾情,商贾们都会捐款,根本无需朝廷拨款。
  “所以,只有徽州急等朝廷拨款赈灾。若非担心北方起战事,两百万赈灾款还嫌少呢,少说也要三百万。
  “国库剩下一千万两,上半年商税即将入库,三个月后农税入库,足以应付和安国开战。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眼下必须及时将江南的灾情平息下去,安定民心,否则一旦北方开战,内忧外患,我大靖危矣!”
第228章
给媳妇送银子
  金尚书再次错愕。
  朝臣们也都吃惊地看着王亨:他根本没在户部待过,怎会对国库收支和地方经济状况如数家珍?
  靖康帝却听得十分高兴。
  每次地方灾情报上来,朝臣们总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让他委决不下,十分的烦躁。今日听王亨一番话,简断利落,分析的有理有据,并不像那些人说话似是而非。
  他笑赞道:“王卿所言有理,账目也算得清楚。爱卿不但擅长刑名,还通晓经济,将来户部尚书也可做得。”
  苏相凑趣道:“后生可畏呀,我等老臣汗颜。”
  又向王谏道:“恭喜王尚书。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王谏谦虚道:“苏相谬赞。只怕他得了意,就不好了,还是不要夸他。年轻人,该多吃苦历练。”
  苏相忙道:“这次去徽州赈灾,就是个机会。”他建议皇家慈善中心再拨款一百万两给徽州,派王亨去徽州,全力将灾情平定,以免北方战事起来,江南不稳。
  吏部尚书吴珪附议。
  礼部尚书崔渊附议。
  然后众臣纷纷附议。
  那想反对的,也不知如何反驳,因为王亨的账目算得清楚明白,急切间,根本想不出阻拦的理由。
  靖康帝便传旨:“户部拨款两百万两给徽州,再让皇家慈善中心拨出一百万,着刑部侍郎王亨为钦差大臣,即刻赶赴徽州赈灾,并巡查徽州吏治民情。”
  王亨领旨,一颗心尘埃落定。
  他瞥了金尚书一眼,冷笑:他并非不懂经济,不过没在这方面用心而已。这也不难,因为他有一个懂经济的父亲。昨晚他便向父亲请教,问国库能拨多少银子给徽州。王谏把大靖二十个州的地方税负经济都细细给他讲解了一番,今天他才没被金尚书给问住。争取到三百万,少说也要分给梁心铭的潜县五十万两才行,那地方穷,没银子怎么治理。
  金尚书脸憋得通红,又气又难堪。
  苏相则打定主意,自今日起要暗中向王亨示好。他不会一直做宰相,总有退下来的一天,而王亨正如旭日东升,希望将来能顾恋这份情谊,善待苏家。
  早朝散后,孟远翔去了都察院,一整天都沉着脸。晚上回家,孟清泉问起,他才将事情经过说了。
  孟清泉沉吟了下,便明白了。
  当初孟远翔请求皇上将梁心铭外放,皇上拒绝了,梁心铭却主动外放,算是卖了孟远翔人情。他既然徇私情要梁心铭外放,今日便无法不支持梁心铭,否则就显得他太无情,会招致别人非议。何况这银子是为了赈灾,是为了徽州的万千百姓,并不是拨给梁心铭本人。
  王亨就是看准这点才问他的,王亨并不需要他的支持,逼他表态,就是让他难受,并离间他和金尚书。
  孟远翔恨恨道:“这小畜生着实阴险。为父今日被他害惨了。这么下去不行,得想个法子除掉他。”
  孟清泉劝道:“父亲且宽心。他风头越劲,未必就是好事。只看他近日每审一案,有多少官员落马?又有多少人被抄家砍头?风头越劲,嫉妒、仇恨的人也越多。”
  孟远翔笑道:“还是你看得清,为父气糊涂了。他就像阎王一样,在京城杀一通,去岷州又杀一通,眼下去徽州,不知谁又要倒霉。照这样下去,不用我们出手,他自己就作死了。官场上有几个是干净的?杀光也没用。”
  孟清泉道:“金尚书那里,还需父亲去解释。”
  孟远翔道:“为父明日约金尚书吃酒,把事情说开,尚书大人想来会明白我的难处。”
  王亨只在家歇了一天,次日又奉旨巡查徽州。
  他虽心急梁心铭那边,还是决定先去徽州府。他要让林巡抚等人知道,梁心铭是他的人,今后多关照;就算不关照,也别使绊子,否则,他不会甘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