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661

  胖胖就将信鸽捧了上去。
  林巡抚从信鸽脚上解下一截竹管,抽出一卷小纸展开,只扫了一眼,便面色大变,“啪”一拍公案,怒喝道:“好大的狗胆!竟然敢潜伏在本官身边!”
  颜方真是奸细,两年前就潜伏在林巡抚身边了。刚才他向湖州传信:王亨要去湖州为死者伸冤。
  梁心铭心中诧异,她还以为林巡抚和湖州那边有勾结呢,所以才让丁丁和胖胖监视颜方,谁知林巡抚竟被利用了。
  林巡抚怒不可遏地喝道:“大刑伺候!”
  王亨洗浴后,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走来,便看见林巡抚怒审颜方,问明情形后,笑道:“林大人何必发怒。这不是好事吗?咱们将计就计,来个引蛇出洞……”
  林巡抚眼一亮,赞道:“钦差大人高见。”
  两人合力审问下,颜方招供。
  王亨重新写了信,令颜方誊抄一遍,用信鸽发了出去。又对林巡抚道:“本官明日一早便出发往湖州,在此先向大人告别。若有进展,会派人告诉大人。”
  林巡抚忙道:“辛苦王大人了。”
  当晚,梁心铭等为王亨践行。
  散后,王亨和梁心铭单独去了书房。
  梁心铭恨不能跟他一块去才放心,但那是不可能的,因而压下满腹担忧,叮嘱道:“恩师此行要格外小心。”
  王亨戏谑道:“青云是否舍不得为师?也是,为师先后两次来这,都没能与青云好好把酒言欢。此刻分别,自然是惆怅满怀、难舍难分。可惜为师不能带你去。”
  梁心铭正色道:“恩师不可大意。”
  王亨见她这样,也收了笑,道:“青云放心,为师并非毫无准备,为师早已给父亲传了信。”
  梁心铭忙道:“尚书大人可有安排?”
  王亨道:“自然有。你也不必愧疚,为师并非仅仅为你出头。江南乃富硕之地,官场错综复杂,为师正要趁此机会立威,并将我王家内部清洗一遍。”
  梁心铭诧异道:“清洗王家内部?”
  王亨道:“正是。你以为这件案子背后简单吗?我王家势力也牵扯在内呢,否则他们敢这样大胆。”
  梁心铭道:“那恩师打算如何?”
  王亨道:“我王氏一族子弟亲友众多,品行良莠不齐,难免有些人打着王家旗号为所欲为。看似为我王家效力,其实就像王家内部一颗毒瘤。一朝发作,定会连累整个家族。借此机会清理了,我心才能安定。”
  梁心铭道:“恩师此言有理。只是他们被当做弃子,王家恐怕会落个凉薄的名声。”
  王亨道:“哼,贪得无厌之辈,不要也罢!难不成他为非作歹,我王家也要护着他?那才是自掘坟墓呢。”
  两人细细商议,直至深夜。
  王亨又反复叮嘱赵子仪和赵九保护梁心铭。
  次日凌晨,王亨便轻骑出发。
  三日后,林巡抚启程回徽州府。
  八月六日,梁心铭下了一系列命令,开始古代严打:
  卿陌、流年带着潜水帮的人,将潜县县城和乡村的地痞恶霸都收拾了个遍,卿陌成了潜县小霸王。
  命李捕头带着丁丁绿风,以及众衙役在城内酒楼、客栈、码头等处严格盘查,赵九在暗中协助。
  赵子仪坐镇县衙,守在梁心铭身边,胖胖、欢喜和璎珞则负责守在内院,保护惠娘和小朝云。
  一时间,潜县风声鹤唳,欺男霸女的恶霸、流窜的宵小、探查消息的奸细,纷纷落网,牢房关满了人。潜县吏治为之一清,几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谁敢作恶,百姓们群起而攻之,立马扭送他去衙门,请县太爷治罪。
  每日清晨,梁心铭都会站在杜府门口,看着湖州方向,心里计算王亨走的日子,猜想他在湖州可还顺利。
  ※
  京城,乾阳殿御书房,靖康帝看了王亨和林巡抚联名奏章后,眉头皱成了“川”字。这样的案子,原本不必上书给皇帝,地方官员应该先行审问,只因此案跨越两大州,且牵连湖州官员,故而王亨和林巡抚才上表朝廷。
  靖康帝很迟疑,不知该不该命王亨去湖州追查此案。
  贪官污吏自古以来杀之不尽,各地都有,江南富饶之地尤其多,王亨这一去,湖州又要血流成河。
  靖康帝不是没魄力,只是怀疑:照这么样杀,他还有官员可用吗?他可不认为换一批上来就是清官。
  因一时难以决定,他便暂且将奏折压了下来。
  过了一天,王亨又有八百里加急的急报送来。
  靖康帝打开一看,最上面是一副画,背景是烧毁的衙门废墟,一个瘦弱狼狈的小吏正在废墟上办公务;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正是王亨的字迹,注明画中人是梁青云。
  “梁青云!”靖康帝失声叫道。
  他瞪大眼睛又仔细看了一番画中人,觉得隐隐有些梁心铭的影子,可与他心目中的梁心铭还是对不上号。
  他将画移开,又打开下面的奏折观看。
  王亨在奏折中详细阐述了梁心铭筑造潜山湖、筹款赈灾、破案缉凶,凶犯火烧衙门并刺杀梁心铭,梁心铭累得形销骨立几次晕倒,以及他妻子流产的经过。
  靖康帝看罢,怒骂道:“可恶!”
  他命內侍:“宣苏熙澈即刻进宫。”
  內侍急忙去宣口谕。
  靖康帝又低头去看那画。
  当日在慈安寺,广惠曾劝他不必执着于找出“奇人”,只需以社稷和百姓为重,便不会错了。
  他心中当即有了决定。
第246章
看谁更嚣张
  梁心铭是他寄予厚望的状元,绝不能让人给害了!
  苏熙澈来到御书房,靖康帝将王亨和林巡抚的奏章都给他看了,并问他有何建议。
  苏熙澈看后,足足安静了一盏茶的工夫,才道:“皇上,老臣以为,该派王侍郎去湖州,追查到底。”
  靖康帝道:“哦?王亨在京城杀了一批官员,在岷州又杀了一批官员,爱卿不怕他去湖州再杀一批?”
  苏熙澈道:“正因为这样,微臣才推荐王侍郎去湖州。”
  靖康帝道:“让他去杀?”
  苏熙澈道:“让他去杀!”
  靖康帝问:“都杀了,再换一批,就是清官了?再者,这些官员牵连广泛,这一杀,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和结党斗争,以至于官场动荡、人心惶惶?”
  苏熙澈正色道:“那也要杀!江南乃大靖的粮仓和财税重地,不比别处。皇上若是太宽容,只会让贪官越发恣意妄为。杀一批,换上来的未必就都是清官,但至少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令他们有所忌惮,否则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来不及了。而王侍郎正可充当皇上手中的利剑!”
  靖康帝心胸大畅,道:“爱卿所言,甚合朕的心意。”
  他当即拟旨,命王亨全力追查此案。
  次日早朝,御口当众宣旨。
  群臣听后,都把心提了起来——王亨这个杀神,又要在湖州开刀了吗?有故交亲友在江南的,不免着急起来。
  户部金尚书出列,奏道:“此案在潜县治下发生,潜县县令梁心铭是王侍郎的门生,二人关系密切。为避免别人说王侍郎偏袒门生,微臣建议都察院派一人协助王侍郎,共同审理此案。左都御史孟大人就很合适。”
  立即有人反对,说这两人有矛盾,如何协调?
  靖康帝也不赞成,王亨和孟远翔到一处,非吵起来不可,如何能精诚合作、审理案子?可是金尚书说的也有理,须得另派一人去,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靖康帝便看向苏熙澈。
  苏熙澈也说孟远翔不合适,提议由左都副御史林平协助王亨,林平性格刚直,是最佳人选。
  金尚书说林平是王谏保荐的,不合适。
  苏熙澈道:“金大人此言差矣。若是谁保荐的人,就成了那人的嫡系,这还了得!金大人也保荐过呢。”
  金尚书脸红了。
  靖康帝脸黑了。
  王谏这时出列,奏道:“微臣同意孟远翔去湖州。”
  他是王亨的父亲,他都不介意孟远翔去,别人有什么可担心的?因此一锤定音,争论结束。
  孟远翔领旨,转身之际瞥了王谏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