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661

  虽然很多人都质疑王亨,但王亨的反推并非胡言乱语,更何况还有彩儿的证词佐证,只是缺少直接的证据证明她谋害了林馨儿;再者,左相从皇后那得知吴贵人的事,深知皇上厌恶孟清泉,加上宠爱王亨,准了他的判决也不一定,因此不等明日早朝,就匆忙赶来阻拦。
  他还带了两名御史来。
  他在宫门口遇见曾大人和公孙大人,得知皇上果然准了王亨的判决,很是恼怒,决心抗争,要皇上收回成命。
  见面后,左端阳便直言上谏。
  他奏道,孟清泉的确有嫌疑,王侍郎应该仔细审问,无证判决孟清泉斩立决,窃以为不妥,请皇上明察。
  靖康帝听后,脸色不好了。
  他对孟清泉印象恶劣,偏偏这女子狡诈的很,行事不留把柄,无法定罪。想想王亨,追查林馨儿之死多少年了?至今不能揭发真相。这次,若是循着正途慢慢审问,谁知要审多久,又能不能审出口供?倘若用刑,若不能问出口供,最后还让王亨背一个屈打成招的恶名。
  若问不出口供,难道就放过她?
  王亨愿意,皇帝也不乐意!
  一想起吴贵人的事他就生气。
  因此,他很赞成王亨剑走偏锋,以孟清泉刺杀梁心铭为证,反证她当年谋害了林馨儿,所以心虚灭口。
  靖康帝看着左相,淡声道:“她刺杀梁心铭不就是证据?不心虚为何要派人刺杀?早不刺杀晚不刺杀,就在她见了梁心铭后就派人刺杀,说她无辜左相信吗?”
  左相恭声道:“皇上圣明。微臣并未说她无辜,只是要有证据证实才好,不然无法让人信服。”
  靖康帝道:“左相不服?”
  他口气很是不悦。
  梁心铭在桐柏山再次遭遇刺杀,且受伤了,两名刺客尸体已被王亨带了回来,身份尚未查明;还有,云萝郡主遭人绑架,目的不明。但可以想见,这都是冲着王家和王亨去的。孟远翔关在狱中,谁有这么大胆量和能力?
  靖康帝想不怀疑左相都难。
  现在左端阳又为孟清泉说话。
  这不是针对王亨是什么?
  左端阳察觉皇上不悦,却并没有退缩,正色道:“皇上,微臣阻拦此事,不为别的,乃是为了朝廷纲纪。
  “其一,王侍郎断案如神,这次却无证判决孟清泉,容易被人诟病,说他无能审出真相,对他名声有损。
  “其二,此例若开,怕将来有人效仿,胡乱以推论判决人犯,给别有用心者可趁之机,造成冤案。
  “其三,也是为了安抚功臣。孟远翔罪该万死,然不能否认他在溟州做出的功绩。海盗之患,从先帝时期就一直存在,几十年不断。孟远翔上任后,会同当地水军、禁军,一举将海盗清剿干净,功不可没。
  “因此几点,微臣以为:纵不能对孟清泉网开一面,也要给她一个公正的判决,让人心服口服。”
  两名御史也跟着附和。
  靖康帝听后,半晌无言。
  左端阳字字在理,他无法驳回。
  他便看向王亨,期待王亨反驳。
  左端阳也看向王亨,皮笑肉不笑道:“王大人以为呢?”
  王亨一直未发言,毫不焦躁。
  这时他点头道:“左相言之有理。”
  左端阳很意外他的镇定,面上却赞道:“王大人果然公正。如此还要辛苦王大人,再审孟清泉。”
  王亨很诚恳地问道:“左相为何对孟清泉如此情有独钟,不惜御前顶撞皇上,也要保她一命?”
  靖康帝一个没绷住,差点笑出声来,悄悄瞪了王亨一眼,知道他今儿被左端阳搅了好事,气坏了,所以出言讥讽左相。但是,靖康帝没有呵斥他。
第361章
再判孟清泉
  靖康帝知道左端阳有私心,却不信他和海盗案有关,更不信他和孟清泉有私情。左相的私心,不过是想给王亨添堵而已。留下孟清泉对付王亨,让王亨不好过,才是他的目的。这是臣子间的相互倾轧,皇帝见惯了的。
  对于这种倾轧,一般情况下,皇上会秉公处置;特殊情况下,他会有所偏袒。今天这事,他就偏向王亨了。现在被左相谏言,他很期待王亨反击回去。
  左端阳羞恼之色一闪,随即平静下来,语重心长道:“老夫是就事论事。王大人能得皇上重用,才能自不用说,就是年纪太轻,性子急躁了些,还需多磨砺,莫做无谓的口舌之争,惹人非议,辜负了皇上对大人的厚望。”
  王亨笑道:“下官谢左相大人教诲。老大人也要谨慎,以免晚节不保,辜负了皇上对老大人的重用。”
  左端阳见他寸步不让,摇头失笑,不肯再还嘴,表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不跟年轻人一般见识。
  靖康帝咳嗽一声,问:“王爱卿要重审孟清泉?”
  王亨赌气般道:“不用审了。”
  左端阳忙问:“不审如何判?”
  靖康帝也疑惑地看着王亨。
  王亨道:“孟吴氏说她谋害了本官妻子,与孟清泉无关,若是本官揪住不放,倒像是公报私仇了。左相大人又该说下官‘年纪太轻,性子急躁,惹人非议’。”
  靖康帝不信道:“难道就算了?”
  王亨点头,像宽大,更像是赌气。
  靖康帝和左端阳都古怪地看着他,这还是王安泰吗?
  纵然疑惑,左端阳也不会问出来,这结果他求之不得。
  靖康帝也不便问,他是堂堂天子,难道要对王亨说“你怎么能放过那贱人呢?”传出去臣子们如何看他!
  于是,大家莫名其妙地散了。
  靖康帝疑惑的很,很想留下王亨问清楚,可是王亨好像有意回避他,主动告退,一说要安排人查抄孟家;一说云萝郡主被绑架的事也需要追查,他忙的很。
  皇上只好放他走了。
  出宫后,左端阳总觉不对,又猜不出王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让人盯着王亨,防他耍花招。
  王亨并未失言,回到刑部便重新宣判:孟清泉涉及刺杀梁心铭和谋害林馨儿,因证据不足,判徒刑两年。
  这算是从轻判决了。
  他也是很大度的!
  左端阳这才相信是真的了。
  已是傍晚时分,王亨领人查抄孟家。
  他带上了爱狗墨云。
  左端阳高兴了不足一个时辰,便听说孟家四老太爷亲自上刑部,状告孟清泉不贞不孝。
  孟四太爷道,孟清泉乃闺阁女子,私慕有妇之夫王亨,是为不贞;孟清泉为嫁王亨,令其母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谋害王亨之妻林馨儿,导致吴氏被判斩刑,是为不孝;孟清泉见了梁心铭,心虚害怕,怂恿其父母派人刺杀梁心铭,以至于父母触犯律法,乃大不孝;其弟孟无波因为父母被判斩刑,绝望之下,抹脖子自杀了;公堂上,孟远翔夫妻落得如此下场,尚知维护女儿、替女儿开脱,孟清泉却不知悔改,发恶誓自称无辜,乃大不孝、恶毒之极!
  孟氏一族绝不允许这样的女儿苟活于世,原本该以族规惩治孟清泉,因为孟远翔夫妻父女涉及朝廷大案,因此他不敢擅自处置,故而到刑部告状,要求严惩逆女。
  孟四太爷还提出:孟氏一族绝不敢袒护违法子孙,但也不能看着子孙受冤枉,他主动来出首,想请主审官能对孟无澜从轻处置,因为孟无澜是无辜的。
  王亨接了状子,连夜升堂问案。
  这一次,条条证据确凿。
  半个时辰后,孟清泉再次被判斩立决,依据《大靖律法》“十恶”中的不孝罪名判决,此罪不能赦免。
  十恶不赦!
  孟无澜罢官为民,当堂释放。
  左端阳得信后赶来,已成定局。
  那时,天色已经昏暗了,大堂上点了许多枝形灯,春夜气息迷人,院中花香弥漫。黄黄的灯光下,堂上那个绯衣年轻官员气定神闲地坐在公案后。
  左端阳默默地看着他不语。
  王亨也看见了站在大堂外的左相,心中冷笑。
  本官不狠,如何做奸臣?
  事事都循规蹈矩,如何做奸臣?
  他也知道证据不足,判处孟清泉斩刑会被人诟病,于是他别出蹊径:不以谋害林馨儿来判孟清泉的罪,而以不贞不孝来判她的罪,换个罪名,殊途同归。
  自古孝道大于天!
  孟清泉便是什么都没做,却因为她一己之私害得父母丧命,根据大靖律法,只这一条她就活不成。更何况她满身嫌疑,却自称无辜,让父母顶罪,更是罪该万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